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嘉慶皇帝——勤慎敬誠,卻又莫名奇妙使清朝走衰退
嘉慶皇帝名顒琰(讀永炎),是乾隆的15阿哥。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貴人,34歲才生的他,可見並不受寵。
他既不是嫡出,又不是長子,為啥皇帝輪到他來當?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先說客觀原因,也就是其他皇子中沒有適合人選。
大阿哥,病死。二阿哥,早殤。三阿哥,八阿哥因為乾隆最愛的皇后富察氏去世時,哭得不夠大聲,被乾隆「切責之」,後來就嚇得病死了。四阿哥,也先於乾隆而死。
五阿哥,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永琪,很受父皇鍾愛,本欲立為儲君,後也病逝。(大家要是有點浪漫主義情節,把它想像成是永琪和小燕子去了雲南幸福過一輩子,乾隆只好對天下宣稱他病死,也行,哈哈)
六阿哥曾領修四庫全書,但乾隆55年也死了(主要是乾隆自己太能活了)。7,9,10也早殤。
11,12,13阿哥,乃乾隆第二位皇后烏拉那拉氏所生(就是還珠格格裡面那位),後因為忤逆皇帝,主動削髮,所以這幾位阿哥也沒戲了
14,16阿哥四歲早殤,17阿哥「好游嬉」,也不能為儲。所以前面十七位皇子,真的就只剩一個選擇,那就是十五阿哥永琰了。
---------------------------------------
主觀原因,則是因為顒琰長期當儲君,早已培養出隱忍的性格。(這點類似雍正的皇子生期,不隱忍不能出頭啊)
他的為人處事箴言為「養心,敬身,勤業,虛己,致誠」,哪怕當了皇帝後還要被自己皇阿瑪像訓兒子一樣訓(「侍坐太上皇,上喜則亦喜,笑則亦笑」,光從這段的字裡行間就已經能feel得到「忍」了吧),性格不夠謙卑的絕對忍受不了。
------------------------------------------
清朝從乾隆後期開始,社會已經弊病叢生。嘉慶雖然一生也克勤克儉,每天思考如何更好的治理國家,但始終見效甚微。為何?同樣也有內因和外因。內因是他自身性格的弱點,過於保守,不能大刀闊斧改革;外因則是西方列強已經開始滋擾中國的大門,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就算換任何一位上台執政,估計都很難意識得到自身國家的落後,除非他們像李鴻章那樣真的去歐洲親眼看過,否則很難醒悟的。
嘉慶一親政不久就遇到白蓮教大起義——農民起義大多都只有一個原因,吃不飽飯,官逼民反唄,這就不展開講了。起義平息之後,嘉慶下了罪己詔,表達出了自省的一面。
之後,又碰到兩件奇葩事件:陳德行刺和天理教進攻紫禁城事件。
第一件事,主角陳德只不過是個平頭百姓,因為活在社會底層,受盡欺凌,不想活了,想死之前出名一把,於是就帶著15歲的兒子衝進宮去,拿著小刀一把行刺。且不說宮門的守衛都是幹什麼吃的,光說當時皇帝身邊上百名侍衛,竟然全都呆若木雞,沒人上前阻攔——可見尸位素餐到什麼程度。
然後就是天理教事件,原本是有5千人想起義的,只不過大部隊在省外,京城裡只有200人。結果外面的因為事情泄露而耽擱了,城裡的200人竟然就自己動手了。其實這事就跟動物集體自殺一樣難以理解,200名拿著鋤頭的農民能幹得過幾千名火器營官兵?並不是因為這些農民太蠢,而是他們不自殺也真的沒什麼活頭了。
從以上兩事就能反映出社會的凋敝程度。
事後,嘉慶發出《遇變罪己詔》,裡面說:「當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朕雖再三告誡,舌乾唇焦,諸臣仍未能領會……唯返躬修省,改過正心,上答天慈,下釋民怨……切勿尸祿保位,益增朕罪。」
從罪己詔中,能看出嘉慶遇事總是先反省自己,光這一點就已經很難得。很多皇帝,包括他爸乾隆,都是遇事即喜歡責罪大臣,而從不反思自己有何過錯。
二是敢於直面問題,承認有民怨,光這點,也是不容易了。多少朝代,無論怎麼拐彎抹角,都不敢承認有民怨,寧願說「你們信不信隨便,反正我是信沒有民怨的」之類的話,你們懂的。
如果身處唐宋明這些朝代,嘉慶的綜合素質已經足夠被稱為一代仁君了(因為那時西方也沒開始崛起),可惜他所處的時代不給他名垂青史的機會。
-------------------------------------------------------
嘉慶的保守體現在他禁止開礦。他的理念是,人民最重要的是吃飽飯,所以重農即可,本朝禁止開礦。而且他認為開礦必須聚集人眾,容易滋事,危害治安。另外他還覺得,挖金礦是為了圖利,而儒家思想是恥於言利的——真是讀死書了,「不言利」這一點,用來修身養性當然很適合,但用於治國則不對了,只能說他錯誤理解了概念,又或者說儒家的局限性,他意識不到。
推薦閱讀:
※為什麼滿清皇子名字大多用生僻字?
※怎樣評價清末的三位漢人大臣,左宗棠、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功過?
※18世紀的波蘭翼騎兵和清朝八旗騎兵如果正面開打誰獲勝的幾率大?
※元末和八國聯軍時,為什麼那麼多漢族士大夫甘為蒙元和滿清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