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元開民宿?他異想天開並真的成了!

兜里只有一萬元就想開民宿?開玩笑吧你!

2011年,陳統奎提議在老家海南省海口市博學村蓋民宿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他異想天開。一晃6年過去了。他的民宿不但蓋起來了,還實現了微盈利。

這如奇蹟般的成功,恰恰得益於他從不怕「異想天開」。

花梨之家院里的鞦韆

花梨之家設計圖

一次台灣行,改變了他的人生計劃

好好讀書,考進大學,留在大城市工作。人生的前面20多個春秋里,陳統奎一直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南京大學畢業後,他留在了上海。然而,2009年的一次台灣之行,卻改變了這個年輕人對人生的規劃。

「那是對台灣桃米村的一次考察,我看到了一個昔日的垃圾村,在返鄉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民宿遍地、文創產業發達,搖身變為了日月潭附近的新景觀。那時候,我就動起了回鄉開民宿的念頭。」他說。

桃米村學習聚樂部

彼時,他的家鄉博學村還是一個吃水用電都有問題的貧困村。要在這樣的地方開民宿,確實十分異想天開。

建民宿,掏空父親20萬私房錢

可他就是大膽異想,並努力實踐。2009年到2010年,這個從鄉村出來的大學生又重新回到了鄉村的土地上,為推動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做了大量努力。他給海口市市委書記寫信,找當地政府溝通,終於,一條環繞博學村的山地自行車賽道修了起來,隨後環村的電網也架了起來。

建好的自行車賽道給村裡帶來了旅人

2011年,在基礎條件準備得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向父親提出了要蓋房子,開民宿的想法。父親聽罷便問他能拿出多少錢,他查了查銀行賬戶,發現只有一萬多元。聽到這個數字,父親沉默了。

那一刻,正是大膽異想「救」了陳統奎和他夢想中的民宿。他說建民宿聽起來是個巨大的工程,但化整為零,一項項拆解開來就有了逐個突破口。

「蓋房子,無非需要水泥、沙子和磚頭。我聽說我爸有個高中同學在鎮上賣水泥,便想可以找他先賒水泥來用。沙子,當年老爸蓋婚房時,舅舅送來一車沙子,這次就再找舅舅幫忙。餘下來要解決的只有磚頭了。最終我找銀行貸了16萬,買了磚頭。」就這樣,他搞定了建造民宿中所需的材料。

剛剛有了框架的民宿毛坯

後來,陳家又零零散散跟親友借了20多萬,而每當資金出現缺口的時候,父親總能神奇地變出錢來救急。後來,陳統奎才發現,原來這麼多年來父親私藏了20萬私房錢,這次的民宿工程卻在不經意中把父親的這個老本給掏空了。

山窮水盡,微博眾籌15萬救急

房子,一直蓋到2011年9月才有了基本框架。因為父親種過很多黃花梨盆景,他便將民宿叫做花梨之家。當時,陳家已經用完了所有能借錢的資源,連粉刷的錢都籌不出來了。這一次,又是陳統奎的大膽異想讓事情有了轉機。他在微博上發起了眾籌,邀請厭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來到鄉村,成為花梨之家民宿的榮譽家人,體驗半農半X的生活(「半農半X」,就是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另一方面從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眾籌期為兩年,返還年息8%。微博下午發出,當晚他就籌到了15萬元。

用這筆錢,花梨之家的8間客房做了最簡單的裝修,就這樣開始營業了。那一年,弟弟阿誇剛好工作不順,他便做通了弟弟的思想工作,讓弟弟先一步返鄉,經營民宿。

極具親和力的客房布置

超大的公共會客廳

有木工手藝的父親製作的小木馬

自己經營才知道民宿的生意沒有那麼簡單。一開始,基本都是朋友熟人捧場。可這種捧場並不能成為長線經營策略。陳統奎記得,有一年他回到博學村,發現民宿院子里的雜草長了老高,便問弟弟為何不拔草。弟弟極其灰心地回答:「客人都沒有,還拔什麼草啊!」

這樣慘淡的經營狀況直到2014年才發生了改觀。經過三年的經營,陳統奎發現民宿一年裡生意最好的是冬天,特別是春節期間。那麼把來民宿過年設計成一個民俗活動,讓客人跟著民宿主人一起遊覽博學村,品嘗博學村特色年夜飯,體驗南方的過年習俗,是不是會更有吸引力和獲利空間呢?果然,住宿加活動打包銷售後,比過去接待散客收入穩定了不少。

在農家生活面前,連老人都變得如孩童般

小客人在體驗種植火龍果

經營民宿讓主人成為更好的人

然而即便如此,民宿依然沒有實現自給自足。陳統奎卻淡定地表示,不著急。他說選擇經營民宿,就要摒棄都市裡浮躁的心,民宿從來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生活方式。

時光慢慢流淌,民宿的生活也在慢慢發生著改變。這其中最大的變化是一個女客人留了下來,從此,弟弟阿誇吉他彈唱的聽眾不再只是院里的小貓小狗,那孤獨的歌聲也變成了小院里兩人甜蜜的吵吵鬧鬧。

