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ian Jornet有個「雙胞胎兄弟」,他的名字叫Alex Honnold

對於Kilian Jornet速攀珠峰這個事兒,勇氣君已經寫過2篇文章,分別是在第1次登頂後和第2次登頂後,除了表示無限敬仰,實在是沒什麼可說的。

但最近發生的另外一件事兒,觸動了勇氣君的心思,覺得還可以說說Kilian Jornet,這回不說他幹了什麼,只說他看待如此大成就時表現出態度所傳達的精神。

這事兒還要從Alex Honnold成功完成酋長岩無保護自由攀登說起,大概是前天,勇氣君的朋友圈又又又又被一篇文章刷屏,這次是Alex Honnold這位自由攀岩大神的賽後採訪。

實話實說,勇氣君不懂攀岩,連轉發這篇文章的勇氣都沒有,因為實在想不出來配什麼文字,說不好,容易漏!

但對攀岩的無知,並不妨礙觸動於Alex Honnold在採訪中說的話!

在《國家地理》對Alex的採訪中提到,他這次無保護攀登酋長岩的意義相當於阿姆斯特朗登月。大家覺得Alex知不知道自己剛剛做了件巨牛逼的事兒?勇氣君認為他知道,按照常理,幹了這件事兒後應該大肆慶祝,休息個把月也無所謂,但Alex做了什麼?

「我還得練習指力,用指力板!」

「是啊!我隔天會在指力板上練指力,今天就該練!」

勇氣君覺得他不是正常人,干成了這麼件大事兒,情緒幾乎不為所動,簡直非人類。但轉念想,這也正常,要不是有這般大心臟,怎麼能輕飄飄的達成如此艱難的挑戰。

Alex還說他要成為那種不斷訓練,不斷變好,始終保持狀態,始終給人以鼓舞的人,這句話就跟「隨千萬人,吾往矣」一樣鼓舞人心。

這突然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剛剛1周2次無氧無保護繩速攀珠峰的Kilian Jornet,發現Alex和Kilian兩人幾乎有著相同的想法。

Kilian從珠峰迴到挪威後,《Men』s Journal》的記者他位於挪威的家中,簡短的採訪到他。先讓我們看看兩人的對話。

採訪原文翻譯

你在去挑戰珠峰前,是怎麼準備的?

登山滑雪賽季剛結束,最後1場比賽後第2天我就去了喜馬拉雅山,好像是在登頂珠峰前20天的樣子。也沒為登珠峰做什麼特別準備,要說也有,為了提高些信心,我會長時間獨自在技術難度很高的山上徒步訓練,信心很重要啊!

你平常都是怎麼訓練的?

我全年都訓練,大概要1200個小時,累計爬升估計能有60萬米。一般情況下,我一天兩練,早上訓練2~8個小時,下午再訓練1個小時。

你第一次攀登的情況是怎樣的?

我是晚上10點出發的,到前進營地大概用了4個半小時,在那休息了2個小時,凌晨4點,我從前進營地再次出發,直到7700米之前,狀態都很好。然後開始胃疼,開始吐,有些胃痙攣。從7700米到峰頂,始終也沒緩過來,走個10幾20米,就得停下來。太難受了。但頭腦卻非常清醒,知道自己得堅持,半夜的時候才到峰頂。

這是因為感冒?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我覺得是吃壞了東西,我之前遇到過很類似的情況。

你在往珠峰上爬的過程中,有多久是不能吃東西的?

大概得有15個小時。

在峰頂的時候,情況又是怎樣的?

興奮,但更多的是緊張和專註,有種不用再往上爬的那種解脫感。但也有擔心,因為往下走同樣很漫長。幸福,但情緒卻沒有特別激動。

你往上爬,或者下撤的時候,有沒有跑起來?

沒有,因為那天身體不舒服。不過從大本營到前進營地的時候,跑了一段,但之後根本就不想跑,得留著體力。下撤的時候能跑起來,但身體狀態不好,就沒跑!

你在峰頂待了多長時間?

大概能有15分鐘,休息了會兒,看看四周的風景,天很黑,但我能看到有人從南坡往上爬,他們的頭燈一閃一閃的。

這次是紀錄嗎?

從來沒人從大本營出發一次爬到峰頂,這是頭一次,算是紀錄,但我原本打算跟之前一樣,從大本營上到峰頂,然後再回到大本營,但沒做到。

你第二次上是為了破紀錄嗎?

不是,我只是想看看要是儘力的話,能有多快!

第二次攀登的情況又是怎樣的?

