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頭:這個科普很韓國,老祖宗表示很懵圈

中韓關係想要正常化,看來第一步是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韓國的?什麼是中國的?

我國網民和媒體大概有一個愛好,叫做「給韓國人編劇本」,也可以叫做「送韓國人東西」。體現為,韓國沒有主張的東西,拚命就要送到他們地方去,關於這點之前已經寫過《韓國人搶走了中國的端午節?——全方位揭露韓國申遺的端午祭是個啥!》和《讓我們不吹不黑,聊聊平昌八分鐘:另一些你誤會了韓國的事情》聊過了。

不過這次的內容特別不一樣,因為估計連韓國人自己做夢都沒想過,中國人竟然要送一個髮型給他們——牡丹頭!

原址:書略*風俗略*古典髮型------牡丹頭_中華民族帝國聯盟之大明皇朝吧_百度貼吧

自己搞錯自己國家歷史還不算,還得YY是韓國人盜用,韓國人估計表示一臉懵圈啊!這口鍋從天而降太莫名其妙了!

來自韓國的「牡丹頭」

如果大家百度「牡丹頭」,會看到的形象是這樣子的

△ 此圖出自網上流傳甚廣的「古代女子髮型大全」其中一幅

如果配上真人照片,還會是這樣子的

咦,這個不就是韓國的髮型嗎?而且一個「牡丹頭」竟然搞出兩個不同的韓國頭來,這不是滑稽么,足見大家對於這種畫了又畫髮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是完全沒有認知。

先介紹這兩個韓國髮型分別是「於由美」、「加髢」,只要稍微看過韓國古裝劇就可以明白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髮型。

△ 於由美,及於由美的假髮

△ 髢髻,及加髢所用的假髮

「髢」是假髮的意思,一般會擰成麻花或編成麻花辮的樣子,韓國大多數髮型都需要它的參與才可以完成。

之前在《媽祖髻:最感動的看到你依然充滿生命力地活著》就介紹過,日本的島田髷的原理類似於中國明代以後漢人女子典型的「三綹梳頭」。

△ 日本所用的是「三綹梳頭」的邏輯

但是我們看韓國就完全不是這樣子的。

加髢之制, 始自高麗, 卽蒙古之制也。——《朝鮮英祖實錄》

可見無論從外觀還是梳理邏輯上,韓國的這些髮型就不可能是「牡丹頭」,將兩者圖像和韓劇劇照混淆的人看的只是外觀而已,卻不知道內在的歷史淵源。

△ 《妓女圖》???作

△ 《端午風情》申潤福

而且看外觀也罷了,觀察力還不佳,那就要命了,因為這樣有問題也發現不了啊!

那麼中國真的有「牡丹頭」,真正的「牡丹頭」又是啥樣的呢?

歷史上的「牡丹頭」

在《歷史:你的名字,是最短的謎題》一文里我說過關於歷史上「名」與「物」之間的考證是一個非常難的東西,因為你不可能精品幾個字的文獻就想像出一個實際的東西,髮型更加是了。所以能做的就是根據文獻記載的時代,結合同時期留下來的其他文物,比如畫像、比如雕塑來推測出哪些是比較符合這些文字描寫的東西。

「牡丹頭」不是一個非常長時間流行的概念,它很像我們現在會一陣風流行起來的那些髮型一樣,很快也就消失在歷史裡了。所以關於它的記錄集中出現在明末清初(更偏重於清初)這段期間。

吾蘇婦人梳頭。有牡丹缽盂之名。鬢有蘭花如意之號。吳梅村先生有詠牡丹頭南鄉子云。高聳翠雲寒。時世新妝喚牡丹。豈是玉樓春宴罷。金盤。頭上花枝鬥合歡。——《堅瓠集》

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尤侗

予前論髻,欲人革去「牡丹頭」、「荷花頭」、「缽盂頭」等怪形,而以假髮作雲龍等式。——《閑情偶寄》

竊怪今之所謂「牡丹頭」、「荷花頭」、。缽盂頭」,種種新式,非不窮新極異,令人改觀。——《笠翁秘書》

雪娘道:「我自己不會動手,往常都是媽媽替梳的。」王四道:「梳頭甚麼難事,定要等媽媽,待我替你梳起來罷。」雪娘道:「只怕你不會。」王四原是聰明的人,又常在婦人家走動,看見梳慣的,有甚麼不會。就替他精精緻致梳了一個牡丹頭。雪娘拿兩面鏡子前後一照,就笑起來道:「好手段,倒不曉得你這等聰明。既然如此,何不常來替我梳梳,一總算銀子還你就是。」王四正要藉此為進身之階,就一連應了幾個「使得」。——李漁《連城璧》

