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調查|登陸NASDAQ的存儲公司有多「慘」?
到目前為止,大家能知道上新三板的國內存儲公司就有好幾家,還有後面排隊爭著上新三板的也不在少數。但是,豈不知登陸NASDAQ的存儲公司也就那樣了。不信,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名叫Tintri的美國混合存儲初創公司,以及他的IPO「辛酸故事」。
登陸NASDAQ的結果是?
6月29日混合存儲初創公司Tintri正式登陸NASDAQ,代碼:TNTR。老闆們將首次公開發行(IPO)價格定為每股7美元。該公司周四(6月29日)已將預期價格區間從原來的10.50-12.50美元下調至7-8美元,令人匪夷所思。
按照每股7美元的價格計算,該公司的市值為2.15億美元,遠低於私募估值的7.85億美元。
美東時間6月30日下午15:59:59有數據顯示:TNTR股價在7美元到7.75美元之間徘徊。
對於這樣一家成立了8年多的存儲公司,經過多輪融資,總融資金額應該超過了3億多美金,實現了IPO卻遭遇了Down Round。
所謂Down Round,是指投資人在該輪融資中購買公司股票的價格,低於對上一次融資投資人支付價格的情況,也就是說新一輪融資對公司的估值低於公司之前的估值。
那麼,這將意味著什麼呢?首先我們從Tintri創始人說起。
Tintri創始人是誰?
Tintri CTO兼聯合創始人Kieran Harty最早是公司CEO,但在2013年Tintri公司對外宣布了聘用Ken Klein為新任CEO,為此,最早的創始人Kieran Harty也就做了CTO。
作為現在的CEO,Ken Klein是一個很牛逼的人。他不僅以把初創公司打造成業界領導者而聞名,而且善於將做成功的公司作高價賣掉。看看他的簡歷,你就明白一二了。(簡歷整理來自Dostor編輯shaolong)
1991—2003 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COO,該公司以50億被惠普收購;
2000-2008 Tumbleweed通訊公司董事,該公司被Axway收購;
2004-2007 Navis公司董事,該公司被Zebra收購;
2004-2009 Wind River公司CEO,該公司以10億美金被Intel收購;
2006-2010 Amberpoint公司董事,該公司被Oracle收購;
2008-2010 Big Fix公司董事,該公司被IBM收購;
2010-2012 G2tech公司董事;
2012-至今 Bunchball公司董事;
另外一個Tintri聯合創始人叫Mark Gritter,他是Tintri的架構師,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也是一位很有意思的geek,也是數學愛好者、撲克玩家。
你看他長相,是不是很有傳奇色彩?
這裡著重介紹一下Kieran Harty。
作為Tintri重要的創始人,愛爾蘭人Kieran Harty博士最早在1999年加入了當時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的VMware,但7年後也就是2006年卻離開了VMware。
離開VMware後,他有了自己強烈的創業想法。Kieran Harty認為,當時VMware的虛擬環境和計算都已經做得很好,但是存儲卻沒有趕上虛擬機的技術發展。
因此,從VMware離職兩年後,在2008年,Kieran Harty與Mark Gritter一起正式創立了Tintir公司。
產品雄心:為何壯志未籌?
在Tintri公司成立三年後,2011年正式推出第一個產品。3年的研發積累,才有了Tintri這樣的產品,可見他們兩位好基友還是非常重視產品本身的品質和穩定性的。
圖片來自Tintri高級售前顧問陳堅毅的公開演講
最值得一提的是:具備應用感知特性的VM Aware Storage,它可以讓存儲有能力來分配資源,以配合每台虛擬機的要求,對存儲、網路或主機對應虛擬機延時的變化起到監控和管理作用。
圖片來自Tintri高級售前顧問陳堅毅的公開演講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Tintri如此開放,其全部產品都支持市面上我們可以看到的虛擬化產品,包括Vmware、微軟的HyperV、CITRIX、Redhat和OpenStack的虛擬機。
圖片來自Tintri高級售前顧問陳堅毅的公開演講
一直以來,Tintri一心想干敗EMC、IBM以及NetApp等企業級存儲老牌勁旅。然而,這些企業級存儲大佬們至今「穩如泰山」。
7年曲折融資3.2億美金
Tintri公司早在2017年6月正式提交首輪公開募股(簡稱IPO)申請,計劃籌集1億美元,然後支持不斷增長的企業雲產品營銷工作。
回首過往,Tintri的融資也頗富曲折,從2010年開始融資到2017年IPO時候還在融資,總共算起來了有了ABCDEF六輪融資。
細數一下:2010年融資1700萬美元;2011年融資1800萬美元;2012年融資2500萬美元;2014年融資7500萬美元;2015年融資1.25億美元,2017年IPO同時融資6000萬美元,截止目前為止,7年間Tintri融資總額達到了3.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大約22億元。
融資跨度7年之長,說明了資本層面對於Tintri公司一直沒有放棄,可能只是因為業績太爛,所以IPO進展不是那麼順利。
IPO前夜為何突然叫停?
