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磊設計張華:賀蘭山下的共生與共鳴

【關注公眾號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滿足你對建築的所有好奇】

在地營造,包含了建造與地域條件的關係及空間中的社會關係,既包括建築師對當地氣候、環境的回應,對資源、材料的利用,亦隱含了建築師對人文、歷史的思考。馬良行近期推出【在地營造者】欄目,我們將陸續邀請國內外那些獨具地域性的實踐者,從不同的地域發聲,當一片片細小的切口終於匯聚,也許我們可以真正的去談談中國的地域性……

本期受訪者為三磊設計總裁/設計總監張華,內容涉及其對於地域性的認識,以及就銀川韓美林藝術館而言,他與其設計團隊在建造過程中,基於建築所處的地域特徵、歷史文脈、場地條件,而進行的契合場地並形成場所意義的建築營造活動。

受訪人:張華

三磊設計 總裁 / 設計總監

教授級高級建築師

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

如今,

大量建築是在非地域性的價值觀指導下建設的,

探討地域性的建造,反而成為非主流。

................................................................

Q: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談論地域性建造,包括今年剛剛斬獲普利茲克建築大獎的西班牙三人組RCR Arquitectes、2016年獲獎者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2012年獲獎者王澍、2009年獲獎者彼得·卒姆托、2002年獲獎者格倫·馬庫特等等,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評委們似乎也對在地性建築頗為青睞。你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A:關注地域性並非一種趨勢,要看建築所處的具體位置,是在城市中心、城市邊緣,或是在其他某個地區。如今,建築的全球化、強力的資本運作、城市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在這種行業環境下,即便建築師有再多的想法,實踐起來也是有難度的。比如說,在城市的中心區域,即城市建設的密集區域,這種國際性全球化的建設方式,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它已然成為一種主導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正是在這個不可阻擋的主流之下,一些對地域性的探討與實踐就變得尤為重要,其中包括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環境價值等,都變得彌足珍貴。

何謂主流?判斷所謂主流是以建設量為標準嗎?如果說統治著所有建築的總量是在特定價值觀的指導之下建設的,被稱為「主流」,也就驗證了我們此前所說的觀點,也就是說大量的建築是在一種非地域性的價值觀指導下建設的。這樣一來,一些探討地域性的建造,反而成為非主流的趨勢,那麼,這樣的實踐更值得尊重。

...............................................................

以韓美林藝術館為例,

講講在地建造的方式。

................................................................

Q:基於建築所處的地域特徵和歷史文脈,契入場地建造出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建築,就銀川韓美林藝術館的設計過程,你做了哪些調研和嘗試?(當地氣候、場地環境、材料、資源、歷史文化等方面)

A:我們確實是花費了很多精力去做這件事。建築的選址是由韓美林老師、當地管理部門,還有三磊主創團隊一起選定的。從整個選址上,就已經充分考慮了該建築的使命,包括它跟賀蘭山的關係、跟岩畫的關係、跟整個空間參觀動線的關係,還有建築在整個賀蘭山旅遊景區裡面所擔當的角色。建築代表了的韓美林老師對於賀蘭山的尊重,以及他個人藝術與岩畫之間奇妙的關係,還有建築設計師對於大地、山體、岩畫、人的理解,這裡所承載的一切全都反映到了建築之中。在選址的過程中,我們首先充分考慮了建築與山體的關係,同時,考慮到建築與賀蘭山岩畫遺址,所形成的視覺關係和景區參觀動線,最後,我們選定了這個位置。

▲ 場地現場環境

▲ 三磊團隊第一次到訪銀川考察現場

▲ 張華手繪平面圖

Q:在這樣的選址上,與自然的融合是否是你最初設計的出發點?