從上面我們可以得出幾個信息:

  • ①「牡丹頭」是一種高髻,即以髮髻高聳為美;

  • ②「牡丹頭」是一種潮流,李漁多次提到所以大約流行年代與他相仿;

  • ③這是一種從江南/蘇州開始流行的髮式。

符合這樣描寫的髮髻形象的確有,清初畫家在一些寫實畫作里都有留下來。

△ 《豪家佚樂圖》 楊晉(1644-1728)

△ 《喬元之三好圖》 禹之鼎(1647-1716)

可以看出這種形象和網上所流傳的「牡丹頭」全然不同啊!那這種「牡丹頭」又是怎麼變成那種「牡丹頭」的呢?

以訛傳訛的「牡丹頭」

所以考證「牡丹頭」的專家並不多,不過少也有少的好處,我們可以很清晰梳理出這個髮型被以訛傳訛一直傳到韓國去的完整過程。

我所看到的最早考證的是1988年出版的兩本書,分別是戴爭的《中國古代服飾簡史》和周汛、高春明的《中國歷代婦女妝飾》。

戴爭所得出的結論就是我們上面放了古畫的那種「牡丹頭」。

△ 戴爭《中國古代服飾簡史》

問題又出在了周汛、高春明身上了!看本號文章多了,大家就會發現高春明這個名字出鏡率真是高啊,他是服飾史錯誤製造專家啊!

在《中國歷代婦女妝飾》里,作者竟然拿出來完全不同的三種「牡丹頭」形象,別說讀者迷茫了,估計連作者自己都是暈頭轉向的吧!

△ 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

真正的高潮出現在1992年趙長勝的《古今中外髮式大全》,這書是不是聽名字就覺得一定有坑啊!的確有坑,因為你不一定聽過這本書的名字,但是你一定見過這本書的插圖。

△ 趙長勝《古今中外髮式大全》

很多人忽視了上排的那2個「牡丹頭」,直接用了下排左邊的那個「牡丹頭」。對!這張圖就是網上流行的那張「牡丹頭」的原型。

不過我願意賭10萬塊,那個畫手只見過這些網貼里的圖沒見過原書,因為我也是前陣子突然來勁想找這些圖的原書(原書根本不是黃色底的)。請轉告那位畫手,他欠作者趙長勝一個改編的授權啊!

△ 網路流傳的「牡丹頭」

除了這個,2012年出版的《中國設計全集》里竟然也專門開了一個目錄談「牡丹頭」,大家實在是對於古代服飾的獵奇心理過重了,以至於忽略了什麼才是真正值得你寫進目錄里去的東西(關於這點我會在下一段里詳細寫),什麼只是曇花一現的細枝末節。

《中國設計全集》同樣並舉了幾個完全不相干的髮型,然後都說是「牡丹頭」。

△ 《中國設計全集 第8卷 服飾類編 容妝篇》

但是可以從書里專門畫了示意圖的那個,可以看出作者的傾向性——他就是愛陳洪綬啊!那張線圖不就是畫得歪歪扭扭的《夔龍補袞圖》圖么?

△ 《中國設計全集 第8卷 服飾類編 容妝篇》

△ 陳洪綬《夔龍補袞圖》

這書里還出現了只要提到「牡丹頭」就會刷一次存在感的任熊的畫作《瑤宮秋扇圖》。作為清代著名畫家,他的年代離「牡丹頭」好遠了。

△ 《瑤宮秋扇圖》 任熊(1823-1857)

以上都屬於「仕女圖」,仕女圖有多麼不寫實已經說了很多次了,可以參見《也是醉了!什麼年代了還有人拿仇英的仕女畫當明代服飾看!?》。

順嘴提一下,「牡丹頭」真的跟「牡丹花」關係不大,不是戴個牡丹花就是「牡丹頭」,我見過洛陽地區的媒體亂套用,還一本正經地科普(胡說八道)。

一點也不神秘的「牡丹頭」

估計很多人都暈了,這個「牡丹頭」那個「牡丹頭」,那「牡丹頭」究竟是個什麼鬼啊!

