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獲得更多的時間

導讀

沒時間,是一個很好的理由,足以讓我們不去承擔更多的事情,承擔更多的風險,也可以讓我們做的事情少一點。

畢竟,我們沒有時間, 大家也都看得到,我們確實也沒有什麼時間。

沒時間與沒事做

加班對我們來講似乎是一種常態,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加班,不僅僅是加班,還會出現各種問題,然後我們要來承擔責任,要背鍋。

我相信大家都如我一樣,偶爾會批判一下自己的上級,明明沒有時間,卻硬要做那麼多事情,最後一件都沒做好。

這便是我所知道的沒時間。

可有時候,我們又會很閑,閑的沒有事情做,比如在B類公司,當市場,當用戶,當客戶沒有反饋需求時,相當於進入了減速帶,似乎沒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

不僅僅是B類公司,在各個公司都會有這樣的減速帶,又比如,當版本進入正常開發過程中了,如果開發周期較長,像是3周以上的開發周期,於我而言已然算長周期了,這個時候,產品經理的事情似乎就變少了。

對於產品新人來講,更是特別重要了,好多時候,我們真的會遺漏新人的任務分配,這可能有許多原因。

以我而言,只有當新人把第一個任務出色的完成以後,我才會安排後續的任務,畢竟,對新人的任務分配實際上是對我自己的一種挑戰,如果沒做好,很有可能會對我自己的安排產生影響。

於是,大部分不在產品負責人角色的PM們,不定期的總會進入到「減速帶」,一來是因為對項目沒有決策權,而來則沒有來自上級的任務分配。

這便是我所認識的「沒事做」

這樣的沒時間,和沒事情,你是否也遇見了?

玩個遊戲,測試一下

1.最近一周,加了幾天班?

2.最近兩周,有幾天是6點前下班?

方法論

時間管理本身是諸多方法論中的一個,能幫我們有效的規劃時間,合理安排。

任務管理也屬於方法論,幫我們對任務進行合理分工,規劃。

即便是你現在所看到的這篇文章,本身也運用了方法論,文字是為了更好的溝通而被約定出來的一種方法論。

方法論本身無好也無壞,某種意義上來講,方法論自成體系,其本身也是作為一款「工具性質的產品」而被「設定」出來的,

方法論既不高大上,需要我們刻意追求,也不是瘟疫病毒,需要我們避之不及,平常心對待即可。

於我而言,能為我賺取時間的方法論,便是我所需要的產品。

許是受到camera360的文化侵襲,對於工具產品感觸頗深。

在圖片處理軟體出來之前,我們要美化一張照片,需要專業的技術,專業的設備,專業的軟體,還有不短的時間。

可現在呢?

一些優秀的圖片處理軟體,能夠一鍵讓普通照片具備專業攝影師的感覺。(友情安利好友產品,mix濾鏡大師, 雖然她現在已經不再負責這款產品了。)

不僅僅是被開發出來的工具性質產品,即便是我們上層的商業模式,也具備方法論。

我們所提及到的商業模式畫布,本身也是一種方法論,是一款工具性質的產品。

對9個關鍵詞進行填空,就能探索適合企業的商業模式,這真的是太方便了。

對於企業而言,對於CEO而言,都在不斷的學習前人總結的方法論,不僅僅是學習,還將其廣泛的投入到應用中。

而到目前還有許多前輩,不斷的沉澱經驗,不斷的總結完善,向我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方法論。

作為產品經理,理論上我們是走在時代前沿的角色,誰不想引領一個時代呢? 誰又不想去創造更多的價值呢?

可是。

我很遺憾的發現。。。我們並沒有真正的認識方法論。

甚至還會排斥方法論,抱著些許輕視,些許敵意。

方法論:獲得更多的時間

方法論並不是為我們解決問題的,實際上方法論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誕生的,他並不能幫我們解決問題。

如我在前文反覆強調的,方法論是在沉澱,總結的背景下產生的。

這表示,方法論是在問題結局後被總結出來的。

與我們而言,方法論的作用是加快我們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耗損,尤其是思考時間成本,以至於,他能幫我們獲得更多時間。

理論上來講,不依靠方法論,我們也能解決問題,但花費的時間很長。

即便我們沒有掌握乘法,我們也能通過加法計算出23個15相加等於多少,只要將15連續加23次就可以了

但我們掌握了乘法,就能更快的計算出結果。

相對於加法而言,乘法就是一種更有效的方法論。

幫我們賺了更多的時間

時間,大概是世界上最貴的一種資源,不可再生,甚至於不可交易。

方法論卻能幫我們賺到時間,原本要用1天做完的事情,應用方法論也許只要1個小時。

是的,即使沒有方法論,我們也能做完這些事情,如果你覺得時間不那麼有價值,我當然無法反駁你。

以kano模型而言,我們可以耗費一年的時間去發現原來這種類型的需求,用戶會更加高興,也可以耗費一年的時間去發現,原來這種類型的需求,用戶並不買單。

相應的,我們運用kano模型,可以在短短一個月內,掌握五種需求類型,如果我們學習的足夠快速,甚至可以在一天內掌握五種需求類型。

這等同於,我們賺了2年以上的時間,要知道時間不可交易,不可置換,不可再生。

為什麼要從頭開始呢?

前人將自己走過的歷程總結下來,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經驗總結成了十餘萬字的書籍,我們只需要耗費數日,就能看完。

為什麼還要倔強的從頭開始呢?

沒有時間,是因為你還在用傳統的方法來做。沒有事情,是因為你沒去學習更好的方法論讓自己更有效率。

方法論的升級

產品是無窮迭代的,方法論也是如此。

數學的最開始就是數字,然後迭代到至今 ,函數,高等數學,各種各樣升級的方法論,讓我們更有效率的應用。

方法論也是在升級的,這是讓我遺憾的事情,我們似乎忘記了去探索更新的方法,也忘記了去學習更好的方法論。

由於我個人的一些原因,無法在文章中列舉一二,只能通過一個問答遊戲來含蓄的表達。

(我不太想寫情緒文,也極力的去避免情緒文,也希望,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勿帶情緒閱讀,而是更加平靜的與我玩一個問答遊戲,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檢驗。)

準備好紙和筆,txt文檔也可以

請回答:

1.你現在寫的需求文檔,與5年前的需求文檔有什麼區別嗎?

(需求文檔也是作為一種方法論而被設計出來的)

2.你現在繪製的原型,還有提升空間嗎?

(原型圖設計是方法論嗎?)

3.是不是會在溝通上耗費許多時間?

(最依賴溝通的是銷售,可他們有名為「話術」的方法論)

4.有沒有發現你一直在做重複的事情,在反重複的錯誤?

(如果錯誤只犯一次,你會賺多少時間?)

5.你還是依據自己的主觀判斷做什麼需求嗎?

(kano模型上兩層都是用戶需求)

曬賬單

傳聞,某位朋友學習了一些方法論,然後……

一份比較完整的需求文檔以前要用一個月的時間,現在需要一周

(似乎需求比較多)

以前,開發過程中,每天要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和開發溝通,現在不用了。

於是

我幫他算了一筆賬,

一年,按照大版本來算 ,4個大版本(這樣才對得起用一個月寫的需求文檔)

這些方法論,為他節省了729小時,2017年,不算加班,標準工時是1992小時。

這些方法論,相當於為他賺了4個工作月,比其他人多了4個月的工作經驗,以及學習時間。

ps。這當然不是廣告,只是忍不住嘚瑟一下。
推薦閱讀:

TAG:时间管理 | 效率 | 产品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