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職場鴨湯(2):你八成在準備離職的路上

接上集:青年職場鴨湯(1):如何避免尋找人生目標、理想職業時的誤區?

先擺個慘痛的數據,從去年11月開始,我先後「聊過的天」超過30場,其中有一半是正正規規的面試求職、另外一半是和老闆級別的「網友見面」,隨便聊聊。一來呢,我對離職求職積累了點經驗,二來從這些甲乙方老闆眼神中我能看到:他們對人才如饑似渴的問題,這與大多數年輕人懷才不遇成鮮明對比。

有的人永遠找不到好工作,有工作永遠找不到好的人

所以趁著你十有八九動著小心思的時候,聊聊最直白的離職與求職。

1.離職的外部檢測:改變公式

如何確定「什麼時候你該離職了」?

除了聽從自己的情緒、渴望和朋友的建議,我想推薦一個外部檢測工具 —— 「變革公式」,Change formula。這個公式是我偶然在wikipedia上看見的,本來是用於描述企業/組織何種情況下會發生變革,但我覺得也可以絕佳的平移到個人身上。

公式是:D x V x F > R

Dissatisfaction x Vision x First Steps > Resistance to Change (不滿情緒 x 改變願景 x 初步實踐 > 改變阻力)

分別是什麼意思我來解釋一下。

不滿情緒就是你對當前狀況不滿意,不管是面對了bitch還是工資太低,總之你很不爽....改變願景指的是「你是否有個較明確的理想方向」,如想從乙方到甲方,或者想具體跟著某些大人物幹事兒。而初步實踐是說:你有沒有朝著那個方向邁出第一步,使它的實現真正成為可能。

可以看到,如果你同時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改變(離職)才有可能發生。如果有一項不存在(=0),其實都不太可能發生改變。當你苦惱自己到底要不要做出改變、離開這家公司,真的可以試試看這個公式。大多數人只存在不滿情緒和改變的目標,如果沒做出什麼初步實踐,或許你永遠不可能賣出這一步。

2.離職的內部檢測

根本上,判斷你是不是要離開現有工作環境,還是要從自身出發。還是要回到職場資本的概念上。大多數人離職的原因太過隨意,可能是「就是錢少了..」、「人們都不喜歡我..」、「環境不夠好..」等等,我的確同意類似錢、環境是個重要因素,但還沒到那麼重要,尤其是對本文的受眾你,工作5年以內的你。

年輕時重要的要素不是經濟收益,而是能力收益。在上篇文章青年職場鴨湯(1):如何避免尋找人生目標、理想職業時的誤區?我提到一本很棒的書《優秀到不能被忽視》。它激勵我們在一個崗位上,就要用工匠思維看待職能,專心致志在【做到優秀】上。

根據這個標準,書中也提到了什麼時候你該離職的三個特徵:

A.該工作無法讓你有機會通過發展稀缺而寶貴的相關技能而與他人區別開來。

B.你認為該工作所關注的內容是無用的或者甚至可能對世界有害。

C.該工作迫使你與自己非常不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我的解讀:

第一點,如果這個職位對你提升都毫無幫助,那麼也應該毫無疑問的立刻離開,因為你年輕,你可以多經歷。第二點,如果你覺得工作不創造價值甚至負麵價值,那對職業未來肯定也是沒好處的。第三點,喜好可能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認不認可他們的價值觀。

再三判斷,避免因為【自己一時衝動的誤判這三條因素】而錯失了學習的機會,但一旦真的離職,也別後悔,這個世界總有更合適的地方。總而言之,排除掉你是天才的因素下(如果你是天才,你已經成為我後面提到的優秀年輕人了),認真積累比追隨激情更重要。

3.求職的絕對武器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告訴你求職成功的真諦。這個角度是企業主角度....

