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也會打孩子嗎?

近日蒙特梭利家庭教育群里一位朋友說自己終於還是打孩子了。「就是最近女兒特別愛哭 早上我上班前和老公要一起走,不能送她她會哭;一個要求沒滿足她會哭,吃飯做事拖拉等等。我覺得她好像太嬌氣了。今天實在受不了就踢她屁股了。以前暴怒的時候這一幕像放電影一樣在我腦海里過過很多遍,今天我好像也不至於生氣到這種地步,但我就是好像要故意這麼做一樣。」

n

這位媽媽加入我們的蒙特梭利愛之旅,一直都很積極用心。有時候還會給大家分享一些孩子講故事的音頻。孩子的聲音很好聽。從一開始的奶聲奶氣,到後來自己編故事加入金字塔元素,語言表達能力提高非常明顯。媽媽的聲音非常溫柔,我一度以為是她故意給孩子說話的聲音,沒想到人家平時也是這樣說話,真是把我羨慕煞了!

n

這樣一位溫柔的,追求成長的媽媽居然也打孩子了?

n

聽起來有一點令人困惑。但是真正帶過孩子的人,卻絲毫不覺得奇怪。

n

有一句話大家或許都聽過,「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兩百次離婚的念頭和五十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n

在育兒路上,我想說,「即使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十八年中也會有兩百次摔門離開的念頭和五十次揍孩子的想法。」

n

一個家裡生活著幾個個性喜好生活節奏不盡相同的人,相互之間必定會產生各種摩擦。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天都在變化。孩子的情緒就好像坐過山車一樣,一會兒飛到天上,一會兒落到低谷。早上說好了一天的安排,轉瞬孩子一個念頭就不得不改變計劃。你算好了時間可以做這個做那個,孩子發個倔,再來個滾地哭鬧,你的計劃就全部泡湯。如果此時正好身處公共場所,家長們還必須承受旁邊射過來的無數目光。有時候,還要保護自己的熊孩子不被大學生的無影腿所誤傷。雖然陪伴孩子樂趣無窮,但也是無時無刻不在考驗我們的智慧和耐心。表面上看起來,陪孩子就是吃喝拉撒睡這幾件事情,比當醫生做手術簡單多了。但是真正陪伴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帶孩子其實真的不容易。沒有對孩子的愛,誰願意花上十八年的心血來做這件事情呢?

n

母愛是一種天然的情感。但是母愛轉化為家庭教育卻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n

我的蒙特梭利老師告訴我,如何做父母,其實往往在12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也就是說,我們怎麼對待孩子,其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自己曾經受到過什麼樣的對待。我的大腦在0-3歲之間產生大量的神經突觸,之後又進行複雜的修飾。一方面,環境中的一切(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父母的言行)都在影響幼兒的大腦建設;另一方面,幼兒在這個階段學到的東西往往會深深地印刻在他們的大腦里。多元智能理論創始人加德納說人的學習分成三種:本能性學習,知識性學習,專家性學習。本能性學習就是指我們幼年階段的學習。家庭中孩子們不但學習數數,畫畫,寫字,學習騎自行車,他們還在學習如何做父母。我的女兒經常用我對待她的方式去對待弟弟,這其實就是她在無意識中為以後自己做父母而打基礎呢。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的本能性學習學到的是「打是親罵是愛」。我們幼時接受的這種觀點,對於我們來說,就好像吃飯睡覺那麼本能了。

n

等到我們成年,假如不是社會巨變,我們中的絕大部分基本上就是沿襲舊的育兒模式了,這也就是幾千年來中國家庭結構穩定的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身處社會快速發展的漩渦中的我們,幸或不幸,接觸到了新的育兒觀。正面管教,快樂育兒,自由和愛,等等,給我們帶來了強烈衝擊。很多人開始反思,並且身體力行。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這位媽媽。

n

可是為什麼每天堅持學習成長,卻還是不能避免打孩子的行為呢?

