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動,學習再多也沒有用
01-31
近有一個困惑,就是一下子學習很多課程,沒有來得及消化,現在腦子裡全都是一團漿糊,混亂不清,每個知識點都沒有很好地鏈接起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現象。我記得以前讀書時,有時候會提前預習一下課文,特別是數學,預習過後感覺到迷迷糊糊,有點似懂非懂的樣子,你要我說清楚是什麼意思吧,我腦子了可能有個印象,但是又說不清楚。我大學學高數或者線性代數時,我只要一看課文,我就知道這個解題的方法了,但是自己真正做題時,又感覺不知道從何下手。等到老師上過課了,也按照老師的方法做了些練習,自己最後才會真正掌握這個方法。數學的邏輯性比較高,就要求動手能力比較強。現在想想,從小學到大學,感覺數學的作業是最多的,估計就是這個知行合一的原因吧。」知行合一「這個理念,我最早是從課文里知道的,我也忘記了具體是哪年級的課本,也忘記什麼文章哪個語文老師教的了,只記得語文老師老師重複地給我提,學習要知行合一。當時沒什麼感覺,現在回想起來,這個理論真的太智慧、太重要了。其實我們小學的很多課文,教我們的知識看似簡單,現在回想起了,這些知識全都是大智慧啊,只是我們年少無知,非要等到出社會撞得頭破血流,才會回想起這是大智慧我們早就知道了,只是我們沒有運動到生活中罷了。
知識的吸收分為三個部分:輸入、處理、輸出,這三個缺一不可。大腦會欺騙你,你只聽過沒有思考過的東西不是你的。你只聽和思考,沒有輸出過的東西,很多時候在大腦裡面是雜亂無章存在的,但是大腦可以忍受這種chaos,但是輸出的時候,你為了讓別人可以聽懂,你就不得不把信息處理到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邏輯清晰的關聯上。這時候,這東西就真的徹底屬於你了,很難被奪走了。所以大熊老師要求我們要每天堅持寫作,就是要把我們每天學到的知識能夠系統的處理,然後再輸出來,最終這些知識才真正變為我們的知識。
下一步,就是整理好這幾天學到的知識,思考一下它們的聯繫,然後再寫出來。晚安。
推薦閱讀:
※知行合一的門檻--拿命來換!
※為什麼知行合一那麼難做到?因為有一種被忽略的知識,暗知識
※男過三十,養浩然之氣
※笨方法學寫作之如何練習寫作
※王陽明的致良知,該如何理解?
TAG: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