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雙核天行有常(三):中國先手去槓桿橫剪全球,狙擊美元吸血挑戰壟斷資本金融霸權。
摘要:(一)中國央行自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縮表,本質上是在跟壟斷資本競爭剪羊毛。中國近三年來半渡劫擊美元吸血即將取得階段性成果;(二)在中國和壟斷資本共同管理世界的話語權體系下,新興經濟體被剪羊毛的程度會減輕。本周中國即將利用召開的一帶一路峰會,就是在給世界相關國家提供系統性的恢復方案;(三)美國利益和美元利益(壟斷資本)並不一致,中國利用這次主動出擊去槓桿,實際上是一次聯合美國利益擠壓美元利益生存空間的一次戰略嘗試。其效果雖然依然值得評估,但是HX的主動出擊的鬥爭精神和戰略眼光,值得稱道。
首先,提綱挈領,我們在世界從亂紀元進入恆紀元(最終話):雙核模式循環下的恆紀元一文中,已經詳細描述了未來中國和壟斷資本共同治理世界的恆紀元的經濟運轉模式。簡單的模型就是:中國輸出產能過剩系統性風險,是太陽。
壟斷資本輸出通貨膨脹風險,是太陰。
中國利用人民幣美元輸出通貨膨脹風險,是少陰。
壟斷資本利用中國市場輸出產能過剩系統性風險,是少陽。
所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具體說來,中國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外輸出產能過剩和緊縮,造成對象國的商業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另一方面中國可以通過對外輸出美元的過剩和緊縮,造成對象國的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這兩者,前者是中國自己直接剪羊毛,後者是中國在壟斷資本的貨幣體系下剪羊毛。之所以我們說世界在恆紀元里是較為明顯的二元論,就是因為在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將充斥著類似的較為明顯的二元辯證統一的邏輯關係。
在過去幾年年內,由於世界正加速走在一條通向這個雙核體系的路上,世界各國普遍的反應是中國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而中國一直都在客觀上做著狙擊美元吸血的作用:通過在對象國提供人民幣本幣互換協議,替對象國卸掉美元槓桿;跟壟斷資本競價購買對象國的廉價資產,從實質上減輕了對象國被壟斷資本剪羊毛的力度;更是通過人民幣美元匯率波動以及美債美股來回干預美國市場的信心。
第二,中國目前已經到了可以先下手為強的戰略窗口期。
自金融危機以來,壟斷資本借美國QE,強行用貨幣通脹來洗劫全世界的財富。各個國家為了自保不被剪羊毛,只能紛紛大量印錢,對沖美國貨幣帶來的負面效應。
也就是說,過去十年的通脹是雙重的:美元QE輸入性通脹和各國自己的防禦性通脹。
這個遊戲其實很簡單,印錢是為了未來收緊銀根吸血。小經濟體跟著壟斷資本印錢可以起到短期內抵禦外來貨幣起底的作用,但是長期內由於體量和貨幣本身公信力不如美元,必然會有信用崩塌,進而最終難逃被剪的命運。
所以,這就是一個比誰氣長的准戰爭。誰能拖到最後,誰就贏家通吃。
原理就是,雖然理論上貨幣超發無非就是全世界一起貨幣貶值。但是如果有貨幣強權回收流動性,那貨幣通脹就從全球規模內的較平均,變成了強權國家的貨幣相對回歸購買力基本價值,弱勢國家貨幣進一步惡性通脹,最終金融危機,資產被廉價收購剪羊毛。
於是我們在這漫長的十年中,看到了各個經濟體紛紛支持不住,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如歐洲日本甚至出現了負利率,而巴西和委內瑞拉等拉美等新興經濟體更是走向了地緣動蕩政權更迭。
(順便說一句,印度處理這件事的手段比較特殊,一方面印度跟著中國的經濟政策走,佔盡了搭便車的便宜,一方面印度民族主義勢力上台,通過新幣換舊幣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一路挺了過來,至於以後走勢如何,我們未來會進一步分析。畢竟,佔了中國和壟斷資本便宜的印度,我不覺得能夠到最後笑的多開心。)
拖到最後,連美國都出現了床破上台這種民族主義崛起的事件,更別說英國脫歐,歐盟體系搖搖欲墜。
難怪有人說,在這個比爛的時代,乾脆發動戰爭來解決問題好了。
而事實上,壟斷資本目前並沒有完全做好收緊銀根的準備,美聯儲一再說要加息和縮表,但是目前美國FED fund的rate依然徘徊不到1%,離歷史上剪羊毛的常規區間5%還有較長的距離。美國加息預期和加息之所以這麼不幹脆,就是因為中國在這中間扮演了稀釋美聯儲加息效果,同時補貼對象國使得美元吸血異常費力的角色。
第三,中國率先橫剪全世界羊毛。
(1)稀釋美聯儲加息效果。
最近十年,中國國內當然也在承受著人民幣對內通貨膨脹,對外貶值的巨大壓力。中國使用了房地產來拴住了產業基礎和購買力,但依然出現了房地產價格不受控制的頭疼局面。究其原委,主要原因依然是因為美元QE帶來的輸入性通貨膨脹和央行的防禦性通貨膨脹。解決問題的方案之一,就是把輸入的美元弄出去。
於是在2015年股災之前後,中國的外匯儲備開始從2014年的最高點近4萬億美元,跌落到了2016年底的三萬億美元不到。那一段時間,全球媒體哀嚎「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信心墜入谷底,外資加速逃離中國」。可真要是說中國這兩年對外流出的近2.5萬億美元(一萬億賬面+1.5萬億貿易順差)全部是境外投資者熱錢的流出,恐怕也是一廂情願。
