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道理講的讓人容易接受?
如果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那麼n
我相信諸君都聽過類似這樣的說法:講道理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說,談感情也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
首先,說的沒錯,但是,這不一定有用。
比如某些關乎身份,職責,又或是社會階層甚至是性別問題所產生出的矛盾時,你即使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講道理,講到最後也無法擺脫你的位置和對方位置的不統一、不對等甚至是明顯失衡的局面。
那麼怎麼辦?引。
讓人接受的道理,不是真正從你口中或是某些權威聲音口中所強調的真理或是「不聽我的就會吃虧」的說教,而是讓對方理解你說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好的前提下,去把這個道理讓對方體驗出來,而不是強行被灌輸進去。
舉個例子,比如你讓一個人把工作上的錯改正,如果你一味的指責,一味的強調你是正確的也就是樹立權威形象(很可笑的是,現在很多傳銷組織在洗腦的過程中也會加入這樣的傾向性講話)那麼對方認錯,只是認他的錯,而不會(或者說不輕易會)認為你是對的。
是不是聽得很荒唐?既然對方錯了,為什麼不會認為我說的是對的?
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嗎?對事不對人,如果應用在這裡的意義,就代表了對方只認為事情是錯的,而不會覺得糾正或是指出他錯誤的你,是一種對的表達。
什麼是引?引就是讓對方先認同錯誤,再認同你的幫助是為了他好。
比如你可以把他的錯責導致的結果,不好的影響講清楚,而後表示出願意和對方一起把錯誤修正過來,同時在修正的過程中,主動的讓對方了解自己的錯誤危害究竟有多大,這樣他才會明白你的幫助有多重要。
在潛移默化中,就會明白你是對的,而且,你值得相信。
這就是引的作用:引不是說理,而是利用理,去講一個有利於自己(利於表達)的事實。
明示利害關係,但不強調利害關係n
趕上今天高考,舉個跟考試有關的例子吧。比如某個人馬上要考試了,本身學習能力很差又沒有複習,而這次考試的通過對他非常重要,那麼如果你用催促的方式或是用強調甚至是刺激的方式去讓對方明白「不學習你就要考砸,考砸了你就完蛋了」這樣的思想。那麼對方在心理上對你反感甚至是防抗簡直是必然的。
有些時候一個人做了錯事,他自己知道是錯的,但是如果別人在「傷口上撒鹽」那麼往往會把問題變得更加難堪:這種感覺就好像人的逆反情緒一樣,不是不知道自己錯了,而是不想讓這種錯藉助外人的言行,激化了錯誤的程度和影響。
在這個時候,如何讓自己的建議既讓對方重視自己的錯誤,又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建議,這就要回到小標題,即:明示利害關係,但不強調利害關係。
明示,就是讓不能被迴避的問題擺在眼前,不強調,就是擺在眼前之後,讓對方自己去理解為何要把這種問題「擺在眼前」。
如果對方不願意跟你交流他的問題,那麼你提出道理之後便不再多言,如果對方願意跟你討論,你可以就這個問題本身談談自己的看法,而不要去刺激對方,讓對方因為這個問題而產生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最後,跟能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如果對方抱著不講道理的態度或是本人就是個不講道理的人呢?
保護好自己的心靈,不要讓精神野蠻者傷害了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