n

因為我們成年以後對育兒的學習屬於知識性的學習,而知識性的學習往往是膚淺的,無法和本能性的學習相抗衡。我們在書里看到打孩子的種種不好,時時提醒自己要愛護尊重孩子,可是真臨到眼前,卻還是會忍不住依從自己的本能,打罵起孩子來。這就好像我們明明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鍛煉身體身體棒。但是倦意困意慣性襲來,我們還是會舉手投降。明明知道要控制飲食,就是忍不住要吃下眼前的巧克力蛋糕。每天都念叨著斷舍離,斷舍離。最後家裡的東西反而越來越多。和本能對抗,就好像一個人騎在一頭大象背上。大象發狂亂奔起來,人拚命想要拉住那頭大象。最後幾乎總是徒勞無功,敗下陣來。

n

如果知識性的學習註定失敗,那我們是否就失去希望了呢?

n

不是的。我們還有另外一種學習方式,那就是「專家性學習。」專家性學習的特點是不分年齡階段,誰都可以進行。和知識性學習強調記憶不一樣,專家性學習的特點就是反覆的鑽研實踐。專家性學習是知識真正靈活用於實踐的階段,只有進入這個階段,我們的社會才有可能進步,我們才有了自我成長的空間。

n

那麼在家庭教育領域,我們如何通過專家性學習來處理自己面對熊孩子時的情緒呢?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則,那就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停手閉嘴,開動腦筋,好好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我的情緒來自哪裡?孩子的情緒來自哪裡?我和孩子的界限在哪裡?

n

1.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

n

很多家長也許第一個念頭就是,「當然是孩子不聽話,我才會生氣啊!」

n

暫停。

n

想一想,這句話究竟來自哪裡?在你小時候,是不是聽到過很多次?在你的父母這樣指責你的時候,你就已經學會了這個邏輯。這個邏輯非常清晰:孩子不聽話,家長就可以生氣!經過了反覆多次的刺激,你接受了這個邏輯,這就是你本能學習的結果。有了這樣的本能性認識,看到孩子不聽話就生氣,張嘴罵孩子,舉手打孩子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n

這是打罵孩子的邏輯來源。另一方面,打罵孩子還需要足夠的情緒積累。這種積累一部分來自現實生活的種種焦慮困頓,一部分則很可能來自自己小時候的經歷。

n

挨打挨罵的苦痛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每一次的傷痛都好像心裡挨了一刀。傷口癒合得再好,也會留下瘢痕。挨打挨罵時候的負面情緒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就會留在傷口裡面。隨著時間流逝,這些負面情緒在傷口裡面慢慢化膿。每一次瘢痕受到衝擊,都有可能引發傷口的再次破裂流膿。想想看,孩子特別讓你生氣的一些行為,是不是有一種特別熟悉的感覺?你內心深處挨打挨罵時候經歷的痛苦被再次揭開。你的傷口破裂,開始流膿。

n

這個時候,仔細體察以下,你的內心深處是不是有一個聲音在說,「老子小時候就是因為這個挨打的。小子,你也別想逃過去!」你的情緒找到一個突破口,舊傷口的膿液流了出來,你感覺到情緒上的一种放松。那種感覺的確來的比較爽。只不過,這种放松往往是暫時性的。你的傷口沒有得到完整的清創處理,負面情緒還留在體內,慢慢積蓄,等著下一次的流膿釋放。

n

2. 了解孩子的情緒來源。

n

孩子不是機器人,而是多種情緒的混合體。他們的大腦建設還不完全,無法象大人一樣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旦遇到難以克服的問題,他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哭鬧。在蒙特梭利的書里,她記錄了各種各樣孩子的哭鬧,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說有一次一起遠足的朋友脫了衣服,一歲半的孩子立刻就大哭起來,怎麼安慰都停不下來。蒙特梭利建議朋友重新穿上衣服,孩子馬上就不哭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Chapter 8. p50-51)。媽媽穿外套脫外套,對於大人來說是一件不足為道的小事。可是對於孩子來說,她無法接受媽媽的改變。孩子還不會說話,唯一的表達方式就是哭鬧。孩子有很多時候的行為是他們某個特定階段的發育決定的,很多時候孩子沒有辦法和環境產生一個和諧相處的狀態,超出了他們的理性範圍,就會用哭鬧錶達出來。這其實不是孩子在挑戰父母,而是孩子需要父母幫助。

