于飛心理:心理康復的若干要點
01、延時做出反應
在經歷某些事情的時候,人容易情緒化,做出非理性的表達和行為,造成對自己不利的後果。如果人在這個時候能夠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平靜下來,經過思考之後再做出反應,就可以更有效的面對和解決問題,延時反應是人一個良好的生存技能。
比如說,遇到有人質疑、否定自己,就會感到自責、委屈和憤怒,這個時候就很想為自己爭辯、說服對方,然而這個時候往往會存在有口難辯的感覺,因急切而思維不清晰、表達受阻。這個時候如果緩一緩,先聽聽對方說了什麼,看到他的立場和依據是什麼,然後再決定是否說服對方,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說服就是無效的,如果只是因為溝通不到位導致的隔閡,則可以耐下心裡,慢慢的和對方說清楚,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到對方的感受。
再比如說,遇到有人討價還價、推三阻四,這個時候會感覺自己不被尊重,會感到厭煩和憤怒,就很想批評、指責對方,而這樣很可能傷害到對方,也會使對方排斥自己。這個時候宜靜觀其變,對於對方的討價還價堅持自己的原則,對於對方的推三阻四堅定的提出請求。對方看到無機可乘,往往就會坦然接受。
再比如說,因為某件事情還沒搞清楚,而感到心慌,急切的想要去求證或檢查,往往由於慌亂而把事情弄的更複雜,這個時候不妨就先做幾個深呼吸,轉移一下注意力,先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在相對平靜的狀態下,耐心的等待或者進行確認。
再比如說,因為自己運動過量而導致心跳加速、胸悶氣短,就懷疑自己得了心臟病,會因心動過塑而猝死,感到焦慮和恐懼,如果能夠先使自己平靜下來,就會發現心跳加速是過量運動的正常身體反應,等自己休息幾分鐘之後,心跳就會慢下來,而對得心臟病猝死的焦慮和恐懼感,則會使自己的心跳一直加快。
再比如說,晚上因為身心緊張而入睡困難,擔心睡不好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很想快速入睡,但越是這樣身心就越緊張,就越是睡不著。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意識到是因為自己身心緊張導致的入睡困難,就先不著急入睡,先放鬆自己的身心,等身心放鬆了,入睡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人為干預。
延時反應並不等於壓抑或不做出反應,有可能在延時的過程中就不想再做出反應,如果還想做出反應也是更有效的反應。
02、延時獲得滿足
當人有了某種需求之後,往往就會急切的想要得到滿足,這一點在孩子的身上尤為明顯,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即刻滿足往往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說,工作一個月之後才能拿到工資,餓了也要等到吃飯時間,想上廁所也要看條件允許與否,有了性需求要經歷認識、熟悉、追求、戀愛、親密的過程,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平時多調養、鍛煉,這些需求也還有可能得不到滿足。可以說,延時滿足自己的需求也是成年人一個良好的生存技能。
有的來訪者找到我,提出他的困惑,希望從我這裡找到一個答案,馬上就能解決他所有的問題,然而問題都是過去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形成的,又豈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解決心理問題,需要一個問題講述、情感疏導、問題解析、認知重建、行為訓練、催眠暗示和生活實踐的具體過程,這裡面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做的足夠的紮實,才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越是急切的、倉促的、流於表面的提問與解答,越是會使問題難以解決。所以我通常會要求來訪者提前預約時間,拒絕即時的心理諮詢。對於當事人提出的問題,我也不會直接給與解答,而是引導當事人自己思考和判斷,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案,並且應用在生活里。
