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小巷的美味里,吃掉香港!
和葉醬第一次在真實世界的見面,竟是在香港。兩個人從見面開始的那一刻一直吃到了分別。從清湯腩吃到米其林,從榴槤甜品吃到潮州菜,更像上癮了一樣接連幾次造訪一家小小的豆製品店。入夜的時候兩個人捂著飽足的胃感嘆道,有吃貨相伴的旅程,不用空出多餘的腦細胞計划行程,除了吃還是吃,實在幸福!
——Angel Chen
要我說,小館子才是一座城市飲食風貌的根本。
一家令人流連忘返的餐館不是因為多麽珍稀美味,反而是家常。這次在香港偶遇的「人和豆品廠」就是一例,最後三天算上走過路過等開門,大概總共去了七八次。雖然招牌上有個「廠」,實則買各類豆製品小食,豆漿、豆腐、豆花等。出品剛好一條龍服務,點杯杏汁豆漿,一盤魚肉煎豆腐、滷水豆腐,當晚餐的話加多一份豉油皇炒麵,完了再來碗豆花做甜品,一定要撒上特製的黃糖。
人和豆品廠的煎豆腐
小館子這個概念,簡而言之,先排除那些坐落於大廈大酒店、需要正襟危坐的高檔餐廳。「小」並非門面小、規模小,而是要給人那種不用精心準備、隨意穿著汗衫背心拖鞋想起來就踏進去吃點東西的親和力。
「放鬆」的時候,才能吃得香嘛。
但小館子也分熱門名店和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聰嫂私房甜品和華姐清湯腩不用說,歸於前者。後者通常是那種街坊鄰居店,偶有特別出彩的,也不張揚,不會貼滿一牆老闆和明星的合影,生意做足做好,已經全部信念。
小館子還有個好處,不耗時也不耗胃,哪像那種米其林餐廳,一吃就是三個鍾,吃完再消化三個鍾,一整天就耗在一頓飯上了。小館子呢,一晚上不吃三四家怎麼行。
和朋友約在天后地鐵站,先去吃傳說中的華姐清湯腩。上環生記吃的牛腩面雖然夠靚,還是先肥一點。這回點了瘦腩面,上來又覺得太過清瘦,少了點豐腴的風味,湯底也是心水生記更多點,人真是難滿足。
華姐清湯腩緊鄰隔壁開著了另一家牛腩點,相比之下有點冷清,據說也不錯。記不清是哪一會,被新界出身的朋友帶去元朗,除了名聲在外的老婆餅,那裡還有一家很紅的牛肉牛丸面家,遠離遊客和鬧市,元朗和屯門一帶更有街坊氣,這些小館子們也更踏踏實實。
我並不喜歡一味迷信所謂的「網路熱店」,但走著走著,不小心就到了銅鑼灣時代廣場後面的聰嫂私房甜品前。果然,不排隊怎麼能算熱店呢!幸好是在香港這個極有效率的城市,翻桌比翻臉還快,進去後才發現,提高翻桌率的一大法寶就是強勁的冷氣。剛坐下就凍得哆嗦直想往外跑,這時候來碗熱的腐竹雞蛋、芝麻糊之類的還能緩解下,可我又嗜凍物,大義凜然地點了榴槤黑糯米水晶珠和薑汁芒果豆花。這溫度已容不得我左思右想,不然吃完後詭計要三個夥計把這段長度為163厘米的大冰棍抬出去。
榴槤黑糯米水晶珠晚飯後再來碗糖水,這是在香港和朋友們食嘢的常識。不論多晚、不論多飽,也堅決不動搖。晚,不怕,人家絕對開到我們要睡覺的時間之後;飽,更不用怕,沿途散個步,走幾步台階,實在不行還有助消化神器「wakamoto桑」,一碗糖水難得還能撐死人。
然而吃德記潮州菜的那天卻面臨了最嚴謹的考驗。午市大餐吃到下午三點,吃完才焦慮起來,6點半約了堅尼地城和朋友吃飯,如約到達餐廳門口,發現密密麻麻圍滿了排隊等號的人,第一次因為要等位開心起來,摸摸自己的胃,耶,又多出一個鍾給你工作,加把勁消化啊,我可是期待九肚魚已久啦!
德記潮州菜當晚點的菜裡面,除了蚝仔烙做成一種類似天婦羅的奇怪脆東西之外,滷水拼盤、清炒芥蘭、炸魷魚須、老鴨湯、其他的個個出品不錯,果然,炸九肚魚尤其精彩,外皮酥脆,內里舒嫩,蘸點胡椒鹽吃,香得我拿筷子的手指都顫抖了。
酒足飯飽,照舊,由住在附近的那位帶大家去私藏鋪子「荷蘭糖水」,等位的時候,大家又發現對面貌似開著一間不錯的餐廳,「啊,好想吃啊!下次來吧!」吃貨集會永遠就是這樣,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還要眼巴巴望著別人桌上的。
有些小館子,還是自己的秘密基地,不會輕易說給別人聽,卻是每次途徑香港,哪怕只有一兩天都要去光顧一下。於我而言,那是尖沙咀的洪利粥粉面、半山的玉葉甜品、旺角道康年餐廳的凍鴛鴦,中環的威記粥店,現在又可以加上一個「人和豆品廠」。沒什麼多餘的意味,也就是剛好餓了、渴了、嘴饞了,過來打個轉,看看他們都還在,就安心了,等下回再來幫襯。
威記粥店洪利粥粉面
玉葉甜品
勝利牛丸
這次從香港開始,到廣州,繼而南上昆明、大理、麗江,最後結束於拉薩,吃得每況愈下,每天靠想著南方的美味度日,最後被整天甜茶酥油茶藏面給嚇了回來。有信仰的人們可以無所謂食物的貧瘠,甚至覺得殺業太重而不吃魚,除了磕頭和轉經沒有多餘的要求。但我不行,又沒有宗教信仰,於是在西藏的每一天都像在煎熬,睜開眼睛想到沒有什麼可吃的,頓時沒了起床的勇氣,簡直邁不動步子出門遊山玩水。
務實的地方總會催生出更多的美食。香港、日本,並非沒有宗教信仰,可人們是在別的地方精益求精,信仰起的是輔助作用,藉此來獲得內心的力量,比如堅持、忍耐這樣一些品質,但沒有人相信對著牛羊魚念一堆咒語,它們就會變得好吃起來。在經歷了頗多動蕩旅遊寒冬的香港,東西不如日本實惠,服務業也趕不上櫻花國的十分之一,只有這些始終如一的小館子們還在獅子山下撐起一座城市裡的庶民生活。
個人微信公眾號:葉醬的孤獨星球(yejiangdelp),不定期分享葉醬在世界各地的小故事。
*本文原創,如想轉載,請獲取授權。如擅自盜用,將嚴厲問責!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旅人說
公眾號ID:travelwonderland
【多圖原文戳這裡】在大街小巷的美味里吃掉香港!味道無得彈!
推薦閱讀:
※父母是廚師是什麼樣的體驗?
※川渝地區的人有多「好吃」?
※山上的野竹筍,如此鮮美無比
※核桃能怎麼做來吃?
※豆腐和豆腐花都是用石膏做的,會不會有毒?吃多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