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龜兔賽跑! Ryzen 和 Core 買誰才贏?

2017 年 3 月 2 日, AMD 的全新架構處理器「RYZEN」(「銳龍」)正式解禁, Ryzen 7 1800X/1700X/1700 正式開始售賣。

早在 2012 年 AMD 就重聘了曾經帶領 AMD 走向巔峰的 Jim Keller, 開始著手設計新架構處理器。 Ryzen 就是採用全新架構: Zen (「禪」)的 CPU (核心代號 Summit Ridge ). 新架構試圖展現禪一般的平衡之美,又取英文單詞「Horizon」(地平線)中的 "rizon" 將 CPU 命名為「Ryzen」(發音為[raizen]), 期待 Ryzen 能讓 AMD 重新冉冉升起。 AMD 人在取名上煞費苦心,可以說是對 Ryzen 寄以厚望。

功夫不費有心人,可以說 Ryzen 處理器是自 2006 年來發布過的最轟動的 CPU. Zen 處理器從 2015 年中旬就開始曝光,兩年以來,令多少 A 飯日夜牽掛,兩家粉絲的罵戰不絕於耳。 3 月 2 日當晚,各大媒體的對比測評噴薄而出, A 飯們為之癲狂,京東首發預售的三個型號瞬間售罄,日本 A 飯連夜排隊搶購這款令 AMD 十年以來第一次揚眉吐氣的翻身之作......

那麼 Ryzen,這把 AMD 用十年磨出的寶劍,性能到底如何?值不值得購買?農企究竟翻身了沒?今天我們來一看究竟!

  • Ryzen 是個怎樣的存在?

Zen 徹底推翻了拖後腿拖了十年的推土機,縮短了流水線,還直接跳入 14 nm, 大大提高了單核性能、降低了功耗,這就是 Ryzen 最大,也是致勝的改變。

目前解禁的三款 Ryzen 處理器都是 8 核心 16 線程不鎖倍頻的,他們分別是:

賣 3999 元就能對飈 i7 6900K 的旗艦產品 Ryzen 7 1800X;

賣 3099 元對位 i7 6800K 的次旗艦 Ryzen 7 1700X;

賣 2499 元與 i7 7700K 不相上下的 Ryzen 7 1700.

主頻和功耗可參考下圖:

未來還將推出的有 Ryzen 5 和 Ryzen 3 處理器,如無疑外將對位 Intel 的 Core i5 和 i3.

桌面平台的 Ryzen 系列處理器均採用全新的 Socket AM4 介面,對應的主板晶元組則是同時發布的 X370 、 B350 和 A320. 全新的 AM4 晶元組終於全線支持 DDR4. 其中 X370 與 B350 基本上只有介面和 PCI-E 匯流排數量的區別; A320 則鎖倍頻。當然,新主板的散熱器孔距也有所變化,購買非原裝散熱器時要注意兼容性問題。

Ryzen 處理器還融合了全新的「AMD SenseMI」五大智能調節技術,包括利用感測器和人工智慧演算法進行 CPU 功耗自動調整,高精度(最小幅度 25 MHz)調節主頻,根據散熱方式自動拓寬超頻範圍,根據神經網路學習演算法的動作預測及其處理數據的預載入。總而言之就是自動、智能地保持 CPU 低功耗、低發熱和高性能。

Ryzen 系列 CPU 配備的散熱器除了包括此前已發布的直觸式 Wraith Stealth (「潛行」)以外,還新增了兩個型號:一款是目前只有 Ryzen 7 1700 配備的全新銅管直觸塔式散熱器 Wraith Spire(「塔式」);還有最強的是連旗艦和次旗艦都沒有贈送的新款 Wraith Max, 據稱將會給 OEM 用(我相信不久之後就會出現在某寶上)。

根據舊版幽靈散熱器的表現推測,新款幽靈還是可以妥妥地吊打 Intel 原裝散熱器,甚至可以把很多下壓式散熱器比下去。最高端的 Max 運行噪音也僅為 39 分貝,確實是「鬼魅般寂靜」。加上 AMD 信仰 Logo 和一圈逼格極高的 LED 燈,Wraith 無疑是下壓式散熱器的不二之選。要注意的是 LED 光圈只有 Spire 和 Max 有。

真的太好看了好嗎,就為了這散熱器我都想買個 CPU 了!

  • Ryzen 實際性能如何?

