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已進入戰爭,屠殺如同遊戲,未來機器人部隊將會…

文章來源:機器人家 www.robot360.cn

2013年,北美曾上映過一部科幻電影《安德的遊戲》,在不遙遠的未來,地球遭到了外星蟲族的毀滅性攻擊,人類聯合起來成立國際艦隊。並挑選一批極具天賦的孩子,希望從他們之中培養出最優秀的指揮官,帶領人類為種族存亡而戰。

經過一系列嚴苛的考核與選拔後,一名身形瘦小、神色憂鬱但目光堅定的少年安德·維京站在了決戰前夕的終極測試的指揮艦上,他憑藉自己冷靜理智的決策和高超的指揮技巧,以幾乎消耗了人類全部艦隊的代價,終於摧毀了蟲族生存的星球。

然而,當他們贏得這場測試的最終勝利時,卻被告知這不是測試遊戲,而是真實的戰爭。

電影世界,導演敘述了一個遊戲變成戰爭的精彩故事,在真實世界,我們或將不得不面臨一個戰爭正在變成遊戲的殘酷現實。

2015年,一份名為「無人機報告」的美軍絕密文件泄漏,詳細披露了美國在無人機戰爭中濫殺無辜、草菅人命的黑幕。

絕密文件顯示,2009以來,美國政府大舉擴張無人機計劃,1300名無人機操作員在美國本土的基地,面對著電子屏幕上的監視畫面,執行萬里之外的偵察和殺戮任務,而這些任務依靠的僅僅是來源具有臆測性和隨意性的情報。

分析人士指出,無人機的遠程操控令操控者無須置身於一線戰場,自身安全不受威脅的同時,操作員們看不清目標受害者的臉,也聽不見他們的聲音,消滅敵人變得像打一個製作粗糙的遊戲一樣,這種置身事外的殺戮很可能導致人性對生命的漠然,殺人者的感受變得比親臨戰場更加輕鬆而且模糊。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依照布魯金斯學會的統計,美國無人機「每打死一名武裝人員,就有10名或更多平民喪生」,它們的攻擊「簡單粗暴」、毫無「精準」可言。

例如美軍2012~2013年在阿富汗東北部地區執行的代號為「乾草機」的無人機暗殺行動,死亡人數219人,但美軍預先確定的襲擊目標只有35人,占死者總人數的15%。而在另一項耗時5個月的獵殺行動中,90%的死者是被誤殺的無辜百姓。但不管死者是誰,美軍會一律將其貼上「陣亡敵人」的標籤。

泄密者稱這種規定很瘋狂,但所有情報部門對這種「抹黑」無辜死者身份的處理方式「泰然處之」。對於美國人來說,10個外國平民的犧牲,換來1個美國敵人的消滅,這顯然是值得的。

武器的發展,就是在儘可能保存自己的情況下,更迅速的殺死敵人。無人機的本質在武器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與創造。然而,隨著軍事科技的不斷提升和跨越,人類終究要走到全面無人戰爭的境地,哪怕退而求其次,也會是人類駕駛著高達參加戰爭。

可是,每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不同,就像美國可以利用無人機在千里之外肆意攻擊敵對勢力,形成非對稱戰略優勢,同樣未來戰爭,也會出現全機器人戰鬥部隊,面對不願屈服的敵方人類部隊,進行猶如殺雞般的生命收割。

戰爭的理由多種多樣,並且永遠充分。

然而,當生命在戰場中越來越脆弱,好似輕輕觸碰,便會化為齏粉時,我們是否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嗎?或者說,我們做這件正確的事情所運用的手段是正確的嗎?

面對遊戲,安德可以冷酷無情地選擇放棄與摧毀,而當揭開遊戲的掩飾,在真實戰爭的面前,即便贏得了勝利,安德也為自己的殘忍感到深深的痛苦和自責。為了守護自身的利益或者攫取他人的利益,戰爭來臨時我們別無選擇,但是進行戰爭的手段,我們或許應該保有選擇的餘地。

因為戰爭失敗的一方會痛苦,勝利的一方同樣會痛苦,而戰爭本身,並沒有贏家。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機器人家:Robot360

推薦閱讀:

主攻多旋翼的公司要是做固定翼會遇到技術困難嗎?
想分步做飛行器,先做航模,再做無人機,需要哪些專業知識?我的專業是通信電子
雲台控制演算法?
如何評價小米無人機?
DJI 在機器視覺領域的研發實力有多強?

TAG:无人机Drone | 机器人 | 空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