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華舊夢|張愛玲對衣服的執念,恐怕不亞於對愛情

張愛玲的生命里有兩件大事,一是文字,二是服裝。前者是她的傳奇,後者是她的執念。關於她的故事,如今依然經久不息,但你是否知道,她還是一位有著服裝設計夢的藝術發燒友。

「對於不會說話的人,衣服是一種語言,隨身帶著的是袖珍戲劇。」

張愛玲認為,衣著能夠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甚至本質,她習慣從服飾里觀察人性冷暖、世態炎涼,因此幾乎在她的每一篇小說中都有著鮮明而細膩的服飾描寫。有人說,在張愛玲的文字里,我們看到了一場民國時裝秀:

她在戶內也圍著一條紅藍格子的小圍巾,襯著深藍布罩袍,倒像個高小女生的打扮。藍布罩袍已經洗得絨兜兜地泛了灰白,那顏色倒有一種溫雅的感覺,像一種線裝書的暗藍色封面。——《半生緣》

耳朵上戴了二寸來長的玻璃翠寶塔墜子,又換上了蘋果綠喬琪紗旗袍,高領圈,荷葉邊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金鎖記》

她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樣的愛時髦,在粗布衫外面加上一件衣絨線背心,短背心底下,露出一大截衫子,越發覺得非驢非馬。——《沉香屑?第一爐香》

對於服飾的描寫,原本只能依靠我們的想像和猜測,而幸運的是,一些影視作品給了我們直觀的視覺感受,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色戒》中湯唯扮演的王佳芝:

臉上淡妝,只有兩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塗得亮汪汪的,嬌紅欲滴,雲鬢蓬鬆往上掃,後發齊肩,光著手臂,電藍水漬紋緞齊膝旗袍,小圓角衣領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樣。領口一隻別針,與碎鑽鑲藍寶石的「紐扣」耳環成套。——《色戒》

20世紀40年代的時尚風潮是一襲緊身的絲綢旗袍,配上復古的小捲髮,項鏈、耳環、手錶、皮包,透明絲襪及高跟皮鞋,一方手帕掖在裸露的手臂腋下紐扣間,鑽戒是闊太太們「炫富」的焦點。

張愛玲坦言自己有「clothes crazy」心理,一輩子無法逃脫對服飾的執念。在文章《更衣記》中,她不僅梳理了中國服裝的歷史,更是將其與西方時裝做比,對每一種穿衣風格附上自己獨到的見解,令人驚嘆一個作家竟能對服裝設計研究得如此精徹:

根據歷代的圖畫,昭君出塞所戴的風兜是愛斯基摩式的,簡單大方,好萊塢明星仿製者頗多。——《更衣記》

現代西方的時裝,不必要的點綴品未嘗不花樣多端,但是都有個目的——把眼睛的藍色發揚光大起來,補助不發達的胸部,使人看上去高些或矮些,集中注意力在腰肢上,消滅臀部過度的曲線古中國衣衫上的點綴品卻是完全無意義的。

——《更衣記》

「八歲我要梳愛司頭,十歲我要穿高跟鞋」;中學時發願「要穿最別緻的衣服週遊世界」;十四歲拿到第一筆稿費給自己買了一支口紅,並發誓,要成為卡通畫家,賺錢,買房子,買新衣服;大學獎學金全都用來做服裝;與好友炎櫻合開時裝店……一向以成熟穩重著稱的張愛玲一碰到「服裝」二字,就變得少有的任性而可愛了。

兒時的張愛玲 ↓↓

因為特立獨行的審美風格,張愛玲被外人稱作 「奇裝炫人」。那麼張愛玲的服裝設計理念和風格到底是怎樣的呢?

顏色:參差的對照,是可喜的刺激。孔雀藍、艷紅、檸檬黃,張愛玲就像一個調色盤,幾乎可以容納世間的一切色彩,因為她「永遠對顏色感到饑渴」。同時,她喜歡將色彩進行強烈的對比,愈熾烈愈著迷。

面料:上至綢緞、下至土布,只要是張愛玲想穿的,都可以被做成衣服。張愛玲從小就喜歡去虹口買日本布料,因為日本花布一件就是一幅圖畫,一卷卷都像古畫兒似的捲起。

張愛玲遺物 ↓↓

圖案:張愛玲偏愛惹眼的圖案,比如「一朵一朵藍的白的大花」或是「最刺目的玫瑰紅印著粉紅花朵,嫩黃綠的葉子,印在深紫或碧綠地上」,她就喜歡穿著 「博物院的名畫到處走,遍體森森然飄飄欲仙,完全不管別人的觀感。」

款式:張愛玲出身中國傳統貴族,自然偏愛旗袍這樣的中國古典服飾,但同時她也受著西方教育的深遠影響,因此我們常常看到她穿著「中西結合」的改良款出街,彷彿在看《花樣年華》和《穿普拉達的女王》的結合版電影,張揚而大膽。張愛玲自己的解釋為:我既不是美女,也沒有什麼特點,不用這些來招搖,怎麼引得起別人的注意?

張愛玲與李香蘭 ↓↓

張愛玲設計手稿 ↓↓

不流俗、不炫耀,既有感性的叛逆,又有挑剔的優雅,張愛玲的衣服便如其人——個性十足,孤傲而從容。她身上散發著一種摩登與貴族融合的氣息,擁有設計師獨一無二的氣質。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張愛玲的戀衣情結與她的人生際遇不無關係,她把服裝轉化成展示自己、宣洩自己的秀場,用奇特的藝術化方式證明了自己不負此生。

這裡是虞師菁的知乎,這裡的一切,只和服裝設計有關

歡迎留言評論或私信諮詢


推薦閱讀:

張愛玲善用比喻,她的作品中有哪些讓人稱奇的比喻?
想問 張愛玲?
有男生喜歡看張愛玲的書嗎?
很多人不喜歡張愛玲,為什麼?
如何理解“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这句话?

TAG:艺术留学 | 服装设计 | 张爱玲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