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朝鮮戰爭——英國篇(轉自西西河,思炎網友原創,有刪節)

  英美「特殊關係」一詞,最早是由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於1946年提出的。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富爾敦市發表的「鐵幕演說」中說道:「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後面,有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

  富爾敦演說公開並明確的發出了冷戰的信號,表明西方國家已經開始把蘇聯看成是最大的威脅。而斯大林在3月13日的一次談話中對此進行了回擊,他說丘吉爾「是要在盟國中散播糾紛的種子」,「是號召同蘇聯進行戰爭」。

  冷戰初期,由於文化、歷史和軍事安全利益上的相同點使得英美兩國在二戰時期建立的「特殊關係」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以新的軍事同盟的形式得以延續和發展。英國成為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最主要支持和積极參与者。在歐洲這個被英美兩國都視為與蘇聯鬥爭的最重要的場所,英美國間進行了廣泛的國際戰略合作,達到了高度的協調和一致。同盟關係給兩國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英國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從而藉此在後殖民時代繼續施加自己作為前殖民帝國的影響。而美國則在歐洲得到了一個值得信賴的盟友,對前蘇聯的冷戰又多了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棋子。

  不過,丘吉爾的另外一句名言是: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其實,這是他引用十八世紀的英國前首相帕默斯頓爵士說的:A nation has no permanent enemies and no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這句話後來成為了英國外交的立國之本。

  所以,在這種外交基本原則下,英美的這種「特殊關係」並不表明英國在所有國際問題上都與美國保持一致,即使是英美這樣堅固的同盟也有不少摩擦和與分歧, 特別是在處理亞洲事務上。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當日,聯合國安理會為此召開了緊急會議,為了挽救南朝鮮軍隊頹勢,在美國的操縱下,安理會通過了3項決議。決議的第三項中明確要求所有各成員國須就朝鮮問題向聯合國提供一切形式的援助,這也為組建「聯合國軍」奠定了基礎。次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駐日本的美國海、空軍協助南朝鮮軍隊作戰。

  6月27日,安理會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杜魯門發表武裝干涉朝鮮的聲明,同日美國又向安理會提交了要求對朝鮮進行「緊急制裁」的提案,即安理會第82(1950)號決議:「譴責北朝鮮侵略」和「緊急制裁」兩項決議,呼籲各成員國向南朝鮮當局提供軍事「援助」。

  82號決議通過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準備於6月27日發表聲明,正式宣布武裝干涉朝鮮,並使用武力阻止中國解放台灣

  為取得英國的支持,美國國務院事先把杜魯門的講話稿交給了英國政府。英國此時也打著自己的算盤,英國政府同樣認為朝鮮戰爭是蘇聯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6月26日英國首相艾德禮帶著這份講話稿到醫院,與正在住院治療的外交大臣貝文協商對策。貝文是個堅定的反共分子,他認為英國應該支持美國,如果朝鮮戰爭的結果是共產主義的東方陣營勝利,那將會大大打擊「自由世界」 的威望和聲譽,尤其是在西德,這將嚴重危及近在咫尺的中西歐安全。並且支持美國的戰爭政策,可以換取美國支持英國在馬來亞和法國在越南的殖民戰爭,從而維護英國在遠東和東南亞的戰略利益。英國當時更多關注的是歐洲和中東的發展,支持美國戰爭政策也可以修補之前因中東、巴勒斯坦等問題而遭到破壞的英美合作關係。

  但由於英國在1950年1月正式承認了新中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朝鮮戰爭爆發前英國在華投資總值約2.5億英鎊,居西方各國之首。如果因朝鮮戰爭而導致中英關係惡化,英國在遠東特別是香港的政治經濟利益將受到損害,香港殖民地的穩定也將受到巨大影響。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貝文認為,孤立朝鮮的目的是不可能實現的,他也反對將台灣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問題與朝鮮戰爭聯繫在一起。英國不想看到朝鮮戰爭將由地區衝突蔓延到中國大陸、或演變成美蘇全面衝突、或世界大戰,那將是不符合英國利益的。所以,英國基本確定了朝鮮戰爭本土化,干涉戰爭應該有限化的政策。

