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翻譯】阿萊克修斯傳(第二卷)(The Alexiad)

原作:安娜·科穆寧娜(Anna Komnene)

英譯本:E.R.A.Sewter

注釋:Peter Frankopan

靈魂譯者:Melissa蘭(微博@Lisa-榮軍院的守陵人)

2.1

如果讀者想要了解阿萊克修斯皇帝的出生地以及家庭背景,那麼我們將在我的丈夫kaiser(頭銜)的著作中詳細說明。在同樣的資料來源中,讀者同時可以了解到尼基弗魯斯·波塔尼亞斯皇帝(Nikephoros III Botaneiates)的有關信息。

伊薩克和阿萊克修斯還有一位長兄曼努埃爾——我的祖父約翰·科穆寧的第一個孩子。他被前任皇帝羅曼努斯·第歐根尼(Romanos IV Diogenes)任命為亞細亞的最高統帥,而伊薩克則被安條克公國選舉成為他們的公爵【Note:伊薩克·科穆寧1074-1078年統治安條克公國,以及被任命為東方的domestikos】。他們兩人曾在無數戰鬥中並肩作戰,攻城拔寨斬獲無數。緊隨他們的步伐,我的父親阿萊克修斯也被現任皇帝米海爾·杜卡斯(Michael VII Doukas)擢升為將軍,並派遣征討羅塞爾。

尼基弗魯斯皇帝同樣視他為一個有才能的戰略家,當皇帝聽說他是如何與兄長伊薩克在東方的數次戰役中英勇奮戰,以及如何擊敗羅塞爾時,他對他讚許有佳,比起對伊薩克有過之而無不及。兄弟二人在皇帝心目中都佔據了特別的地位,他十分欣賞他們,並且有時還會邀請他們共同進餐。

這毫不意外地使別人嫉妒得眼紅,在上文提及過的斯拉夫野蠻人Birilos和Germanos【兩個lowborn男寵】眼裡更是如此。見皇帝傾心於這對年輕的兄弟,他們的嫉妒簡直像利刃一樣毫不掩飾的鋒利,然而這一切都無濟於事。Birilos和Germanos被嫉妒沖昏了頭腦,因為皇帝對於我父親的一切嘉獎,以及任命他為西方軍區的指揮官,加授他proedros的榮譽頭銜——儘管他此時還只是個剛成年的毛頭小子。我們之前羅列過了他在西方所取得的勝利,平定了幾場重要的叛亂,生擒叛軍頭目並將其押解回君堡聽候皇帝處置,這些功勞足以值得這樣的嘉獎。但這些並不讓斯拉夫野蠻人感到公平,反而讓他們更加妒火中燒。他們在暗地裡詛咒,並且密謀陷害阿萊克修斯和伊薩克。他們是那樣的孜孜不倦,在皇帝面前造謠中傷,在公眾場合肆無忌憚地誹謗,甚至還試圖說服別人加入他們的行動。總之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只為擊敗這對兄弟,重新贏回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科穆寧兄弟認為他們應該去與掌管宮廷事務的官員交好,並且通過他們得到皇后比從前更多的青睞。他們都是魅力十足的年輕人並且幽默風趣,足以將最冷硬的心打動。伊薩克事實上已經取得了成功,他被皇后選為了自己堂妹【Note:阿蘭尼亞的伊蓮娜,1072年之後嫁給了伊薩克,他們至少生有6個子女】的如意郎君,他在言談舉止上都堪稱一位真正的紳士,在許多方面與我的父親十分相像。現在他的事情得到了解決,可以騰出手來回報他的弟弟了——阿萊克修斯在他的婚約中也出了不少力,他認為他在皇后那裡得到的回報並不應該少於自己。在神話傳說中Orestes and Pylades【希臘神話中幾乎永遠同時出現的兩人,雙子星也好,好基友也罷……】是朋友,他們是如此的摯愛彼此,在戰場上互相扶持,在槍林箭雨中守護著對方。伊薩克和阿萊克修斯間也是如此,他們為了對方不惜面對一切危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們是那樣的依戀彼此。

在此之後,感謝上帝的眷顧,皇后對伊薩克的好感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可靠。不久之後,宮廷總管被伊薩克說服了,用甜言蜜語勸誘皇后收養阿萊克修斯作為她的養子。而皇后聽從了他們的意見,當兄弟二人在約定的日子來到皇宮時,她舉行了一個儀式確認了此事。這樣,未來的西方軍區總司令【指阿萊克修斯】由此對前途感到一片光明,此後兄弟二人時常共同出入宮廷。在做足了戲成為第一夫婦的養子之後沒多久,他們更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接近皇后。正因如此,外界對他們的嫉妒日益尖刻——許多人毫不掩飾地憎恨著他們。

由於擔心自己落入敵人的圈套,或是失去皇帝的庇護,科穆寧兄弟想盡了許多辦法來確保自己的安全。他們的母親也為他們出謀劃策,制定了適用於各種場合之下的應急策略,同時繼續用花言巧語來討皇后的歡心,向她吐露自己的秘密來獲取她的信任。這樣精密的計劃從來不曾走漏風聲,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漁夫從不會忘記拴上自己的魚鉤一樣。他們事實上在籌划出逃,但又害怕皇后向皇帝揭露他們的計劃,使得他們自己以及皇帝都非常難堪。最初的計劃被拋棄,他們有了新的想法,畢竟他們擅長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機會來完成這一切。

2.2

此時,皇帝已經太年老而無法再生育子嗣,死神的陰影無時無刻不籠罩著他,他迫切的想要尋找一個繼承人。事實上他心中已有人選,塞納迪諾斯(Synadenos),生於安納托利亞,血統高貴又容貌出眾,深思熟慮而體魄強健,剛剛成年不久,並且他還是皇帝的親屬。【Note:尼基弗魯斯·塞納迪諾斯(Nikephoros Synadenos)是尼基弗魯斯三世皇帝的外甥,尼基弗魯斯三世本人沒有任何子嗣】對於他而言,他的繼承順位要優先於其他人,因為皇帝傾向於由將皇位作為一份遺產贈予自己的親屬。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事實上皇位應該由君士坦丁——皇后的兒子繼承,這是他的權利,因為他的父親與祖父都曾是帝國的皇帝。如果皇帝看穿了這一點,同意這樣做,那麼至少他可以得到一個體面些的結局,同時這也是一個公正而合理的抉擇,因為如果這樣做,那麼皇后就會由於自己將來可能獲得的地位而更加信任他。然而這個老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計劃中的不公以及不合理,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將自己捲入了致命的危機。

皇后聽說了這樣的傳聞,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將面臨的威脅而感到深深的恐懼。儘管她十分的沮喪,但她也沒有輕易地對外人流露出自己的悲傷,可這一切逃不過科穆寧兄弟的眼睛。這便是他們一直在等待的機會了。他們決定趁機籠絡她。他們的母親給伊薩克安排了一次會面,而阿萊克修斯和他同行。當出現在皇后面前時,伊薩克開口道:「就在最近這幾天里,您——尊敬的陛下變了許多,看起來因為一些私事而心煩意亂,因為您找不到可以傾訴可以依靠的對象。」而皇后並不願吐露任何真情實感,只是深深地嘆息,回應道:「沒有必要這樣來詢問一個遠在異國他鄉的可憐女人,遠離家鄉就足夠讓人感到悲傷了。上帝知道我究竟有多少煩惱,一個接著一個永遠不斷,而且很快,它們顯然就會佔據我的所有身心。」兄弟二人禮貌地保持著距離,沉默著一言不發,只是緊緊地盯著地面,不經意間握住了彼此的手。他們陷入了沉思之中,之後禮節性地點了點頭便苦惱地無功而返了。

