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怒到不怒:幸福其實是一種終極的理性

1

我一直是一個很難憤怒的人。直到現在都是。

但是,從前的不易怒和現在的不易怒,是不一樣的。同樣的不怒的表象,背後卻是不同的兩個根源:

以前的不怒中,是包含著隱忍與壓抑的。我把很多的不良情緒留給了自己,成為對自我的軟性的攻擊。

這種不怒不會傷到別人,但會傷到自己。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退卻很多時候會成為別人輕視甚至利用、攻擊的標靶;

那時候的我,呈現出來的是沒有主見,隨大流,跟大隊,不會拒絕:

——明知道如果赴了別人的約,跟了大隊的安排,我就要打亂自己的計劃,晚上回到家就要大趕稿趕到晨曦初微——因為答應了編輯什麼時候交稿,即使拖延症發作拖到最後一刻,我也要把作品交出來。

——明知道自己不想去,但因為別人的道德綁架:你不去就不孝,你不參加就是沒有團隊意識,你不回去別人會怎麼說你……

於是,我妥協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在為難自己,不想傷害A與B,所以只能傷害「我」。

我相信跟我一樣的人不會少。

這樣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溫吞隨和,人好聽話,但其實活得並不自在——畢竟真正的隨性不是被同化,應該葆有自我,跟隨本心,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也不為難自己。

所幸,有一天我的腦海中忽然飄過了4個字:憑,什,么,呢?

是啊,憑什麼呢?你又不是我的老闆給我發薪水讓我養家糊口,不是我的爹媽撫養我長大,我憑什麼要聽你的?我沒飯吃的時候,你養我嗎?我沒錢花的時候,你給我嗎?

沒有誰能給我一個明確的、篤定的回答:

——好!

——沒問題!

——假如有那麼一天,就這麼辦!

……

即使真有人跳將出來說了上面的話,那你信嗎?信也是傻子。

因為即使是爹媽,他們能說,也誠心誠意地想做到,但真的能做到嗎?他們會老去,他們不能陪你、扶你一輩子。

生養你的父母,半途結伴而行的伴侶,後來上了你人生列車的兒女都做不到,更何況那些和你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誰誰誰們?

這樣的說法很刻薄嗎?

是刻薄,但是真相。

因為這個世界有一個詞叫無常,唯有變化才是永遠不變的。

人啊,終究是一場孤獨的旅程,誰都不能陪誰到最後,任何人都不行。

說實話,正是這種看似「自私」的想法,讓我豁然開朗。

我知道了,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也好,是不同味道的芒果也罷,都是獨一無二。

酸甜苦辣,喜怒悲歡,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會真正的懂你。

切切實實的設身處地和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哲學早就判定,你找不到一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所以別人也不可能是你,怎麼可能完全感受你的感受,承擔你的承擔?

你相信嗎?信了於你是好事,是進步。

你遲早會信的,越早信,越早幸福。

2

說回憤怒這事。

我依然相信,人的秉性是有天生的成分在的。這點從佛學的輪迴可以找到立足點,所以秉性或許與前世有關,這裡不展開。

而從心理學上講,從兒時,從原生家庭來解釋,會有更多人信服與受益。

我的不易怒也是如此。

我不知道自己的前世是什麼人,但或許是天性,或許是自身的成長經歷,令我確實能對很多人與事做到「換位思考」,覺得人生而不易——你有你的煩,我有我的難。

而這一點認識,與後來佛學上判定的「人生苦短」四字也不謀而合。我也終於明白,原來我的思考並不是傷春悲秋,庸人自擾:苦且短,確實是眾生正在面對的實相。

自此,我的「不易怒」也變得更為深沉與篤定了些。

當然,這個階段的不怒也不是完全不怒,甚至有時候比第一階段的憤怒更多,因為知道:

過了我的底線我可以發聲,我不要因為隱忍而傷害自己;

我可以不用強迫自己為別人的無禮、過犯、過錯負責;

我大可以溫和而堅定地拒絕,甚至反懟回擊;

我開始對自己不利的評論視而不見,或者看都懶得看,當然,對我好的評論,我會說謝謝;

我知道了選擇的妙用:對我好的,有用的,接受;對我不好的,無用的,「呵呵」二字,足矣;

我可能變得比以前更易怒,但我很高興,因為這也是解脫。

3

我見過一些總是喜歡用指責與憤怒來表達的父母。

在這樣的家庭里,大事小事都喜歡用一些詰責和憤怒來表達,大至買車買房,小到給我遞一個杯子。

坦白講,在以前,我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我以為,這是他們把爭吵或指責演化成了適合彼此的一種溝通模式,是他們長期生活形成的一種獨特的交流途徑而已,所以無可厚非。但隨著認識的加深,我知道這種判定是錯的,起碼它只是前半部分,而少了後半部分——前提是,在沒有兒女,沒有別人的時候。

這很重要。

夫妻經過幾十年的相處形成的獨特模式可以理解,因為:

我知道你的出言不遜不是出於本意,也傷害不到我;你知道我的脫口而出不是發乎本心,也不會傷害到你;

OK,這個可以有。

但是,有了兒女之後呢,如果兒女看到你們這樣的溝通模式,會怎麼樣?

就如視頻里說的一樣,孩子會以為這樣的溝通模式是自然的,是正確的,這樣的夫妻相處方式是對的,這就是愛!那就大錯特錯!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兩種極端:

要就選擇攻擊:沿用家庭中的憤怒模式,成為一個性格焦躁,動輒指責謾罵的粗鄙之輩;因為他們以為這是對的,不這麼做反而覺得自己是叛徒。

要就選擇隱忍(也是自我攻擊):膽小懦弱,寡言,失去生命的活力與生機,這樣的人即使不得抑鬱症,幸福二字也會與之無緣。因為TA是困頓的,萎靡的,不是鮮活的,生動的,活不出生命的光彩來。

所以啊,有了孩子的父母,就不要太過「任性妄為」了。要吵架,要指責,請一起滾一邊去,不要讓孩子看到或感受到。

因為你們是TA的鏡子,你們正在給TA演練TA將要度過的一生。

4

視頻里的演講者叫賴佩霞,她的演講主題是《幸福沒有那麼難》。

但我知道,她要說的恰恰是「沒有那麼容易」。

因為幸福並不是一個感性的辭彙,恰恰相反,它其實是一種終極的理性。她的演講,正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要學習,要思考,要進步。

我是悟恩居士(公眾號kokyo98),一個會寫字的修行人。祝諸位幸福。

推薦閱讀:

TAG:思想 | 人生观 | 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