  經過討論,艾德禮和貝文取得共識,即英國應在聯合國支持美國,但對於「緊急制裁」的提案,英國認為這種說法是對蘇聯的刺激性挑戰,英國反對這種表述。貝文指示英國外交部,要注意同蘇聯政府交換意見,如果蘇聯同意在朝鮮維持現狀問題上與英、美合作,英國將支持中國的聯合國代表權要求。

  在英國的要求下,美國刪除了提案中一些詞句。安理會最終通過第83(1950)號決議。7月7日安理會通過第84(1950)號決議,授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干涉朝鮮,要求聯合國成員國為美國領導下的聯合國軍司令部提供軍事及其他幫助。

  7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將派一個旅接受聯合國指揮,並且要召回二戰老兵參戰。30日艾德禮再次對英國民眾發表廣播講話說,「無論如何,美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和他們站在一起」……就這樣英國將自己與美國綁在一起了。但即便如此,英國的出兵參戰並非全力以赴,而更多是作為英美團結的象徵。

  朝鮮戰爭期間,英國共投入兵力14198人。先後有陸軍第二旅、二十八旅、二十九旅,海軍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艦艇21艘、飛機80架。

  1950年8月29日阿蓋爾營(Argyll) 和 Sutherland Highlanders在釜山上岸,英軍第二十八旅的「皇家蘇格蘭團」第一營和英軍第二十七旅榴彈炮營,是第一個盟軍地面部隊加入美國和韓國的戰爭。

  1950年6月28日,朝鮮軍隊節節勝利,奪取了漢城。7月7日安理會通過第84(1950)號決議,授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干涉朝鮮,要求聯合國成員國為美國領導下的聯合國軍司令部提供軍事及其他幫助。朝鮮人民軍佔領大田,7月24日佔領木浦(同天,7月24日英國政府宣布將派一個旅接受聯合國指揮)

  到7月31日,朝鮮人民軍已佔領朝鮮半島90%的土地,92%的人口。韓國國防軍和美軍被一直逼退到釜山後,南方防線的命令美軍第25師收到死守,不得再後退。8月6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與其他高級軍官會面,並說服他人實施風險很大的仁川登陸計劃。

  其實,從朝鮮戰爭一開始,歐洲特別是英國的態度就一直處在十分曖昧之中。由於二戰曾帶給英國很大的創傷,在戰後初期,英國一邊忙於療傷,一邊警惕防禦蘇聯對中西歐安全的威脅,加上南朝鮮極端右翼的李承晚在英國的名聲並不好,所以,英國當時的國力和國內政治環境並不利於戰爭政策。作出支持美國的朝鮮戰爭政策,對於當時執政的英國工黨政府來說是冒著很大的政治風險的。

  英國政府原本希望限制其軍事介入,但美國卻要求英國派遣地面部隊,英國駐美國華盛頓大使Sir Oliver Franks認為:道義上的支持和指導將是不足夠的,英國士兵(在朝鮮戰場)的存在是被作為美國的主要合作夥伴(盟友)必要的代價。對倫敦來說不是打擊共產主義,而是維護與美國的這種關係更為重要,這是說服英國派遣部隊的重要原因。

  雖然,英國同美國一樣都對共產主義多米諾效應相當警惕,但在對華政策上,華盛頓和倫敦有根本的區別。在1950年7月24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派兵武裝干涉朝鮮之前,英美之間為此進行了大量的磋商。

  相對於華盛頓的拒絕與北京交往,倫敦奉行了一種更為靈活與現實的政策,更贊成『containment by inclusion』(包含遏制)的做法。英國自1950年1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後,便積極尋求與她和解 。

  華盛頓是簡單看成「一個單一的來自由莫斯科中央控制的共產主義威脅」,而英國更仔細區分莫斯科和北京。英國首相艾德禮則認為,美國把朝鮮戰爭與中國直接聯繫起,把中國看成是蘇聯的工具,是 「共產主義以中國為先鋒,現正在亞洲發動攻勢等等看法,是及其錯誤的,特別是美國在公開聲明中提及台灣問題是非常不明智的。