甚至計劃好了的IPO時間,在安排首次亮相之前的那個晚上卻推遲了IPO
華爾街的一位業內分析師馬特·溫伯格撰文透露道:在華爾街首次星期四亮相之前的幾個小時,Tintri星期三晚上向投資者投下了一個「煙霧彈」,令人意外的「改變」原計劃,並且Tintri公司沒有提供該不尋常舉動的任何解釋。
當時就有業內人士確認,星期四(美東時間6月29日),Tintri將不會在納斯達克交易所開始交易,令人費解的是公司發言人拒絕解釋為什麼或要進一步更新上市計劃。
雖然公司有時延遲或擱置上市計劃,但在上市前夕退出,實屬匪夷所思。
當然,大家還記得2017年1月,世界網路巨頭思科以37億美元收購了AppDynamics公司11個小時後,AppDynamics便公布了IPO。
然而,在Tintri當時的情況下,並沒有立即對外發布被收購的任何消息。
因此,華爾街的人分析指出,最新的Tintri公司上市備案文件顯示,在收入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其經營正在遭受巨大的虧損。 在Tintri自有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不得不再尋求籌集1.09億美元的IPO機會,計劃的價格在每股10.50美元至12.50美元之間。
為什麼華爾街人說Tintri像一隻鴨子 ?
然而,另外一位華爾街的研究分析師在6月30日卻撰文寫道:Tintri像鴨子一樣走路,像鴨子一樣說話。
將鴨子給Tintri做比,這點要是在中國,那可是丟死人了么?但在美國,將一個公司比作鴨子,無非是說這個公司發展緩慢,對外發布信息公布經營發展情況也同樣慢吞吞而已。
鴨子這個形象,套在Tintri身上還是富有戲劇性的。
可能你們想到了唐老鴨,如他故事多多。
不過這分析師提出了5點分析結果與預判:
一是,Tintri在路演中所聲稱的自己是企業雲存儲提供商,而不是一般的「企業雲基礎設施」提供商。
二是,該分析師所採用的內在估值模型表明,Tintri股票儘管仍有一些重大風險,但在IPO範圍內其價格還算合理。
三是,Tintri的增長相當緩慢,最近從70%下降到35%。
四是,銷售和營銷成本奇高,因為他們的渠道幾乎沒有任何「槓桿」作用。
五是,在AWS的雲基礎設施的衝擊與影響下,大型公司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迫在眉睫需要實現IT基礎架構現代化。
為何不怕閃舌地忽悠「吃瓜群眾」?
Tintri是一家雲存儲公司,沒有錯。只是試圖將自己定位為「企業雲」提供商,就是私有雲解決方案提供商。根據現有的收入和產品組合,這樣的定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但是卻相當誤導「吃瓜群眾」。
試問:Tintri單一的快閃記憶體和混合存儲抑或是HCI產品,真能成就企業用戶的私有雲解決方案的需求嗎?
助力一下是沒有問題,但話說大了,不怕閃著舌頭么?
作為雲存儲公司,Tintri具備網路和計算資源混合的能力,也擁有一些技術優勢。但作為這個領域的領先公司,Pure Storage(股票代碼:PSTG),在2015年10月份以17美元的價格上市,之後大部分時間股價徘徊在10至14美元之間。目前應該是13.49美元左右。
前車之鑒,我們不得不考慮啊。
Tintri卻存在一個令人不安的情況,特別是華爾街的那幫高參們特別不解,那就是Tintri對渠道的依賴為什麼那樣嚴重,以及他們在自己的銷售團隊中的大量投資為什麼那樣大?
