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不適合投資P2P?

作者:徐彬

作者公眾號:徐彬說投資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股票賬戶里的閑錢該如何理財,並且介紹了「國債逆回購」的相關知識和投資技巧。

總結起來就是3點:

第一,「國債逆回購」是以國債作為抵押,證券交易所全程監管的借貸行為,因此是非常安全的;

第二,「國債逆回購」的收益一般來說在季度末尤其是年底的時候比較高,平時也會脈衝式的沖高。所以你應該把204001,也就是上證1天逆回購放到你自選股的第一頁。你每天看股票的時候,順便就能看到逆回購的價格。這樣就不會錯過「國債逆回購」價格沖高時的好機會;

第三,在周末或者節假日之前的一天選擇逆回購的期限是很有講究的,你可以用逆回購期限乘以逆回購價格,看哪個大就選哪個。

這節課,我們來聊一聊另外一類常見的短期理財工具——P2P理財。

想要知道P2P理財靠不靠譜,我們就必須先要了解一下P2P的一些基礎知識。P2P這三個字元一頭一尾是英文字母P,中間是一二的二,英文把二念成Two,所以這三個字元被念成P two P。

P2P這個模式起源於美國,是「Peer to Peer」的簡稱,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一般認為,銀行是錢的集散地,需要賺錢的人把錢存在銀行,賺取利息。需要用錢的人去銀行,把錢借出來。銀行就賺取存款和借款的利息差。一個很自然的想法是,我們能不能繞過銀行,直接把想要賺錢的和想要借錢的人撮合在一起呢?這種撮合,就是Peer to Peer。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這樣的撮合是很難大面積實現的。但是互聯網發展了這麼多年,幾乎每個人都被互聯網所連接之後,這樣的撮合就變得容易很多。P2P也就應運而生了。

你可能要問,都已經有銀行了,幹嘛還要搞P2P呢?P2P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存款和借款的利息差,從而讓存款的人可以多賺一點利息,讓借款的人可以少花一點利息。你看,P2P這個想法是不是非常的好。

在美國,P2P的鼻祖Lending Club已經在2014年上市。在中國,P2P也經歷了高速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P2P成交額達到2.8萬億。然而,高速發展的同時,P2P的相關監管措施並沒有及時跟上。因此這兩年,P2P也出了不少大事。最臭名昭著的要數e租寶事件了。2015年12月警方開始調查e租寶,發現這個公司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公司。結果,90萬名投資者的500多億元資金很有可能要面臨巨大的虧損。

很多人對P2P是又愛又恨,因為一方面,很多P2P理財產品的收益很誘人,當年e租寶給出了一年12%-15%的收益。但另一方面,P2P老是出事,萬一被騙了怎麼辦?那P2P理財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呢?投資P2P理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哪些P2P理財可以投資呢?我的建議是,想要投資P2P理財,應該等到監管到位了再說。而且,投資P2P理財應該去陸金所、京東金融這樣的大平台。

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理由。

P2P在中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監管。沒有監管,投資者的錢就處於「裸奔」的狀態。什麼叫「裸奔」呢?就是你的錢一旦投資了P2P理財,在絕大部分情況下,P2P平台可以隨意支配你的錢。有良心的平台會拿你的錢努力去產生收益,沒良心的平台,比如e租寶這樣的,就會拿你的錢去給美女高管買車,買房,買包包。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的弱點會被放大,所以指望不依靠監管,而依靠從業者自律完全是不現實的。也就是說,在監管還沒到位之前,我寧願相信幾乎所有的P2P理財都是有巨大風險的。

也許有人會覺得,你這麼說是不是太絕對了?很多P2P平台都沒有出事啊。聊這個話題之前,我先給你介紹一個概念,叫「龐氏騙局」。「龐氏」是英文「Ponzi」的音譯,因為這個騙局的老祖宗是一個叫查爾斯-龐氏的美國人。

「龐氏騙局」簡單來說就是借新債,還舊債。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小龐推出一個投資2年,每年收益10%的理財產品。10%的收益肯定很吸引人嘛,於是第一個投資者就上鉤了,他投資了100元,我們稱他為投資者A。按理說,小龐應該拿這100元錢去錢生錢,否則如何償還投資者的利息呢?