第二天他們又一次來與皇后聊天,看見他們的到來皇后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您是我們的皇后陛下,」他們說,「我們是您最忠誠的僕人,為了您我們可以赴湯蹈火去做任何事情。我們乞求您不要再讓擔憂與苦惱困擾著自己。」這一次他們對著她立下誓言,打消了她所有的懷疑。事實上他們早就猜中了她的心事,畢竟他們是那樣的精明能幹,在探測別人內心深處的隱私方面是無出其右的行家。他們立刻就答應她會提供幫助,向她宣示自己的忠誠,保證對她有求必應。他們的誓言是那樣的熱情洋溢,答應歡慶她的喜悅,分享她的悲傷,讓她十分動心。他們請求皇后將他們視為同胞,朋友和親人,並且附加了一個小小的請求——當嫉妒他們的對手們有任何動向時,皇后能夠及時告知他們,否則他們很可能將落入敵人的圈套。他們懇求她提供這樣的幫助,激勵她勇敢面對現實,並且對天發誓自己將竭盡所能幫助她,至少讓她的孩子君士坦丁不至於失去繼承權。他們一遍又一遍地發誓,因為他們清楚,由於反對者的力量十分強大,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他們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在皇帝面前他們重又表現出了愉悅的神態,二人都是如此,尤其是阿萊克修斯,他是那樣地擅長用偽裝的面具來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與想法。來自那兩名曾經受寵的奴隸的嫉恨如大火一般蔓延開來不可收拾,但由於兄弟二人與皇后的約定,他們在皇帝面前的任何小動作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他們知道敵人費盡心機想要除掉自己,因此他們不再像平時那樣同行入宮覲見,而是分頭行動。這真是一個可以和帕拉墨得斯(Palamedes)【一個古希臘神話人物,用於比喻機靈的,足智多謀的人】相媲美的明智決定。萬一其中一人遭遇不測,落入敵人的圈套,另一個人還能夠得以倖免。他們做了這麼多準備來防患於未然,但看上去似乎是他們高估了自己對手的陰謀能力,下面的敘述將清晰地揭示這一點。

2.3

當皇帝聽聞基齊庫斯(Kyzikos/Cyzicus)被突厥人圍困時【Note:此事發生於1080年底至1081年初。】,他立刻調遣阿萊克修斯·科穆寧前往前線。任命下達時伊薩克正好就在宮裡。當他看見他的弟弟沒有遵照他們先前的約定而是貿然現身宮中時,他走上前去悄聲詢問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兒,而阿萊克修斯立刻向他闡明了原因:「陛下有事傳召我.」之後他們一同入覲,例行公事的致禮問安。正巧是午餐時間,皇帝邀請他們多留一會兒,和他一同用餐。他們被分列於長桌的左右兩側,面對著對方。短暫的停頓之後他們開始打量在場的其他人,互相低聲交換了一下意見。年輕的兄弟們十分擔心突如其來的襲擊:那些在一旁伺候的近侍們完全有能力製造這樣的事件。但他們無能為力,只能無可奈何地用眼神安慰彼此。

他們廢了很大一番功夫才與皇帝的近侍隨從們搞好關係,通過友善的言語,恭謙有禮的舉止。他們謙和的態度甚至打動了廚師,願意幫他們留神菜品的安全。伊薩克的一位僕從悄悄對這位廚師說:「請告訴我的主人,基齊庫斯已經陷落了,有從那裡傳來的最新情報。」廚師立刻端著菜來到了桌上,不動聲色地低聲向伊薩克傳達了這一消息。伊薩克隨即對自己的弟弟比了個口型,而阿萊克修斯很容易便理解了他所要傳達的消息,畢竟他們是那樣的默契。於是心中沉重的包袱終於落了地,他們的呼吸又變得輕快起來。當他們用完餐重新站在一起時,已經思考好了對策。如果有什麼人問起基齊庫斯那邊的情況,或是皇帝徵詢他們的意見,他們都做好了準備。

在組織思緒的過程中,他【指阿萊克修斯】面色平常地看著在場眾人,裝作對基齊庫斯的陷落一無所知。他們竭力安慰著憤怒的皇帝,彷彿丟失的是自己的故鄉一般悲傷,並且試圖用對未來美好前景的展望來緩解他低落的情緒,使他確信重新收復基齊庫斯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這一切都比不上陛下您的健康重要,」他們說,「那些佔領者終將償還十倍於此的代價。」皇帝對他們的回應感到十分寬慰。他准許他們從宴席退場,然後自己孤身一人用剩餘的時光來消化這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的噩耗。

從此之後科穆寧兄弟和從前一樣時常入宮覲見,並且和皇帝的近侍們的關係更加密切了。他們不光不給任何敵人下手的機會,並且許多人也被他們謙和的舉止所感化,不再像從前那樣嫉恨他們。他們就這樣漸漸地獲得了大多數人的好感與支持。尤其是瑪麗婭皇后,他們使她確信自己足夠忠誠,是值得託付的對象。在迎娶了皇后的侄女之後,由於姻親關係,伊薩克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由和她交談,而我的父親也毫不遜色,「皇后的養子」這一漂亮的偽裝足以讓他做任何事情而不引起懷疑。這樣的託辭也足以讓那些嫉妒者們閉嘴,儘管我父親甚至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嫉妒是那樣的可怕,以及尼基弗魯斯皇帝本人是多麼的軟弱無能。兄弟二人十分擔心失去瑪麗婭的庇佑,如果這樣他們就很可能落到敵人手裡,並且他們的親屬也都軟弱無能不夠可靠,隨波逐流,朝三暮四,就像Euripos一樣。【Note:Euripos,一條分隔了優卑亞(Euboea)和希臘大陸的河流,以流向的多變不確定性而著稱,亞里士多德也疑似死與此。】

2.4

那兩個僕從【Note:指前文的Borilos和Germanos】看著發生的一切,意識到自己的陰謀詭計將得不到任何進展——像伊薩克和阿萊克修斯這樣的人不會輕易被擊垮,並且皇帝對他們的關切讓他們的勢力與日俱增——這也導致了另一個計劃的出爐【指這兩個人針對科穆寧兄弟的陰謀】——他們仔細商議後達成了共識。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陰謀呢?他們計劃在深夜假託皇帝的旨意傳召這對年輕的兄弟,以莫須有的罪名致盲他們。

科穆寧兄弟對此已有耳聞。他們知曉自己正處於極端危險之中。面對這樣的情形他們艱難地發現,要想一勞永逸地保障自己地安全,似乎只有謀反這一條路可以選了,這也算得上是形勢所迫。難道他們真的要坐等被刺瞎雙眼剝奪光明的那一天到來嗎?儘管這樣,他們依然謹慎地掩藏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與計劃。只不過沒過多久,阿萊克修斯接到任命,率領一批軍隊去圍剿洗劫了基齊庫斯的阿格萊納人(Agarenes)【Note:對突厥人的一種稱呼。】此時他是西方軍區的總司令。見此良機他便致信于軍隊中支持自己的官員以及部隊,命令他們迅速趕赴首都。

與此同時,在那兩個斯拉夫奴僕之一的Borilos的授意下,有人覲見皇帝並詢問他是否是他本人命令大將軍【megas domestikos,指阿萊克修斯】率領他的全部軍隊進城。阿萊克修斯被即刻傳召並質問情況是否屬實。他毫不猶豫地回應了,他並不否認他曾命令軍隊集結至首都,但他同樣不承認別人宣稱他調動了帝國所有地方的軍隊。「軍隊分散在全國各地,」他說,「在收到我的指令之後他們從各個省份集結而來。但他們集結而來的景象並不能證明全國的軍隊都受制於我,這樣下結論是不負責任的。」Borilos對此表示強烈的抗議,但很顯然阿萊克修斯的解釋更有說服力,並且皇帝本人也無條件地信任他。相比之下Germanos就顯得老實不少,他並沒有攻擊詆毀阿萊克修斯。然而,儘管他們想要挑撥皇帝制裁大將軍的行動失敗了,但他們找到了另一個機會(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來伏擊科穆寧兄弟。

