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香港學葡萄酒管理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香港。

「這裡可真熱啊。」

「是啊,比上海熱了好多。」

「廢話,現在是亞熱帶的夏天好嘛。」

記憶中的香港,是風和日麗的,有點溫暖,有點摩登,有點高高在上,卻又忍不住抬起頭,仰視她。

「我沒有帶零錢,可以刷支付寶嗎?」

「我沒有帶銀行卡,可以刷微信嗎?」

「不好意思,只能刷八達通。」

記憶中的香港,一直都是「八達通」這張交通卡的天下,而直到現在,整個大陸最先進的上海交通卡,也只是把爪牙伸到了計程車和過江渡輪。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由於支付寶和微信的不懈努力,中國的移動支付一不小心就走在了世界前沿,而這些交通卡,再也不會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八達通了。

「走過去要1公里,好想找輛車騎騎,有摩拜單車嗎?」

"或者ofo?小明單車?隨便什麼車都行!」

「沒有!你不知道香港是座島嗎!你不知道香港市區沒有自行車道嗎?!」

從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工作已近三年,一路見證了兩大手機移動支付的崛起、三大打車軟體的合併、幾大外賣平台的激戰、N個共享單車的混戰……我的生活里,已經很少會有現金的出現,甚至連銀行卡也不知道放在了哪裡。

一隻能上網的手機,就成為了生活的全部。

但這次來到香港,我又再次發現,手機很重要,但八達通更重要,坐車、吃飯、購物的好搭檔。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八達通還是老樣子,並沒有覆蓋所有的消費領域,也沒有把這張卡變成好用的app裝入每個人的手機中,這才讓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有機可乘(其他移動支付請不要打我)。

像我這種屌絲,很少會去海港城的化妝品專櫃消費,一般都是直奔sasa或者卓悅買打折的。不出意外地發現,在這種大陸遊客很多的商鋪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玩得很6。

適逢微信支付九折優惠,意外省下了一碗面的錢。 n

不過,除了移動支付沒跟上,其他倒也還是老樣子,面沒漲價,乳鴿沒漲價,甜水也沒漲價,挺好的。

還記得第一次去香港,是大學快畢業的時候。

那一年,繼《舌尖上的中國》大熱之後,央視又出了一套不溫不火的美食紀錄片《一城一味》,裡面有一集講的是香港。彼時,我和還是男朋友的東哥在酒店閑著無聊,正好看到了這一集。

所以到香港的第一站就去了「添好運」。

現在的「添好運」早已把連鎖開到了紐約。n

那時雖然還是囊中羞澀的窮學生,但還是不管不顧地點了滿滿一桌點心,時不時會引來身邊食客的注意。印象很深的是,撐著肚子出來,買單時也才付了200多塊,這可是實打實的米其林一星啊!

我們兩人住在旺角的小旅館裡,認真查著攻略,開開心心地走遍了遊客必去的N個景點,比如世界上最小的迪士尼樂園。雖然是面積是最小的,但比上海的著實好逛的多。今年6月,第一次萌生去上海迪士尼的念頭,結果一進園區我就後悔了:因為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排幾個小時的隊……

第二次去香港,是去年5月,純粹是為了購物

在1881 heritage買了一對戒指,借著匯率差和稅費省下了一筆費用,想著正好可以在香港過個小長假。這一次,我們住在港島的酒店裡,望著安靜的維多利亞港,忽然想起了上海的黃浦江。

這樣兩個相距1500公里的城市,竟是如此相像。停不下來的腳步,川流不息的人群,24小時的便利店,滿大街的茶餐廳和日本料理,撲面而來的本地方言,以及居高不下的房價。甚至連夜景也是如此相似。

上圖:上海黃浦江邊 下圖:香港維多利亞港邊n

這種感覺在我第三次來到香港時更為強烈。而這一次,我是來看房子的。

別誤會,我只是個租客。

由於學校地處中心地帶,房價也一直居高不下,一間小小的合租房間,價格竟可以抵得上上海內環邊上的朝南一室一廳了。從這一點上來說,香港完勝上海,不愧於她「全球房價第二貴城市」的稱號。

眼看著步行記錄直逼2萬步大關,缺乏鍛煉的我終於在紅磡這個被天橋包圍的迷宮中被打敗了。

你看,我沒有騙你吧。

第三天,從紅磡火車站坐火車離開香港去了廣州,第一次發現原來兩地竟是如此的近。從廣州出關的時候,鼎沸的人聲、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自覺插隊的身影,讓我又懷念起了擁擠的香港。

從決定來香港讀書,到最終申請成功,前前後後也花了兩個多月時間。之前有些朋友諮詢我該如何申請香港的研究生,我想索性開個知乎Live整理一下此次申請的心得,歡迎參加~~

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簡介如下:

推薦閱讀:

TAG:葡萄酒 | 留学 |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