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系列】第三論——《中庸》
之前的時候裡面,我們簡單的說了下《大學》,著重提出了裡面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很不好意思的承認一個問題,一個小問題——《大學》確實主要是這個內容,但是一般來說,認為這八個,叫做「八目」。
而在「八目」之外,還有「三綱」——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這種解釋吧,三綱是主旨,八目是為了三綱的要求而列出的條目,好吧,說的頗有幾分道理,行得通。大家看著理解就是了。
這一篇《中庸》裡面,對應的可能就是五常、三德、治國九則了。
《中庸》二字的本意及由來
不過在說到那些籠統概念之前,我們先大體上聊聊《中庸》。
《中庸》本來屬於《禮記》,一般都認為是孔子之孫,子思所作。順便說一下,子思是孟子的老師,別稱「述聖」。
說完作者,說說名字裡面的二字含義。
在《中庸》第一篇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喜怒哀樂這些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稱之為「中」;表現出來的行為等符合尺度,我們稱其為「和」。
額,那為什麼《中庸》不是叫做「中和」?
我們也不知道。
不過在《中庸》除了第一篇裡面出現過「中和」這個詞之外,在第二篇之後,中庸代替了原本應當「中和」出現的地方。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可能這種莫名其妙的原因,就被稱之為中和了吧?
《中庸》主要的內容
其實按照現在的觀念來看,《中庸》如同《大學》一般,闡述的內容並不多。
《大學》從三綱八目起談,闡述完概念之後就是各種論證,表達的無非就是那麼個意思。
《中庸》稍微有點不一樣,從第一篇那句「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之後,確實也大量的論述「中庸」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但是,在第十七篇突然畫風一轉(別以為十七篇有多少內容,很多篇其實就一句話),突然開始大談特談「真誠」的問題。
注意,第十七篇是《中庸》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樞紐篇章,這一篇,坦白說,值得背誦下來。很好奇這篇在當年讀書的時候為什麼不是語文課本上面必須背誦的篇目。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放出原文裡面一些非常經典關鍵的句子。
首先,五常三德就是在這一篇裡面提出來的「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治國九策句「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還有一些不放了,可能是消磨大家的閱讀興趣了。
三德五常不說,治國九策跟《大學》裡面的八目其實沒啥區別,感覺就是換了一種說法而已。
在這一篇裡面,《中庸》開始大談「真誠」,認為真誠是達到至善的主要方式,天生真誠也好,後天學習變的真誠也罷,總之人要真誠,才能三德,方能五常,進而治國九策。
之後的第十八章到第二十八章,就是對「真誠」進行大談特談了,跟《大學》裡面論述「八目」的方式基本上類似。
末
《大學》的精髓在於第一章;
那麼《中庸》的精髓就是第一章和第十七章,其中第十七章遠勝於第一章。
第一章只不過是闡述一個基本的概念:何謂之「中庸/中和」。
第十七章的內容,有很多我們現在看到還會覺得經驗的哲理。
注意,我們前文裡面說《中庸》以及《大學》說的內容不多,並不是說這兩本書沒有什麼價值。
恰恰相反,這兩本書通篇論述的問題很少,但是論述的卻非常「底層」——
試問: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好三綱八目、三德五常、治國九策?
甚至就是中庸最後簡化的「真誠」二字,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恐怕這就是,大道至簡。
PS:原本今天應當更新概覽系列,但是今天因為一些意外,被困於大雨之中五個小時。導致原定於今天的《資本主義》未能與大家見面。
深表歉意。
本期的概覽系列,將會在這一周某個時間完成之後推送給大家。
《資本主義》,可能看過這一篇之後,你就會明白,我們究竟是在幹什麼。
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什麼是資本?什麼是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商人?
這就是這一周想給大家弄明白的東西了。
你的閱讀時間就是最好的讚美。
倘若你意猶未盡,還請點擊上方藍色公眾號名字:「你的文具盒」——
關注我們,概覽群書,長見識;修身明理,知是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