事實上僕從無論如何都對上位者懷有天生的敵意,就算他們不能夠給對方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雙方間的關係也已經變得讓人難堪。這就是阿萊克修斯總結出的與這種人打交道的經驗。他們當然不會因為皇帝對科穆寧兄弟的偏愛而就此罷休。有傳言說Borilos也意欲染指皇位,而Germanos則是他堅定的盟友,幫助他籌劃對科穆寧兄弟的伏擊行動。他們私下裡商議著這一計劃,並且推演事態發展的走向。他們現在甚至已經開始肆無忌憚地在公眾場合說一些從前他們只敢私下裡交談的僭越之詞。

一個阿蘭尼亞人聽見了他們的言談。他擁有magistros【相當於辦公室主任一樣的,總理大臣,一個高官】的頭銜,並且是皇帝多年的故交,被看做是他親密的朋友。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從家趕往科穆寧兄弟哪裡,告訴了大將軍這一切。據說皇后對此人的行動並非一無所知,但卻選擇了默許。阿萊克修斯將他帶到伊薩克和他的母親哪裡。當他們聽聞這一駭人聽聞的陰謀之後,他們意識到他們必須採取行動了。願上帝保佑,他們必須得為了自己而戰。

兩天以後大將軍【指阿萊克修斯】聽聞軍隊已經集結至Tzouroulos(位於色雷斯附近),夜幕初臨之時他前去拜訪帕克連諾斯(Pakourianos)(後者像詩歌中所描繪的那樣身材矮小,但卻是個堅強的戰士,出身於亞美尼亞的貴族家庭。)。【Note:此人是一位卓越的指揮官,在1081年之前曾多次在守衛帝國的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阿萊克修斯奪取皇位之後曾任命他為近衛軍指揮,可以看出他曾對科穆寧家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10世紀中期以來許多拜占庭帝國的貴族都來自亞美尼亞。詩歌出自荷馬的《伊利亞特》】。阿萊克修斯對他將事情和盤托出——那兩名僕從的憤怒以及嫉妒,以及他們孜孜不倦地與他還有他的兄長為敵,他們甚至還密謀想要致盲他們。這是不公正的,他說,他們不得不忍受著奴隸一般的生活——這與他們的貴族身份毫不相稱,對他們而言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凌辱。

帕克連諾斯聽完了他所說的一切,知道事態緊急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可以浪費,他們必須立刻勇敢地行動起來。他說:「如果你明早就動身出發,那麼我將心甘情願地追隨你。但如果你遲疑不決的話,那麼我將毫不猶豫地去稟報陛下,告發你的一切陰謀。」「我看得出來你是關心我的,還擔憂我的安危——那是上帝應該操心的事情,所以我不會拒絕你的好意。」阿萊克修斯說,「但我們還有一件事情必須要做,那就是為我們的合作許下一個誓言。」於是他們為彼此的誓言交換了信物。阿萊克修斯發誓,如果上帝眷顧他讓他登上皇位,那麼他將擢升帕克連諾斯為大將軍——這也是他本人現在的職位。之後他從帕克連諾斯這裡離開,去往另一位優秀的將軍——赫帕特普洛斯(Houmpertopoulos)【Note:一位為帝國效命的諾曼人。他本人為是羅伯特·圭斯卡德的兄弟亨伯特的兒子(他名字的含義便是亨伯特之子。)】那裡。他向他說明來意,為自己的並不光彩的行為辯解,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支持。而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你將得到我全心全意的支持,甚至是付出我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儘管這些人是出於各自不同的目的而選擇效忠阿萊克修斯,但他傑出的勇氣與智慧確保了他們的忠誠。他們對他有著非同尋常的愛慕,因為他慷慨大方樂善好施,儘管自己並不富裕卻也從不吝惜對朋友的饋贈。而且他顯而易見不是一個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考慮的人。通常而言人們更傾向於通過一個人的品性而不是他所捐贈出的金錢的數額多少來評判一個人。評價一個人可以通過他所刻意顯露出的特質,比方說,一個富人可以選擇把自己的財富深埋在地下,也可以慷慨地贈予那些有需要的人,這樣他既有可能會被看作是又一個克羅伊斯【Croesus,呂底亞的最後一代國王,以財富多而著稱】,也可能會被認為是個一毛不拔的吝嗇鬼。而阿萊克修斯正是通過他的慷慨而贏得了別人的讚譽與擁戴,發自內心地期盼他登上皇位。

在與赫帕特普洛斯交換過誓言之後,阿萊克修斯立刻動身出發去聯絡自己的其他支持者們。這是Cheese week的星期天【Note:封齋節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天,1081年2月14日,是為了即將到來的齋戒做準備的一個星期。人們會準備魚肉和雞蛋,但其他的肉類是不被允許的。】的深夜,我的父親已經打點好了一切。第二天朝陽初升之時,他與同夥們一同出城。他們仰慕阿萊克修斯的果決與機智,決定與他一同書寫他的傳奇。

【下面是一段,感覺像是歌詞,我實在是有點無力了……

原文貼出來大家自行感受一下吧。我簡要翻譯一下粗體的:在這周的周六阿萊克修斯你還是像往常一樣聰敏過人,到了周一你便展翅高飛,像一隻桀驁的雄鷹一般將那些野蠻人炮製的卑劣陰謀拋之腦後。

感覺就是慶祝親爹終於造反了,於是大家都很歡呼雀躍……總之我也不懂他們在想什麼。】

It was composed in the common idiom ,but caught in a neat way the general drift of the matter,emphasizing his prescience about the plot and the measures he took to combat it.The actual words of the ditty were as follows:"On Saturday in Cheese week their plan went phut!Alexis,hurrah!,had used his nut.Alexis,hes your boy.On Monday at dawn the hawk was off and out of sight."The meaning of this popular ditty was roughly this:"On the Saturday of cheese week,Alexios,you did wonderfully well because of your wit;but on the Monday off you flew,like some falcon soaring on high,away from the scheming barbarians."

2.5

科穆寧兄弟的母親安娜·達拉瑟尼娜【Note:約翰·科穆寧——伊薩克一世皇帝的弟弟的妻子。他們育有8個孩子——5個男孩3個女孩,其中包括了曼努埃爾,伊薩克,阿萊克修斯以及阿德里安。】曾經做了個媒,讓自己的長子曼努埃爾的女兒嫁給了波塔尼亞斯(Botaneiates)【就是指尼基弗魯斯三世皇帝】的外孫。現在她開始擔憂這對年輕人的導師很可能會向皇帝告密。為了避免泄密,她制定了一個絕妙的計劃。她在深夜將自己的家僕們全部召集起來跟隨她前往教堂【指聖索菲亞大教堂】祈禱,平時她就有去教堂祈禱習慣。當所有人都集合了以後,他們像往常一樣為馬匹仔細地裝好馬鞍, 讓女士們能夠坐得更舒適一些。波塔尼亞斯的外孫還有他的導師還沉浸在睡夢之中——全然不知自己已經被嚴加看管起來。

夜半時分科穆寧兄弟已經全副武裝準備離開首都,他們將家中的大門鎖上並把鑰匙交付給母親。臨走前他們還特意確認了小波塔尼亞斯睡得很沉,之後悄無聲息地關上了房門。無論關哪一扇門他們都盡量不發出任何聲音,以防驚動他們。就這樣大半夜過去了。黎明時分他們打開大門,護送他們的母親,姐妹,還有妻子們步行前往君士坦丁廣場。在那裡他們與家屬們匆匆道別,便趕往布拉赫奈宮,而女士們則前往聖索菲亞大教堂。

波塔尼亞斯的導師此時也被驚醒了,當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時他舉著火炬出門尋找他們。很快他便在他們即將接近教堂前的四十聖徒雕像時找到了他們。幾位傑出的兒子的母親——達拉瑟尼娜看見了他。「我知道有些人在陛下面前說了我們一些不好聽的話,」她說,「我將去往大教堂尋求幫助,日落時分我就會返回皇宮。所以當守衛開門的時候,去告訴他們我們來了。」他立刻照她的話做了。

