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他們之間

本學期的最後一節課是輕鬆愉快的讀後感討論,教授問,「所以你們讀了這本書以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表示這本書的角度很好,有的從寫作手法和宣傳角度讚揚了作者的聰明,有的對這本書相見恨晚覺得應該早點讓我們讀。

這個時候一個黑人小哥站起來說,「我讀完這本書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玩意兒,這有什麼好寫的?然後我查了查網上的評論我就更震驚了,大家居然都覺得這很新鮮。」

教室裡面一片沉默。

小哥補充說,「可是這些對我們來說,就是日常啊。」

這本書是Ta-Nehisi Coates的between the world and me,獲得了2016年普利策非小說類獎,讀者眾多,好評如潮。於我而言這本書揭開了一個我從未知曉的世界,我震驚於它的存在,而對於在那個世界的人來說,他們震驚於我們的無知。

這本書是一位父親寫給自己兒子的信,在信中他聊了自己的成長經歷,說了自己的大學往事和遇見的朋友們,以及如何遇到兒子的母親。但是更多的是聊了他所遭受的暴力,作為一個黑人他每日生活在不安與驚慌之中,害怕死亡,害怕被傷害,害怕哪一天走在路上就消失的無人知曉。

從出生開始這種恐懼就伴隨著他,和他身邊的人們。當他們在街上玩耍的時候父母就會告訴他們最重要的是保證自己的安全。而他觀察到的是更多的黑人青少年們站在街角成群結隊用自己的方式掩飾內心的恐慌,他們朝路人大喊,看著他們驚慌失措加快腳步的背景誇張的大笑,這是他們的「rule」,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

當他去了一所大多數學生都是黑人的大學以後,他享受到了自由,在那裡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和其他人思想碰撞交流的快樂。他認識了美好的男孩和女孩,並且畢業以後也維持著友誼,直到其中一位的慘遭不幸讓他重新意識到,他們其實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恐懼之中。

他的朋友Prince Jones,出生於中產階級的家庭,被諸多常春藤大學錄取卻選擇了Howard University,一個以黑人為主的學校。畢業以後被頂級醫學院錄取,馬上要變成醫生的他在去見未婚妻的途中被警察毫無理由的當做罪犯誤殺。而諷刺的是,殺他的警察和負責他案件的官員們都是黑人,他們草草了解了案子,並沒有處罰那位警察。

Prince無疑是一個優秀的有理想的青年,不論人種。而考慮到他黑人的種族,他甚至通過自己努力跳出了種族和出身的局限,但是他無法逃脫這種「對自己身體沒有控制」的宿命。當人們因為他的種族把一系列的偏見強加在他的身上的時候,他甚至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這段內容對我來說是未知而又觸目驚心的。我時常看到新聞說警察又誤殺了一個黑人青年,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他們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遊盪在街角的無所事事的人群,對我來說是一種可以用漠然的心態來對待的「他者」。但是Prince的故事讓我意識到,我的朋友們,同學們,他們讀了很好的公立大學,來到了不錯的法學院,但是走在路上的時候,他們在別人眼裡只是「黑人」。他們仍然有被區別對待的危險,當警察的槍口對準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毫無抵抗之力。

作為一個在美國生活了五六年的人,我經歷過很多輪的找工作和申請學校,在潛意識裡面我常常認為自己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受害者。先不談Affirmative Action的錯誤性,但是這種潛意識的厭惡也讓我開始排斥理解他們,讓我直接給他們貼上「既得利益者」的標籤,而忘記了去真正的了解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除了世界和他們之間的牆之外,偏見也讓我把他們的故事擋在了外面拒絕去傾聽。

Coates在信中提到了Malcolm X,說他是自己年少時候的英雄。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不知道Malcolm X是誰,順口問了一句男朋友,男朋友說「是一個特別激進的黑人民權鬥士,曾經說過『如果一個黑人被殺掉,然後一架滿是白人的飛機同時墜毀,那一定是上帝的旨意,這很公平』之類的言論」,我一臉懵逼。而文章中Coates也提到了當他在紐約看到世貿倒塌的時候,他的內心想到的是他的朋友Prince,和其他無辜死去的黑人。

好在Coates並沒有讓這種情緒繼續下去,文章的最後Coates去了一趟巴黎,在異國他鄉感受到真正成為一個「外鄉人」的感覺,也體會到了不需要感受恐懼的日子。但是他也感受到了實際上他與「世界」之間並沒有那麼大的溝壑,在他的世界之外的地方,他和自己和解。他把希望寄託於他的兒子身上,因為他兒子的大膽,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很多寫種族問題的作者會把整本書變成抱怨和逼逼,讓讀者心生厭倦和無力,但是這本書沒有,給了完美的結局。

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這本書以後,與自己偏見中的另一個世界和其中的人們握手言和。

推薦閱讀:

如何在不違法的情況下,保護女朋友?
王澤鑒的《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怎麼看?
為什麼改裝車輛是違法的,私自改裝車輛會受到那些處罰?
國際併購交易中如何進行稅務風險的控制?如何進行稅務籌劃?

TAG:法律 | 种族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