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分享】別用你的負能量去消耗孩子的未來
讀梭羅的瓦爾登湖,有這麼一段話讓我吃驚而又深思不已:「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不是更優秀,實際上,老年人並沒有非常重要的忠告可以給年輕人,他們自身的經驗很局限。我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了三十來年,然而未曾從長輩那裡聽到任何有價值的忠告」。
這段話的內容,我不敢完全苟同,而且從中國傳統思想來看,梭羅是犯了「大不敬」之罪,然而了解梭羅的人應該知道,他的文章正代表具有美國個性文體的出現,讀 到這裡,再次被西方那種獨立、個性、崇尚創新的精神所吸引,正是崇尚的思想不同,導致東西方教育方式大相徑庭。不過,我不想做一個文學評論家,今天,我也 只想聊聊父母與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和梭羅所指的「老年人」類似,那麼他們的經驗是否有局限?他們那句「你要聽話,你要聽我的」是否完全正確?東方傳統式的教育方法又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不良影響?也許我們能從下面的幾個例子看出一二。
我 曾經是一名幼兒思維培訓師,在香港,我會發現孩子們更多的是接受西化的思想,他們從小就願意發問,也願意與其他小朋友一起討論出新的答案,並有一定的冒險 和創新精神。但他們的父母大都還是有傳統教育的影子,習慣性的會告訴孩子「你不能這麼做」,然而在「不能」的背後,他們並未提出詳盡的理由來支持他們的理 論。例如我曾經的一個學生在上課前和媽媽在爭吵,後來我了解到,這個女孩想參加暑期的夏令營,而媽媽不同意,說是因為現在外面太危險了,一個小孩子在外面 沒有家長照顧就去參加這種活動,晚上如果壞人進了營里怎麼辦,如果在外面傷到了怎麼辦,等等諸多個「怎麼辦」……我的學生和我說,她本以為告訴父母這件事會讓父母覺得很自豪,會欣賞她這麼勇敢和獨立,沒想到鋪天蓋地的全部是對她的質疑和阻撓。
諸 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無論孩子多大,他們在父母的心中都是小孩子,甚至有些已經讀了大學或是在外地生活,父母看到了電視上一些社會類的新聞,仍然會擔心 並對子女各種告誡,以及「不許」。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從一個也即將面對角色轉變的我而言,我覺得這種教育方法是非常不正確的,與父母的愛無關,與尊重長 輩的話題無關,我們可以無限尊重父母愛父母,但當我們有一天做了父母,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給孩子的到底是愛還是盲目的負能量?
Happy Childrens Day
朋友圈裡看到我一個好朋友說「我以為他會不習慣坐安全座椅,結果他超淡定而且躺在椅子上呼呼大睡;我以為他會不習慣陌生的環境,結果他玩的好睡的好,其實父 母不必太多的自以為,讓孩子去感受就好了」,我實在忍不住想為這位媽媽鼓鼓掌,雖然她也有作為母親的擔憂,但她還是理性判斷,選擇相信孩子。事實上,一 顆精子經過那麼多困難,打了那麼多勝仗才可以順利誕生,我們的孩子在出生前就已經註定是強悍的,註定會有生命賦予他的堅強,父母需要做的,是在適當的時候 幫助這顆小樹長大,之後,這顆參天大樹需要的只是一份信任,因為自然界里的風雨抑或是陽光,他們需要獨立去承擔和享受。
很多中國的父母犯的最大錯誤,是在最關鍵的時候並沒有陪伴孩子的成長,通常是以 「工作忙」、「養家」的形象出現,更有很多家長在孩子5歲之前送到老人住處,也不會頻繁的去照看,導致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正確的是非觀,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緒,也沒有養成一定的專註力,而到了孩子成熟後,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反而用各種說教來進行夾生的「二次教育」,不但無法改變現狀,更可能引起兩代人永久性的隔閡。
另 一個錯誤觀念是,「管兒管終生」,一個人的成長是由依賴向獨立轉變的,而當獨立人格一旦形成,他們就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又因為不同地區的環境和社會都會 有差異,所以父母單一環境中的所謂「經驗」並不會普遍適用。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次我和同事們吃飯,大家說起了父母來看他們,語氣中都略帶不滿,有一位同 事說,她不明白為什麼父母總給她帶來負能量,例如看到她家菲佣就氣不打一處來的說「你怎麼什麼都干不好」,然後氣沖沖的搶過菲佣的活兒自己去干,而這種情 況不只是一天出現。她覺得父母完全可以來享享福,不必看到什麼都覺得不順眼,他們對於別人的生活方式似乎難以接受;也有的說父母來了之後,她自以為傲的家 彷彿變成了一個人間地獄,因為父母看哪裡都不順眼,看到房間的哪個角落都要說幾句「你怎麼可以這樣擺」、「這個你怎麼又亂放」……但實際上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處理方式或是工作方法,都是與他所處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非常相關的,父母可能對於他們自身的環境和工作領域非常在行,可對於子女的,他們在子女的生活環境中停留的時間不如子女的十分之一,又怎麼能有正確的判斷呢?
問 題出在了哪裡呢?當我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我想知道為什麼,我想避免以後給我的孩子釋放如此多的負能量。實際上,父母和孩子沒有從屬關 系,生命個體都是平等的,當一個生命個體覺得他的生活和思想被侵犯被控制時會自然產生反抗,孩子小的時候反抗情緒不強,不代表沒有,而這種矛盾一旦沒有得 到合適的處理方式,就會愈演愈烈。最正確的方法是,在與孩子溝通時,試著從他的角度想一下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要求,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舉 動,也許他只是為了討父母歡欣,也許他只是想證明他這件事可以做的很好,也許他只是希望得到最親近人的肯定和一句鼓勵的話語,畢竟,當一個人逐漸成熟時, 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尊重」、「信任」和「存在感」。中國常常說,要有「主人翁」的感覺,但事實上,如果什麼事情都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只要遇到新鮮事物,遇到可能發生的風險,遇到與自身生活環境不同的情況,就直接say no,那麼,孩子永遠都無法成為「主人翁」。
面對新鮮事物,面對孩子希望大膽嘗試的未知世界,父母應該做的,不是用否定和負能量去消耗孩子的未來,而是當有疑慮產生的時候,要和孩子一起去探討各種風險,在平等交流中,讓孩子學到該如何認識「對」和「錯」。我 會一直提醒著自己,家長教孩子的不是簡單的「這是對,這是錯」,而是要教會孩子一種本領和思考問題的邏輯和規律,這樣當他們再去探索世界的時候,當他們遇 到可能會發生危險的事情時,才可以獨立的正確判斷,而當教會他們這些之後,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耐心的給他們祝福和信任就足夠了。
所以,未來的QQ糖,當你說想去探索那片未知的領域時,媽媽願意聽你講一些打破常規的事迹,當我發現你成年後的生活方式和我的大不相同時,我願意不帶任何負面情緒的去欣賞,欣賞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活力,這篇文章,媽媽會留著,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用經驗和自身的局限去黯淡你未來的光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