女士們來到了尼古拉斯主教的告解室,這裡今天也被看作是一個避難所。這裡離大教堂很近,並且建成也有些年頭了。它為被指控有罪的人提供了一個懺悔的地方。事實上它作為聖索菲亞大教堂的附屬別院起初是用於一些犯人,他們儘管會免於世俗的刑罰但將被監禁於此。由此可見從前的皇帝與凱撒十分關心世俗的財富。住在此地的住持立刻為他們開了門,他詢問他們的身份以及來意。有人回應道:「我們來自東方,滿載著家當與盤纏,只是為了在回家前來此告解祈禱一番。」於是住持沒有再多過問什麼,打開了門讓他們進去。

第二天皇帝召開了議會,當得知科穆寧兄弟的所作所為後,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在演說中怒斥大將軍的不忠行為。與此同時他派遣近衛軍指揮官(Straboromanos)和司儀(Euphemianos)去尋找他們的家屬,將他們押送回宮。達拉瑟尼娜給出了她的回應:「告訴陛下,我的兒子們是他忠心耿耿的僕人,為了帝國不惜奉獻一切,從不懼怕流血與犧牲奮鬥在第一線。但總有人嫉妒他們得到陛下更多的寵愛,置他們於危險之中。當他們的敵人密謀致盲他們時,我的孩子們認為他們的處境不僅不公正而且難以忍受,於是他們選擇離開,但卻並不是為了反叛。他們試圖讓自己遠離危險,並求得陛下的庇佑。」

使者不斷催促他們動身,達拉瑟尼娜卻被激怒了。「請允許我到教堂里去向天父禱告,」她說,「這真是令人難以忍受,我來到教堂卻被剝奪向主和聖母禱告的權利。我的禱告不僅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陛下。」這是個合理的請求,於是他們同意了。她被允許進入大教堂。她步履蹣跚行動遲緩,看上去正是一個風燭殘年的可憐女人,但事實上她是有意如此。她走進教堂入口並下跪兩次,在第三次時她拚命用手抱住了拱形門並嚎啕大哭道:「除非我能得到陛下的十字架作為安全的保證,否則就算砍下我的手我也不會離開這神聖之地。」

近衛軍的指揮官將自己胸前的十字架摘下並遞給她。「不是要你的,」她說,「我是在要求一個保證。我要求陛下親口答應保證我們的安全。這若是要見證一個誓約,這個十字架顯然太小了。」她堅持如此,如果這個誓約是由一個小十字架見證,那麼它的效力將不足以保護他們的安全。「告訴陛下,我們要求公正的裁決和憐憫。去告訴他。」

她的兒媳,伊薩克的妻子(她與他們一同在教堂開門的時候進來了),摘下了臉上的面紗對使者說:「如果她要求的話,你們就該放她走。但是沒有安全的保證我們是不會離開教堂的,即便用死亡來威脅。」使者離開了並告訴皇帝這一切。那些女人的態度是那樣的堅定與奮不顧身。並且更讓他們擔心的是這會在市民面前造成很壞的影響,甚至引發暴動。尼基弗魯斯本質上還是個好人,被女士們的言辭打動了,於是除了她所要求的十字架以外,他還給出了自己的承諾。之後她便離開了教堂。皇帝將她和她的女兒,兒媳們軟禁在Petrion near the Sidera【具體位置不知該怎麼描述,反正是離布拉赫奈宮不遠的一個地方】。她的女親戚——帝國凱撒約翰·杜卡斯的兒媳也從布拉赫奈宮被派往那裡(她持有protovestiaria的頭銜【皇后的首席女官】),來照顧並保護他們。他們被允許自由出入去獲取食物以及其他必須的生活用品。

每天早晨女士們去和衛兵攀談,希望從他們那裡得知她們的男性親屬的消息。而衛兵們也十分直率地回應她們,告訴她們一切她們希望知道的新聞。皇后的女官是個善良慷慨的人,她勸說那些守衛們給予她們更加優厚的待遇,以及滿足她們的一切需求。於是守衛們被她們打動了,對於她們的詢問從不拒絕,任何外面的消息都及時地傳到了她們的耳朵里。

2.6

以上是她們的情況。叛軍【Note:指科穆寧兄弟】很快便來到了布拉赫奈宮附近的大門,迫使守衛為他們打開了皇家衛隊的馬廄。那兒留下了不少馬匹,他們用劍砍斷它們的後腿,這後來被證明是個明智的舉動。之後他們趕赴郊外的Kosmidion修道院。這時候我將採取片段的敘事來使整個過程更加的清晰。他們在那裡見到了之前我所提及的那位皇后的首席女官,而皇帝正要傳召她。他們帶走了她,一同前去說服喬治·帕列奧略【Note:此人是阿萊克修斯的小姨子的丈夫,後來為安娜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來源】加入他們的行動,事實上在他們的威逼下,喬治答應了他們。

他們此時還並沒有把自己的計劃向他和盤托出,因為他並不受信任——一個很直接的原因:喬治的父親對皇帝非常忠誠,他們不敢冒這樣的風險。起初帕列奧略十分的不情願,他列數種種理由指控他們的不忠,並且詛咒他們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是那位皇后的首席女官,同時也是帕列奧略的岳母,她不僅態度強硬,而且還用上了許多並不光彩的威脅,於是喬治無奈地屈從了。

從那時起他開始關切自己的女性親屬們,他的妻子安娜和他的岳母瑪麗婭。後者是保加利亞的皇族,天生麗質,容貌秀麗,在當代的女性中似乎無人能與之媲美。於是帕列奧略和阿萊克修斯自然而然地對她流露出了非同尋常的關切。追隨阿萊克修斯的人都認為女人不應該跟隨他們一起行動,有人提出將她們安置在堡壘中,但帕列奧略認為他們應該去往布拉赫奈宮附近的Theometor教堂。他的提議得到了認同。於是他們立刻行動,決定將女人們託付給創世的聖母,以此來求得庇佑。男人們回到了先前議事的宮殿,「你們先走,」帕列奧略說,「我要去取些財物,隨後就跟上。」他把他隨身的財產都丟在了修道院的僧侶載重的馬匹上。餘下的人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再次更改他們的計劃,只得同意。帕列奧略帶著那些牲畜安全地抵達了Tzouroulos(一個色雷斯的村莊),並且幸運地加入了當地的軍隊,他們是忠於大將軍的。

他們想著還理當將自己的冒險行為通知帝國凱撒約翰·杜卡斯,於是派出了一名信使向他傳信。凱撒居住在位於Moroboundos的莊園中。信使大清早便趕到了,在門外靜候凱撒的召見。他的孫子約翰尚且年幼,和他住在一起,看見了信使便跑進裡屋叫醒了還在熟睡著的凱撒。信使宣稱一場針對現任皇帝尼基弗魯斯三世的叛亂已然爆發。聽見這樣的言論凱撒十分的惶恐,他扇了信使一耳光,讓他閉嘴不要這樣胡言亂語,之後將他攆了出去。沒過多一會兒那人又帶著同樣的消息跑了回來,順便還帶來了科穆寧兄弟寫給凱撒的親筆信。

某種意義上而言,那封信對他們的叛亂做了相當機敏的掩飾:「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一頓精美的大餐,還有相當可口的調味料。如果您願意參與這場盛大的宴會,就請儘快加入吧,這樣您就可以和我們一同坐下享受宴會了。」凱撒於是立即召見了那名信使,他自己坐下來靠著自己的右肘,面對著他。那人將整件事的經過都告訴了他。凱撒下意識地用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驚呼道:「天哪!」但在撫摸著自己的鬍子沉思片刻之後,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人,他給出了堅定的回應——加入到他們的叛亂中去。他立刻便命令自己的馬夫替自己備馬,然後前去追隨科穆寧兄弟的隊伍。