  英國外交大臣貝文致函美國國務卿艾奇遜中強調:「中央人民政府現已控制了整個中國,根據開羅宣言,任何有停于歸還該國領土的做法都是不正當 的」,並有可能使支持美國的國際陣營發生分裂。英方認為分裂中蘇的最佳辦法就是保持與中國的聯繫,「共產主義」中國可能被說服成為一個穩定與和平的國際社會成員,這樣她就會停止其對莫斯科的依賴,而不是軍事衝突把中國推向蘇聯一邊,這是蘇聯最高興看到的。 (英國外交部認為,朝鮮戰爭的後果是美國對北京固執的敵意而造成的)

  英國以為美國人在處理世界事務中相對缺乏經驗,會願意聽取英國的經驗。但這是英國出於假設:英國和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 ,這種假設卻被證明是過於樂觀。由於二戰後,兩國實力的不對等性,英國更依賴於美國,這就限制了英國影響力的發揮。當英美在朝鮮戰爭包括台灣問題上出現分歧和矛盾時,英國不得不一再向美國作出妥協和讓步。 儘管在7月20日至24日,英美在華盛頓又一次就「當前世界局勢」問題舉行了雙邊會談,英國代表在會談上始終強調英方的觀點。但鑒於美國國內輿論正處於高度「情緒化」狀態,而目前的首要任務則又是在聯合國結成反對蘇聯的統一戰,英國即不想違背美國這個戰略盟友,另一方面又不願與蘇聯和中國對抗。既不想其在遠東和東南亞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受損,又不想影響其歐洲的戰略利益。

  於是,英國在權衡各種利益得失之後,採取了「騎牆政策」。一方面支持美國的戰爭政策,一方面,8月底,首相艾德禮在下院發表聲明,明確表示英國在朝鮮的行動與台灣問題無關。

  為了對美國的亞洲政策施加更大的影響,維護英國在朝鮮的核心目標:防止朝鮮戰爭的升級和擴大化,極力防止戰爭蔓延到中國和發生全球性戰爭。英國國務外交大臣肯尼思.楊格向貝文建議,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英聯邦成員國特別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對英國的支持。楊格認為,雖然英國在香港和馬來亞的兵力及國內資源的有限,增兵或許是最不吸引人的方案,但英國必須設法向朝鮮提供更多的地面部隊,因為這是能真正影響美國政策的唯一手段。

  隨後,英軍王牌部隊中的王牌,第29旅皇家格洛斯特團第1營「格洛斯特營」從英國南安普敦港出發(1950年)。

  「格洛斯特營」編製在英軍第29旅的序列中,已有150多年歷史,先後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早在1801年英國征服埃及的殖民戰爭中,就以突破敵方重圍,轉敗為勝的輝煌戰績受到英皇的獎賞,全營官兵榮獲英皇授予的有「皇家陸軍」字樣的帽徽一枚。因此,該營官兵佩帶兩枚帽徽,有「皇家雙徽營」之稱。這支轉戰世界各國戰場、有著百年輝煌的部隊,卻消失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手中, Colonel Carne也被俘虜。

  雖然美國在朝戰初期表明,軍事干涉的目標限於恢復朝鮮原狀,但出兵朝鮮不久以後,隨著戰局的逐步改觀及對聯軍有利,美國國務院、國防部以及參謀長聯席會 議對美軍是否要越過三八線,以武力統一朝鮮的問題展開了討論。8月6日,麥克阿瑟在東京與其他高級軍官會面,麥說服了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接受他的風險很大的仁川登陸計劃。而此時,除了蘇聯問題專家喬治。凱南和美國駐蘇聯大使查爾斯.波倫認為這過於冒險外,在美國政府內部和五角大樓已沒有什麼人再反對越過三八線了。