弟弟阿誇和留下來的王越現在共同經營民宿

也就是在這細水長流的農家時光里,兄弟倆慢慢琢磨出了旺季經營民宿,淡季從事農耕的經營模式。2016年,弟弟阿誇開始在博學村種植火龍果,這一次,從籌募資金到種植經營,完全是弟弟一個人獨立擔當。

在籌錢問題上,依然是神奇的互聯網幫了大忙。弟弟擬的一份《讓螢火蟲回家》認養計劃在朋友圈裡被大量轉發——他提出的用自然農耕法種植火龍果,讓螢火蟲回家的概念幫他在三天內眾籌到13萬元。

出錢的,大多是來過花梨之家的客人。其中一個海航工作的客人,親自拿著1萬元錢來到了花梨之家,交到弟弟的手上。當看到那片曾是亂石的20畝荒地,被阿誇親手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壘出了火龍果生長所需的石牆,客人瞬間被阿誇為夢想執著的精神感動。

阿誇背後一道道石牆是他用火山石一塊塊壘成

稚嫩的火龍果苗

種了火龍果之後,兄弟倆又發現了新的生意門路——一日農夫體驗。通過組織海南島內的市民來採摘火龍果,他們不但拓展了島內客源,更填補了民宿淡季的缺口。

因為這件事情,陳家人突然發現,昔日那個工作屢屢碰壁的小男孩,經過幾年的民宿時光,已成長為一個肯清晨6點就下地農作的務實青年,更可貴的是他擁有了用自己的精神力去溫暖、感動甚至鼓勵他人的能力。

遊學,學會民宿「粉絲經濟學」

這幾年,陳統奎沒事就喜歡往台灣跑,台灣那些知名的民宿他大多去取過經。在與朋友分享這些經驗時,他發現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需求。於是,又一個新點子冒了出來——組織大陸新農人去台灣遊學。2015-2016年,他先後帶了100多人去了4次台灣地區,1次日本。

「台灣的民宿是一種療愈產品,這種自然的慢生活可以療愈城市人的傷痛,讓旅人成為更好的人。」他告訴我這是他在遊學中學到的台灣民宿的核心價值觀。「我看到的所有好的民宿都是有故事的民宿。台灣民宿連鎖品牌薰衣草森林的CEO曾說過,薰衣草森林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品牌創始者的夢想和勇氣。來的客人大多是這種夢想的粉絲,他們肯定這個夢想,欣賞這樣的生活方式,並希望從短暫的接觸中得到鼓勵。如果失去了民宿主人的這種精神力,那些設計精美的山間小屋就只是一些沒有靈魂的漂亮房子而已。客人也無法從中得到精神給養。」

「你知道民宿其實是不賺錢的嗎?」他神秘一笑繼續說,「像薰衣草森林這樣的品牌,一年上億的銷售收入中只有6%是民宿所得。民宿其實只是一個入口,通過民宿這個入口,品牌的各種文創產品,如香薰、肥皂、咖啡就統統好賣了。你說在台中鄉野的一杯咖啡卻賣出了比台北更貴的價格,這是為什麼?因為粉絲為這杯咖啡背後的夢想和勇氣買單,這就是民宿粉絲經濟學。」

陳統奎近照

說到這裡,這個眼睛裡閃著夢想光芒的年輕人透露他也正在孕育花梨之家的粉絲,未來的一年裡,他將著力打造一種類似於會員制度的民宿新玩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成為民宿共建人,以此再慢慢輻射,產生良好的口碑傳播效應。

從一萬元就敢蓋民宿,到包下荒地種火龍果,再到遊學,這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一步步將自己的異想變成了現實。在他身上,似乎沒有什麼不可能。

花梨之家地址:海口市博學生態村

(這個民宿沒有電視哦)

有關民宿的Q&A

1 你的民宿賺錢嗎?Or 預期它什麼時候能賺錢?

陳統奎:我們民宿從2015年開始實現了盈虧平衡,每年營業額10多萬,但又繼續投入建設了,至今還是這樣。因此從2016年開始半農半民宿,陸續種下1萬棵火龍果,期待火龍果可以一年實現30萬元以上收入。2017年是轉折年。火龍果的收入將改變民宿的收入模式,未來農業收入跟客房收入,預計是3:1.希望2017年實現40萬元營業額的目標。

2 住客給你感覺最好的細節是?

陳統奎:住客,那些懂民宿的人,會「主客一體」,很投入參與民宿主人設計的體驗流程,這種感覺最好。

3 住客給你感覺最壞的細節是?

陳統奎:不知道民宿是什麼,就來住民宿,來了抱怨沒有電視之類的,比較反感。

4 現在開民宿的越來越多,你最想對後來者說的一句話是?

陳統奎:民宿是一種生活,是練習美好生活的開始,不是賺大錢的開始。

5 你覺得民宿給你帶來的最大變化是?

陳統奎:民宿讓我們連結世界!海內外的客人、海內外的媒體、海內外的藝術家……小小一個平台,卻讓我們認識那麼多人,那麼多新鮮的人、事、物,太開心了。

推薦閱讀:

TAG:民宿 | 台湾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