首先,「牡丹頭」的出現只是將原有髮髻在梳理過程中加了一些手法,比如墊假髮,令它看起來高聳,而且也不是一夜之間搞起來,而是有發展過程的,這個很多文獻里都有表述。

崇禎之間,始為松鬢扁髻,髮際高卷,虛朗可數,臨風栩栩,以為雅麗。順治初,見滿裝婦女,辮髮於額前中分向後,纏頭如漢裝包頭之制,而加飾於上,京師效之,外省則未也。然高卷之發,變而圓如覆盂,蟬鬢輕盈,後施緞尾,較美於昔年。束髮直上指,前高逾尺,數鬢掩顴,數載之前,始見於延陵,時以為異,今及於吾鄉,遍地皆然矣。——《閱世編》

△ 冷枚 《春閨倦讀圖》

余為諸生時,見婦人梳發,高三寸許,號為「新樣」。年來漸高至六七寸,蓬鬆光潤,謂之「牡丹頭」,皆用假髮襯墊,其重至不可舉首。——《三岡識略》

可見原本的梳理邏輯是不變的,如果你要用現在「古裝造型」去看這個髮型就會落入我要用很多個發團來堆這個「牡丹頭」的陷阱了。

△ 清初禹之鼎繪仕女簪妝

我們仔細觀察畫家筆下的「牡丹頭」就會發現,它的基本邏輯依然還是「三綹梳頭」。晚明時期,外國傳教士曾經如此記錄中國女性的梳頭方式。

她們把頭髮梳得很好,向後理,在頭頂上結紮,用一條寬緞帶從根到頂適當地束縛。緞帶四周飾有珠玉和金鉑。——《中國志》

這個過程就是保留至今的「三綹梳頭」,只不過「牡丹頭」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媽祖髻」正好相反,將發量更多留在了前面頭頂那綹,並在下面墊假髮,營造成蓬鬆高聳的效果。而媽祖髻是把發量留在了腦後那綹。

所以「牡丹頭」雖然容易被歸類為「高髻」範疇,但是它高聳的根本不是它的「髻」,所以《閱世編》里才說是「松鬢扁髻」,因為「髻」應該是腦後那個圓形的東西。

△ 《喬元之三好圖》 禹之鼎(1647-1716)

中間側面那個女子露出了「扁髻」

可以參考日本庇髪的做法,區別在於日本庇髪墊高的不僅僅只有額前的頭髮,而是一整圈。

「牡丹頭」的「扁髻」外面還繞著一圈頭髮,這個在「三綹梳頭」的老照片甚至是如今依然這麼梳妝的地方也有保存,包括之前寫到的「媽祖髻」里的舵髻也是類似手法,可以參考。

△ 蘇州水鄉婦女傳統髮髻梳理圖解(漢聲雜誌)

所以,「牡丹頭」是完全可以用如今依然有保存的「三綹梳頭」的邏輯去嘗試找回當初的梳頭方式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牡丹頭」根本就不應該單獨列一個目錄,因為它就是明以後漢裝女子「三綹梳頭」的一個變形罷了。知道這個,又怎麼會歪到韓國去呢?韓國根本就不「三綹梳頭」啊!

而且我看某個所謂「復原」做出來的「牡丹頭」,遮遮掩掩不給正面照片也就算了,連「扁髻」也沒有了,本質還是用「造型」的手段去堆砌,目的是「拍寫真」而不是「復原」。

找到一些高鬢「三綹梳頭」的老照片,可以感受下「牡丹頭」的意境。

注 文中提到的「韓國」部分代指「朝鮮半島」、「李氏朝鮮」等。

還有這些相關文章推薦給你

  • 為何沒人要復興古人的髮型?這是一個好問題,但是你知道盤發曾經要申遺么!

  • 古裝劇的男男女女為啥喜歡披!頭!散!發!

  • 令人眼花繚亂的古代女子髮型,可以藏污納垢多少槽點?

  • 韓國為啥不申遺髮帶?沒見中國古裝圈都過來搶了么!

  • 媽祖髻:最感動的看到你依然充滿生命力地活著

  • 我裝作不認識你的樣子 | 以傳統服飾圖說朝鮮半島的分隔

  • 「高麗棒子」的由來:歷史記憶是如何被集體構建的? | 旁聽服飾史

本文首發公眾號「傳統服飾」,每周一三五更新,歡迎關注。本文原址:牡丹頭:你們要的科普,難道就是用錯誤將歷史拱手贈予韓國?


推薦閱讀:

古代人的衣服袖子里能藏銀子嗎?

TAG:盘发 | 韩国文化 | 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