  9 月1日,杜魯門發表廣播電視講話,稱朝鮮人有權獲得自由和建立一個「統一、獨立和民主的朝鮮」。在聯合國的領導下,美國「將盡自己的努力幫助他們享有這一權利」。9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制訂了「美國對朝行動方針」的報告,兩天後獲杜魯門批准,該文件規定,只要屆時中、蘇不介人,就應授權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佔領北朝鮮。

  在英國方面,工黨政府也加強了支持美國的輿論宣傳。在軍事有利的情況下,加上強大的宣傳攻勢下,英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逐步緩解,戰爭的支持率上升到69%。英國政府的壓力大大的減少了。不過,對於美國的保證:「聯合國軍在北朝鮮不會採取挑釁行動,在中國東北和蘇聯邊境地帶將避免使用美軍」,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特別是陸軍元帥斯利姆仍對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 後的行動感到沒有把握,同時擔心西方把過多的力量投人到朝鮮半島,使歐洲的 防務鬆懈。首相艾德禮也對繼續北進是否明智表示懷疑,因為「中國很可能認為越過三八線是挑釁性的,甚至是對中國安全的直接威脅」。但貝文卻支持美國,並極力主張北進,貝文認為,如果聯合國軍跨過38度線而且實現了朝鮮南北統一,那麼就有可能建立一個緩衝區,中國不但不會認為這是威脅,而且還會歡迎英美消滅掉蘇聯的一個衛星國,因此中國不會出兵。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決定全力支持美國將戰火蔓延到38度線以北的計劃。

  在與美方協商後, 9月26日英國向安理會提交一項八國提案,要求安理會授權聯合國軍突破38度線。這項提議被蘇聯否決。29日英、美、法等八國又繞過蘇聯而將這個提案提交到聯合國大會。該項方案提出,聯合國應「 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保證整個朝鮮局勢的穩定,維護這一地區的安全」,建議在聯合國增設朝鮮 統一與復興委員會,由它行使聯合國的權力,在整個朝鮮半島建立一個「統一、獨立和民主」的政權,並負責組織和監督聯合國的旨在重建和復興朝鮮的活動。

  …………

  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全面突破"三八線",對美、韓多國部隊發起進攻。中朝軍隊經七晝夜的連續進攻,殲敵19800餘人,挺進80至110公里,前出到三七線附近,佔領了漢城。此次戰役就是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

  1951年1月3日, 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轉入追擊作戰,英軍在這一天,在「高陽佛彌地之戰」中遭遇到了在朝鮮戰爭中的第一次沉重打擊。美軍為了自己逃命,特令英軍第29旅皇家奧斯特來複槍團及英皇家重坦克營,在議政府地區擔任掩護。3個多小時戰鬥後,志願軍第50軍第149師在這場戰役中全殲英步兵第29旅的The Royal Ulster Rifles皇家奧斯特來複槍團第1營及第8騎兵團直屬皇家重坦克營(8th Kings Royal Irish Hussars, C squadron 7th Royal Tank Regiment)。

  1月3日,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轉入追擊作戰。"聯合國軍"美軍為了自己逃命,特令英軍第29旅皇家奧斯特來複槍團及英皇家重坦克營,在議政府地區擔任掩護。志願軍第50軍第149師奉命向高陽、漢城方向追擊。高陽位於議政府至漢城的公路上。志願軍佔領高陽,既可以拊漢城側背,又可以斷議政府英軍的退路。但在高陽以北1公里處碧蹄里駐守著美軍第25師第34團1個營的兵力。志願軍第149師第445團、第446團各1個加強營組成先頭追擊分隊,直插高陽。首先擊潰美軍第25師1個營在碧蹄里地區的阻攔,俘美軍28人,余部竄回漢城。志願軍乘勝進軍佔領高陽,隨即向高陽東南仙游里進攻。

  仙游里位於議政府至漢城公路以西,英第29旅掩護分隊,在此阻擊志願軍。成為英皇家重坦克營的唯一後援。3日拂曉,志願軍第149師以2個連的兵力,展開攻擊,僅經半小時戰鬥,佔領195.3高地。堵住由議政府經高陽向漢城撤退的英軍第2 9旅皇家奧斯特來複槍團第1營和皇家重坦克營。