在路上凱撒遇見了一個滿載黃金趕赴首都的官員,他以一種荷馬式【Homeric way】的口吻盤問道:「你是誰,從哪裡來?」之後他了解到此人是帝國的稅官,徵收了大量的金幣,正要運往國庫。他要求此人留下來和他待在一起,並許諾天亮之後他便可以自由行動。那人憤怒地抗議這一安排,但在凱撒的好言相勸之下,最後他還是無奈地從命了。這是凱撒的典型風格:他自有一套說服別人的辦法,巧舌如簧機敏過人,就像Aiskhines或是Demosthenes再世一樣。【Note:這兩人是公元前4世紀雅典著名的辯論家。】於是凱撒一路上便與此人同行,並且還善意地邀請他住在了一個旅館裡,和他一起進餐。在讓他吃飽喝足休息好以後,他把那人留在了那裡。

日出時分,太陽從東方的天際緩緩升起,這名官員給馬上鞍,急匆匆地想要趕往首都,但是凱撒看見了他。「等一等,」凱撒說,「你得和我們一起走。」官員既不知道凱撒要去往何方,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和自己套近乎,於是便非常生氣。他開始懷疑凱撒的友善態度之下暗藏禍心。凱撒讓他走在前面,自己緊跟其後。這名官員還沒有反應過來,凱撒便轉變了戰術,兇狠地威脅他,如果他不乖乖從命他便會得到不好的下場。當他還在無意義地抗議時,凱撒下令讓他把所有的行李全都交給自己,然後他本人便可以獲得自由。這名官員徹底放棄了回到都城復命的想法,他害怕當財政部的官員看見自己空手而來,自己將被關進大牢。另一個他不願意回去的原因是因為科穆寧兄弟的反叛讓此刻的局勢十分微妙,瞬息萬變。所以儘管十分不情願,但他還是選擇繼續跟著凱撒。

凱撒的好運氣遠不止於此,他沿路還遇到了一隊剛剛越過邊境的突厥人。他勒馬詢問他們來自何方去往何處,並保證如果他們願意聽從他的號令去追隨科穆寧兄弟,他將付出足夠的金錢並滿足他們的願望。突厥人愉快的答應了,於是作為對這一合同的確認,凱撒與他們的頭領發下了誓言。之後他們便滿懷熱情地站在了科穆寧兄弟這一邊,為他們而戰。

之後凱撒便帶著這隊突厥人前去加入科穆寧兄弟。繳獲的物資與生力軍的加入都讓他十分高興。我的父親見到他時難掩心中的喜悅。他衝上前,激動地拉著凱撒的胳膊,再三擁抱他。之後將發生什麼呢?在凱撒的鼓舞之下,他們決心向都城,向皇宮進發。

他們途經的小鎮上的居民們都自發地組織遊行,慶祝阿萊克修斯將加冕為他們的皇帝,除了Orestias【Note:哈德良波利斯(阿德里安堡)的舊稱,布里尼烏斯家族的領地,這也許是當地居民反對阿萊克修斯的原因。】,他們還忠於波塔尼亞斯皇帝;因為阿萊克修斯曾經抓獲了尼基弗魯斯·布里尼烏斯,所以他們對他的不滿由來已久。當他們抵達阿塞拉斯(Athyras)時,他們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他們繼續進軍,來到了Skhitza(色雷斯的一個村鎮),在那裡安營紮寨。

2.7

所有人都非常的激動,興奮又焦急地等待著最終的結果,希望能夠看見自己支持的人選登上皇位。大多數人想著皇冠會戴在阿萊克修斯頭上,但伊薩克的支持者也依然抱有幻想,他們竭力去為自己效忠的對象爭取支持。不管怎麼看他們之間的分歧都是不可調和的,有的人支持伊薩克,有的人支持阿萊克修斯。但在這其中有與阿萊克修斯關係密切的親屬:上文提及的帝國凱撒約翰·杜卡斯,他總是能給出好的建議並且付諸於實踐,我本人也曾因此受益。米海爾和約翰【Note:阿萊克修斯的妻子伊蓮娜的兄長們。他們更傾向於阿萊克修斯而不是他的兄長即位,在當時顯得尤為重要。】——他的孫子們也位列其中,當然還有喬治·帕列奧略,他們另一個妹妹的丈夫。他們都非常熱心地到處遊說,想盡辦法使阿萊克修斯的即位顯得合情合理。他們甚至籠絡了不少先前支持伊薩克的人,這讓對方的支持者頓時大幅減少。

凱撒約翰·杜卡斯被證明是一個魅力十足的人,他的聰明才智無人能比,他的聲望與氣度也令人望塵莫及。杜卡斯家族幾乎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他們許諾如果阿萊克修斯即位,那麼支持他們的軍隊指揮官和帝國的其他官員都將得到提拔。「他會回報你們的,」他們呼籲道,「用你們想像不到的厚禮和榮譽來獎賞你們——絕不會像那些毫無經驗的首領一樣隨意地將榮譽與獎賞棄至於地。阿萊克修斯作為你們的指揮官已經很久了,同時也擔任西方軍區的大將軍。他和你們同進同退,在戰場上奮勇作戰,從未拋棄過你們而自己苟且偷生。他率領你們穿越群山,四處征戰,還有誰會比他更了解戰爭的殘酷,更加體恤你們呢?他是你們的阿瑞斯【希臘神話里的戰神】,更是一個勇敢的戰士。」

以上是杜卡斯家族的情況。與此同時阿萊克修斯本人對伊薩克極盡尊重,始終讓他位列自己之前,這既是出於兄弟之情或是其他更深刻的感情,但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整支軍隊是站在自己那一邊的,希望他能夠獲勝,但卻忽視了伊薩克。阿萊克修斯既有地位又有兵權,見大勢所趨,何不表現得友好一些呢?他甚至還鼓勵他的兄長去爭奪皇位,這不僅是無害的,而且還可以為自己博得謙讓的美名。他這樣奉承伊薩克,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加冕看上去更加合情合理。

時間就在這樣無意義的謙讓中一天天過去,直到有一天所有的軍隊被集結起來。他們難掩心中的喜悅,所有人都在祈禱自己的心愿能被滿足。伊薩克起身拿著紫色的靴子【Note:purple-dyed sandal,在拜占庭作為皇權的一種象徵,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穿著】試圖為自己的弟弟穿上。阿萊克修斯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不要再推辭了,」伊薩克說,「這是上帝的意願,讓我們家族重回權利巔峰。」【譯者自己注一下,阿萊克修斯的大伯伊薩克·科穆寧一世曾經也是帝國的皇帝。後來因為無嗣,皇位被他的養子君士坦丁·杜卡斯繼承,也就是君士坦丁十世。】並且他使他想起了從前在Karpianos附近,一個神秘人曾經做出的預言,之後兄弟倆便走在了回宮的路上。

路上他們又一次遇見了一個神秘人——也許他是一種更高等的存在,總之他擁有常人不具備的力量。他走進他們,頭上沒有戴任何飾物,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神父,一頭白髮,滿臉鬍鬚。他抓住阿萊克修斯的腿將他從馬上拉下,這樣他們便同樣站在地面上了,然後貼著他的耳朵輕聲低吟著聖經中大衛的詩篇:「真誠將使你的國家繁榮昌盛,時刻謹記著真理仁慈與公正。」【Note:出自聖經45:4】最後他說,「致阿萊克修斯陛下。」說出這番諭示之後他便消失了。阿萊克修斯環顧四周,仔細搜尋每一個角落,也再無法找到那人的蹤跡。他向外面跑去,試圖能弄清此人來自何方去往何處,卻也無功而返。他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當阿萊克修斯返回後,他的兄長伊薩克對剛才的景象充滿了疑惑,懇求阿萊克修斯告訴他其中奧秘。儘管阿萊克修斯起初看上去並不情願,但他還是執意問個究竟。於是阿萊克修斯便將那段預言告訴了他。他解釋道這也許只是他的幻覺,那人不過是個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但在內心深處仔細回想了剛才的場景,他認為那人是個神學家,雷電之子。【Note:指聖約翰。】

