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雨水模型筆記(一)
02-01
一、從《室外排水設計規範》說起《室外排水設計規範》(2016版)中,當匯水面積超過2KM2時,宜考慮降雨在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和管網匯流過程,並採用數學模型法計算雨水設計流量。
Qs=qψF (1)nQs:雨水設計流量(L/s);nq:設計暴雨強度[L/(s.hm2)];nψ:徑流係數;nF:匯水面積;n
當有允許排入雨水管道的生產廢水排入雨水管道時,應將其水量計算在內;
本公式僅適用於較小規模排水系統的計算(歐盟規定:匯水面積<2km2或匯水時間小於15min;美國規定:匯水面積<0.65km2。)
公式的假設1、降雨在整個匯水面積上的分布是均勻的;2、降雨強度在選定的降雨時段內均勻不變;3、匯水面積隨集流時間增長的速度為常數。在新修編的《室外排水設計規範》中,提出:當匯水面積超過2Km2時,雨水設計流量宜採用數學模型進行確定。二、排水模型排水數學模型包括:降雨模型、產流模型、匯流模型、耦合模型、管網水動力模型等一系列模型組成。排水數學模型考慮了同一降雨事件中降雨強度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分布情況,因而可以更加準確的反應地表徑流產生和徑流流量。
三、排水模型應用基本流程在規劃設計中,雨水數學模型的應用基本流程:明確研究對象和研究範圍、收集整理現狀資料、建立雨水系統模型、確定規劃設計標準、確定規劃方案、模型再模擬評估及優化調整6步。推薦閱讀:
※所以古代城市排水系統真的比現代更成熟嗎?
※如何設計一套強大的城市排水系統?
※怎麼樣看待武漢大學剛修過的路面低於排水道,學生上課只能繞道,下雨就能看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