再比如說,有的朋友感到焦慮,就想快速的消除自己的焦慮感,於是就反覆的思慮、求證或者檢查,從而形成強迫癥狀。而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放慢自己,允許焦慮的存在,陪伴自己的焦慮,並且看到焦慮背後的原因,是怎麼樣的擔心、害怕的想法,看清事情的真相,並且面對和解決問題,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尋求他人的合作,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就可以有效的減輕焦慮。
再比如,有的朋友內心孤獨、寂寞、空虛,渴求情感的寄託,然而又等不及,不想經過一個建立關係的過程獲取滿足,於是通過幻想、意淫,採用煙、酒、毒品來麻醉自己,甚至採用強迫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來獲取情感,這些做法都不能從根本上滿足內心情感的需求,就需要通過重複的這樣做來持續的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形成上癮症。如果能夠耐下心來,用心的交朋友,穩步的建立關係,這樣建立起來的情感寄託才是持久的、有效的。
再比如,有的朋友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垂頭喪氣、悲觀消極,很想馬上解決問題,但問題又無法快速、高效的解決。一般來說,解決問題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如果能夠耐下心來,先接受不適感的存在,發現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關鍵所在,有條不紊的解決問題,隨著問題的解決,不適感就會減輕。
再一個,通過降低自我要求和減少慾望的方法,也可以暫時的緩解「求之不得」之苦和對「失去」的恐懼,然而內心的缺失和需求是始終存在的,始終需要有效的方式填補和滿足。所以就會有人採用隔離和壓抑自己情感需求的方式,來使自己感覺不到痛苦,然而內心的缺失和需求,又會通過軀體癥狀來表達。
延時滿足並不是閹割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是自我壓抑和情感隔離,而是通過一個踏實的過程,情感通常就會得到滿足。
03、平等交互的關係
別人喜歡一個人,並非是因為這個人如何的巴結、討好、遷就他人,或者因為這個人弱小、可憐、無能,而是因為這個人能夠滿足他人情感或者物質的需要,所以他人才會回抱於這個人,滿足這個人情感或者物質的需求。持久的人際關係是平等交互的關係,而不是因為這個人討好、遷就他人或者因為這個人弱小、可憐、無能,別人就應該同情、遷就和照顧這個人。所以說,當我們對他人有所期盼或者感到不滿的時候,首先要考慮一下,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否是平等交互的關係,比如說:如果我想從他那裡得到什麼,我又能給與他什麼?我能給予他的是他所需要的嗎?他能給我的是我所需要的嗎?我們之間是平等的嗎?
有的朋友總是擔心因為自己不好而讓他人不喜歡自己,其實自己的好壞和他人沒有關係,別人之所以願意和自己在一起,並不是因為自己多麼的優秀,而是因為自己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如果只是想著自己要多麼的好,而不顧對方的需求,關係難以持續。就有的朋友生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於是努力的超過別人,凡事爭強好勝,大家會發現,這樣的人沒有朋友,讓人討厭。
本來就無法相互滿足、不平等的兩個人,沒有必要強行要求自己改變或者改變他人,也很難改變。暫時委屈自己,強行在一起,最後也會是矛盾、衝突不斷,最終不歡而散,甚至結怨。
所以我們建立關係的對象,宜是自己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對方也能滿足自己需求的人,並且在建立和維持關係的過程里,儘可能的維持關係的平衡和交互性,有來有往,互不虧欠。
然而有的人因為心智尚不成熟,在和他人的關係里,還是沿用了原來和父母的關係模式,就是父母理所應當的照料小孩,而小孩無力回報父母,小孩理所應當的通過示弱向父母索取。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每個人都需要擔負自己的責任,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為他人承擔責任,就好比說,自己的事情都還沒整明白呢,無暇去操心他人的事情。如果試圖倚賴於他人,通常會感到失望和對他人產生怨恨。如果試圖去為他人承擔責任,最後自己的事情弄的一團糟,別人的事情也沒有處理妥當,反而會產生儘管為對方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認可以及挫敗的感覺。
