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的反向邏輯

文|團主

五一你回家嗎,端午節你出去旅遊嗎,今天早上小區門口那家早餐店的油條好吃嗎,今天出門晚了98路公交車擠不擠啊,同事小明昨天給你的報表你滿意嗎?

這些都是你自己才知道的事情,這樣的事情重要嗎?當然重要。

它們決定了一張火車票能不能賣出去、一份旅遊合同會不會生成、老王家的油條明天會不會多賣出去一份,98路公交車九點之後會不會少一個乘客,小明的報表用不用重新改。

在宏觀上,一個人的選擇確實無關大局;但是微觀上,每一個決策都是由這些「自己才知道」的信息做出來的。宏觀正是由無數的個體組建起來的,我們行為的統計分析就是宏觀表現,但是宏觀表現的起因卻不能只用宏觀的分析。

我們信奉用知識建造世界,但是我們以為的知識都是那些記錄在書本上的「大眾知識」。這些知識經過檢驗,在一定階段內都是正確的,可以當做建造世界的工具來使用。但是建造世界的知識不光這些,還有我們上述那些「自己才知道知識」。

這些「知識」無法統計和記錄,因為它們在不斷變化。你現在打算五一回家,可能明天就因為一個聚會改變了回家的打算;你本來都做好了旅遊攻略,但結果飛巴厘島的機票漲價一倍,你就決定只在帝都轉一轉了。

構建世界的「知識」一直在變化,所以世界未來的樣子不會是確定的。

更重要的是,你一動,別的事情會跟著變。結果無法預測,現實全是偶然。比如我們接受的是歷史必然性假設,但是事實可能就是個偶然的結果。美國的獨立戰爭可能不是追求獨立的人類之必然選擇,只是因為英國人對美國殖民地收稅收的太高了,但又不給美國殖民地人民平等的公民待遇。

假如當時美國殖民地有金礦,可能英國人就把重心放在採礦上,也就沒心思收美國殖民地人民的稅了(就和現在沙特的財政政策一樣)。如果沒有不公平的稅收負擔,可能美國人民就不會鬧獨立了,可能現在的美國還是英國的一部分。

而英國人之所以收美國人的稅,只是因為他們比西班牙人晚開始殖民其他國家。晚的結果就是富的地方都被西班牙人佔住了,西班牙人可以盡情的掠奪財富。而像美國那麼窮的地方,沒有原生財富,只能派移民過去,讓移民者勞動生產,然後英國人收稅(要知道掠奪財富可比收稅快的多了)。

但反過來,正因為收稅需要和殖民地人民打交道,要有行政管理,所以英國那一套文化制度才慢慢融入了美國社會。而拉美國家被西班牙殖民,只是被掠奪,沒什麼行政管理,也就沒什麼文化制度的遷移。美國和拉美當今的差距不用多說,因此不能說這和制度文化沒關係(要知道南美的自然資源可比北美豐富的多)。

歷史不一定是必然的,倒很可能是偶然的。微觀個體「自己才知道的知識」,佔據了建造世界所需要知識的絕大部分。那這是不是說計劃是無用的,因為計劃是在靜態下做的一個邏輯推導,到了動態的世界裡肯定扭曲變形,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計劃趕不上變化。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計劃還是很有用的。它的作用不在於給我們一個做事情的詳細操作手冊,而是一個大致努力的方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打仗。軍隊是高度紀律化的組織,戰前必定會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但是將軍們經常說的卻是「戰場情況瞬息萬變,一定抓住戰機」,打仗最講究的就是「兵貴神速」。

前後看似矛盾,其實它們是對立統一的。戰前做的作戰計劃,到了戰場肯定會不符合實際情況。士兵和作戰單元的指揮官,肯定需要根據具體戰場情況做出自主行為。之所以講究抓住戰機、兵貴神速,就是要在變化太快的戰場上,在作戰計劃還沒有完全變形前,保證作戰部隊在正確的戰略方向上進行戰鬥。

有了作戰計劃,即使士兵們知道不可能完全照辦(比如前方有暗堡,就算作戰計劃讓衝鋒,作戰部隊肯定也得端了暗堡再衝鋒)。但是有了計劃之後,士兵們就知道大體的作戰方向,指揮官也能知道戰友部隊大體的分布情況和協作方式。在根據「只有自己知道的信息」做判斷時,不至於瞎蒙亂撞。

世界不是確定的,我們意識不到「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的知識才是主要的。計劃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有用,但依然必不可少

團主悟道

要知道,你的喜好,可關乎老王明天的油條銷量喲!


推薦閱讀:

我以前很討厭計劃這件事情

TAG:计划 | 知识 | 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