  當晚,英軍企圖撤往漢城。英軍從議政府方向派出1000多人,動用200多門大炮配合英軍撤退。志願軍第149師先頭追擊分隊,在佛彌地、三下里之間的公路上,與英皇家重坦克營展開激戰。

  英軍中重坦克營很有限,因此死命地保;志願軍知道英軍的重坦克營並不多,所以拚命地打。志願軍以炸藥包、爆破筒、手榴彈炸坦克,先炸毀其先頭坦克,再將其隊形攔腰斬斷,趁其混亂之際,以單兵、小組進行攻擊。志願軍第149師第446團第5連機槍班副班長李光祿,機智勇敢,隻身沖入坦克群。將爆破筒塞到坦克履帶中間,炸毀1輛坦克,爾後,又炸毀2輛坦克。第4連戰士顧洪運炸毀2輛坦克後,爆破筒用完,他爬上第3輛坦克,掀開炮塔倉蓋,高舉手榴彈,迫敵投降。同時,由於顧洪運炸毀的坦克堵住了英軍坦克的去路,其餘坦克均被繳獲或擊毀。李光祿、顧洪運榮立特等功。

  中國的參戰打亂了英國的「算盤」和計劃。中國參戰後,英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再度高漲,工會領導人猛烈抨擊政府的戰爭擴大化政策,並且組織了規模浩大的示威遊行,反對干涉朝鮮內政、要求立即撤回參戰的英國軍隊。 執政黨工黨艾德禮政府也「後院起火」,執政黨工黨收回了對內閣參戰的支持,工黨的在年底召開的工黨全國代表年會上,工黨收到了51份來自地方組織的有關朝鮮問題的決議,其中只有6份支持戰爭。

  英國駐美大使福蘭克也向外交部報告說,美國打算在聯合國提出提案,譴責中國為侵略者,還會要求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福蘭克建議英國不要跟隨美國,因為這將在「最困難的問題上把我們卷進去」。 因為這會使通過香港的中英貿易被迫中斷,英國在華利益就會受到沉重打擊。 並且,英國擔心中國對英國支持美國的戰爭進行報復,一舉收復香港。

  中國的參戰打亂了英國的「算盤」和計劃,執政黨工黨不僅要面對國內高漲的反戰情緒,和工黨內部對戰爭政策嚴重分歧,更要應對保守黨的攻擊。保守黨領袖丘吉爾在1950年11月警告,聯合國應極力避免陷入與中國無法擺脫的戰爭,越早從遠東轉移使其進入靜態和穩定狀況越好,世界真正的核心危險是在歐洲。英國陸軍大臣約翰.斯特雷奇在1951年1月2日的備忘錄中也表示:近期美國的政策正威脅著並把我們拖進了一個過早的全面戰爭。

  正當中國人民志願軍把聯軍打得節節敗退,五角大樓開始秘密討論使用原子彈之際,1950年11月3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華盛頓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無意間瀉露了「天機」,他宣稱:「聯合國部隊不打算放棄他們在朝鮮的使命」,「將採取任何必要的步驟應付軍事局勢」。記者問他,「任何必要的步驟」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彈,杜魯門說:「我們一直在積極地考慮使用它。」

  此言一出,驚得全世界目瞪口呆,引起軒然大波。當天下午,在日內瓦的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盟國大使們極為震驚,發狂似地向美國使館打電話詢問詳情。倫敦、巴黎、羅馬、維也納的各大報紙紛紛譴責美國試圖擴大戰爭,並對事先未與盟國協商就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他們認為,美國人正在「一個不可思議的時間和可能出現最困難的戰略條件下,把他們拖入亞洲戰爭的深潭」。在各方壓力下,杜魯門被迫正式聲明「不使用原子彈」。