所以,如果你想從他人那裡獲得什麼,首先要考慮你又能給予對方什麼,以及你的給予是否是對方所需要的。通常來說,金錢是最直接的價值體現,如果想要獲得某件商品,或者想要獲得某項服務,直接花錢購買就可以,自己也可以通過為他人提供商品、服務來獲得報酬,然後再去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務。反而人情是最難以衡量的東西,因為如果你為了從他人那裡滿足某項需求,你可能會為了回報他做一些違反道義、傷害自身的事情。比如有的寂寞男女為了獲取心靈的慰籍,從而以身相許。
有些不平等的關係,比如某些戀愛關係,因為是一方追求另一方,被追求者就可以高高在上,盡情享受追求者的付出,而不需要回報,只需要答應對方的追求就可以,等建立了戀愛關係以後,追求者就會逐漸平衡關係,被追求者就會感到失落。再比如,父母養育小孩,小孩服從父母親的安排,等小孩到了青春期以後,就會要求自我的獨立,但又依賴於父母的供給,所以產生了依賴與抗拒的心理衝突,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以後的心理健康。
04、弱者與受害者
有的人習慣於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仰賴於強者,同時也就成了受害者,因為當自己把生命的責任交託到他人手上的時候,也就賦予了對方評價、管理、干預和影響自己的權利。
就像是一個孩子,由父母為自己承擔生命的責任,然而到了青春期以後,就開始抗拒父母的評價、管理、干預和影響,想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想讓父母理解和尊重自己,而且容易感覺到被忽視和欺凌,然而又不具備情感和經濟的獨立,仍需仰賴於父母。並且因為始終處在反抗的狀態,忽視了自身的成長,比如哪怕父母的要求再好、再對,當事人就是習慣性的抗拒,朝著父母期望和要求相反的方向發展,反向形成為自己都厭惡的狀態。
這一類「弱者」和「受害者」長大以後,因為長期處在抗拒的狀態,會對美好的、正面的東西排斥,追求消極的、被動的、悲觀的態度和行為,固執的捍衛著自己的主權,也因為長期的忽視自身的成長,導致在很多方面的能力確實有所欠缺。在與他人的關係里,對他人充滿期待,而又總是會失望,心生怨恨,討厭被人評價、要求和指使,和領導、比自己優秀的人相處困難。對自身的自卑、焦慮、恐懼和強迫等癥狀也會拒絕和抗拒。固執的抗拒著自己和他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哪裡,迷茫、混亂。
比如,有一位朋友,在和領導接觸的時候,很怕領導因為什麼事情不喜歡自己,於是感到很緊張。這就等於說,領導必須喜歡他,不能在任何事情上討厭他。而並沒有考慮領導對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一般來說,領導需要下屬能夠領會領導的心意,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對領導保持尊敬,部分領導還期望下屬能夠滿足他的利益需求。當事人在期待領導喜歡自己,懼怕領導討厭自己的過程里,就會忽視去滿足領導對自己的需求,導致領導對自己有意見。這也是把自己放在弱者和受害者位置上的體現。
首先要覺察到自己正在把自己放在一個「弱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試圖依賴他人,而又抗拒他人的干預和影響。對於他人的安排、要求和指使都會習慣性的排斥,很想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然而遇到事情又會猶豫不決。然後試著把自己放在一個「強者」的位置上,一個「強者」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會趨利而不避害,因為凡事有利就有弊,一旦做出選擇,收穫了有利的一面,也必然要承擔有害的一面,想要做事情就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不想犯錯誤,就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過程,犯錯誤、失敗是在累積走向成功的經驗。然後,把自己從一個需要他人同情和特殊照顧的「弱者」和「受害者」,變成一個可以同情和照顧他人的「強者」。首先想到自己能為他人做什麼,如何創造和發揮自己的價值,以被他人需要。然後,再把自己放在一個可以和他人平等交互的位置上,人和人在一起,是為了互幫互助,協同合作,共同發展,一起創造未來的美好生活。
