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藝遇到瓶頸?也許是不了解口感的重要
一盤菜好不好吃?什麼最重要?
味道好?
沒錯,的確是味道,但幾乎和味道同樣重要的,還有另一個因素。而這個因素卻常常被我們忽略,以至於耽誤了我們戰勝黑暗料理界的使命,我們卻還不自知。
這就是口感。
味道是味覺,口感更像是觸覺。觸覺很重要嗎?當然,試想一根硬邦邦的油條,或是一碗黏糊糊的炒飯,便是味道調的再好,也下不了口吧。
這篇,我們介紹幾種最常見、常用的口感——滑嫩、干香、酥脆、爽脆、軟爛、筋道、滋潤。
滑嫩
我們炒肉絲、肉片,或是煎牛排,煮個魚,最講究滑嫩。
如果肉絲被炒得很老很柴,或是牛排被煎到12分熟,吃起來就像嚼木頭一樣,肯定不是什麼美好的體驗。
怎麼才能滑嫩?
重要的是保持肉中的水分。我們知道,肉雖然是固體,但裡面約有70%都是水,但隨著加熱,肉中的水分揮發,水越來越少,就會變老、柴了。
所以,加熱程度越低的肉,也就越嫩,比如生魚片,比如帶著血絲的煎牛排。
而要保證炒肉絲、肉片成熟的同時,還要滑嫩,就需要在肉表面裹上水澱粉,作為保護層,抵禦肉中水分的揮發。炒的時候還短時間大火爆炒,讓肉絲肉片的水分來不及揮發就成熟了。
干香
干香,則與滑嫩正好相反。
滑嫩要保留食材中的水分,而干香則要求儘可能的失去水分。
那麼問題來了,剛才不是說,水分都失去了,就會變得干、柴、老、如同嚼木了嗎?
這個不用擔心,這樣的口感,一定會配合重口味的味道,比如辣子雞、干鍋、干煸四季豆,因為味道很重、很足,就會越嚼越香,越嚼越可口。
具體的做法,就是多放油、小火,慢慢的煸炒或油炸,讓食材的水分從內到外的揮發掉。然後再用重口味的調料來炒制,就可以了。
酥脆
酥脆的口感來自於三個方面,一個是水分少,第二個是油多,然後對食材本身也有要求。
水要少,而如果油也少了,就會幹,所以油多,才會酥脆。
而食材方面,並不是所有食材都適合酥脆,通常來說,澱粉含量高的食材更容易酥脆。比如土豆炸成的薯條、薯片,比如麻花、油條等所有的油炸米面製品。
那不易酥脆的食材怎麼辦?尤其是我們鍾愛的肉食,其實也是不易酥脆的啊(剛才說了,辣子雞、干鍋排骨這一類叫干香)。
那咱就裹上一層麵粉/澱粉,再進行油炸。中式的炸酥肉、炸藕夾,日式的天婦羅,肯德基里的炸雞塊,都是這個道理。
而這也就形成了一種我們常聽說的口感——外酥里嫩,外面的皮酥脆了,裡面的肉還是軟嫩的。 n
爽脆
爽脆通常是炒蔬菜所崇尚的口感。
生的蔬菜一般都比較爽脆,這也是蔬菜最美好的口感,所以,對於類似黃瓜、生菜這一類蔬菜,生吃其實是最好的方式,既保留了爽脆的口感,也最大化的保留了營養。
如果不能生吃,那麼煮熟後涼拌,或是大火爆炒,快速成菜,都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說一點,炒土豆絲,要先把切好的土豆絲放在清水了漂一遍,洗去土豆絲表面的澱粉,再大火爆炒,這樣炒出來的土豆絲才不會黏糊糊的。
軟爛
肉類和蔬菜都可以做成軟爛的口感。
我們吃的燉肉、燒肉、蒸肉,大多是這種軟爛的口感,有個詞叫軟爛脫骨,輕輕一扒拉就從骨頭上掉下來了,這就很形象。
燉肉或蒸肉時,肉剛入鍋時是滑嫩的,隨著加熱及滲透壓差的原因,肉會收縮變得緊實,嚼不動。
再繼續煮,煮很久,肉的組織越來越鬆散,就成了軟爛脫骨的狀態了。這時候就一定不要繼續煮了,否則就變渣了。
蔬菜也是同理,短時間加熱成熟,是爽脆的口感,繼續煮,就開始變得軟爛了。大多數蔬菜並不太適合軟爛,但有些則格外適合,比如熬大白菜。
筋道
筋道,有嚼頭。
這也是一種很可愛的口感,不那麼硬,也不那麼軟,咀嚼的時候需要一點耐心,食材與牙齒愉悅的磨合、互動,來回的撕扯,卻又絕然不肯變得親密、融合,散發著一種奇妙的曖昧,令人沉淪其中。
筋道的口感,有些是來自於食材本身的特性,比如板筋、蹄筋、豬蹄、魷魚這些,天然就擁有筋道的口感。
有些則需要恰到好處的火候。比如紅燒排骨,一個小時以上的排骨會軟爛,三十分鐘的排骨則能品嘗到筋道的樂趣。
滋潤
滋潤也是形容口感的常用詞。
有的時候,我們做一道菜,調味沒出偏差,火候也正常,可吃起來就是感覺糙、澀,膈應。
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油放的太少了,完全失去了油脂的膏腴,菜肴就不滋潤。
所以,就算是水煮青菜,也通常要加一點點油。
燉湯,保留一些食材上的脂肪,湯就會更香、更滋潤。
做炒飯,多一點點油,和很少的油,口感上也會有很明顯的區別。
這些當然不是所有的口感,基本已經囊括了比較常見的。平時留心一點,說不定廚藝就會大幅度提高。
灰子的公號:灰子美食實驗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