  其中,反應最激烈的是英國。在倫敦,大約100名工黨議員聯名向首相艾德禮致信,反對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核武器。英國參謀長會議還致電「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我們看來,如果在朝鮮使用原子彈,不僅不能有效地阻止中國軍隊的前進,而且將會使局勢變得更加糟糕,蘇聯空軍將不可避免地參加戰鬥」,這樣的話,英國將成為歐洲的第一打擊目標。因為英國在1948年准許美國在英國的空軍基地派駐B - 29轟炸機,從理論上講,美國B - 29轟炸機可以未經英國同意發動原子彈打擊,在此種戰爭情況下,蘇聯可能會對在英國的美國機場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

  1950年12月4日,英國首相艾德禮匆匆忙忙、未請自赴華盛頓會晤杜魯門。臨行前,艾德禮還與法國總理交換了意見,雙方一致同意:應當阻止美國把戰爭擴大到中國,要求美方與中國達成協議。希望在與中國的協議為基礎上,早日解決朝鮮問題。 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應儘早的同蘇聯協商。 英法還要求擴大他們在戰爭中的軍事指揮權,給予盟軍更多的發言權,建議聯合國大會可以考慮成立一個小規模的軍事委員會。英法認為只有聯合國,而不是美國自己單方面決定是否在聯合國的戰爭中使用原子彈。

  艾德禮在與杜魯門會晤中強調不同意用有限戰爭對付中國,他提出了一系列對中國讓步的建議,包括在三八線停火和要求美國同意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的建議。但美國駁回英國的建議。 艾奇遜警告說,美國不會部署資源幫助歐洲防止蘇聯的威脅,除非美國的盟國全力支持美國在東亞的政策。美國還要求英國支持他在聯合國的提案,譴責中國為侵略者,要求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

  英國政府為此極為擔憂。艾德禮認為,這份提案不僅反映了美國的道德利己主義,而且會使通過談判解決朝鮮問題雪上加霜,因此堅決反對這項提案。1950年11月29日,英國駐美大使福蘭克接到倫敦指令:在沒有經過內閣充分討論之前,英國不能支持美國任何反對中國的行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美國不斷向英國施加壓力,要求支持其譴責中國的提案;並威脅說,是否支持該提案是檢驗盟友對美國忠誠度的試金石。英國如果不支持該提案,孤立主義浪潮將會席捲美國,這將有可能使美國政府被迫取消對英國的援助,以及將危及美國對北約的承諾。

  英國內閣為了是否支持美國譴責中國問題上猶豫不決,有些人建議現在是英國應該對華盛頓堅定和顯示自己的獨立性的時候,其他人則認為,英國必須保持一個忠實的盟友的角色。特別是,財政大臣警告說,由於經濟後果,英國是沒有能力對抗美國的。

  1月12日,英國駐美大使福蘭克向英國外交部發回報告說,美國政府並沒有停止戰爭擴大化的意圖。不過根據慣例,即使聯合國通過譴責中國的決議,也不大可能立即採取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並且他從美方得知美國將要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戰建議。福蘭克建議英國在譴責中國問題上讓步,而英國仍可以堅持其「通過談判政治解決朝鮮戰爭問題」的立場。英國當時的政策是,在不損害英國在華利益和香港穩定的前提下,支持美國那些非實質性的提議。因此,1951年2月1日,英國對美國向聯合國提出宣布中國為「侵略者」的提案表示支持。該決議以44票贊成、5票反對(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緬甸)、7票棄權(南斯拉夫等)獲得通過。

  但是,美國在朝鮮冒險的軍事政策並沒有停止,並且越走越遠。1月25日-2月16日,聯合國軍對中朝軍隊發動進攻,中朝方殲敵2.2萬餘。接著在2月17日-4月21日的 「橫城反擊戰」中,中朝方殲敵5.6萬餘。不過,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攻勢在砥平里戰鬥後幾乎達到極限,開始邊戰邊撤,3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動撤離漢城。