05、它就是如此
很多事情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特別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不可能再重來。特別是當我們看不慣某個人或者某種現象的時候,很想去改變,然而卻會遭到對方的抵抗,嫌我們多管閑事兒。也包括我們討厭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無法再做出改變。
比如,兩個正在戀愛的人,脾氣、性格不合,在一起就是各種矛盾、衝突,彼此都很想改變對方,也都很想為對方做出改變,但改變的效果通常只是暫時的,過不了多久就會原型畢露。這件事情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兩個人不合適,如果能夠理解和接納彼此,就可以在一起,如果不能,分開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再比如說,一個人因為焦慮、恐懼、難過,而出現了一些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並且無法接受自己的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否定、厭惡、痛恨和抗拒自己,試圖消除和抑制自己的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從而感覺失控,而變得更加焦慮、恐懼、難過。他卻忽略了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因為自己內心的情感沒有得到表達和寬慰。如果能夠看到、尊重、理解和接納自己的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進而看到、尊重、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感,並且尋求有效的表達和寬慰,癥狀反而就會減輕,因為癥狀就是身心自動自發的用來表達自己和尋求寬慰的快捷方式。
再比如,有一位母親,因為接受不了孩子出現的思維、行為異常,而感到焦慮、恐懼和憤怒,從而對孩子橫加指責,進行嚴格的監視和控制,而忽視孩子為什麼出現這樣的行為異常,就是忽視孩子的情感缺失和需求,反而對孩子施加了更多的暴虐。如果這位母親能夠看到孩子內心情感的缺失和渴求,和孩子一起尋求情感滿足的方式,孩子內心得到了理解和寬慰,異常的思維和行為就會減輕,因為思維和行為異常也會使孩子自己感到痛苦,只是情感是超越理性的,理性和意志始終無法壓抑情感需求。
很多問題存在就有它的意義,如果只是簡單、粗暴的予以控制和消除,而忽視問題背後的情感,是很難做到的,或者說只能暫時的使問題消失,過不了多久就會死灰復燃,因為內心情感的缺失和需求需要得到滿足,這是無法泯滅的人性。所以,在做出改變之前,需要首先理解和接納問題,認識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其實並不是消除問題,而是填補內心的缺失、滿足情感的需要,這是此長彼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問題自會減輕和消失。
所以,一切都是被允許的,並且相信美好的事情會發生。
06、道德感和恐懼
道德感和恐懼,是人們在過去的生活經驗里形成的,可以防止一個人做違背自己、他人和社會利益的事情,道德感過低的人,沒有羞恥心和罪惡感,容易違法亂紀、反社會,道德感過強的人則容易焦慮、恐懼、失眠、抑鬱或強迫。
比如有一位女學生,從進入青春期開始,就開始愛慕長的帥氣或者學習成績好的男同學,但為此感到非常自責,認為好女孩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應該單純,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所以總是會壓抑自己對異性的愛慕之情,長期的自責和壓抑之後,出現了一種癥狀,就是自己會不受控制的去關注異性的下體、幻想異性的裸體,為此感到更加自責,非常羞恥,有罪惡感,痛恨自己,更加嚴格要求和剋制自己,後來看見女同學都感到緊張,彷彿她們都會看穿自己的心思,並且嘲笑自己。其實對異性的愛慕是人之常情,在古時候人十幾歲就已經結婚,現在因為社會文化的原因,結婚的年齡推遲到了二三十歲,但並不代表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沒有性需求。當事人對異性有愛慕之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當時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強迫癥狀。
