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市場格局突變,嘀嗒拼車緊跟滴滴繫上位第二
文/李東樓
nn獵豹智庫最新發布的《2017一季度中國汽車出行類app排行榜》顯示,在app活躍滲透率方面,滴滴出行(1.469%)、Uber(0.091%)、嘀嗒拼車(0.041%)、易到(0.032%)和神州專車(0.013%)等位居前五位。而同樣來自獵豹智庫在今年1月份發布的《2016中國汽車出行類app排行榜》則顯示,在app周活躍滲透率方面,滴滴出行(1.760%)、Uber(0.183%)、易到(0.061%)、嘀嗒拼車(0.050%)、e代駕(0.024%)等位居前五位。
對比兩份榜單不難發現:從活躍滲透率方面來看,汽車出行市場格局在2017年有明顯變化,其中滴滴出行和Uber合併組成的「滴滴軍團」的老大地位依舊不變,而易到和嘀嗒拼車則互換了位置,易到退居第三,嘀嗒拼車成為行業老二。這意味著,中國汽車出行市場的格局已經改寫。
nn嘀嗒上位,出行市場重新洗牌?
nn首先,隨著《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網約車新政)在去年下半年發布並於2016年12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汽車出行市場的格局由於受到新政影響而重新洗牌。一方面新政對車輛要求細化到牌照、排氣量、車輛軸距等等,等方面都有要求,因此大量的中低端車型不得不退出市場;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新政細則當中對司機的戶籍甚至也有嚴苛要求,比如北京網約車新政要求「京人京車」,這使得網約車數量進一步銳減,而這顯然是整個汽車出行類app的周活躍滲透率都同步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且,活躍滲透率的下降幅度來看,出行市場的龍頭滴滴影響最大,滴滴出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活躍滲透率下降0.291%;Uber和易到則直接「腰斬」,Uber從2016年的0.183%下降0.091%,而易到聰0.061%;而嘀嗒拼車的活躍率下降幅度最小,同比下降0.009%,幾乎未受影響。
nn
另一方面,滴滴出行、Uber和易到等原來的行業前三名之所以在2017年第一季度活躍滲透率下降明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與補貼銳減密不可分。實際上,自從滴滴和Uber在2016年8月合併以來,這兩大平台在司機端和乘客端的補貼銳減,不僅司機端的獎勵不再,乘客端也不再有大額優惠券發放。這一方面使得司機的積極性下降,導致營運車輛減少,用戶等待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打不到車成為常態,最終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間接使得用戶活躍率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沒有補貼,使用滴滴、易到等網約車的出行成本已經大幅超過計程車,讓很多白領上班族不再將其作為上下班出行的首選,而這正是滴滴、易到的活躍率下降明顯,而主打順路拼車、出行成本更低的嘀嗒拼車活躍率未受明顯影響的一個原因。
nn此外,共享單車從2016年開始在全國市場的滲透蔓延或許也是網約車活躍滲透率整體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數據顯示,各類共享單車投放超過50個城市,其中ofo在今年1月份就宣布平台單車總量達80萬,春節前將覆蓋23座城市;摩拜單車則在最近剛剛宣布,其日訂單量已經超過2000萬,累計騎行次數6億次,截至目前,摩拜單車已進入全球50個城市,車輛投放總數超過300萬輛,其中北、上、廣、深、蓉五大城市的投放量均已分別超過20萬輛。實際上,儘管共享單車聚焦的是5公里以內的短途出行市場,但對於網約車市場也有一定的蠶食,尤其是在價格方面優勢明顯,在各大共享單車平台免費騎行的鼓勵下,很多原本通過網約車完成的中短途出行被共享單車取代。所以,這很可能也是滴滴、易到等網約車滲透率下降的一個潛在因素。
nn超越易到,嘀嗒拼車後來居上原因何在?