初看起來好像Tintri銷售團隊仍然做大部分的銷售,通過可能還提供一些額外的實施服務的渠道合作夥伴來運營,實現收入。公司管理層並不解釋這種模式有什麼好壞,可是,Tintri的渠道合作夥伴並沒有獲得更多的「槓桿」發展機會。那麼,這就意味著,Tintri很難做大做強。
IPO未獲高估值,暗藏一個要命的原因
對投資者來說,在雲領域的挑戰來自行業競爭的激烈和經營利潤的不保。面對市場不可預估的競爭壓力與發展阻礙,像Tintri這樣的混合存儲初創公司定位雲存儲業務,但不是直接提供給用戶使用的雲存儲的公有雲服務,而是雲存儲支撐的基礎架構服務,即便擁有一些技術優勢也都難以維持。
因此,這也是Pure Storage和Tintri等類似企業級存儲初創公司難以獲得高額估值的最大原因。在這個領域實現「可持續盈利」需要在涉及業務的所有方面去努力,並針對技術開發、銷售和運營每個環節都需要完美執行到底。這個方面,雖然已有7年發展歷史的Tintri,也未必理順了這些環節。
再者,雖然通用電氣、Toyota和NASA都是Tintri的客戶,但是Tintri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如下圖所示,年收入增長從2017年的70%下降至45%,而最近一季則進一步下降至33%。
來源:S1
該分析師認為:當然也有可能是受到了Tintri在2017年4月份的一個決策影響,將一些可能的交易推向上市的第一季度。如果是這樣,那麼這樣做也自然會促使投資者需要仔細看一下第三季度的可持續增長地方可能在哪裡?
如果按照計劃的股價並按照長期模式來分析,可以得到這樣的分析數字:Tintri的市值可能達到3.7億美金,但要求市場收入要達到1.25億美金才可能實現這樣的結果。
大家如果可以參見Tintri上市之前的Pure Storage的一些公開發展情況,那麼Tintri股票價格在12美元左右,應該也算是合理的。
目前Tintri拳頭產品如下:
然而,要命的是:Tintri業務增長速度放緩,加上高成本銷售模式,這可能會導致一些投資者持續觀望,大家等待看看「Tintri是否可以加速增長,並顯示出Tintri渠道合作夥伴能否獲得更多槓桿作用」。
事實上,會是怎樣呢?
突然叫停IPO,只為6000萬美刀?
來自Nasdaq的一位專家分析指出,Tintri股價依然在低端徘徊,IPO第一天只上漲了4%左右。
目前銷售全快閃記憶體存儲陣列和軟體以創建企業雲的Tintri的價格遠低於其7美元的範圍,其中IPO籌集了6000萬美元以完成交易,包括來自業內人士的2300萬美元。IPO第一天交易上漲3.9%。
不過,像類似友商Pure Storage(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PSTG)和Nutanix(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TNX)一樣,經過多輪融資之後IPO,但Tintri一直持續經營虧損,業績並沒有能快速增長。
當然,Tintri還必須面對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Nimble Storage和Tegile。
但是,Nimble Storage在IPO沒多久後就被HPE收購了,目前處於一個發展的靜默期。Tegile也在2015年就開始走向IPO流程,但是華爾街對Nimble Storage和Tintri都這樣了,那麼Tegile的IPO將會必然受到影響和推遲了。
此外,在過去幾年,企業級存儲公司的估值倍數已經在不斷縮減。令人幸運的是,上市後,Tintri總共已經募集了大約3億美元,比IPO時的市值上漲了30%。
可是,IPO帶來的就這點點成績,不知道可以帶給Tintri的Kieran Harty、Mark Gritter、Ken Klein多少鼓勵?
特別是那些華爾街的資本家,他們能否未來在Tintri身上撈上一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你看:Nimble Storage已經成功了,那麼Tintri還會遠嗎?
不過,Tintri和Nimble Storage之間確實還隔著一個每況愈下的Pure Storage。
事實如此,Tintri的IPO帶來的結果是對是錯,任人評說。(阿明/分析評論)
本文來源:阿明獨立自媒體,微信公眾號dostorage,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轉載請授權
推薦閱讀:
TAG:超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