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10餘個城市,22個故事,描摹真實的金融交易圈生態

這個消息捂得有點久,是這樣,我們跟機械工業出版社合作,推出了第一本書。

本來應該更快,我們回訪修訂書稿花了點時間,書名卡了兩個月,時間就溜了。

交易門剛做三個月就有圖書編輯找我們聊出書的事。我們覺得積累不夠,一直在壓節奏。現在推出來,算是一個嘗試,以後應該會有更多、更好的故事結集出版。

關於交易門,關於我們在做的記錄,想說的話都啰啰嗦嗦地寫進書的前言了,不再嘮叨。支持的方式很多,下單買書,轉發朋友圈及各種社交群組,微博、朋友圈曬書,或者只是在心裡說一句「不錯啊」,都可以。

謝謝你們!

講個故事給你聽(前言)

春曉 馬賽客

我們開始做金融新媒體「交易門」的2015年6月下旬,股災已經悄然來臨,但市場反應還比較遲鈍。不管你走到街邊的咖啡館、鬧市區的快餐廳,還是候機樓的吸煙區,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人談論股票。一位基金經理告訴我,6月份一位物業公司的工程師到辦公室維修空調,還就著屏幕上的K線跟他的同事聊了半天。

那時市場上到處都是股神,一不小心又多賺了三五十萬。我們寫的第一個故事就是,徐寧用兩年多的時間將80萬本金做到6200萬。類似的神話猶如狂風席捲大地,連落葉和微塵都不放過。那些原本對股票一竅不通的人蠢蠢欲動,也試圖抓住風的尾巴。在採訪接觸中,有人在2015年7月份還抱著過千萬資金湧入,不到兩個月折損過半。

近兩年的採訪讓我們看到,這個市場的確充滿了「神話」、「奇蹟」、「怪傑」——就像我們經常在書籍和媒體報道中看到的一樣。這些神話傳奇像一組強心針,撐起整個資本市場。

每一波大牛市都是一次造神運動。然而神話的背後,是大量在各自的行業可能出類拔萃,在嗜血的資本市場卻不幸淪為庸眾的人。這個市場的參與者,在真金白銀地參與交易之前,絕大部分都先受到各種神話傳奇的洗禮。雖然早有「二八定律」之類的理論指出,最終能被神話眷顧的人少之又少,但在徹底認輸之前,沒有人會認為自己不是那個聰明人。

一位前輩告訴我,交易是濃縮的人生,起起落落的極端體驗不必經年,幾個交易日甚至幾分鐘就足夠。市場的正向反饋機制以及赤裸的金錢刺激,最大限度地放大著人性的弱點。貪婪與恐懼,理性與非理性,自信與自卑,信任與猜忌??在這個過程中展露無遺。在這場零和博弈中,有人很快站到了聰明人的隊列,有人偶爾聰明一回,更多的人卻自始至終都不得其門而入。

在「交易門」微信訂閱號(Tradingmen)的後台留言或評論中,不時有讀者問,為什麼不寫點策略類的乾貨。你幾乎可以從文字的縫隙,窺見他們的急切和失望。事實上,沒有人願意把自己掙錢的策略和盤托出,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秘訣。退一步說,即便一位投資者願意把他正在賺錢的策略公之於世,但當大量持有同樣策略的交易者湧入時,賺錢的效應會迅速降低,最後大家都沒錢掙。另外,同樣的策略、不同的倉位、不同的資金量、不同的執行紀律,呈現出來的結果會大相徑庭。

坦白地說,我們從未試圖在採訪或敘述中表達對於交易策略的挖掘慾望。在交易市場中,每個人的路徑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複製。

采寫狀態。

相較而言,我們更關注市場參與者在資本市場沉浮的體驗,他們面對財富快速增長或巨額虧損時的反應,以及盈虧和金錢數字這樣單調的評價標準對人的異化。曾經有位基金經理談道,在2015年上半年財富迅速增長時,他需要跟家人保持溝通,讓家人擺脫大城市生活壓力造成的緊迫感,又不至於滑入「我們現在有錢了」的陷阱。因為在這個家庭里,只有他最清楚這些錢是怎麼來的,以及留在市場一天,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財務自由後,交易員們對財富的處理方式也大不相同。有人妥善地安排好家庭未來的開支,分散投資、創業;有人除了買房子和車子,大部分錢都留在市場,而且由自己管理。