現在伊薩克見當年的預言已然成真,他更加執意要為阿萊克修斯穿上紫色的靴子,特別是當他看見整個軍隊都是那樣的支持他。【Note:宗教意味的象徵,以及聖經的暗示都為阿萊克修斯的加冕營造了一個相當有利的氛圍。】此時杜卡斯家族帶領他們歡呼,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去支持他:一是因為他們的親戚伊蓮娜,我的母親,是我父親的合法妻子,他們間的血緣關係使他們感到滿意。剩餘的人們放聲呼喊起來,他們的喊聲幾乎直達天堂。這真是一個盛大壯觀的景象:人們為了忠誠,寧願直面死亡也不願讓自己的希望落空;在這麼短短的一瞬間他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空前的團結,決意粉碎一切絆腳石。人們甚至會有種錯覺,他們從來都不曾有任何的分歧。

2.8

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有傳言說梅利森諾在達馬里斯(Damalis)附近集結了大量軍隊【Note:顯而易見,尼基弗魯斯·梅利森諾其實在皇位的爭奪戰中領先科穆寧兄弟,他甚至已經發行了印有自己半身像的錢幣,以此來表明自己是皇帝。安娜在Chapter3.4中提及他在1081年被加授帝國凱撒的頭銜。但是也有證據表明他同時被任命為帖撒羅尼迦總督。梅利森諾娶了阿萊克修斯的姐姐尤多希婭,而既然他在1081年之前還試圖與科穆寧兄弟爭奪皇位,那麼他們的婚姻便只能發生在科穆寧登上皇位之後。達馬里斯與君堡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遙相而望。】,也宣稱自己是皇帝,紫袍加身。此時科穆寧兄弟並不想承認這一點,但梅利森諾很快便得知了他們的行動,並且派出使者帶著信前去。使者面見了他們並呈上信函。其中有些內容如下:

「上帝保佑我與我的部隊都平安無事並順利抵達達馬里斯。我聽說了你們的冒險行為,比如說你們是如何在上帝的庇佑下從那兩個卑劣的奴隸的陰謀之下逃脫,並且進一步化解了其他的一些威脅你們生命安全的危機。我本人十分願意與你們結成同盟,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讓我們站在一起,當然也有我個人感情的因素。我們間的友情深厚並不比血親遜色,上帝將公正地評判一切。如果我們都將追求權勢,地位,還有個人安全作為目標,那麼我們就是同道中人,更有理由結為盟友。除了重建這個千瘡百孔的帝國之外,我們也應當著手變革。好的管理可以免去許多麻煩,當你們被上帝選中接管皇都之後,你們可以統治西方,而我將選擇小亞細亞沿岸作為自己的領地,和你們中的一人共同執掌帝國。這樣儘管我們劃疆而治,但我們仍然算得上是可以互相協助的同盟,帝國若是被我們這樣分而治之,就可以避免無止境的內耗。」

科穆寧兄弟沒有明確對這封信作出回應,但第二天他們便逮捕了使者,經過長時間的談判與拉鋸,他們毫不客氣地指出梅利森諾是在痴心妄想。但儘管如此,他們仍然保證第二天他們會將自己的決定由喬治·曼加尼斯(George Manganes)代為轉達,此人是科穆寧兄弟的軍需官以及文官。與此同時對於君堡的圍攻沒有絲毫的停歇,對於城牆的小規模的突襲從未間斷。到了約定的日期,使者得到了他們的答覆:梅利森諾將被尊為帝國凱撒,他也將被允許持有王冠,以及享受其他任何符合他地位的待遇與特權。他還被賜予塞薩利(Thessaly)地區最大的城鎮作為封地——那裡有非常壯麗的教堂,為了紀念殉道者德米特里奧斯(Demetrios)而建。他的墳墓受人敬重,經常緩緩流出油液,對於那些虔信的人來說是治病的良藥。

使者對此感到有些失望,但在他們的團隊中他們是被忽視的角色,而且當他們看見叛軍【指科穆寧兄弟】聲勢浩大,對攻佔皇都志在必得,在他們為數眾多的軍隊的壓力之下,使者擔心一旦科穆寧兄弟攻佔了君堡,那麼以他們傲慢的個性很可能會違背現在的承諾。因此他們要求一份用紫色墨水寫在chrysobull【一種羊皮紙】上的保證。新任皇帝阿萊克修斯立即命令自己的文書喬治·曼加尼斯書寫這份證明。在這三天中曼加尼斯用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這樣的工作,要麼是他抱怨自己白天工作太過辛苦以至於無法熬夜完成這樣重要的使命,要麼是他動手寫了一些之後,夜裡發生了意外使得燭火被碰翻,將書稿燒為灰燼。總之在這樣那樣的借口,還有其他很多像曼加尼斯這樣消極怠工的人的拖延下,這件事情就這麼耽擱了下來。他真是無愧於他名字的含義,一個「騙子」。【Note:一個關於曼加尼斯名字的雙關語,他的動詞形式manganein有欺詐的含義。】

科穆寧兄弟離開了Skhitza,很快進軍到Aretai,這裡離君堡已經很近了,可以眺望整個平原。【Note:這裡是一個山地,雖然不是很清楚具體有什麼建築物,但距君堡外圍只有3公里。】如果你自下而上仰視,那麼你會發現這裡是個面朝大海的山地,就像在仰視整個拜占庭一樣。帝國的西北邊都可以被盡收眼底。這裡的水源始終是清澈見底可飲用的,只可惜這裡完全沒有植被覆蓋,你可以想像是伐木工人把這座山上所有的植被全都清除了。羅曼努斯·第歐根尼皇帝(Romanos IV Diogenes)曾在這裡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建築,作為皇帝度假的別院,因為這裡視野開闊而且氣候溫和。現在科穆寧兄弟來了。對城牆的攻擊還在繼續,他們沒有時間再去準備攻城器械或者弩炮了,只能讓輕裝的士兵,弓箭手,槍兵,還有騎兵強攻。

2.9

波塔尼亞斯【尼基弗魯斯三世】開始意識到科穆寧兄弟的叛軍實力雄厚數量龐大,而且已經兵臨城下,他同時也得知尼基弗魯斯·梅利森諾也率領大軍駐紮在達馬里斯,他對皇位的野心與實力也絲毫不遜色於科穆寧。此時他已四面楚歌,他沒有辦法同時迎擊兩股反叛力量。波塔尼亞斯本人的精神與意志也因為年事已高而變得衰弱,喪失了年輕時的熱血與勇氣,只能祈禱堅固的城牆能夠儘可能長時間的庇佑他,恐懼在他的心中與日俱增,他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選擇體面的遜位。這讓他的支持者們大為惶恐,使他的處境更為混亂。所有的一切都昭示著他的統治將土崩瓦解。

科穆寧兄弟認為君士坦丁堡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被攻破:他們自己的武裝力量魚龍混雜,有本國人還有外國人,這樣複雜的成分使得指揮變得相當困難,不和諧的言論此起彼伏。剛剛被推舉為皇帝的阿萊克修斯認識到自己依然任重而道遠,他同樣在暗自斟酌著這些人的可靠程度。所以一個新的計划出爐了:他打算奉承,誘導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守衛,從而獲取他們的支持,兵不血刃地拿下君堡。

一整夜他都在推敲這個大膽的計劃。黎明時分他來到凱撒【約翰·杜卡斯】的帳篷,和他交換了意見,希望他能夠陪同自己前去實地考察城牆的防禦布局以及守衛分布的位置(鑒於守衛們來自太多不同的國家),之後他才能夠作出決定,究竟以哪邊作為突破口下手。凱撒對這樣的請求感到不快,因為他走得太匆忙以至於只能將就著打扮得像個修士,這樣的形象會讓城牆和防禦工事上的守衛們哄堂大笑。而事實正如他所料的那樣,當他不情願地跟隨阿萊克修斯外出後,守衛們對他指指點點,譏諷他是一個「修道院院長」,同時伴隨著許多粗鄙下流的詞句。凱撒生氣地皺著眉頭,但他將受到的侮辱都埋在心裡,暫且丟在一邊,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緊迫的任務上。像他這樣的人有著堅強的意志力:他們專註於自己的決定,外界的干擾很少能夠左右他們。