我5月27號早上很早就出發了,看到許多下撤的攀登者,風有點大。因為特別冷,我在7000米的時候把保暖褲都穿上了。日落的時候,我到了峰頂。下撤到8300米的時候我迷路了,風太大,感覺怪怪的,好像原地打轉。大概是在午夜時分,雪依舊很大。在8000米左右,我鑽進露營袋,準備休息1個小時,等天亮了,或者天氣好點再往下走。

你害怕了嗎?

那時候只知道往前走,根本沒工夫害怕。但過後想想,會覺得自己當時的處境太危險了。

Karl Egloff已經破了你的阿空加瓜峰和乞力馬扎羅山紀錄,你想過要回去再刷紀錄嗎?

這個項目結束了,我還有好多事兒要做,我才不會幹重複的事兒,在山上得到與眾不同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會往後看,要往前看。

你覺得珠峰這個事兒,你的極限在哪?

拿我剛走過這條路線來說,如果天氣好,沒有風,恰好身體狀態也很好,我覺得從前進營地到峰頂可能要12個小時左右。

你啥時候聽到Ueli Steck的墜亡消息?

從卓奧友峰迴來後,我到大本營時,看到手機上到處傳這個消息。當時我很震驚,對阿式登山,他是開天闢地的人物,創造了許多可能。對我這代人,Ueli是絕對偶像。我過去跟他一起登山,學到了許多東西。跟他聊天,能發現他是那種憋著要嘗試新玩兒法的人。我根本沒法兒想像他能掉下來,他會死!

這件事兒,給你挑戰珠峰速度攀登造成了哪些影響?

有,有影響。我最開始的計劃不是從傳統路線上去,但想從諾頓溝槽往上走,天氣太差。特別是在Ueli墜亡後,我開始想自己該不該繼續堅持原來的計劃,最終我還是選了傳統路線。

你覺得還有誰能給你以激勵?

還有許多人,你看Alex Honnold自由攀登酋長峰,他完全是另一種風格。還有Colin Halley,阿式攀登高手,又輕又快。所有我碰到過的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的,都可以說是在激勵我前行。

採訪原文完

看了這篇採訪,從「走10幾20米休息一下,不停的嘔吐,始終在對抗胃痙攣,8300米的時候迷路,能12個小時完成」這些隻言片語中,我們能讀出Kilian的實力幾近變態,這固然令人佩服。

但Kilian的心思遠沒那麼簡單,我們還能從「信心很重要,訓練1200小時,我知道自己能登頂,只是高興並不特別激動,我要追求不同的感受,我要往前看,我得考慮自己該幹什麼!」這些話語中,看到Kilian的淡然和篤定,這才是真實的Kilian,令人折服的Kilian。

Kilian從珠峰下來後,直接去了中國某地某快餐館,跟搭檔兼攝影師Seb兩個人搞了4個冰淇淋,接著坐飛機坐火車回到挪威,他和Emelie兩個人的家,跟她滑雪,跑步,繼續訓練。

雖然Kilian並沒有明確的說,但勇氣君能從的行為中看出,跟Alex相比,兩人如出一轍,他們追求的都是不斷訓練自己,保持好的狀態,繼續嘗試新的東西,永遠沒有盡頭。

再回看Alex的採訪,當他被問道是否要退休?在我們的認知中,完成酋長岩的無保護攀登,足以名垂攀岩史,明天退休也算激流勇退,無可厚非,但他的回答又是什麼呢?當即回歸正常生活,玩他的指力板。

那些我們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壯舉,在他們眼中不過是通往沒有盡頭的終點的其中一站。

在紀錄整個「生命巔峰」回顧影片中,Kilian說了如下這番話:

5 years ago we had a dream……

to set ascent and descent records for the most important mountains on the planet.

2012 cross Mont Blanc,

2013 Mont Blanc,

2013 Cervine,

2014 Denali,

2014 Aconcagua,

2017 Everest.

we have arrived here being ourselves,

this is not my Everest,

this is Our Everest.

——Kilian Jornet

希望兩人,以及跟著兩人類似的所有人,能永葆這份純粹,不為榮譽和利益裹挾。

Ps.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燃燒吧!少年!還有什麼沒有實現的目標,現在開始吧!

Kilian Jornet採訪原文發表在Mens Journal: Health, Adventure, Gear, Style

Alex Honnold採訪原文發表在《National Geographic》,中文翻譯版發表在微信公眾號「岩點」

推薦閱讀:

攀岩有何魅力?為什麼近兩年攀岩運動開始在國內悄悄興起?
攀岩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轉載:一位岩友寫給老婆的信
攀冰與攀岩有哪些相同之處?不同又是什麼?
沒人爬過的岩壁懸崖怎麼爬上去?

TAG:攀岩 | 越野跑 | 极限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