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宏觀審慎?

我們為什麼要宏觀審慎監管。

這個問題,我們要堅持大局觀,用國際的眼光、歷史的眼光來看。

我們一般認為:

只要人人都講道德,有節操,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然而,在金融世界,並不是這樣。

從常理來看,如果單一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對自身要求很嚴格,不敢越雷池一步,遵守穩健的審慎的管理規定(微觀審慎),保持與自身風險水平合意的準備金率,那麼儲戶的存款也能得到保證,金融穩定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這種背景下,審慎監管的責任是獨立的,與貨幣政策制定無關。

但是,金融危機顛覆了我們對這一常理的認識。

各個銀行潔身自好,個個都是好孩子,就不需要央媽操心了嗎?

Too simple! 單個銀行的自律,並不能保證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不足以防範金融風險!不一定會走向世界和平!

為什麼?

即使每個銀行的審慎監管規則都是精心設計的,但是機構之間仍然可能存在溢出效應和外部性,影響整個金融系統。

原因可能是由於金融機構之間千絲萬縷的資產負債關係,單一風險或信心崩潰容易傳染,導致危機蔓延。比如擠兌。

也可能是微觀審慎監管天生就有缺陷(順周期性)。

啥是順周期性?

銀行就像我們那些討厭的親戚,賺錢的時候他爭著來錦上添花,倒霉的時候絕不會雪中送炭,甚至還踩上幾腳。

結果,土豪越豪,窮鬼越窮。通脹越脹,蕭條越蕭。

舉個例子,房地產。

在經濟過熱時房價上漲-->

作為抵押物的房產的更值錢了喲-->

銀行一看,房產貸款的還款可能性就提高了喲,按照風險評估可以貸款還能降低利率喲-->

房產的錢更好借了,大家紛紛投資,又推高房價-->

銀行一評估,咦,這個房產抵押更值錢了喲,可以貸更多的款喲-->

……最後銀行間將形成一個具有更大相互關聯度的資產負債表,唯一依據就是價值被高估的抵押品。

反過來也是一樣,經濟下滑時,對企業來說,銀行的抽貸相當於抽筋,雪上加霜。

但是,每一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風險評估看起來都沒毛病呀。

各國監管當局一致認為,這種金融系統的順周期性是08年次貸危機的幫凶。出現風險後,傳統的微觀審慎不僅看不清各種風險之間的關聯性,而且也沒能力對跨機構、跨行業的風險傳染作出反應,最後發展成系統性風險。

所以,吃了大虧的老外,痛定思痛:

微觀審慎是不行的,還要宏觀審慎!

於是在危機後紛紛建立宏觀審慎監管框架。

吸取國外先進的經驗教訓是後發國家的優勢之一;更何況,我們不太發達的市場上還有一些熊孩子搗亂;同時,由於金融市場化與融資的創新,加上金融「資產荒」等原因,銀行類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日益轉向左側,在這一背景下,宏觀審慎,針對銀行業具體細化到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把銀行們按系統重要性分分類,考核資產質量、槓桿情況、流動性等。

同時建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以後還要探索把更多金融活動和金融市場納入宏觀審慎管理。

宏觀審慎都有啥工具?

如前所說,宏觀審慎的目標是要降低系統性風險,所以要著眼於:防止傳染風險和順周期風險。

那要怎麼做呢?

理論上講,可用工具很多,IMF曾經做了一個調查,把43個國家的宏觀審慎工具箱都捋了一遍,總結成三大類。請看VCR:

這是特別高級的玩法。

在這個複雜的金融系統中,凡事都要講配合。

各個審慎工具的配合——每個工具都有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在處理同一外部性問題時,要互相組合使用。

審慎監管和貨幣政策的配合——貨幣政策主攻負債端,宏觀審慎主攻資產端,左右開弓,左右互補,雙劍合壁比獨臂刀更加有效。

央行和其他監管機構的配合——不僅非常考驗央媽的智慧,還要「三會」以及財政等監管部門共同配合。

監管政策和經濟形勢的配合——這種監管模式是 「摸著石頭過河」,原來躺在幾個規則上來決策的舒服姿勢要改改了,要看情況調用合適的工具,審時度勢尤為重要。

最後,是時候再祭出這張圖了。

參考文獻:

Macroprudential Policy: Silver Bullet or Refighting the Last War?

Walking on the Wild Side – Monetary Policy 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

《我國信貸順周期現象與審慎監管》

歡迎關注公眾號「漫讀金融」(springloveart)


推薦閱讀:

TAG:金融 | 银行 | 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