他詢問塔上的守衛是哪一部分的,然後他得知有些是來自長生軍【Immortals】(羅馬軍隊中的特殊兵團),有些來自北境的瓦良吉衛隊(也就是一群野蠻人),還有的來自Nemitzoi(是另一個種族的野蠻人,很長一段時間裡作為帝國的僕從軍而存在)【Note:瓦良吉衛隊由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勇士們組成。在十世紀末期他們其中也有來自基輔的,科穆寧王朝時期門欄有所放寬,同樣也招收其他地方的士兵。Thule是拜占庭人對北歐的稱呼,但有時它也可以指英倫三島。儘管到了十一世紀末期拜占庭才開始招募盎格魯-撒克遜人作為僱傭兵,但也不清楚這裡的『Thule』是否有可能指代他們。Nemitzoi是指日耳曼人】凱撒建議阿萊克修斯為了以後的長遠打算不要去攻擊瓦良吉衛隊,也不要去招惹長生軍,前者肩扛鐵制的大劍身著重甲,作為皇帝的私人衛隊世代效忠於皇帝,保護著皇族的安全,後者都是由土生土長的希臘人所組成,他們為了拱衛皇帝同樣不畏犧牲。他們的忠誠久經考驗,絕不會容忍一絲一毫關於背叛的暗示。但是如果阿萊克修斯嘗試著將Nemizoi作為突破口,也許不必費太多功夫便能在他們的協助下入城。

阿萊克修斯聽從了凱撒的建議,認為這簡直是上帝的福音。他派遣了一個人來到城牆下,小心翼翼地請求與Nemitzoi的首領對話,後者靠在垛牆上微微傾身探出頭來和他交談。在艱難的談判之後他終於答應在未來合適的時候裡應外合協助他們奪取城市。那個士兵帶著這樣的消息回去復命了。阿萊克修斯和他的同夥們對這樣的驚喜欣喜若狂,他們歡欣鼓舞地翻身上馬,為即將到來的一切做好了準備。

2.10

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梅利森諾的使者更加焦急地要求那份先前被許諾給予他們的chrysobull。曼加尼斯立刻被指派去完成這件事。他解釋道這份文書其實早就寫好了,但是只有皇帝簽了名才具有法律效力,而現在簽名和筆都找不到了。曼加尼斯真是一個偽君子,他對過去和未來的預見性與洞察力令人讚歎,同時能夠準確地認識到當前的形式,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事實上阿萊克修斯的用意是用這麼一張空頭支票來穩住梅利森諾,如果太早就把這個交出去,敕封他為帝國凱撒,那麼梅利森諾很有可能會貪得無厭,繼而像他之前向科穆寧兄弟所言那樣做出一些僭越之舉。而狡猾的曼加尼斯在被指派去做這件事時便領悟到了這一點。

當這一切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的時候,君堡的陷落已無可避免。梅利森諾的使者漸漸也起了疑心,他們的態度變得強硬起來,要求科穆寧兄弟兌現諾言。科穆寧回應道:「奪取君堡現在對我們而言猶如探囊取物,在上帝的幫助下它遲早要屬於我們。去告訴你們的效忠的人,如果一切如我們期望的那樣順利的話,那麼他和所有站在我們這一邊的人都會得到應得的回報。」在答覆完使者之後,他們派遣喬治·帕列奧略去和Nemitzoi的指揮官基爾帕托斯(Gilpraktos)會面,去確認他究竟打算如何按照先前的約定協助他們進城。計劃是這樣的:當叛軍看見發出的信號時,喬治帶著人爬上瞭望塔並打開大門,然後他們抓緊時間儘快進城。帕列奧略愉快的接受了這個方案——他生性好戰從不畏懼危險。荷馬稱阿瑞斯是「破城者(smiter of walls)」【Note:出自伊利亞特,V.31】,這用來稱呼喬治也十分的合適。同時科穆寧兄弟也在城外重新集結部隊,策應他們的行動。

到了晚上,喬治·帕列奧略來到城下,看到了基爾帕托斯給出的信號,帶著他的人爬上了塔。阿萊克修斯的士兵趁此機會推進到了一個離城牆很近的位置。他們建起了圍欄,製作了一個營地,在夜色的掩護下露宿在那裡。但科穆寧兄弟很快在中路發起了進攻,他們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還有步兵打頭陣,後續的輕步兵逐步跟進。在破曉時分他們來到城下。面對這樣的危急情況守城的士兵早已全副武裝,但帕列奧略在塔上給出了信號,大門被打開了,叛軍毫無章法和隊形可言地一擁而入,手持大盾,弓箭和長槍。

這是個神聖的星期四,這一天我們本該向主獻出作為祭品的羔羊以及舉辦晚宴,這一天是6589的4月1日。【Note:公元1081年4月1日,看上去安娜喜歡用宗教曆法計數年份。在C5.9中她對十字軍膽敢在Holy week進軍君堡表示十分不滿。】整支混雜了外國人和本地人的軍隊在君堡外圍的城鎮集結,從Kharsian Gate昂首闊步的入城了。他們知道長期以來這座城市囤積了大量的物資,陸上與海上的補給源源不斷。進城之後他們便四散在街頭,大街上,路口轉角處,還有小巷中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他們到處劫掠了一番,房屋,教堂,還有其他神聖的處所都未曾幸免於難,滿載著戰利品彙合了。他們也許克制住了殺人的衝動,但其他對於他們的指控卻是證據確鑿的。更糟糕的是即便是本國的士兵,面對這樣的誘惑也難以不動心,他們看起來就像失去了理智一樣,毫無廉恥地效仿著那些野蠻人的行為。

2.11

尼基弗魯斯皇帝現在面對的是真正的絕境了,城市的西側被攻陷,而尼基弗魯斯·梅利森諾手握重兵盤踞在東側的達馬里斯。皇帝別無選擇,不得不考慮答應遜位給梅利森諾來換取他的支持。此時科穆寧兄弟已經入城,他派遣他最信賴的僕從跨海去邀請梅利森諾來到皇宮,隨使者而行的還有一位勇敢的侍衛。

但在這訊息被傳遞出城之前,負責海上巡邏的帕列奧略便發現了這艘正要出港的船。使者正準備升起風帆,而隨行的侍衛立於艦首。他差一點就忽視了他們,但他遠遠地認出了波塔尼亞斯的使者,他們曾經有過一面之交,於是他上前例行公事地盤問他,來自何方去往何處,為何此時要出港。那個侍衛瞧見了帕列奧略腰間的利劍與盾,感到十分害怕,回道:「如果不是瞧見您全副武裝成這樣,我會非常樂意讓您上船與我們交談的。」帕列奧略答應脫下自己的頭盔並且放下劍與盾,願意上前去和他們交談。

那個侍衛見此便熱情地邀請帕列奧略上船,友好地擁抱了他。但帕列奧略對此無動於衷,他牢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他跳到艦首上盤問那些漿手:「你們到底要去哪裡,做些什麼?你們知不知道你們要做的事情會給你們帶來殺身之禍。看吧,城市已經被攻陷了。曾經的大將軍如今就要加冕為皇帝了。他麾下的士兵都在為他歡呼。皇宮裡還能容得下別的不相干的人嗎?波塔尼亞斯是個好人,但是他無法和科穆寧相抗衡,我們有比他多得多的軍隊。這時候選擇拋妻棄子去冒險是不明智的。看看這座城市——為了你們自己考慮考慮吧,綿延不絕的軍隊,旌旗蔽空,呼聲震天。阿萊克修斯正在前往皇宮的路上,他註定要成為皇帝。所以你們為何不回心轉意調轉船頭,去加入他,欣賞這樣榮耀的景象呢?」