再比如有一位朋友,看見到就想拿起來去傷害他人,有時候也會想要傷害自己,感到非常的恐懼。經過了解發現,當事人在人際關係里比較壓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迎合、屈從於他人,內心裡壓抑了很多自責、怨恨、憤怒,所以才會形成想要傷害他人或自己的強迫癥狀。這就好比,一個人對另一個充滿怨恨,對他的行為感到憤怒,有可能會恨不得殺死他,如果恨的是自己,就會恨不得殺死自己。如果他能夠看到自己內心裡壓抑的怨恨和憤怒,尋求合理、有效的表達,也就不會出現看見刀就想殺人的強迫癥狀。
再比如有一位母親,害怕自己會掐死自己的小孩,或者把小孩從窗戶扔下去摔死,感到非常的自責和恐懼。經過了解發現,當事人自從懷孕之後,就不再工作,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包括原來的社交和娛樂活動也都沒有了,自己從一個高傲、任性的公主變成了一個端屎端尿的老媽子,內心是有不滿、怨恨和憤怒的,而這一切都是因孩子而起,而且孩子也是一個脆弱的存在,自己對孩子發泄自己的怨恨不會遭到孩子的報復,在當事人沒有意識到這些的時候,就會對自己內心裡萌生出來的想要傷害孩子的想法感到自責和恐懼,因為當事人是愛孩子的,而且傷害自己的孩子是違法和違背道德的,會有當事人無法承擔的後果。如果當事人能夠看到自己內心裡的怨恨和憤怒,以及自己為何自責和恐懼,就可以是當的減少對孩子的付出,把自己原來的生活撿起來,並且尋求合理、有效的表達情感的方式。
違法法規、違背道德,會遭到法律的制裁、他人的譴責,這是人們最大的一個焦慮、恐懼源。很多人的擔心裏面,最大的一個就是別人會看不起、嘲笑、疏遠、否定自己。被人看到、尊重、理解、肯定也是每一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07、透過現象看本質
透過癥狀和表現,看到背後的態度和行為做法、情緒感受、思想觀念和生活經驗,是我們心理康復要做的。如果只是從癥狀和表現上做工作,很難有好的效果,也很容易複發,因為內在的根本並未改變。一個人,因為過去的生活經驗,產生了現在的思想觀念,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引發相應的情緒感受,併產生相應的態度和行為做法,才會有表面的軀體癥狀或思維、行為異常。
比如說,有一位朋友,在見到喜歡的異性的時候,會感覺緊張不安、不知所措,大腦空白、表達受阻,臉紅、結巴,他接受不了這樣的自己,試圖控制自己的感覺和表現,但收效甚微。經過了解發現,在他和喜歡的異性交往的時候,期望對方能夠喜歡自己,擔心對方討厭自己,而又認為自己有很多的缺點和不足,害怕對方看出來,同時也沒有讓對方喜歡上自己的信心,感覺自己配不上她。由此看到了當事人的核心觀念:我很糟糕,我配不上她。這樣的思想觀念是在過去的生活經驗里形成的,從小到大,父母很少肯定、表揚當事人,經常質疑、否定、貶低、嘲笑和指責當事人,導致當事人自卑、膽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預期自己失敗,從而被動、消極、拖延和退縮,導致在很多事情上經歷了挫敗。那麼,要改變的就是當事人的核心信念,類似於:我很棒,我配得上她的喜愛。並且用以後新的生活經驗來鞏固新建立的核心信念。在核心信念改變以後,當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情緒感受、態度和行為做法、外在表現等都會隨之而改變。
再比如,有一位朋友,經常擔心自己的身體會出問題,於是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有一點不舒服就感覺焦慮不安、情緒低落。當事人對身體的不舒服、疾病和自己的心理狀態是抗拒的。經過了解發現,當事人是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弱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感覺自己非常脆弱,並且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害。也是因為當事人在過去的人際關係里,被他人過多的干預和影響,而缺乏自己的獨立自主性,一方面抗拒,一方面又依賴,在抗拒和依賴之間徘徊。並且接受不了不適感的存在。總是擔心自己的身體出問題,就類似於一直退縮、抗拒,尋求他人寬容和照顧的狀態。如果當事人能夠看清自己的心理狀態,嘗試把自己放在一個獨立自主的強者的位置上,去包容和照顧其他的存在。或者把自己放在一個與他人平等對話的位置上,建立平等交互的關係,當事人對身體的關注、對不適感的抗拒、對健康的擔憂都會減輕。
