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佛教行善是為了福報,而儒道行善不求回報。」這種觀點?

附圖


兩種思想體系中的「善」,是一回事兒嗎?

儒家講止於至善,朱子解善為 「事理當然之極」 ,王陽明解善為「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一個是理一個是性,都脫不了個人道德,儒家以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國家道德為同構,道德完美的社會、國家,對儒家的行善之人,是回報嗎?

佛教講輪迴,所以對善的思考要顧及輪迴,唯識宗認為「 能為此世它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違順,非於他世,故不名善。能於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 」此世樂未必是永世善,然而如何判斷永世?還是要遵循佛法判斷;天台宗有六善,俗世之善,不過是小善罷了。

綜上,由於儒佛理論體系的不同,對善的理解也不同,但是可以歸結的共通性,則是行善都是「修行」(儒家即「如何做人」)的途徑和結果,無論是儒家還是佛教,都以善作為維護自身根本利益的法門,從個體角度講都是通過個體的努力來影響「整體」,在這個角度上講,行善都是一種「信徒式的責任」,用「回報」「福報」,談談俗世層面的價值觀還行,很難用來理解宗教層級的價值取向。


佛教說的是行善有福報,而不是行善為了福報。這標題錯的有點過了。

另外,給部分人提醒一下,福報惡報也不是佛菩薩給的,是因果律給的,佛菩薩只是告訴你這回事。

最後,佛經里說的也是「不求回報行善」,甚至「心裡根本沒有行善這個概念去行善。」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佛教有不同法門,引導不同根器的人去親近佛法。與其說,佛教趨利,不如說,其旨在讓趨利的人也親近佛法。


無所住而行布施

原文如下:

金剛經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是事實

儒家從來都只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有要飯教整天傳銷功德


放生小動物是善嗎?不吃肉是善嗎?

以畜為本的道德觀值得提倡嗎?


儒釋道三家,在我國雖然並立於世,但三家有著根本的不同。

您說佛教講求福報,這個觀點本就是宗教為了推廣而產生的,並不合於佛的本意。有位朋友已經舉過金剛經的原文,諸菩薩應無所住而布施。

佛本立心於現真如,而見真如要能無所住而生心,何況布施之福報。

講求福報只是為了符合想要福報之人的妄心。人之所見本就是其欲心之欲見,故而佛不言福報,但欲以佛而欲己心之人,必言福報。

另外,佛理深奧,如欲度眾生則需用眾生所能明之言而告之,而有福報又本為人之欲,故也可以此引人入門。

道家不講普渡,立心於長生久視,所以吸引人的法門就少一些,但其實同樣也有,比如風水符咒,占卜驅凶也有相似的功能。不過總體傳播目前不如佛教。

儒家並沒有形成與佛道相仿的宗教,而儒家本來也只講世間法,立心於仁,止於至善。形式主義少一些,反而更多的人直接看到聖人的文章,而非那些勾人的法門。


行菩薩道的一切事業,都是構築在出離心、大悲念與空性見三者之上的。

沒有出離心,則一切菩薩行皆與世間善了無差別;

沒有大悲念,則無法任運生起一切菩薩行;

若無空正見,則一切菩薩行都成了我執或法執的對象,又豈能自他兩利?

by法藏和尚


佛教強調不住相布施


求回報只是告訴普通人要信佛的說法,菩薩路很悠長,又在眼前,凡人求回報,有我相,路很遠,說信佛有回報只是渡凡人的方法。

最後,真做菩薩怎可求回報!


越是沒錢的人,越是喜歡炫耀自己有錢,同理,越是沒什麼智慧的宗教,越喜歡說自己是最智慧的,同理,行善積德逆天改命而忽視人的自身能力就是個沒過腦子的說法。。。

話說回來又一個宗教好像總說自己是愛好核…呸,是和平的宗教來的…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道家 | 儒家 | 佛法 | 因果報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