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止觀中通過五求通達無我
這篇文章只是戲言,學習中觀的一點微末心得,大家不要當真。
所謂無我,並非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自我沒有了,人格消失,「我」死了,變成一片虛無。
中觀所破的,只是「我」的自性,那個常、一、自在的我。
通達無我之後,不會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也不會認為「我」暫時住在這個身體里。
所謂的「我」,只是心意識流的相似相續,我們被這種心相續的河流所迷惑,認為有一個不變的「我」存在,於是產生了對於「我」的執著。因我執,而有貪嗔痴慢疑等煩惱,因煩惱而造業,因業力而受果,啟動無休止的輪迴。
在止觀中運用五求來通達無我的過程中,需要先得到至少未到地定的定力,如果只是以散心位去進行思維,是沒有辦法觀察到和證悟到空性的,因為心力太弱,太粗,沒有力量。
首先,通過中觀教理的學習,在比量上通達空性見,然後開始修習禪定,可參考瑜伽師地論的「九住心」,努力修習,得到未到地定(止),然後在座上進行思維(觀)。
通過五求,來找到所破,也就是「我」的自性。
第一求,我和五蘊是一嗎?如果是,色受想行識哪個才是我?一個還是五個?如果是一個,那到底哪個才是?色是我?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如果是五個,難道我有五個嗎?那就不能叫做「我」了。而且,五蘊是生滅的,如果我和五蘊是一,那麼「我」也應該是生滅的,這樣和我的含義「常、一、自在」相違,如是,便否定了「五蘊是我」。
第二求,我離開五蘊而獨立存在嗎?如果是,那五蘊應該和我沒關係,身體痛我應該不會痛才對,很顯然,我和五蘊是異也不對。
第三求,我有五蘊嗎?如果是,那就好像張三有鞋子,農夫有田一樣,兩者同樣是相異的別體,五蘊只是屬於我的,我不被五蘊所限制,可現實的情況也不是這樣。因此,我有五蘊也無法成立。
第四求,五蘊中有我嗎?如果是,那就好像人住在房子里,五蘊是房子,我是人,兩者還是不同的兩個別體,因此還是不成立。
第五求,我中有五蘊嗎?如果是,我是常,五蘊是無常,既然五蘊存在「我」里,我是常的,五蘊應該也是常的。可五蘊是生滅無常的,因此,這一點也無法成立。
以上雖然有五種觀察,實際上無非是「一」和「異」兩種情況。
在定中進行如上的思維和觀察,發現找不到一個所謂的「我」,我們所執著的我,到底在哪裡呢?這個時候,在分別心中,確實再也找不到一個「我」了。於是,俱生我執這個大BOSS冒泡了,抓住它,幹掉它,就能夠證入空性的聖根本定,通達無我。
推薦閱讀:
※「空性」淺論
※龍樹菩薩是不是把中觀徹底到頭了,本來無一物是不是也是一物了,都多餘了?
※根宋佛教音樂:算了吧,不要緊,都會過去的
※感悟吸取佛經中的做人的道理!?
※如果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不二的,非色非空的,只是眾生執著一個絕對有(色)的極端,所以釋迦牟尼佛說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