看到問題的本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儘管這個過程會比簡單、粗暴的消除癥狀要漫長一些,但它的效果卻是根本性的。
08、有效的滿足方式
每個人都有物質和情感的缺失與需要。比如身體對食物、溫暖、性的需要,對被保護、秩序、穩定的需要,對愛情、友誼、歸屬感的需要,對受到尊重與肯定的需要,對發揮潛能、實現理想的需要。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滿足,甚至是被泯滅,人就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抑鬱、委屈、憤怒、埋怨、憎恨的情緒感受,並由此引發相應的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在表達自己的訴求,填補缺失、滿足需求,只是方式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觀念和缺失、需求程度有所不同。
有的朋友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沒有想過如何才能更好的滿足自己,一旦有了缺失、感到痛苦,就迫不及待的想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來填補自己的空虛,很多「癥狀」就此產生。
比如,有一些朋友,內心自卑、壓抑,空虛、寂寞,他們滿足自己各項需求的方式就是:看A片、手淫、嫖娼、一夜情、控制、強迫自己或他人、玩網路遊戲……也就是常見的問題男女。這些方式只能暫時的填補缺失、滿足需求,而且很容易上癮。
真正有效的滿足是來自於親密關係,包括朋友、戀人、親人……和一個人建立平等交互的關係,陪伴、關注、尊重、理解、接納、認可、支持彼此,坦誠的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以及自己有知識和經驗(能力)做好一件事情,包括對物質或情感的創造與修復,被他人需要,並從他人那裡獲得自己想要的滿足。
有的人在過去的親密關係感受到了太多的傷害,在很多事情上感到挫敗,並對這些現實的滿足方式失去信心。拒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拒絕通過學習、實踐獲取知識和經驗,活在主觀臆想的虛擬世界裡,比如很多焦慮、恐懼、抑鬱、強迫的情緒和癥狀,其實都是脫離現實、主觀臆測出來的,也就是想出來的。
想要恢復對親密關係和成功的信心,需要有新的生活經驗產生,而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在原有的模式里打轉,新的生活經驗可遇而不可求。而心理諮詢關係,就是用來創造新的生活經驗的,心理諮詢關係是一個單純的、平等交互的關係,要求關係必須是純粹的,不能有其他的關係,比如朋友、戀人、親人,甚至之前不能認識和熟悉,而且心理諮詢關係只發生在約定的時間內,必須要提前預約時間,必須要支付諮詢費,要平衡諮詢關係雙方的付出與回報。心理諮詢關係是一個新的開始,通過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對人際關係產生的信心和經驗,延伸到生活中的人際關係里,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際與親密關係。在心理諮詢的過程里,也會探討如何應對和解決生活事件,以此增加面對生活和成功的信心,並在現實生活里學習新的知識和經驗,提高自身價值。
心理諮詢師首先是作為關係的另一方,滿足當事人的各項情感需求,同時協助當事人滿足在生活中的情感與物質的需要。在缺失得到有效的填補,需求得到相對恆定的滿足之後,負面情緒和癥狀就會逐漸減輕,輕鬆、愉快、滿足、幸福感就會浮現。
09、趨利而不避害
黑暗無法被驅散,但我們可以帶進光明來,這就是趨利而不避害。比如,在感到緊張的時候就放鬆自己,在感到難過的時候就尋找快樂,在感到疲憊的時候就休息,在感到孤獨的時候就尋求陪伴,在感到飢餓的時候就吃東西。在很多時候,緊張與放鬆、難過與開心、疲憊與輕鬆、孤獨與溫暖是可以共存的,就看哪個更多一些,生活就是痛並快樂,或者說苦中作樂。緊張、難過、疲憊、孤獨、飢餓在生活中隨時會產生,我們要做很多事情使自己輕鬆、愉快、滿足。缺失是自然會產生的,滿足是自找的。
