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公路旅行 | 宅之最終幻想:全城人住在一棟樓

原文首發 終極公路旅行 | 宅之最終幻想:全城人住在一棟樓

這是終極公路旅行 | 如何一次走遍美國50州系列的第5篇~

【多圖預警】

被一棟樓裝下的一座城市,生活在這裡是什麼體驗?樓里有餐廳、學校、商店……大門不出就能滿足各種生活需求。全城所有的人,市長、警長、老闆和下屬,都是你的左鄰右舍。遠夏兩次探訪這個神奇的阿拉斯加小城,宅之最終幻想,大概就是Whittier的樣子。

在極北邊疆阿拉斯加,奇葩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各種奇葩的生活方式。這裡有不通公路的州府Juneau,有一路直插北冰洋的Dalton Highway(自駕世界最危險公路是種怎樣的體驗? | 道爾頓公路,遠征北冰洋 - 知乎專欄),也有隻能坐飛機前往的國家公園Katmai(離熊只有十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Katmai觀熊指南 - 知乎專欄)。但論起最奇葩,全城人都住在一座大樓里,被稱為「宅的最高境界」的Whittier一定榜上有名。

Whittier

Whittier地處Kenai半島東北岸的山坳之中,三面環山,一面是海。船自然是這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時至今日,絕大多數遊客仍然是乘游輪,經由阿拉斯加的「海上高速公路」來到這裡。

這條海上高速公路覆蓋了從西雅圖到阿留申群島的整條海岸線,坐船去一次阿留申群島,是遠夏在阿拉斯加的下一個目標。

? dot.state.ak.us

如同許多阿拉斯加城市一樣,Whittier最初是美軍的軍港。二戰期間,美軍在這裡設立基地,隨後建起兩棟大樓,供士兵和隨軍家屬居住,這兩座高樓一度是全阿拉斯加最大的建築。後來,美軍裁撤了設在Whittier的基地,兩棟樓其中的一棟隨之被廢棄,另一棟就成了如今人們所知的「一棟樓裝下一座城市」的Begich Towers。

Lyra:來阿拉斯加走一圈,就會意識到高樓是多麼罕見。這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几乎沒有對高層建築的需求,即使在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棟。相比之下,Whittier的這兩棟高樓就更顯得奇葩。

軍事基地撤離之後,Whittier慢慢發展起了獨特的生態。鐵路線把城市一分為二,一半是繁華的旅遊港口,一半是居民區和廢棄停車場。看這快要散架了的舊卡車,不知道在這裡停了多久。

難怪這塊牌子上Whittier被當地人稱為「The last refuge of the unemployable」。

Whittier隧道

想要開車拜訪Whittier並不容易,這座三面環山的小城僅僅靠4公里長的Whittier Tunnel與外界相通。隧道只有一車寬,卻要容納雙向的車流和每天兩班的火車。

因此,隧道每小時開放一次:整點時離開Whittier方向放行,半點時進入Whittier方向放行,每次只放行15分鐘。如果不巧在剛剛關門時趕到,就要等待45分鐘後的下一次開放。

冬季的隧道開放時間為早7點至晚10點半,夏季略長,早5點半至晚11點。想像一下,在阿拉斯加夏季的極晝里,天還沒黑,城門已關,媽媽就要喊你回家睡覺了!

隧道的內部看起來簡直不能更簡陋。昏暗的燈光加上兩側和頭頂裸露的岩石,幽閉恐懼症患者慎入。

不過,看似潦草的隧道其實可以抵禦各種極端的自然災害。路邊有若干簡易避難所,裡面儲備了應急物資,以備地震時隧道坍塌,倖存者可以在裡面等待救援。隧道入口處的尖頂,則可以抵擋冬天山上的雪崩,以免大雪堵住隧道口。

Begich Towers

好不容易進入Whittier小城,當然不能錯過這棟著名的裝下整個城市的大樓。

不得不說美軍的審美實在糟糕,這個樓的外觀看起來像極了前蘇聯的風格,不知道當年的設計師是怎麼想的。這個樓門,看起來是不是很有計劃經濟時期的感覺?

樓的內部更是我們從小最常見的結構:一條長長走廊貫穿整層,兩邊是除了號碼一模一樣的房門。

樓里燈光昏暗,我們拿著相機走在裡面,明顯感覺自己是不速之客。就連公告欄都彷彿在大聲趕我們離開。

地下的儲藏間,說這裡像監獄,都淡化了那種陰森森的恐怖片即視感。

Lyra:我們在電梯里遇到了當地住戶,閑聊了幾句。他們倒是非常友好,不知道是對來參觀的遊客見怪不怪,還是難得看到生面孔的一種本能的熱情。我覺得一定是後者。

Begich Towers一共14層,高層多數都是住戶,有一居到三居不等的各種戶型。最高兩層居然是個旅館,還有傳說中的「總統套房」。

其他樓層分散著一個城市裡該有的各種部門。

有郵局——這裡的郵遞員大概是全世界最輕鬆的工作,收到信不用出門,投進各家的信箱就好了。(來辦事的這位大爺還是個消防員)