nn另一方面,從獵豹智庫最新發布的《2017一季度中國汽車出行類app排行榜》和2017年1月份發布的《2016年中國汽車出行類app排行榜》的兩份榜單當中還可以看到,在周人均打開次數這一數據方面,嘀嗒拼車一直位居首位,其次才是滴滴出行。而2017年第一季度的數據更是顯示,在周人均打開次數方面,嘀嗒拼車由2016年的32.6上升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40.5,滴滴出行由2016年的21.6上升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27.7,而Uber和易到這兩大app的周打開次數則出現下降。
nn這個數據側面反映出,進入到2017年以來,Uber和易到的增長已經停止,甚至市場份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嘀嗒拼車則逆勢而上,市場份額方面或已超越易到。那麼,問題來了,嘀嗒拼車為何會逆勢完成對易到的超越?在我看來,無非三個方面的原因:
nn
第一,低價出行是出行市場主力人群白領上班族的剛需,滴滴、易到打車本成本普漲,主打順路拼車出行的嘀嗒拼車出行成本更低,這是其不受新政影響,持續擴大市場份額的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在去年滴滴完成對Uber的收購,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80%之後,其就已經在數個城市上調服務價格,1.5倍~2倍的加價更是成了新常態。而在最近,滴滴出行更是宣布,從4月10日起滴滴快車在北京正式引入「分時計價」模式,起步價從10元調整至13元,這意味著滴滴快車的起步價已經與計程車一致,而考慮到網約車還會隨機加價,這意味著滴滴快車原來的價格優勢已經徹底消失,與計程車的競爭當中已經不再具有優勢。
nn相較而言,主打順路拼車出行的嘀嗒拼車,無論是相較於滴滴快車還是相較於計程車都依然具有價格優勢。而在服務方面,嘀嗒拼車的車主也都為基於共享精神的年輕白領,其態度、友善度等方面也會更好,而這會讓用戶有大的意願選擇拼車出行。
nn第二,嘀嗒出行聚焦在中長途出行市場,鎖定汽車出行主力市場,這使得受共享單車、電動車出行等其他出行市場增長的衝擊最小。前面已經提到,共享單車對於5公里到10公里之間的網約車市場具有潛在威脅,但嘀嗒拼車因為用戶群體多為10公里以上的長途出行的拼車用戶,因此其並未受明顯影響,所以其才能夠在2017年第一季度超越易到成為行業老二。
nn以北京白領上班族為例,很多在國貿大望路一代上班的上班族多住在距北京市區十幾公里甚至數十公里通州、燕郊一帶,因此幾乎不可能選擇共享單車出行。而地鐵出行異常擁擠體驗極差,滴滴易到則在價格方面又承受不來,計程車上班高峰時無車可打,因此拼車出行幾乎成為了不二選擇。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儘管受到網約車新政的影響,但嘀嗒拼車無論是在滲透活躍率方面,還是在周每人打開次數方面,都一直在位居行業前列,這意味著其已經在中長途汽車出行市場牢牢站穩腳跟。
nn第三,嘀嗒出行是真正共享經濟出行模式,拼車出行的理念已被大眾廣泛認可。實際上,目前國內看到的眾多以共享經濟為噱頭的可能都並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特別是在資本的推動和熱炒下,原本應是為人民謀福利、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共享經濟模式卻漸漸變了味,成為了資本逐利的工具。而在資本退潮之後,這些共享經濟的「真面目」已經揭開,用戶渴望的經濟實惠的出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隨意的漲價、加價。而在政策方面,顯然也並不鼓勵如滴滴、易到等這樣的網約車大行其道,因此才會出台嚴格的網約車新政。
nnnn
相較而言,以順路拼車為產品核心的嘀嗒拼車或許才是真正經得起新政考驗的共享經濟出行模式。首先,嘀嗒車主是開車上班的白領一族,有人拼車不僅分擔出行費用降低其出行成本,還可以順路聊聊天打發無聊的通勤時間,因此其可以不以盈利為目的進行共享;其次,順路拼車是車主本身就有出行計劃,拼車讓車輛不再空車出行,實現了閑置資源的有效使用,本質上減少了車輛的運行,符合環保出行的理念,這也符合共享經濟的本質邏輯,因此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勵。所以,無論是從大眾經濟出行的考慮,還是政府的角度考慮,其都更容易被社會所接受,也因如此,嘀嗒拼車才能夠在汽車出行市場悄然上升到第二的位置。
nnnn總體而言,由於用戶在服務、價格和場景等諸多方面多元化的需求,汽車出行市場的格局在未來依然具有變數,洗牌可能隨時都在進行。而嘀嗒拼車已經在這一輪洗牌當中成功上位老二,下一個能夠脫穎而出的又會是誰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TAG:滴滴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