有的朋友不容許緊張、難過、疲憊、孤獨的存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試圖減輕和消除這些負面情感,然而卻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並沒有使自己感到滿足,反而缺失越來越嚴重。其實這些情感是在提醒我們,有了怎樣的缺失,要去尋求相應的滿足。我們可以帶著這些負面情感,以及由這些負面情感引發的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異常,尋求自我的滿足,也就是使自己輕鬆、愉悅和滿足起來。也就是說,負面情感和其所引發癥狀,無法被直接消除,對負面情感和癥狀做工作是無效並且會起反作用的。
很多朋友找到我都會問我:你能治好我嗎?幾次諮詢、多長時間可以減輕、消除癥狀?其實我很想告訴他負面情感和癥狀無法被直接消除,我們要做的是趨利而不避害。我之所以當時不說,是因為我知道以他現在的心情和狀態,他理解不了我的話,只會認為我幫不了他,並且繼續去尋求消除負面情感和癥狀的途徑。所以通常我會給他承諾一個期限,並且在諮詢的過程里,引導他理解和接納自己的負面情感和癥狀,尋求有效的滿足方式。
可以說,趨利避害是人的一個本能,在某些層面確實也是有益的,比如說,在身體感到寒冷、發癢、疼痛,或者感到危險降臨的時候,人就下意識的迴避,並且尋求溫暖、舒適和安全。然而在某些層面,趨利避害的本能會阻礙人的成長與發展,比如,在努力的過程中因為始終得不到滿足,或者感到痛苦,就過早的放棄,從而與成功失之交臂。在某些事情上感到痛苦的時候,急切的、不計後果的迴避痛苦、追求快樂,使人看不清真相、茫然、不知所措。再比如,身體瘦弱的人想要強健自己的身體,但不接受體育鍛煉的艱辛;感到飢餓,但不接受做飯的麻煩;想要情感,但不接受從認識、選擇、熟悉、到親密的漫長過程;想要自信,但不接受在內心和現實生活中自我建設的過程;想要收穫,但不想付出。很多心理不成熟的人,就在渴望別人對他不求回報的付出,並且用無能、痛苦來尋求他人的憐憫和道德綁架他人。
10、理性與感性
感性是人與生俱來的,理性是後天形成的。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是沒有理性約束的。在後來的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中逐漸形成了理性。理性就是好壞、是非、對錯、善惡的評價和判斷,是應該怎樣和不可以怎樣的要求。感性的部分是基本相同的,而理性的部分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的差異而各不相同,最明顯的就是價值觀念。
在生活和人際關係里,難免會遇到挫折、失敗,以及他人的質疑、否定、貶低和嘲笑,甚至是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他人的掠取和欺壓,在這些情況下,感性的部分就會感到緊張、難過、委屈、憤怒、怨恨,並且會反映在身體上,出現一些軀體癥狀和思維、行為的異常。有的人就會認為自己不應該有這樣的情緒感受和異常表現,自責、自罪,抗拒、打壓和強迫自己的感性。感性的部分在長期否定、打壓之後,會積聚大量的負面情緒感受,總有一天會失控,會歇斯底里的爆發,呈現暫時性的精神失常的狀態,就像決堤的洪水。而有的人就能夠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和軀體癥狀,給予感性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爭取自己權益的機會,懂得疏導自己的情感,滿足自己的各項需求,問題就不會擴大。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就是說人和人是基本一樣的,有著基本類似的缺失和需求,自己需要的別人同樣也需要。試著去理解別人的感受,而非評論是非、對錯或者強加干預。
異常思維或行為往往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因為當事人沒有找到更好的或者能夠被他人接納的表達方式,而又感到十分空虛和壓抑,只能通過癥狀來表達。有的當事人會因此非常自責,對自己的異常思維和行為進行批判、打壓,這導致自己更加空虛和壓抑,於是出現軀體癥狀,軀體癥狀是當事人無法打壓的。
感性部分需要的是關注、尊重、理解、接納和肯定,在無法從外界獲取這些的時候,自己要能夠尊重、理解和接納自己。我們可以把感性的部分比喻成內在小孩,把理性的部分比喻成內在父母,用內在父母來滋養內在小孩。內在父母是忽視、評論、否定、貶低、嘲笑、羞辱、打罵?還是尊重、理解、接納和肯定內在小孩?如何才能把一個小孩培養的更有自信、勇氣和擔當?
