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料還是中草藥?吹牛逼要上稅了
在山西參加《世界麵食大會》錄製的時候,遇到了兩款湯麵。有面有湯,麵條的滋味便豐富了許多。製作者在介紹自己的麵條時,說熬湯的時候是用煮肉的湯加了十幾種滋補中草藥,因此他的湯底不僅鮮美,而且還有很好的滋補效用。
用滋補性中藥材熬湯在中餐飲食中很常見,有一次吃重慶火鍋時,老闆說他們家的底湯加了36味中草藥熬制而成,除了大麻大辣大油之外,功能接近十全大補丸了。
我不知道老闆們說的是真的,還是為了宣傳搞得噱頭。但是我知道敢這麼說的老闆大致都是不懂中草藥的,也由此可以斷定他們是胡說八道的,用北京話講就是吹牛逼呢。這樣的話根本不能信,如果是真的,這樣的東西根本不能吃。因為,這時候你吃的不是滋補而是毒藥。隨便拿來一種中藥(丸散湯劑都如是)看服用說明,那裡都寫著:忌辛辣油膩。不管是煮肉的湯還是牛油打底麻辣的火鍋湯底,哪一個不油膩?麻辣火鍋就更不要說了。
抓過中藥熬過湯的人,大致都看過醫生開的那張藥方,少的幾味葯,多的十味左右,再多的也有,但很少見。一般說中藥方很少超過十六味藥材,多了也許藥性就亂了。三十幾味藥材和大油大膩一起熬,您說這是熬湯呢還是製作毒藥呢?
我很是不屑三十多種中藥材熬湯的說法,這完全是忽悠人的。有沒有滋補作用先不說,難道中國人就特么那麼虛,隨時都要滋補滋補嗎?即使有滋補作用,那麼中醫講的也是因人而異,體質不同,要補的也不同,您這一鍋湯補天下,聽著就不是那回事。你之蜜糖我之毒藥,真不是一鍋湯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說到底,老闆吹牛逼不可信,這裡面還有一個偷歡概念的問題。有些調味料同時也是中藥,這就是中醫講的葯食同源中的一個部分。八角、小茴香、丁香、草果等即是可以增鮮去腥提香的調味料,同時也是中藥材的一種。燉肉燒魚少不了用這些東西,其作用是調味,和滋補沒什麼關係。如果硬要把它們說成是中藥,和油膩的東西混在一起,藥性也就變了。實實在在的說,我用了一些調料把湯底弄的有滋有味多好,偏偏要把正經吃飯搞成吃藥養生,好像加了八角、草果、小茴香、豆蔻這類東西那鍋湯就成了湯藥了。
八角
草果
北京有句俗語說講話不著邊際叫「吹牛逼不上稅」,隨你怎麼說,也沒人管你,沒人和你較真。不過這是以前的事情了,現在再吹這樣的牛逼很有可能要上稅了!千龍網的一則新聞說,上海有家酒店煲湯放了冬蟲夏草,結果被食葯監局罰款5萬元。新聞說:「上海皇廷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位於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綉川路998號的經營場所內提供的菜譜中有「冬蟲夏草燉瘦肉汁」、「洋參石斛燉遼參」等兩道菜品涉嫌添加了西洋參、石斛、冬蟲夏草等中藥材。 根據相關規定,西洋參、石斛、冬蟲夏草不屬於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千龍網4月19日)
上海這家酒店只是加了冬蟲夏草、西洋參、石斛這類藥材,只是這些東西是藥品不是食品,所以受到了處罰。想想那些放了十幾味、三十幾味中草藥的滋補湯,估計食葯監局叫起真來,也會開出罰單的。吃飯就是吃飯,調味料就是調味料,別在說什麼中草藥、滋補藥了,上海酒店的例子表明今後吹牛逼有可能上稅了,再聊什麼滋補湯估計也會收到罰單了。如果一定還要堅持吹牛逼,那麼煩請對照一下衛生部的通知,看看你有沒有放錯了東西。
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對葯食同源物品、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和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作了具體規定。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包括: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 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蠣、芡 實、花椒、赤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酸棗、黑棗)、羅漢果、郁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薑、乾薑)等80餘種。
可用於保健 食品的物品包括人蔘、人蔘葉、人蔘果、三七、土茯苓、大薊、女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貝母、川芎、馬鹿胎、馬鹿茸、馬鹿骨、丹參、五加皮、五味子、升 麻、天門冬、天麻、太子參、巴戟天、木香、木賊、牛蒡子、牛蒡根、車前子、車前草、北沙參、平貝母、玄參、生地黃、生何首烏、白及、白朮、白芍、白豆蔻、 石決明等110餘種。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包括八角蓮、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烏、廣防己、馬桑葉、馬錢子、六角蓮、天仙子、巴豆、水銀、長春 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關木通、農吉痢、夾竹桃、硃砂、米殼(罌粟殼)等60餘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