A:設計之初,我們在當地,特別是在賀蘭山腳下,看到了當地土法建造的民居。這種民居其實保留下來的並不多,只有一小部分當地的原住民還在用這種方法蓋房子。我們也看到了從賀蘭山上滾下來的大塊石頭,漫山遍野,非常普通,當地居民就是利用這些隨手可得的石頭就地建造了他們的房子,營造與圍合生活的區域,也就形成了當地特殊的視覺效果和建造方法。用這樣的方式,建築本身就跟自然肌理非常的統一,彷彿是從土地中生長出來的建築一般。所以在我們建築選址定下來之後,我們也想營造一個彷彿從土地里長出的建築,但是它又不能完全是一個融入自然的建築,它也應該代表人的力量,從天際線上看,它又有一些人的痕迹,比如說硬朗的線條、有分量的外觀,我們希望這個建築能同時表達一種對自然和人的尊重。

▲ 項目概念演化

▲ 項目概念演化

在做建築外形的時候,我們一方面結合了整個地形,因為南北高差大概差了八九米,所以在參觀動線上,應該是從山上逐漸下到山谷,接近建築時,自然而然先上到屋頂上的人工平台,然後指向遠方,再慢慢的沿著建築的參觀中心走下去。參觀完賀蘭山岩畫,走到建築這裡,人會略感疲憊,這個地方應該提供一個像落腳驛站似的場所,片刻歇息,遊人再逐漸向下遊覽。在這個過程中,遊客可以盡情欣賞感受五千年前的歷史、藝術、自然同現代精神的交融與對話,這就又成為一個繼往開來的傳承式的動線。所以建築造型上,我們設計有一道高聳的原石牆體延伸至遠方,其內涵也就在於此。

▲ 建築遊覽路線概念圖

Q:「土法石牆構築」是賀蘭山原住民的房屋建造的智慧結晶,你能談下它的建造手法和施工技術嗎?在銀川韓美林藝術館的建造中您是如何運用該建造手法的?

A:外牆的建造,基本上採用清水混凝土,再加上當地的毛石頭。當地的砌築毛石一般在三四米左右,我們的建築高度有十幾米,相對比較高,所以毛石不能做承重結構,再加上賀蘭山當地規範對抗震烈度的要求為八度,這種情況下,毛石在整個建築只能充當圍護結構,僅從視覺上的感覺來說,它的效果跟傳統原住民用石頭砌築建造效果是一樣的。不過,即便作為圍護結構,從安全性構造的要求來說,毛石也需要跟承重主體結構之間做好連接,而傳統的施工單位無法完成這種砌築形式,我們只能在當地找了一些工匠,同時結合現代施工工藝進行處理,做了很多工作,並針對這種技術上的創新順利申請了專利。

▲ 經過改良後的當地砌築方式

Q:在地營造是一個基於土地的設計邏輯和基於當地條件的建造過程。因地選材、因地施技是建築過程中首要面對的問題。那麼,在該項目的設計工程中你遇到過什麼實際建造問題?

A:最大難點是怎麼把當地石頭壘得這麼高,當地原生狀態民居是沒有那麼高的。因此,整個設計做了一定的收分,外牆做了一定的傾斜度,這樣石頭靠本身的自重就可以提高外牆的安全性。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調整了很多次角度,同時在混凝土牆壁上,每隔大概0.5米就做一個外伸出來的鋼托板與石頭進行拉接,這個也是我們當時在現場嘗試了很多次才找到的最優施工方法。

▲ 建設中的韓美林藝術館

在外牆的施工過程中,還有另外一個小插曲。本來我們想做很好的清水混凝土外牆,呈現出純凈、光滑的清水混凝土肌理,但實際上當地的施工工藝並未達到我們的要求,開模之後完全不是此前設想的效果,後又經過多次補充嘗試,比如打磨、重做等等。當整體毛石牆砌築完成後,我們乾脆就保留了這種最原始的狀態。這種粗糙的混凝土肌理,如果放在城市裡可能會稍顯格格不入,但放在一個大尺度的山脈底下,營造的效果反而很天然、很契合。換言之,這是城市建築與地域性建築的有別之處,契合之美,也是在地營造的魅力所在。

▲ 項目建成實景圖

nn登錄Mahoooo.com,滿足你對建築的所有好奇!

n本文為馬良行MAHOOOO的原創文章,非經授權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關注公眾號諮詢。相關資料和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TAG:建筑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