一個感性與理性和諧統一的人,才能夠更好的把握當下、面向未來。理性協助感性滿足各項身心需求,而又制約著理性遵紀守法、符合道德標準,感性信任理性,相信理性是愛自己的。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方向,就是促使理性更加關注、尊重、理解和接納感性,促使感性更加信任和配合理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11、完美無瑕的愛
有些朋友,一直在追尋完美無瑕的愛,他人必須是大公無私的、無條件的為自己付出、不求回報,自己才能相信他,認為凡是要求回報或者不夠熱情、主動付出的人都是虛偽、功利的。而實際上,每個人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基於自身利益出發,一個可以熱情、主動幫助他人的人,也必然是對他人有所企圖。
比如說,我為什麼要做心理諮詢師?我個人認為我的出發點是:實現自我價值和賺錢養家。他人為什麼要信任、尊敬我?因為我能為他提供服務並滿足他的需求。人際關係是需要平衡的,就是對等交換,就好比花錢購買服務或商品,進行等價交換,為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商品的人也是為了賺取利潤和自我實現。
不平等的關係存在嗎?還真的存在,比如說,父母和子女的關係,父母可以無條件的為子女付出而不求回報,但也有很多父母會自己從孩子那裡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說,對孩子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通過監視、操縱孩子滿足自己的控制欲,把自己的願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就有很多父母感到困惑,自己為孩子無私的付出了那麼多,孩子卻怨恨自己。而孩子只記住了父母對自己的質疑、否定、貶低、嘲笑和打壓,根本就看不到父母為自己做了什麼。再比如說,一個男孩為了從一個女孩那裡獲得性的滿足,會對女孩百般呵護和照顧,而女孩如果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那就距離自己被男孩玩弄後拋棄不遠。再比如一個女人,感到孤獨、寂寞,得到了一個男人愛的陪伴和慰籍,那麼等那個男人提出性方面的要求,這個女人便因依賴無法拒絕。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條件的愛,有的是物質或者精神層面的對等交換,並不會因為一個人多麼無能、可憐、痛苦,別人就應該為他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付出。比如雷鋒,在無私付出的同時,也會獲得了他人的感激和尊敬,這是他需要的精神層面的滿足。在當今社會,也會有人為了這樣的精神滿足,而去無私的幫助他人,但也只是偶爾的,不對等的關係是無法長久的。比如我,我做的是收費心理諮詢的工作,每個月也會辦幾次公益講座。
12、應對壓力的策略
在遇到挫折、失敗,身體不適,以及心情緊張、難過的時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壓力反應。有的人會打開保護罩,把自己封閉起來,與外界隔絕,切斷視、聽、觸、嗅、嘗等外感官,進入內感官模式,根據過去的經驗和記憶主觀臆想,這樣可以迴避現實的痛苦,但很多思想困惑、情緒困擾、軀體癥狀和行為異常就此產生。而有的人則會接受不舒服的感覺,勇敢的保持開放,積極、有效的面對和解決現實問題,或者尋求外界的協同合作。
有的人在開放自己、向外尋求的時候,會用無能、可憐、痛苦尋求他人的同情,祈求他人的照顧,如果得到滿足,就會認為對方是好人,並且會進一步的索取,如果被對方拒絕,就會認為對方是一個壞人,被拒絕多次以後,就會對他人失去信心。而有的人在開放自己、向外尋求的時候,是與人建立平等交互的合作關係,自己想從對方那裡獲得什麼,給予對方需要的回報。
相對良好的應對壓力的策略是:在遇到挫折、失敗、身體不舒服、情緒緊張、心情難過的時候,接受這些不適感的存在,並且保持身心開放,活在當下的外感官狀態里,積極的面對和解決現實問題,如果自己知識、經驗有限,可以尋求對等合作。
推薦閱讀:
※基因還是家庭?
※爸爸媽媽應該答應 5 歲孩子的求婚嗎?
※三四歲的孩子有性意識嗎?
※最近只是一兩人人員流動,直屬領導挨個問會不會離職,是什麼心理?
※男生在戀愛極其缺乏安全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