繼續大言不慚的說,我面試的時候常能發揮出1.5倍-2倍的效力,通過一些pitch frame去銷售我自己,比如面對某老闆的時候我會指出他的邏輯漏洞啦、用其他大牛人朋友幫自己不經意的背書啦、善用微笑和瞪眼睛啦...等等(這些故事可以慢慢聊)。

但我知道我自己值多少。

花里胡哨的表達、侃大山真的可能是一個人的表象,知乎上有太多HR講述他們遇到的「表裡不一」的案例。畢竟,吹牛是可以空口無憑下給人一種震撼感的....被吹牛者被震撼時伴隨著「由新鮮感novelty激發的多巴胺」,他們嘴巴上不說,大腦卻一直在表達:「多來點、這樣的故事再來點...」 —— 被腦科學家稱之為wanting....

所以反過來,我建議企業主不要被面試印象蒙蔽,要看一個人long term的表現,long term的表現可以用一樣東西證明 —— 作品。

不管你的作品是方案、、是文案是設計、是上市的產品、是被報道的案例,總歸有一本踏踏實實的作品彙總。這是所有老闆們都看重的東西,這些東西是不會動的...擁有了就是擁有了。

要提醒的一點是,絕大多數工作都是團隊合作完成,沒人是傻子,你一定要明確說清楚什麼部分是你的功勞,什麼部分是大家一起的貢獻。

4.沒有積累的時候要「搏出彩」

如果相對而言資歷尚淺、或者競爭者都很出眾,大家有差不多的履歷、成就、作品,我建議可以設定一個出奇制勝的思路,給自己」搏出彩「。

以我自己為例:

15年離開VML Social尋找和策略策劃相關新機會的時候,我面臨了一個超大的挑戰 —— 我基本沒有做過幾次策略。

你見過有老闆會找沒做過幾次planning的人去做planning么?所以這個問題實在是有點困擾,普通的求職渠道諸如海投我根本就沒打算考慮。

接下來我想到了一個點子,或許可以賭一賭解決這個經驗不足的問題。那就是用求職(準確來說是投遞簡歷)這件事兒來展示我的strategic thinking能力。於是我做了幾件事兒:

A. 不海投,找我認識的朋友幫我直薦CV給各公司的老闆

B. CV不用普通格式,而是做成一份方案,用策略語言說清楚我的故事

C. 展示那些可能「傳遍social圈」的文章

這些行動的結果是,我獲得了N個面試機會,而且都是直接和老闆或公司策略的頭...因為相對新穎的方式和方案展示出的基本策略邏輯,激發了wanting。至少,他們對我感興趣,就願意約來聊聊。

「搏出彩」的機會,不是要你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是一些能表達個人優勢,但又沒人做過的事兒,來激發需求者最原始的期待。

最後的一些想法

求職離職這個過程看起來是門功夫,但越往後這個功夫越沒用。

求職背後的選擇,是最大的挑戰。畢竟求職成本,其實主要來自機會成本。

你無法衡量當初在A和B工作之間,沒有選擇的那個能夠給我帶來什麼。所以不如專註於當前的工作。彼得·德魯克曾經提出過一個「回饋分析法」,簡單說就是在做決定時,先預期結果,然後半年到1年後,回顧這個結果達成的情況。(是不是和google的OKR很像?)大家都可以用回饋分析來判斷自己之前決策的質量,以及是否擅長某種職能、工作。

就這樣吧。

悖·論

別追求不匹配的東西 VS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這是兩個看起來有點矛盾的說法。我的實際經歷告訴我,太貪心去追求超過自己的東西並非好事,有很大幾率陷入迷失,穩紮穩打可能是非天才的好策略。而FAKE IT這個說法,我也見過很多人的成功實踐,當然FAKE IT需要很高的心理素質和超強的學習能力。我想兩者的癥結就在如何把控下一個平台與自己的匹配程度,跳出舒適圈,也別跳的太遠吧。

推薦閱讀:

你的第一筆投資有多大,投資了什麼,有收穫嗎?
為什麼中國的民警就只是為完成自己的任務而工作?
遇到過的好老闆(上司)是怎樣的?
不想工作?

TAG:求职 | 离职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