由於 Zen 架構大大提升了單核性能,加上 AMD 一貫的多核多線程, Ryzen 的整體性能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具體的測評數據就不放上來了,在這裡簡單地綜合分析一下。

而在多線程測試就不用多說啦,一直是 AMD 的強項, Ryzen 基本上都領先於對位產品,某些優勢項目還能甩開了幾個身位,尤其 4 核 8 線程的 i7 7700K 簡直不堪一擊。但與 i7 6950X 這顆十核處理器還是有點差距的,畢竟這貨賣 1W5 啊。最令人吃驚的是多線程測試中價值 8199 元的 i7 6900K 顯得異常乏力, 這讓售價僅為 4K 的 Ryzen 7 1800X 笑出了聲。農企翻身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多線程性能簡直是驚為天人。

單核性能方面還是略遜一籌,主要原因是主頻略低於對位產品,尤其是睿頻高達 4.5 GHz 的 i7 7700K 還是所向披靡。由於遊戲對 CPU 的單核性能和主頻比較敏感, Ryzen 在遊戲實測中也稍有落後,對於一些中低端遊戲,差距還保持在 1~3 FPS 以內,3A 大作中最多落後 10% 左右。在某些優化較好遊戲中 Ryzen 還是可以超過對手的。目前大部分遊戲對 Zen 的優化還沒跟上,相信在優化後成績會更加喜人。

  • Ryzen 值得買嗎?

毫無疑問。

尤其是 Ryzen 7 1800X, 真的是以一半的價格買到與 i7 6900K 非常接近,甚至在多線程上超過 6900K 的 CPU. 價格甚至比 i7 6850K 都要便宜個 800 元,可以說不買不是阿湯哥了。

1700X 和 6800K 這兩款相較的話,前者側重多線程,後者側重單核性能。大家可以綜合平時使用的軟體進行選擇。

而 1700 和 7700K 相比,側重點就有點遠了。前者是單核性能與多線程都比較平均的一款 CPU, 而後者是完全單線程制霸路線。對於遊戲玩家來說, 7700K 毫無疑問還是最佳選擇,某寶散片價格也比較接近白菜。但在 1700 散片出來後,估計價格也有優勢。其實對於 1080P 遊戲來說,1700 已經出現性能過剩,預算有限的情況下 1700 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另一個考慮因素是主板。目前已經上架的的 B350 主板價格會在 799 以上, X370 則是 1199 元起跳。但並不是說 AM4 主板價格偏高,而是跳過了定位低端的主板,先走中高端路線。相對於同價位的 B250 和 Z270, 無論質量、做工、外觀和整體定位都基本一致。

還有一點就是根據太平洋電腦網的測評數據, X370 主板的 M.2 介面讀寫速度略優於 X99 平台。

我想更便宜的價格、更強大的多線程性能、不落後太多的單核性能和更高速的讀寫速度,足以讓每一個人認真考慮入手 Ryzen 了。

如果說讓我找一個不買 Ryzen 的最大理由,那估計就只有這個了:

「RYZEN」 的 Logo, 沒有居中。

Ryzen 確實十分強勁,在 Ryzen 發布前夕, AMD 的股價也是蹭蹭蹭往上漲。可以說在性能和經濟上, AMD 已經成功翻身了。但在佔有率上,或許還需要一些時間,而且還要看看定位更平民化的 Ryzen 3/5 的表現。

AMD 與 Intel 這十年的鬥爭,彷彿就是現實版的龜兔賽跑。如果說 Intel 是那隻起初一路領先,擠著牙膏慢跑的兔子;那 AMD 則是悄悄用工,終於後來居上的烏龜。不過比賽還遠遠沒有到終點,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數。作為旁觀者,希望 Ryzen 能為這場比賽加快節奏吧!

最後,為 Intel B350 晶元組默哀半秒。

歡迎規範轉載,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阿湯哥我的微信公眾號「知老湯乎」

DIY知識 硬體點評 購機指南 私人定製 應有盡有!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IRHAxYlJQRW4wN2dyVmNPOTI4T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AMD新一代顯卡架構Vega(織女星)是否能幹翻老黃下一代Volta?
是否能將GPU的一個流處理器看做是一顆核心?
什麼事讓你對NVIDIA由粉轉黑的?
A卡戰未來?其實那這是A卡的遮羞布

TAG:锐龙AMDRyzen | A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