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建行推出網貸資金存管產品「龍存管」?

2017年5月5日,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正式推出其自主研發的互聯網金融資金存管產品—「龍存管」。該產品由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歷時一年時間自主研發,主要針對近期監管機構不斷強調的P2P網貸資金存管,理論上也能滿足電子商城、眾籌、網路借貸、消費金融、金交所等互聯網金融資金的存管需求。建行的這一舉動被諸多媒體稱為「國有大行介入網貸資金存管領域的一個重要開端」。

如何看待這一說法呢?除了建行,其他幾家國有行是一個怎樣的態度?我們先從行業背景說起。

行業發展背景

2015年以來,在監管政策密集出台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穩步推進的背景下,網貸行業開始逐步從無序的「野蠻發展」階段向「規範發展」階段轉變。首先,平台數量持續下降。4月末,全行業正常運營的平台1495家,比年初減少953家,比2015年底減少1938家。平台大規模離場實際上市場出清消毒的過程,離場的平台大部分是主動退出,但仍有部分因經營不善導致停業或跑路的平台。其次,交易規模穩步增長。截至4月末,全行業貸款餘額10290億元,比年初增2128億元;前4個月,行業交易規模約90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782億元。機構數量的銳減和交易規模的持續增長說明這個行業正處於洗牌和發展的階段,前景應該是好的。

網貸資金存管情況

關於網貸資金存管,《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已經提出了要求。今年2月,銀監會印發的《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一步細化了相關規定,並要求所有平台在6個月內完成整改(也就是今年8月)。截至今年4月末,全行業共有189家平台正式上線了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僅佔全部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的13%,很顯然到8月末這個最後期限一定還有不少平台沒實現銀行存管。當然,我估計到時候監管方也不會一刀切地關停這類平台,否則引起投資人的恐慌,引起一些群體活動啥的沒法向上面交代。

從參與網貸資金存管的銀行來看,主要是城商行、民營銀行和中小股份制銀行。截至4月末,已有約37家銀行正式開展了網貸資金存管業務,其中接入平台數最多的五家銀行為:華興銀行(上線52家平台)、江西銀行(上線39家平台)、恆豐銀行(上線25家平台)、徽商銀行(上線13家平台)。另有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貴州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包商銀行等城商行開展了相關業務。從四大行來看,目前僅建設銀行推出了「龍存管」,且該產品目前仍處於試點階段,僅接入了個別網貸平台。其他國有行均未啟動或開展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大行為何不願參與網貸資金存管業務?

怎麼看待國有行僅建設銀行嘗試開展此類業務呢?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國有行對市場反應太慢,缺乏創新意識,錯過了擁抱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機會,說實話這是一個重要原因。但也不全是因為這些原因,國有大行必定也從收益和風險角度考慮過這個事情。

從銀行直接收益來看,參與網貸資金存管能夠給銀行帶來存款、中收和個人客戶拓展。首先,在支付環節可以通過費用減免或優先推介的方式吸引平台用戶開立本行的借記卡及個人網上銀行;其次,在提供資金存管服務時銀行可向網貸平台收取一次性接入費(幾十萬不等)、系統服務費、存管費(按放款額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支付手續費(按支付金額的一定百分比收取)等費用,一家大平台一年估計能給銀行貢獻幾百萬中間業務收入,這對於銀行來說還是有吸引力的;最後,網貸平台的存管資金能夠在本行形成低成本資金沉澱,開闢了存款增長的新路徑。

從銀行承擔的風險來看,最大的風險就是聲譽風險。理論上,根據《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銀行作為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的存管人,不對網路交易行為提供保證或擔保,不承擔借貸違約責任。但是,一旦你存管的平台發生違約或者「跑路」事件,投資者所謂的「維權」必然會維到銀行頭上,到時候面對這些「弱勢群體」,一些無良媒體趁機蹭個熱點渲染一番,同時監管機構一施壓,銀行既丟了聲譽又陪了真金白銀。

此時,有人會說管理辦法不是要求網貸平台只能做信息中介,不做信用中介嗎?這樣平台本身就不承擔信用風險了,談何「跑路」?說實話,我之前也有這個疑問,但是後來跟一些內部人交流,才知道目前所謂已經完成信息中介改造的平台很多還是做著信用中介的事,只是從明面轉到了地下。這個事也很好印證,從很多平台公布的不良率就能看出來,信息中介平台不良率為0?哪有這麼多優質的客戶,大部分還是平台在背後兜住了。所以說,在一片和諧的表面下,即使是一些相對較大的平台也還真存在倒閉甚至「跑路」的風險。

對於大銀行來說,為了盡量減少這種聲譽風險只能想辦法做好充分的盡職調查,選擇優質的平台合作。但據我了解由於前期城商行和中小股份制銀行的積極介入,綜合資質較好的網貸平台為儘快滿足監管要求,大多已接入銀行網貸資金存管系統,也就是說剩下的優質平台並不多了。當然,大銀行可以去挖小銀行的牆角,把已經接入存管的平台搶過來自己強行接入,但這事能不能做成還不好說。

那如果大銀行對平台降低標準呢?標準越低潛在的風險越高,在一個不成熟的市場不值得冒這個險。有人會問,為何小銀行就願意冒這個險?我的理解是,網貸資金存管帶來的收益(特別是規模做大以後)對一家小銀行的體量來說可能是一個重大盈利和存款增長點,能夠覆蓋因某個平台倒閉帶來的負面成本。但對一家大銀行的體量來說,收益並沒有那麼有吸引力,反倒是一點聲譽風險帶來的負面成本(比如股價波動)就得拿這個業務彌補幾年十幾年都不一定補得上。

所以大銀行做網貸資金存管面臨一個兩難的抉擇,要麼降低標準做大業務,形成規模效應,但潛在風險比較高;要麼堅持高標準,確保風險可控,但業務規模起不來,收益無法覆蓋成本,象徵性意義居多。從建行「龍存管」的運行情況來看,目前也就接入了個別幾家網貸平台,而且沒有要大規模擴大客戶範圍的趨勢。說實話,建行廣東分行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開發這一套系統,從現階段來看,收益和成本是不匹配的。經過上述分析,大家基本已經看出,大銀行不願意參與網貸資金存管業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成本(包括系統開發成本和聲譽風險成本)和收益不對等。

建行傻嗎?

最後,建行開發這麼個系統做資金存管業務就是傻人干傻事了嗎?這個問題取決於從什麼角度來看。如果就事論事從現階段來看,就是上面所分析的。但如果從更長遠、更高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建行走出這一步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首先,這個系統不只是用於網貸資金存管,它還能廣泛應用於電子商城、眾籌、消費金融、金交所等場景,對於擴大銀行業務面,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其次,通過「龍存管」的發布會以及其後引發的大規模媒體宣傳,建行在金融系統和廣大民眾心中進一步強化了其敢於創新,靈活進取的形象,目測比打廣告的效果要強;最後,整套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為建行參與互聯網金融業務提供了很好的經驗積累,也為後續類似的創新業務起良好的開端。
推薦閱讀:

TAG:P2P网络借贷平台 | 互联网金融 | 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