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雅舞看袖舞

現在看古典宮廷舞,給人最初的印象多是宮廷袖舞——一群舞女舞袖彎腰,媚眼流波,似乎朝廷上的人們除了先秦時期的祭祀舞蹈外就只欣賞袖舞了。

其實袖舞只是宮廷舞的一部分,到了宋朝時宮廷舞中還加入了雜戲。早先的衣物多是獸皮或自然草木拼接而成,這種拼接的方法延續到新石器時代,那時雖出現了織物,但也是不經過仔細裁剪的。然而因為衣物的出現,衣袖也開始有了舞動的作用,不過這時還主要在少數民族的舞蹈中出現。什麼時候我們印象中的袖舞表演才誕生的呢?周代。最開始袖舞只是用作祭祀,後來因為它的美逐漸征服了統治者。

古代宮廷舞,又稱雅舞,袖舞在此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袖舞的表演可總結為:運腰、求輕。長袖細腰是春秋中期楚舞的一個特點,同時也反映出了一個地區(或國家)大體的審美,楚舞的特點在於一個「轉」一個「輕」上,這二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偏低的重心對於袖子的控制無法做到「輕」,「輕」不上去,轉起來也就不是那個味了。運腰,運的是為身體同水袖合二為一,一同舞動,不只是袖子乾巴巴的揮舞。在戰國時期,很多舞蹈開始推崇「輕疾如飛」的動勢,如《盤鼓舞》,在一些雕刻繪畫文物中也可看出,很多舞者的姿態給人的感覺都是輕盈飄逸的,這在袖舞中更為明顯。求輕,求的是舞姿變換時的輕巧與對水袖技巧掌握的舉重若輕,畢竟舞袖並不是多麼輕鬆的事情。

袖舞輕、柔,但也不總是柔,拿袖舞成就最高的三個時期漢、魏晉、唐來舉例,漢朝的舞蹈美得簡樸,不精緻委婉,從高祖時期多柔中帶剛,後續也基本帶有這種色彩;魏晉南北朝時期盛產女樂,女樂多柔,有楚舞之風,且袖舞飄逸的感覺也很合當時人的胃口,以清商舞的《白紵舞》為代表,所以最為秀麗飄逸,即使是詩詞中基本脫不開對「柔」和「輕」的描寫;唐朝整個時代以勢壯為美,文武官員對於舞蹈的表演也並不為恥,初唐時很多將士也會舞蹈,就是現在所說的劍舞。正是這種風範帶動著唐朝的舞蹈也是柔中帶剛的特性,這袖舞與漢比,要精細,帶有一種機靈勁,與魏晉比,多了一份磅礴與通融。

袖舞的風靡既是統治者對柔美的欣賞,暗含著強者對柔弱事物的掌控,也是對那種迴旋體態的推崇,迴旋意味著圓,朱載堉道:「舞者,三回九轉,四綱八目,舉要言之,不過一體旋轉而已。」不說自古以來,這對於傳統的人來說,「圓」也確實是個吉利的字眼。

推薦閱讀:

人生應當負重前行。
中國的培訓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巨大的機會風口:街舞教育

TAG:舞蹈 | 舞蹈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