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寫的垂直乾貨內容就是沒人轉發?
做垂直領域乾貨內容的新媒體賬號,基本都會有一個頭疼的問題。
那就是內容面窄、偏專業,所以受眾範圍很小,雖說是垂直精準定位,但是閱讀量很難上去。
可能很多情感號、搞笑號、明星號、資訊號,一個很簡單的內容就輕鬆10W+了。而做垂直乾貨內容,很可能費盡心思找資料、做調查、求論證,最後一周才出一篇乾貨。
結果,2 3萬閱讀已經是很不錯的乾貨文章了,打開率非常低。
這是乾貨類新媒體一個揮之不去的痛!
就拿我的公眾號「木木老賊」來說吧,雖說不是大號,但也幸得很多用戶的認可,姑且就算作一個乾貨類公眾號吧。
經常有朋友留言或加我微信說:「木木,我關注你很久了,還置頂賬號了,你的內容不錯啊,挺好的,但為什麼閱讀就是不高呢?「
每次看到有新朋友說這個,其實我是既欣慰又無奈的,「為啥閱讀量就是不高呢?」,寶寶心裡苦啊,只是寶寶不說。
上次做的一個同城的賬號,隨便都是這個閱讀的幾十倍,但是說實話,沒什麼意思。
好了,先哭到這,下面還有要哭的。
今天要說的不是「寫垂直乾貨內容沒人打開」的問題,而是另一個悲劇的問題——「沒人打開就算了,為什麼我們寫的垂直乾貨內容就是沒人轉發?」
這又是乾貨類新媒體一個揮之不去的痛!
很多寫乾貨內容的新媒體,寫各種乾貨內容,做的是高精準粉絲,辛辛苦苦嘔心瀝血的創作乾貨內容。
經過幾天的奮戰終於製作出來,大家都覺得不錯準備迎接喜悅,但是發出來之後轉發的用戶卻很少......
欲哭無淚啊。
不是說好了內容質量高就行嗎?難道說是內容質量還不夠高?為什麼會這樣?
千萬別被數據誤導了。
可能你被忠實用戶「欺騙」了!
對,就是被騙了。
不是你的內容質量不夠好,而是太好了,所以很多用戶會選擇收藏、點贊、打賞,但是就是不願意轉發分享,捨不得把這麼好的乾貨分享給其他人。
誰心裡沒點小九九呢,你懂的。
所以你是要高興呢,還是高興呢,還是高興呢......
這種情況我遇見太多了,事實上,很多寫垂直乾貨內容的賬號,都會出現收藏超多,轉發超低的情況。
還是不要臉的以我的公眾號舉例吧,我經常會收到很多不一樣的留言。
而其中,很大一類留言都是用戶在調皮的表示:「太棒了,收藏了,但是我就是不想轉發出去「。
我
不
想
轉
發
出
去
突然想起譚校長的歌:是對是錯也好不必說了,是怨是愛也好不須揭曉......
好吧,再一次哭完。
那,說到「沒人轉發」這個話題,到底什麼會促使用戶在朋友圈的轉發分享呢?
之前木木老賊就有談到過這個話題,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傳播的關鍵點就是社交貨幣(Social Currency)。
在生活中,貨幣是最容易流通的;而在社交網路,社交貨幣最容易流通(轉發分享)。
社交貨幣是源自社交媒體中經濟學(Social Economy)的概念,英譯為Social nCurrency,它是用來衡量用戶分享品牌相關內容的傾向性問題。
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在微信上轉發分享其實就是在包裝完善我們自己,塑造個人形象或鞏固社交形象地位。
再簡單點說,就是「自我分享」,基本上,能夠進行自我塑造的內容都是社交貨幣。它是一種可以誘發傳播的因素或工具。
用戶需要自我形象塑造,那就需要轉發分享與表達,所以大夥都迫切的需要用來傳播的社交貨幣,而你要做的就是給他們。
這個社交貨幣主要包括:
● 提供談資:你的內容能給用戶提供談資嗎?
● 幫助表達想法:你的內容能幫用戶說出了內心想說的話嗎?
● 塑造/鞏固形象:你的內容能幫用戶塑造/強化他們想要的形象嗎?
● 幫助他人:你的內容能夠讓用戶幫助自己的朋友嗎?
● 促進社會比較:你的內容能讓他們看起來更有地位?更有逼格?更有錢?......