使者幾乎是立刻就被說服了,但侍衛卻表現得不屑一顧。帕列奧略威脅要將他綁在甲板上,或者乾脆把他扔下海去,這個計劃得到了眾人的一致好評。漿手們也紛紛倒戈,但侍衛表現得十分剛烈,於是他被綁在了甲板上。

經過這樣短暫的交涉之後,帕列奧略重新穿戴回了他的裝備,將那艘船拋錨固定在港口。他在船上為阿萊克修斯公開慶祝了一番。在得知那位使者是為了波塔尼亞斯傳話想拉攏梅利森諾之後,他毫不猶豫地逮捕了他,下令讓水手割斷船尾的纜繩,啟航前往衛城(Akropolis),加入新皇帝加冕的慶祝活動。他命令水手們將船停下,嚴密地監視海面,攔截一切試圖穿越的船隻。

不久之後他又看見有艘船駛向皇宮方向,於是急忙命令截住它。他看見自己的父親就在船上,於是他立刻起身遙遙地向自己的父親鞠了一躬,但他的父親卻沒有任何回應;和伊薩卡的奧德修斯看見忒勒馬科斯完全不同,他可不會稱帕列奧略為「令他愉悅的光(his sweet light)」。【Note:出自荷馬《奧德賽》卷17.41;還有卷16.23】在荷馬的詩篇中這樣的場景理應有盛大的宴會,友好的劍術比賽,姣好的侍女們,還有聰慧的珀涅羅珀——作為對勝者的獎賞。更何況忒勒馬科斯可不是奧德修斯的敵人,恰恰相反他是前來協助自己父親的。而這裡的場景卻完全不同:父與子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刀劍相向。他們都要忠於自己的誓言,儘管他們還在竭力剋制著自己的行為。尼基弗魯斯·帕列奧略輕蔑地看著喬治,感慨他是個蠢人,然後開口問道:「你到這裡來幹什麼?」「鑒於是您——我的父親問我這樣的問題,那我只能回答無可奉告。」「等著瞧吧,如果皇帝採納了我的建議,你們馬上可就要有好戲看了。」

於是尼基弗魯斯·帕列奧略返回了皇宮,當他看見將軍們全都帶著自己的部隊想要四散逃離,城裡面一片混亂景象,他懇求波塔尼亞斯授予他瓦良格衛隊的指揮權,想著能夠對科穆寧兄弟戰而勝之,並將他們趕出君堡。但波塔尼亞斯已經放棄了所有希望,表現得想要避免這場內戰的不斷升級。「如果你聽我的,尼基弗魯斯,」皇帝說,「既然科穆寧兄弟已經進城了,那麼你去和他們談判,爭取和平吧。」尼基弗魯斯儘管十分不情願,但還是遵命了。

2.12

科穆寧兄弟進了城,以一種勝利者的傲慢姿態在紀念偉大的殉道者喬治·希科歐特斯(George Sykeotes)的廣場上【Note:此處的位置大約位於Kharsian Gate和聖徒教堂之間。聖喬治是個生活在公元6世紀的聖人,出生在中亞細亞的Sykeon】等待著。他們還尚未決定是否要先去前往與自己的母親匯合,問候家眷的安全,然後再動身前往皇宮。凱撒【約翰·杜卡斯】聽說了他們的態度,派遣隨從給他們傳話,將拖延的嚴重後果陳述了一番並且斥責他們的猶豫不決。於是他們立刻出發了。在伊貝爾茨的房子邊上他們遇見了尼基弗魯斯·帕列奧略,他對他們說道:

「皇帝向你們傳達這樣的訊息:我是一個孤獨的老人了,沒有兒子也沒有兄弟和其他什麼親屬。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成為我的養子(他顯得急於討好新任的皇帝)。對於我而言,我不會幹涉你的軍隊,也不會僭取你作為皇帝的榮譽,只是擁有一個有名無實的頭銜罷了,在紫色宮殿中孤獨死去。帝國的行政大權將完全由你執掌。」

科穆寧兄弟對這個提議簡短地表達了贊同。當凱撒聽說此事後,他立刻沖向皇宮,憤慨不已。當他走進庭院的時候正好撞見科穆寧兄弟要出去。他高聲地訓斥他們。在他進去的時候他同樣瞥見尼基弗魯斯·帕列奧略正要偷偷溜出去。「你在這兒做什麼?」他喊道,「你想幹什麼,我的親戚?」【譯者自己註:尼基弗魯斯·帕列奧略算是老狐狸的親家。前文有提及,他兒子喬治娶了約翰·杜卡斯的孫女。】「看起來這裡的事情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尼基弗魯斯回道,「但我替皇帝向科穆寧兄弟傳話的。皇帝會信守他的諾言,將阿萊克修斯當做他親生兒子一樣對待的。阿萊克修斯將得到他想要的整個帝國,而尼基弗魯斯僅僅只會分享作為共治的頭銜,以及同等規格的儀仗待遇而已,作為一個老人他會安靜地待在宮裡休養生息。」凱撒陰沉地盯著尼基弗魯斯,冷冷道:「去告訴皇帝,這一套在城破之前說不定還算有點用。但事已至此,他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看在他是個老人的份上,勸他趕緊交出皇位,考慮一下自己的安危。」

這就是凱撒強硬的回復。與此同時Borilos聽說科穆寧兄弟已經入城,並且他們的軍隊在城中大肆劫掠,炫耀著繳獲的戰利品,他也在策劃著一場襲擊。他認為將他們擊敗的最好辦法就是打他們的親屬的主意(科穆寧兄弟只留了一小隊外籍士兵照看他們的家眷——或是有血緣關係的,或是有姻親關係的)。於是他集結了手中所有可以調集從Khoma趕來的軍隊,他們訓練有素集結在君士坦丁堡開闊的廣場上,只待一聲令下。

大牧首【Note:1075年8月科斯馬斯(Kosmas)成為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在這裡安娜對他的稱讚多半是驚訝於阿萊克修斯加冕數月之後他便選擇隱退。他的名譽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安穩地度過了餘生。】是個正直善良的人,效仿早期流浪在荒漠與山野中的那些神父一樣禁慾苦修。他受人尊敬收穫了大量的捐贈,做出的預言也都被認為是明智的,從不落空。他真是一個道德典範,後人應該敬仰他。很明顯他不可能對波塔尼亞斯的不幸一無所知。或許他受了上帝的指引,又或許他聽從了凱撒的勸告(這聽起來有些不可信),凱撒和他是老朋友,因為他傑出的美德深深地吸引著別人。出於以上種種原因,他提議波塔尼亞斯遜位。【Note:尼基弗魯斯三世在1081年的4月4日——復活節的星期天正式退位。】「不要再無休止的內戰了,」他說,「不要違背上帝的旨意。不要讓整座城市浸泡在信徒的鮮血里,聆聽上帝的教誨,就此隱居吧。」

皇帝聽從了他的話。出於對叛軍傲慢又殘暴的恐懼,他裹緊了自己的長袍,灰溜溜地走進了大教堂。混亂中他沒有注意到自己還始終穿著皇帝的紫袍,但Borilos走到他身邊揪住了纏在他肩膀上綴有珍珠的刺繡,用力扯下了它,嘲諷道:「這樣的裝飾現在更適合我們一些。」波塔尼亞斯走進了大教堂,在那裡他將了此殘生。


推薦閱讀:

晚期古典羅馬帝國【395】年行政區劃劃分」
『談笑一水隔,賽艇兩洲間』蠻族記者跑得快(3)
補檔『談笑一水隔,XX兩洲間』族群萬華鏡(一)
拜占庭粉喜歡把拜占庭叫拜拜,那麼奧斯曼粉喜歡把奧斯曼叫什麼呢?
帝國貴族服飾變遷(11-12世紀)

TAG:拜占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