有商店——賣各種小商品,但主要是租售DVD,估計當地太無聊只能靠看片(大霧)消磨時光了。

有物業辦公室——這棟樓是1972年Whittier居民從美軍手裡買下來的,現在是自行經營。

還有教堂(竟然設在地下室里)、市政府(四個職員)、警察局(一個警長加兩個警員)、醫療室、甚至一個帶游泳池的活動中心。

Eric:雖然Whittier人口只有217,但仍然有著完整的市長和議會體系。而且我們驚訝地發現,議員之一竟然還是華裔。很想採訪他一下,看看一個華裔是如何跑到了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個樓里,其實是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下,最科學的選擇。這種設計保證了在冬天極端天氣下,Whittier市民足不出樓,也能維持正常的生活。

城裡還修了行人專用隧道通向港口和學校,連接了鐵路線兩側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也讓冬天出行容易了很多。

隧道幽深恐怖,倒是有種特殊的美感。(文末有彩蛋哦)

樓門口的公告欄就是當地人的58同城。仔細讀了讀,房租著實不算便宜——三室公寓一個月要995刀。看來當地人工資掙得不算少。

這棟樓曾經有個原名,在美軍使用期間,它叫做Hodge Building。1972年,為紀念一名乘飛機在附近失事的阿拉斯加眾議員Nick Begich,大樓被改名為Begich Towers。

Eric:阿拉斯加的很多地方都不通公路,只能靠小飛機前往,也使得阿拉斯加的空難率出奇的高,這位Nick Begich就是乘小飛機遇難的名人之一。不過要說最著名的遇難者,當屬阿拉斯加的前參議員Ted Stevens。他二戰時是一名空軍,曾經飛過駝峰航線,卻在阿拉斯加經歷了兩次小飛機空難。1978年的第一次他倖存,但妻子遇難,而到了2010年第二次空難,時年87歲的老人沒能躲過死神的魔爪。Ted Stevens在阿拉斯加聲望極高,於是人們為紀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阿拉斯加最大的機場——安克雷奇機場。

Lyra:只不過,用一個死於空難的人命名機場,怎麼聽怎麼覺得……有點怪怪的。

Begich Towers之外

雖然幾乎所有人都住在這棟樓房裡,Whittier也有著其他建築。最神奇的就是當年美軍留下的另一棟大樓,Buckner Building。從美軍搬走後,這棟樓就一直廢棄,只有好事之徒時不時跑進去冒險,不過Whittier市政府正在試圖阻攔這些好奇的人。

管理人員說:「樓里隨時可能有東西掉下來砸到人的頭,說不定還有熊在裡面亂逛。人們進去是不安全的。」多麼阿拉斯加的一句警告!

樓上不知如何被畫上了這些和諧與不和諧的塗鴉。

樓後,就是Whittier Community School,也是城裡的唯一一座學校。學校有38個學生,4名老師,教授從學前班到高中的所有課程。

學校並不在樓里,和大樓由地道相連,這樣在冬天,學生就不用穿過大雪去上學了。

這個學校的學生大概很難逃學,畢竟公告欄就在自家樓里,總不能跟爹媽說今天學校停課吧。

這座城市雖小,全年不凍的Whittier港卻是名副其實的大港。大量貨船在這裡裝卸集裝箱。

這裡也是阿拉斯加郵輪的必停站。小城裡的主要遊客,都是郵輪一日游的客人。因此,Whittier甚至還有一個租車行,讓郵輪客租一輛車,用停船的一天時間開車出隧道,去阿拉斯加內陸玩耍。

當然,也有阿拉斯加內陸居民把自己的船泊在Whittier,有空時開車過來駕船出海。據說,Whittier港的一個泊船位要排隊5-7年才能等到。

另一種到達Whittier的方式是乘坐火車。每天,都有一班龜速行駛的火車從安克雷奇出發,經隧道去Whittier,然後到達Kenai半島中部的冰川腳下,再原路返回安克雷奇。除了一覽Whittier小城,沿途還能看到阿拉斯加的壯麗峽灣和冰川,算是很休閑的一種玩法。

說好的彩蛋送上^__^ 感謝Jiafu幫忙拍照!

阿拉斯加的旅程已經接近尾聲,第六期里,遠夏將南下Kenai半島,與極北邊疆作最後的告別。

終極公路旅行的前五篇已經搬運到專欄:

終極公路旅行 | 如何一次走遍美國50州? - 知乎專欄

終極公路旅行 | 夏威夷攻略:七天玩轉可愛島 - 知乎專欄

終極公路旅行 | 北美最高峰腳下的七天五夜 - 知乎專欄

終極公路旅行 | 九月阿拉斯加:北美洲最北的秋 - 知乎專欄

終極公路旅行 | Wrangell-St. Elias:深入全美最大國家公園 - 知乎專欄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閱讀~

==========我是安利的分割線==========

更多遊記攻略旅行故事請關注遠夏在路上 - 知乎專欄或搜索微信公眾號「遠夏在路上」(SummerAfar),乾貨不止這一篇^__^


推薦閱讀:

模里西斯行記|人文地理篇:大航海,殖民地和中國人
獨一無二的泉水之城 I 濟南精華地盤點
迪拜那邊物價怎麼樣?在那邊遊玩一周至少需要多少錢?
你都去哪裡蹦過極,可以用視頻分享當時激動的瞬間嗎?

TAG:旅行 | 美国 | 自驾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