要是你的內容能夠提供足夠的社交貨幣(提供談資、幫助別人、展示形象、幫助表達、促進比較),那就能大大提高轉發分享的幾率。
但是,萬事並沒有絕對的。
不是你給用戶提供了足夠的社交貨幣,他們就一定會轉發分享。
比如今天說的「乾貨文章」,就大有不同(都是人性在作怪)。
按道理說,垂直乾貨內容很有專業性和深度,能夠很好的幫助表達、展示形象、幫助別人,甚至提高地位,是一個不錯的社交貨幣。
那為什麼內容質量很高的乾貨轉發卻很低呢?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自我實力保護,用戶心理活動可能是這樣的:「哎呀,這個乾貨不錯,趕緊收藏了,可不能被XXX他們發現了,這是我的知識庫。「
這其實很正常,人天生就有對比競爭意識存在,那麼就會擔心乾貨分享出去降低自己的競爭力,這對自己是不利的。
到此,其實就很明了了:
同樣一篇高質量乾貨內容,"分享"是能夠塑造個人形象和鞏固社交形象地位;而"收藏"是擔心乾貨分享出去降低自己的競爭力,它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行為。
不管是「分享」還是「收藏」其實都是一種利我心理,一個是外部塑造,一個是內部壁壘。
要是你理解了這一點的話,就會知道:
不是所有的乾貨內容用戶都不願分享,他們會進行權衡哪種方式更加利己。
偏向自己內部壁壘的乾貨內容更傾向收藏,而偏向外部塑造的則更偏向分享,而且往往「內部壁壘」顯得更加利己。
總的來說,就是「外部塑造」屬性大於「內部壁壘」屬性的乾貨內容更容易被分享。
那下面,木木老賊就姑且把常見乾貨內容分為「易於分享」和「不易分享」二大類,供大家參考。
易於分享的乾貨內容:
● 思維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各種大咖思維方式、方法論、戰略策略(不含可馬上上手的操作方法)。這樣的內容分享出去整個人都變牛了;
● 逼格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垂直領域內深度知識的挖掘、未知事物的解讀、顛覆常識的拆解等等,看著就高大上,分享的人也高大上了;
● 資訊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很精彩、很完整、很時效的資訊新聞,分享出去那就是第一手談資;
● 觀點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各種獨到的、犀利的、有價值的觀點,分享出去說出了自己想說的,還鞏固了形象;
● 開闊眼界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各種解密,腦洞大開知識,分析案例,數據報告等等,這種與逼格型乾貨類似。
● 盤點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行業相關各種盤點。目前是屬於比較吃香的,而且操作相對簡單,就是收集、整理、分類,花時間都能做。
比如現在各大平台都在做年中各種盤點,分享率都很高。
總結:此類乾貨滿滿的都是各種社交貨幣,提供談資、幫助別人、展示形象、幫助表達、顯示地位等等無所不能,能很好的塑造自我形象。
最關鍵的是,它雖然飽含很多專業乾貨知識,但其實對於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沒那麼明顯,沒那麼直接,亦或沒那麼容易,不是馬上就能用。
所以,不必過於「保護」起來。
不易分享的乾貨內容:
● 思維型乾貨——這類內容和上面第一個一樣也是各種大咖思維方式、方法論、戰略策略。
不過,這裡說的是還包含可馬上上手的操作方法,馬上就能用起來。這樣的內容收藏更多;
● 技能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各種技能幹貨,快捷實用,馬上解決問題。這可是明面上的「競爭力」,越是牛的技能越不願分享;
● 資源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垂直行業內各種乾貨資源,越是大家接觸不到的越好,當然是私藏了;
● 工具型乾貨——每個垂直領域都有各自領域的神器工具,如果你發現一個馬上來錢的實用工具,你會第一時間分享嗎?
● 獨門絕招型乾貨——這類內容主要是各種小巧招,最新發現的新招,怪招,非常規套路等等,這種技巧,如果是大眾娛樂型的還好,否者更多會是收藏自己用。
總結:此類乾貨雖然也都是各種社交貨幣,但是更多的是各種實用技能、快捷方式、獨門絕招、優質資源,如果是和自己相關的,誰願意分享?
而且這類專業乾貨,對於短時間提升自己是非常明顯,而且夠直接,馬上就能用起來。那麼,看的人當然要進行「保護」,而不是分享了。
所以說,如果你寫垂直領域乾貨,又想要更多轉發分享,那就更多的偏向更加「社交貨幣」的文章;
也可以多嘗試一些分享引導,分享後可以給大家提供更加能增加自己競爭力的東西。
還可以將垂直內容進行擴大,可以聯繫到垂直領域的上下游領域都可以,並且多加入趣味、故事、綜合類的乾貨。
當然,這就需要根據自己定位來了,能夠提高分享轉發,但是相應的,專業性可能也會隨之降低。
也送大家一句話:
分享的乾貨內容可能也會收藏,收藏的乾貨內容就未必會分享了。
好了,說了這麼多。
其實對於我自己公眾號而言,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我這人比較軸,大家願意分享出去更好,就算不分享只要覺得有價值也行,我依然會按照現在的寫法。
如果內容好,何必勉強。
再說,很多用戶說「看你的文章,我就喜歡點贊、收藏,不願分享」,這也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
不過,單純對於「分享」還是「收藏」這事來看,我還是偏向於鼓勵大家「分享」,毫無疑問的。
為什麼?
簡單說3點吧:
1)可以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現在我們經常會根據一個人的朋友圈內容,來給TA貼上很多標籤。
而乾貨內容就能帶來「有知識」、「有深度」、「有品位」、「愛學習」等等標籤,這也會逼迫自己去學習。
2)未來更多的關係其實都是社交關係,它跟我們傳統線下好朋友圈子一樣,需要互幫互助。
你在提升自己的同時,如果更多的去幫助他們(比如分享有幫助的乾貨內容),那也就是在提升自己。
3)靠「收藏」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的競爭力,其實僅僅就是心理的滿足而已,不會帶來多少改變。
我更提倡的是「共贏」,你能給別人什麼別人就會給你什麼,大家互幫互助,10個人抱團的力量大過你一個人。
就這樣吧!哪有什麼100%完美的事。
我們總要做一些取捨的。
最後分享大家一句話: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
——萊昂納德·科恩
文 / 公眾號:木木老賊
新媒體營銷運營更輕鬆,新鮮、有趣、有料。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給在理想道路上努力打拚的營銷運營人,加點燃料。還有驚喜等著你!
推薦閱讀:
※新媒源:做自媒體的一些感受。
※創造自媒體百萬閱讀量爆款的6大黃金法則
※我的自媒體發布會|線下沙龍20期
※自媒體:自媒體人新年要有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