n

孩子哭鬧的原因可以有成百上千種。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對李雪「孩子哭鬧就滿足」觀點的分析 - 知乎專欄 我寫到了孩子哭鬧的幾類原因可以供大家參考。在這篇文章裡面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 知乎專欄 也描述了孩子的兩種哭鬧和解決辦法。

n

3. 和孩子劃清界限。

n

人和人之間存在邊界。家長和孩子之間也同樣存在邊界。如何界定這個邊界呢?有一個簡單的原則,那就是家長的問題家長解決,孩子的問題,依據孩子的能力,需要在家長的協助下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蒙特梭利孩子們所說的「幫助我讓我來完成」,在處理情緒問題的時候,同樣適用。

n

家長的問題,表面上看是孩子引發的。但是請記住,你的舊傷口不是孩子造成的。孩子只是不小心觸碰到了你的傷口。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自己進行反覆多次的清創處理,徹底清除傷口裡的膿液,讓自己的傷口徹底癒合。

n

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努力找到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我曾經在https://zhuanlan.zhihu.com/p/24727658里寫過,「哭鬧是孩子們的一種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背後有很多原因。幫助孩子找到他們哭鬧的原因,並且和孩子一起來解決問題,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交流。這樣的做法的確費心費力,但是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發展出一個健全的人格。」

n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一旦覺察到自己有情緒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對孩子說,「我現在需要離開一會兒」。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自己獨自呆上一會兒。好好想想上面的三個問題:我有情緒了。這個情緒究竟來自哪裡?孩子遇到了什麼問題?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n

和自己的本能對抗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我的老師給我說過我們學校的一位學生做過的調查。她是真正走到監獄裡面去接觸那些囚犯媽媽的。有一位媽媽擔心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傷害孩子的衝動,就生生把自己的手砍斷了。我不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這位媽媽肯定是兒時經歷了太多的傷痛,才會忍不住想要傷害自己的孩子。但是她的母愛同時也強大到了這樣的一種程度,意志強大到了這樣一種程度。最後她砍斷自己那隻隨時可能傷害孩子的手!

n

這位媽媽的經歷讓人同情,她的勇氣令人佩服。

n

我相信各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強大。

n

和自己的過去來一個斷舍離,肯定會是痛苦的經歷。但是我們只有鼓起勇氣,徹底給自己的傷口清創處理,我們的傷口才能真正癒合。只有在家庭教育實踐中反覆思考以上幾個問題,一點一點重建自己的思維模式,我們才能從知識性學習的階段,真正邁進專家性學習階段。我們的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改觀。

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夫人阿比蓋爾·亞當斯(Abigail Adams)曾經告誡我們,Learning is not attained by chance, it must be sought for with ardor, and attended with diligence. 學習不是信手偶得,熱情和勤奮缺一不可。

共勉之。

想要加入蒙特梭利家庭教育群的朋友,請加微信ikids885。

推薦閱讀:

姐姐在一歲七個月的時候有了弟弟,以後的幾個月經常崩潰式的大哭,該怎麼辦?
「天使寶寶」的日常作息表 ——談談如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糟糕兩歲」和「可怕三歲」(教師篇)
三歲女孩只吃米飯和饅頭 不吃菜和肉怎麼辦?
為什麼孩子喜歡小空間?
Begin: 愛麗絲與奇妙豆的故事

TAG:蒙特梭利 | 家庭教育 | 幼儿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