然而,小龐拿到這個錢之後什麼事也不做。第一年結束後,小龐拿出投資者A的100元本金中的10元還給投資者A,說這是利息。投資者A看到10%的利息果然兌付了,心裡當然開心。於是跟身邊的朋友說,「這裡有個很好的理財產品,收益又高又很靠譜,你們想不想也試一試。」他的朋友一聽,也買了2年期的理財產品100元,我們稱他為投資者B。

現在,小龐手裡有190元,90元是投資者A的本金,100元是投資者B的本金。

時間到了第二年的年末,小龐把110元交給投資者A,說這是你第二年的本金和利息。投資者A肯定更開心了,這下不僅利息兌付了,本金也安全了。同時,小龐交給投資者B10元錢,說這是他第一年的利息,結果投資者B也很滿意。於是,兩年下來了,小龐什麼事都沒幹,但兩名投資者卻都覺得自己每年賺了10%,並且很安全,真是皆大歡喜。

但這不科學啊,難道這麼一倒騰,就能憑空多出來每年10%的收益嗎?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來算筆賬。我們之前說過,在第一年結束的時候,小龐手裡有190元,其中有90元是投資者A的本金,100元是投資者B的本金。第二年結束時小龐又支付了120元,其中110元是投資者A的利息加本金,10元是投資者B的利息。因此第二年結束時,小龐手裡只有70元了。這時候,如果騙局敗露,投資者B只能拿回來70元,加上之前拿到的所謂的10元「利息」,也就是80元。一年下來,投資者B的100元就變成了80元。

這20元去哪了?拿去付投資者A的利息了。因此,投資者B就成了我們常說的「接盤俠」。

然而,這樣的騙局往往是不容易敗露的。你想,在敗露之前,所有的投資者都會覺得這個理財產品是靠譜的,而且收益還不錯,因此肯定會有更多的投資者來買這個理財產品,這個騙局就可以一直騙下去。

美國最大的龐氏騙局是「麥道夫案」。這個名叫「麥道夫」的人騙了投資者20多年,總金額超過500億美金。要不是2008年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估計麥道夫可以繼續騙下去。e租寶要不是騙的技術含量太低,加上警方及時發現,否則肯定可以騙更久。中國的P2P從2014年才開始大面積出現,到現在也就3年,大量的騙局沒有敗露也是很正常的。

中國絕大部分P2P平台都沒有公布過自己的壞賬信息。但是常識告訴我們,只要是借貸行為,就會產生壞賬。銀行的放貸標準這麼高,也都會有壞賬,更不要說P2P了。P2P平台號稱自己沒有壞賬,只能說明他們一定隱藏了一些東西。

這時候,監管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監管一旦到位,P2P平台就不得不公布更多的信息。不僅如此,根據2017年2月23日頒布的《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P2P平台必須引入銀行存管。雖然說銀行存管並不是最高級別的監管,還會有一些漏洞,但是這起碼會大幅提高作假的門檻,讓更多的騙局浮出水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2P理財總體的安全性。

數據顯示,超過50%的P2P平台已經倒閉了。我相信,在監管到位之前,還會有不少P2P平台會出問題。

因此,我的建議有以下兩點:

第一,現在不要投資P2P理財,因為在信息不完整,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投資任何一家的P2P都相當於是蒙著眼睛在開車。就算僥倖不出事,一年的也沒多少收益,如果一旦出事,本金都沒了。

如果為了賺不到10%,冒著虧100%的風險,這就太不划算的。所以大家別急,咱們等到2017年的4季度,監管都到位了,再去評估P2P的投資機會。

第二,如果要投資P2P理財,一定要選擇陸金所、京東金融這樣的大平台。因為這些平台的品牌和信譽已經非常值錢了,遠比「龐氏騙局」掙的那點錢更重要,所以他們犯不上去搞「龐氏騙局」。

推薦閱讀:

TAG:P2P | P2P网络借贷平台 | P2P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