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絨玩具,彌補安全感?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你一定遇見過下面相似的情形:

黑漆漆的房間里,1歲多的寶寶醒來「哼哼唧唧」了幾聲,一旁的媽媽瞬間驚醒,心想難道又要半夜開party?趕忙塞過去一隻毛絨棕熊,寶寶摟著毛絨棕熊翻了個身,面帶微笑地又睡著了。媽媽差點笑出聲,心想自己竟然發現了半夜的哄鬧神器?

某天在超市裡,見到一位大概3歲的小男孩,可能是走丟了,哭喊著叫爸爸。哭聲吸引了旁人和服務員的注意,奇怪的是,小男孩突然停止了哭喊。咦?原來是小男孩走到了毛絨玩具貨架前,伸出手撫摸著一隻毛絨山羊,多麼柔軟舒服呀,孩子完全忘記了爸爸,因為他此刻眼裡只有毛絨山羊。

清晨,一位媽媽被4歲女兒的睡相逗笑了,只見獨睡的女兒把新買的碩大的毛絨小狗塞在胯下,右手摟著毛絨小狗的脖子,左手緊緊拽著毛絨小狗的耳朵呼呼大睡。這位媽媽突然發現,昨晚女兒睡覺似乎安靜了許多,這是分房睡以來從沒有過的事情。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是巧合嗎?這大概便是毛絨玩具不同於其他玩具的獨特之處。

那麼,毛絨玩具,實際上將給孩子帶來什麼?

Harry Harlow:絨布媽媽實驗

在美國心理學家Harry Harlow的實驗中,實驗人員把一隻剛出生的猴寶寶抱離了母猴,放在一隻籠子里單獨餵養。實驗人員在籠子里給猴寶寶做了兩個「媽媽」。一隻是金屬絲做成的「媽媽」,經常給猴寶寶提供食物;另一隻是絨布「媽媽」,在籠子的一側一動也不動。讓人驚訝的是,猴寶寶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走到金屬絲媽媽那裡吃食物,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靠在絨布媽媽身上。

安全感

毛絨玩具等毛絨東西,其實能給孩子帶來愉快和安全感,接觸舒適,是兒童依戀的重要部分。我們常常能見到一些孩子晚上睡覺前一定要摟著毛絨玩具、或者一定要蓋著毛絨毯子才能睡,丟掉了毛絨玩具,或者蓋了其他布質的被子就會煩躁睡不著。我們有時也會發現,某些大寶在弟弟或妹妹出生後,總喜歡抱著毛絨玩具到處走,即使吃飯也不願放下。那是因為毛絨玩具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孩子缺失的安全感。

另外,經常接觸毛絨玩具,那種柔軟而溫暖的感覺,心理學家Eliot認為,接觸舒適能促進兒童情感健康的發展。

觸覺發展

除了安全感,毛絨玩具等毛絨東西,能促進年幼孩子觸覺的發展。當孩子用手觸摸毛絨玩具,細小的絨毛碰觸手上的每一寸細胞和神經,輕柔感給孩子帶來愉快感,還有利於兒童觸覺的敏感性。

因為人體的神經觸覺小體(觸覺感受器)在手指分布密集(幼兒手指的觸覺小體最密集,隨著年齡增大,密集度會降低),感受器的另一頭連接大腦,經常性的「通電」,有助於提高大腦對外界的認知和應變。這種作用,其實跟小嬰兒撿拾小豆子是同樣的作用,不過毛絨會更細膩。

毛絨玩具雖好,卻不能取代爸媽的愛

雖然如此,但無論毛絨玩具多好,也沒爸媽溫暖的懷抱好。毛絨玩具,雖然能對兒童情感的發展有幫助,但相比起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安全感和情感滋養,就如同大海跟一瓢水那樣的差別。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父母忽視、拋棄或虐待,那麼無論給孩子們多少毛絨玩具,他們身上的情感缺陷以及安全感缺失還是存在的。

記得很多年前看過一個國外真實故事:一美國當地的孩子,抱著毛絨玩具狗在路邊的花壇睡著,從外貌看,孩子患唐氏綜合症,從身高來看,這孩子大概有6,7歲。眾人問他父母在哪裡,孩子不斷搖頭,笨拙地說:「我只有狗狗(毛絨玩具),媽媽走了……我要找媽媽……」沒多久警察來了,但孩子不願走,說無論如何要找媽媽。最後有善良的女警哄孩子說她是他媽媽,還溫柔地親親摸摸他的臉蛋,孩子這才跟著走了。

孩子最後真的被那位女警收養了。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好,爸媽該發自內心地愛孩子,經常擁抱撫摸孩子,將給孩子帶來快樂和安全感,還有利於孩子的情感發展。當孩子想玩毛絨玩具,並且喜歡毛絨玩具,爸媽也不要阻止和拒絕(對毛絨玩具過敏的孩子除外,還有別忘記常清潔哦),據說常玩毛絨玩具的孩子,他們的情感更加細膩、性格更溫和呢。

種子有了土地,才能茁壯成長;孩子有了安全感,潛能才得以發揮。毛絨玩具,今天,你家孩子抱了么?

本文關鍵字:毛絨玩具、安全感、兒童心理、親子育兒、幼兒教育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註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


推薦閱讀:

TAG:儿童玩具 | 安全感 | 儿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