我們看到,在「國家隊」不斷出擊境外的過程中,全球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暖,尤其是美國道瓊斯市場,竟然在床破當選的過程中一路衝到21000點。這其中急速拉高的主力究竟是中資還是壟斷資本,耐人尋味。
也就是說,美聯儲本身是要吸收全世界的遊資,結果吸來了中國的國資。國資把美國資產和全世界資產一下推到了遠離基本面的危險價位,使得國際遊資不敢涉險建倉。這就提高了美國下一步繼續升息的成本。
(2)和壟斷資本競價購買對象國資產。
這個我們說過很多了,比如最近的巴西航空。壟斷資本費勁巴拉敲碎了巴西的主權殼子和航空行業保護,結果被海航搶了先。我要是壟斷資本我也會氣的吐血的。
中資在海外大肆收購,就壓低了壟斷資本和美元吸血的獲利空間。
(3)中國主動回收流動性,在美聯儲沒有升息到位的時候,在包括美國市場在內的國際資本市場上提前收割。
我們在2015年的文章中說,狙擊美元升值是一場「錦州戰役」。從今年第一季度GDP反彈的數據來看,我們已經完成了塔山狙擊戰,並且已經紮好了口袋。
這個口袋就是央行縮表。
央行總資產在一月底約為34萬8千億,而到了三月底就變成了33萬7千億,少了接近1.1萬億元。鑒於現在4月數據還沒有公布,個人預計央行第二季度仍將保證至少相同的速率進行縮表和回收流動性。
而與此同時,央行一月到四月的外匯儲備始終穩定在3萬億美元上下。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現在持續縮表緊縮流動性,同時外匯儲備沒有明顯增加,那合理的解釋之一就是,金融機構的表外資產直接被贖回人民幣。
(4)怎麼理解HX在四月底發表的重要講話「是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在世界雙核天行有常(二):關於「中等收入陷阱」和「房地產魔咒」一文中,我們詳細論述了房地產作為一般等價物,錨定了中國的產能和購買力的功能。
因此,我個人認為,所謂的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指的就是維持房地產價格的穩定。
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要在房地產市場不出現大幅下挫的前提下,回收流動性。
也可以這麼理解,除了房地產不能破,什麼都可以破。
因此,我們看到了從4月以來一行三會密集的動作,在這裡就不詳細論述了。但是大概的邏輯是:
第一,鎖死房價和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
第二,縮表,吸收流動性。
第三,銀行等金融機構因為要還人民幣給央行,必須套現在海外的資產,換回人民幣給央行。
所以我們才看到,央行在縮表的同時,外匯儲備目前仍然維持在較穩定的範圍內浮動。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穩定在6.9附近。
而事實上,美國股市正在出現巨大的頭部,同時加拿大房地產次貸危機在深度發酵。
新聞鏈接:加拿大「次貸風暴」持續發酵 你是否會想起10年前的美國?
(5)美國市場的反應。
如同XXXX,華爾街時報的很多消息,也可以反著解讀。
5月8日,WSJ提到VIX指數創下了歷史新低,表明投資者對市場信心異常高漲。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一個神秘的買家,「50 Cent」花上億美元開始購買VIX為標底的金融產品,與市場的積極情緒對賭。
下面是CNBC報道:
A mysterious trader known as 50 Cent is betting millions on a volatility spike — but why?有意思的是,「50 Cent」,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
不管VIX是否真的會暴漲,某種意義上這反映了美國市場對於當前股票市場不確定情況的憂慮。
第四,以正和以奇勝,中國對對象國在羊毛還未開剪就已經提出了恢復計劃。
(參見世界雙核天行有常(四):一帶一路峰會,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和體系構建)
第五,分而治之,聯合美國利益,壓縮壟斷資本的生存空間。
(參見世界雙核天行有常(五):美國利益還是美元利益?如何理解中美百日計劃)
延伸閱讀:
今天(五月十三日)華爾街時報攥文,說人民幣在離岸市場上表現冷靜,是因為,當下的中國股市債市表現不好是由於中國主動去槓桿,而不是經濟基本面不好。
https://www.wsj.com/articles/yuan-becomes-oasis-of-calm-in-chinas-volatile-markets-1494576420這也算是給這篇和文章中提出的理論提供了一個側證:國際上的超級散戶們之所以對中國有信心,是知道中國是始作俑者,而不是受害者。
推薦閱讀:
※阿里的「芝麻信用」大棋 ,下得不簡單!
※做股票有什麼真正有用書?
※資本新金融再落子 供應鏈金融及小微金融平台聯易融完成B輪融資 | 華興逐鹿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券商的量化投資部門主要是做什麼的?
※2013 年的房價會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