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曾經讀了一千年的假《尚書》,你還敢隨便讀經典嗎?
很多朋友一想到朱自清這個名字,首先要想到的是《背影》、《荷塘月色》。不錯,朱自清的散文寫得好,有民國時期文人的那種「人情味」。那時候白話文普及還不太久,散文的文字簡單,語法的約束少,加上這些文化名家的努力,現代漢語從一開始,就有很高的文學水準。
那一代民國學者對現代漢語的貢獻,其實跟他們深厚的國學底蘊分不開。抗日戰爭時期,朱自清在昆明的「西南聯大」教書,深感於當時介紹祖國傳統經典的教材過於粗糙,親自編撰了一本介紹國學經典的書,叫《朱自清講國學》。
想想當年朱自清那一代知識分子,受困於大後方,忍受著戰爭帶來的痛苦,還心繫民族文化,真是叫人欽佩。朱自清不僅對民族文化有感情,還認真考據,仔細研究,大膽地引進西方學術研究的方法,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梳理,寫出來的書,不論學術成就,還是思想高度,都是國學研究的一座高峰,甚至很多論點至今仍然是理論權威。
朱自清的語言很美,介紹國學經典的思路清晰,邏輯連貫,我差不多是用了一個下午,一口氣就讀完了《朱自清講國學》這本書。想必日後還會經常再讀,我可不想錯過任何有意思的細節。
比如說這本書在介紹到《尚書》的時候,可以說大大地震撼到了我。朱自清先生通過詳細的考據,嚴密地邏輯推演,和認真地比對,介紹到一個關於《尚書》的細節。原來,我們歷史上,曾經有一千多年,讀的都是假的《尚書》。
史書上有記載,孔子為弟子說《書》,只是我們現在已經無法考據,孔子說的這個《書》,到底是不是尚書。但是有非常詳實的史料證明,《尚書》最晚在戰國時期就編撰成書了。
《尚書》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差點被燒盡,漢初孔子後人孔安國向朝廷獻《古文尚書》,可惜這本孤本是遠古文字。到了三國的時候,魏國的一個叫王肅的傢伙,偽造了《漢書》,而且還偽造了《孔安國傳》。這之後,根據古文字考據來的《古文尚書》,和王肅偽造的《尚書》就同時流傳於世。到唐代,皇家編撰經典,竟然採用了偽作,一致正本的《古文尚書》差點失傳,直到清代才被學者通過詳細考據,重新發現這本被埋沒了一千多年的古書。
我們今天很多人讀經典,不太注意版本問題,很多經典的注釋也不嚴謹,表面上看起來還有一種「六經注我」的氣魄,其實,讀書又哪是這種讀法。真心要想了解國學經典,我推薦大家先讀一讀朱自清那一代知識分子的書,你會受益無窮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被媽媽送去深山私塾里學習四書五經的胡玄姬?
※四書五經中哪些重要內容需要牢記,甚至是熟背?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是否過於偏激?
※《尚書》今古文篇目考
※初讀論語,發現論語給自己的感覺與沒讀的時候大相徑庭,究竟為什麼讓我們覺得論語高高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