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渴望成為特別的人,卻又很怕和別人不一樣

有個秘密是:我們每個人都長了個角,有人長在背上,有人長在了頭頂。

印象最深的,是七歲的夏天,上小學前的我被要求在家中練字。我是左撇子,家裡人希望我「矯正」過來。於是家母每每路過我房間,就會悄悄探進頭來,看看我在用哪一隻手寫字。

房間里的我低著頭,聽著她明顯在控制輕重的腳步聲到來,默默地把筆從左手換到右手。待到她走,再換回左手。一整個暑假,我和我媽之間都過得像部諜戰片。諜戰片的結尾是,我被抓到了馬腳。

初級左撇子拿鉛筆寫字時避無可避的罪證——被鉛染黑的小拇指邊緣。

從那時候起,我的生活里,出現了很多對我用左手寫字有意見的人。在學校,老師和同學會時不時地督促我,讓我不要把筆偷偷換到左手上。

在家吃飯時,倒不會逼我換右手拿筷子,但我媽往我手裡塞了個湯勺。假如那時西餐在小城裡普及,她會毫不猶豫地讓我改用刀叉——想盡一切辦法淡化左手在生活里的位置。

我試著問過很多次,為什麼非得用左手寫字,班主任和家長的答案只有兩句話,一句是:所有人都用右手寫字;另一句話就是:你以後就知道了。

這些回應聯繫在一起,可以匯成一句話:你以後就會知道,每個人都應該是一樣的。

真的以後就知道了嗎?

下雷陣雨時,總是閃電先至,隨後才是轟隆雷聲。我們的身子邁到了多元的年代,靈魂會常常還在路上。

我以為左撇子的我是天上地下獨一份要被「改造」的人,全世界只有我的頭上長著犄角。

但事實上不是,每個人的身體里,或多或少都藏著些當時的社會共識里,應該被改掉的東西。在那些幫助「改造」我的人群中,有不少人,也深受這「被改造」之苦。

經常上課舉手跟老師報告我不用右手寫字的人,名字叫卓小山。卓小山的媽媽很新潮,給他買了條當時不多見的喇叭褲。但那天第二節課的課間,他很鬱悶地趴在桌上。問他為什麼不出去玩,他說大家笑他的褲子,都不搭理他。

卓小山第二天很識趣地換回了運動褲,他又繼續融入了男生的下課時間裡。那之後,他再沒有跟老師舉手報告我偷偷把筆換回左手的動作。

這件事就像一個觀察世界的角度。由此你可以看到,住在我家隔壁的語文課代表最喜歡聖鬥士星矢,但在學校里,她從來只和女同學討論美少女戰士。我給她看聖鬥士玩具和漫畫,她都會作出一副不屑一顧的表情。

密集恐懼症患者的噩夢,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幼年時常出現幻覺。那些幻象的刺激與啟發下,她開始畫畫。形狀、規律與節奏截然不同的圓點散落紙上,她的藝術變得敏感而獨特。

同樣是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 的性取向則常常讓他面臨危險。在那個性對取向尚不寬容的年代,同志的身份是最大的「不同」。他的男友,喬治·戴爾 成了培根最大的靈感繆斯,與他的藝術共同呼吸。

這兩位的人生,恐怕和「標準答案」相去甚遠,他們的「不同」在一開始甚至顯得驚世駭俗。

哪有什麼標準答案呢?大多數人由著非黑即白的世界觀,給自己設了很多不必要的限制。在一個可以交白卷的年代,你卻還在期待著獨一無二的標準答案。

考卷上問:用一個詞形容七月。所有人都回答驕陽似火,你回答冰天雪地。老師理所當然地給你判了錯,你默默改掉了答案。

你買了個名牌包,有點貴,但還算負擔得起。換新工作第一天你發現辦公室里的人都挺樸素,於是也壓下了背著這包上班的念頭。午飯你想吃鰻魚飯,但大部隊想買黃燜雞,你想了想,還是決定周末再去拔草那家餐廳。

很多時候我們抱著「但求無過」的心態,默默砍掉了自己看似多餘且錯陋的「不同」,用一件斗篷把自己所有的特色罩在陰影里。但諷刺的是,所謂的「標準答案」,只是冰山一角。

我們堅信七月只和驕陽似火有關,但當你懂得更多時,那時的「標準答案」幾乎顯得幼稚。而你照著這樣幼稚的模板,要求自己和別人,把生活越過越窄。

學生時代答出所有標準答案的人或許可以出類拔萃,但離開課堂和試卷,標準答案只會使人無聊,甚至無知。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撰稿:木羊

Lens招聘實習生,詳情請戳我

Lens的讀物

在京東、亞馬遜、噹噹、天貓、淘寶、機場中信書店

和各大城市書店均有銷售

更多內容和購買地址請見:購買鏈接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和原創視頻

請訂閱微信公眾號「Lens雜誌」(ID:Lensmagazine)


推薦閱讀:

TAG:个人成长 | 自我认知 | 生活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