在我們有限的接觸中,有人把股市比作自己的提款機;有人短短几個月就實現了財務自由;有人賺錢賺得很開心卻一直自嘲不過是個賭徒;有人真的放棄高大上的投行工作去做了賭徒(職業德州撲克手),最後又回到這個充滿博弈的資本市場??而更讓人感慨的,往往是那些不大被媒體關注的人。一個在市場摸爬滾打20多年的交易員,一趟東南亞國家的旅遊都不願意去,太太說他做任何一行可能都比現在過得好;一個一直活在市場邊緣的經紀人,最終心有不甘地離開北京,進入江河日下的鋼鐵行業做銷售;一個原本有著體面工作的律師,賣掉房子,放棄工作,至今仍然憧憬著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

作為記錄者,我們不去評價這些個人選擇和際遇。人這一生,無非是為了獲取豐富的生命和生活體驗,但時間、精力、視野都可能成為這條路上的絆腳石。也許這份體驗本身對他們的價值,超出一切物化的評價標準。而記錄和閱讀他們的故事,無疑也豐富著我們的人生體驗。正如首屆普利策特稿寫作獎得主喬恩·富蘭克所說,我們在故事中思考,這是我們從世界獲得意義的方式。

交通卡:北京、上海、杭州、深圳。

「交易門」的系列採訪從上海開始。我們希望花三五年時間,去跟蹤記錄中國資本市場活躍個體的發展軌跡,真實地、不加藻飾地呈現這些人物的故事——人物姓名可能被隱匿,但我們不會虛構任何一個細節。這些故事可能沒有完美的主角、跌宕的情節、引人入勝的高潮,但每一個故事都有主角對金融市場的認知、對交易的體悟、對人生際遇的應對。至於哪一段能引起你的仰慕、共鳴,或只是微微一笑,你來做主。

我們深知人的複雜程度、中國金融市場的複雜程度,遠非幾年的跟蹤采寫可以描摹,只希望用最大的誠意和最紮實的采寫去講述一個個相對真實的故事,無關成功或失敗、偉大或渺小。

說到這裡,我們倒是希望那些逢人便喜歡打聽消息和策略的交易者,可以認認真真看看這些故事:看看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掙到了錢,又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虧了錢,看他們如何在資金起伏、情緒波動和市場波雲詭譎中善待自己,如何平衡交易和生活,順便做點橫向比較,評估一下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當然,這需要一點耐心。

沿途風景:依次為上海、高鐵沿途、深圳。

從2015年7月5日發表第一個故事至今,我們一共深度採訪了近百位金融交易生態圈的鮮活人物;通過微信訂閱號發表的故事超過70個;採訪到達的城市包括香港、北京、天津、杭州、義烏、上海、廣州、深圳、佛山、成都、重慶等。這次我們遴選了22個故事呈現給大家,每個故事在發表前都做了面對面的回訪。

「交易門」的采寫,從一開始就得到諸多好友的支持,有前輩為我們耐心解釋交易系統的生澀名詞,有朋友為我們地推訂閱號,有朋友幫我們設計LOGO,有朋友幫我們寫網站代碼,有朋友贊助啟動資金和採訪設備,更有那麼多採訪對象坦誠相待,分享他們的故事。沒有他們的幫助,「交易門」就無從談起。在采寫的過程中,家人給予了我們最大的支持和容忍,勉勵我們保持從容和專註。請容許我們藉機致以誠摯的謝意。

這本書得以出版,要感謝編輯石美華女士在「交易門」只做了三個月時就「盯上」我們,而編輯王琦女士嚴謹細緻的工作,也讓本書增色不少。

「交易門」目前呈現的故事,大部分我們會繼續跟蹤下去,還有很多故事沒有寫出來,是因為我們想等這些故事再成長得豐滿一點。所以,不管是對交易門還是故事的主角,我們對未來都飽含期待。

《快錢遊戲》,交易門第一本非虛構作品,目前在京東、噹噹、天貓均有售,書店也應該慢慢會上架。

購買鏈接:《「快」錢遊戲:關於投資的22個真實故事》(春曉 馬賽客)

交易門(ID:Tradingmen)是非虛構寫作的新媒體。我們堅持真實、原創的原則。如果你喜歡交易門的內容,歡迎在微信和知乎上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TAG:交易 | 投资 | 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