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 講錯了 坑娃一輩子
和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相比,孔融讓梨的故事是最容易講錯的。
孔融讓梨主流有四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融家傳』里記錄的:
四歲的孔融和兄長們吃梨,他拿了最小的一個,並說:「我是小朋友,按理應該拿小的。」家人都非常驚訝。
這裡的「理」(原文為「法當取小者」),是現行的習慣、規矩,即尊敬長輩、尊敬兄長的規矩。家人所驚訝的,是年僅四歲的孩子便知道了習慣和規矩。故事體現了孔融自幼聰明懂事。
或許是認為這個故事重點不夠突出,後世出現了一篇孔融讓梨加強版,故事講:
父親(一說母親)給孔融一袋梨,讓他分給家人。於是他按照家人年齡和梨的大小進行分配。最大的給爺爺,最小的給自己。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分,孔融說: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
這個版本堪稱完美。孔融以孝悌觀為指導,組織開展物資分配,展現了領導力。這個故事講的是倫理以及如何踐行倫理。
到了現代,某教材對故事做了修改,在此稱作教材版,故事變成:
四歲的孔融和兄長們吃梨,哥哥讓孔融先挑,孔融挑了最小的。他說,哥哥大,拿大的,我小,我拿小的。爸爸點明主題說,融融真是謙讓的好寶寶。
故事主旨由尊長變成了謙讓。哥哥謙讓弟弟,弟弟謙讓哥哥。這也是不錯的品質。不過細想想,哥哥謙讓弟弟,他有二分之一的幾率拿到大的;弟弟把大的讓給哥哥,自己拿到小的。看來,還是哥哥聰明一些。
有人說故事就是故事,要把握精髓,沒有必要吹毛求疵。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妨看看流傳更廣的版本。在這個版本里,幼小的孔融成為了一個精神病患者:
四歲的孔融兄弟七人吃梨。孔融排行老六,他拿了最小的梨。他說,哥哥比我大,應該拿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作為哥哥應該讓著他。爸爸再次點明主題說,融融真是謙讓的好寶寶。
在這個故事裡,孔融不僅有著矛盾的世界觀,並表現了一種愚蠢的狡黠。為了展現聰明而吃虧,到底還是不是聰明?改編這個故事的作者,如果不是智商低下,就是用心險惡。
綜上,孔融讓梨的故事,值得給孩子講,但是要講究角度和方法。
前兩個版本,講了一個遵守倫理的故事。倫理之所以能夠成為倫理,在於它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在於它相對公平。以分梨來說,公平不是每人分到一樣大的梨,而是每個人都吃到符合自身食量的梨。遵守公序良俗,不僅是美德,還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如果孩子能比同齡人更早地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會說,這孩子比較懂事,比較成熟。我們講孔融讓梨,就要講清,大人吃的多,小孩吃的少,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大家都吃得飽,不浪費。
在後兩個版本中,這種智慧並不存在。謙讓作為一種美德,並不是總是值得鼓勵的。
第一種是,在一個零和遊戲中,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如果犧牲個人可以保護甚至提升集體利益,比如在戰爭中流血犧牲,保家衛國,這種犧牲是有價值的,是值得尊重的!但是,如果犧牲了個人利益,只滿足了某些人,這種犧牲是不值得的。比方說,孩子在競爭一個保送名額,大家都想要,這種時候要謙讓嗎?答案不言自明。神經病版的故事中,令人疑惑的就是,孔融的兄長在幹嘛?他們為什麼不讓?
第二種是,處於弱勢地位,還要窮大方。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里,最糟糕的就是,家長把價值觀作為工具來使用,有時僅僅是為了滿足他們的社交目的。我們小的時候,被教育尊敬大的,大了以後被要求謙讓小的。這裡我乾脆說一條原則,年齡與謙讓無關。處於強勢時,我們可以謙讓弱者。處於弱勢時,我們無需謙讓。在神經病版故事裡,孔融沒有必要把大梨讓給弟弟的原因就在於,他也是弱勢的,他沒有必要這麼做。
我講一個真事。我兩個大學同學,一個家裡打魚,一個家裡種地,日子都很緊。一年兩個人申請獎學金,一個看另一個可憐,主動撤回了申請。結果呢,他倆都沒戲。一個弄虛作假的學生會幹部搶到了獎學金。這種謙讓的意義在於什麼呢?所謂謙讓,是我搶到了以後再跟你分。
謙讓是美德,但是要講原則。你有聽說過哪個有著驚艷謙讓史的偉人或名人嗎?恐怕那些本可以成為偉人或名人的,把機會都讓給別人了吧。
本來可以講一個關於分配的智慧故事,千萬不要講成一個假道學的故事。
如果您有興趣的話,歡迎您對愛童言保持持續關注。我們會繼續介紹兒童行為的訓練模式、兒童社交能力、兒童領導力訓練的相關知識。
在找微信號?在這裡 → 愛童言微信公眾號:arhats500 或搜索 愛童言
您還可以看看其他文章:三種思維訓練 讓孩子更聰明 - 知乎專欄
拒絕假課本--小學課本里漏掉的常用字 - 知乎專欄
如果您想搭配『孔融讓梨』講一個故事,看看這個:善良的綿羊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如何培養自己的賺錢思維?商業思維
※龜兔賽跑問題。關於無限分割?
※如何設計LOGO才能提高受眾記憶力?——弄懂這一點!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思維確實有差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