  這時,美國也發現自己陷入朝鮮半島的泥潭而無法自拔,杜魯門希望避免與中國或蘇聯產生直接衝突,不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麥克阿瑟卻公然叫囂要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和海上封鎖,在中國大陸開闢第二戰場,英國對此當然表示反對。麥克阿瑟還多次提出針對中國大陸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東北、動用原子彈轟炸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台灣軍隊參戰等,都被杜魯門駁回。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終於對麥克阿瑟忍無可忍了,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馬修李奇微將軍接任。 4月20日,志願軍完成撤退,聯合國軍在「三八線」附近也停止了前進,4月21日曆時87天的第四次戰役結束。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向聯合國軍發起大規模反擊,即第五次戰役。第五次戰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始於4月22日,第二階段始於5月16日。此戰役歷時五十天,是朝鮮戰爭中規模最大、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在與聯合國軍進行極為慘烈的戰鬥後,志願軍終於阻止住聯合國軍的進攻,穩住了局勢,然後全線後退40公里等待兵力補充。6月10日,聯軍也停止了進攻,第五次戰役結束。志願軍付出了慘重的損失,重創敵軍8萬多人,為五次大戰役中殲敵最多的一次。之後朝鮮戰場上沒有再發生大規模兵團作戰。雙方轉入了持久的陣地攻防戰

  第五次戰役期間,在4月24日的雪馬里之戰中,曾是英軍自豪的第29旅"雙徽營"格洛斯特營在戰鬥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中國人民志願軍63軍187師第560團共殲滅英國1個步兵營、1個重型坦克連和1個炮兵隊,共斃敵營長以下129人,俘其副營長以下400多人。繳獲各種炮26門,坦克18輛,汽車48輛。 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共俘虜英軍961人,雪馬里戰鬥佔了近一半。此戰中,志願軍戰士劉光子一人活捉了63名英軍,創造了朝鮮戰爭中隻身一人俘虜敵軍士兵的最高記錄,榮立一等功,獲二級孤膽英雄稱號。

  消息傳來,英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也有人在聯合國指責美英的指揮官不該把「格洛斯特營」留在這麼危險的位置。 此外,在這場戰役不到兩個星期後,李承晚公開批評在南朝鮮的英軍,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政府。李承晚指責戰爭的失利都歸咎於這些政府施加影響造成麥克阿瑟被解僱。麥克阿瑟和李承晚一樣,想把中國完全趕出朝鮮半島。由於是英國經歷了戰場上的失敗,痛失官兵,李承晚的言論導致了英國的抗議風暴。儘管,南朝鮮方面第二天立即否認這種指控,但已引起英國和英聯邦公眾對其的極度反感,加上李承晚政權腐敗統治的真相不斷暴露,英國民眾對於朝鮮戰爭以及聯合國行動的支持率越來越低,甚至連英國外交官,議員也對美國軍事政策發生疑慮。

  國內因素也是促使英國政府拋棄戰爭政策的重要原因。1951年是英國大選年,為贏得大選勝利,保守黨把朝鮮戰爭作為攻擊艾德禮工黨政府的突破口。保守黨領袖丘吉爾指責艾德禮背棄了當初競選時向英國人民許下的諾言,非但沒有「創造一個進步而和平的世界」,反而將英國拖入了戰爭。丘吉爾承諾,保守黨如果當選,將與蘇聯改善關係。最早提出「英美特殊關係」一詞的丘吉爾,這時強調,必須「把英帝國和英聯邦的安全、發展和團結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

  由於戰場上的失利,1951年5月18日,美國在聯合國大會提出通過「要求對中國和朝鮮實行禁運」的決議。這個決議超越了英國政府的「朝鮮戰爭本地化、有限化」底線,並且直接損害英國的利益,使得英國對美國的政策更加不滿。

  1951年7月10日,朝鮮戰爭作戰雙方開始了停戰談判,但美方為了獲得更多的地盤,從1951年8月中旬開始,向中朝軍隊發起夏、秋季攻勢。最終,志願軍取得馬良山爭奪戰等戰役的勝利,包括後來的金城大捷和上甘嶺戰役也給以聯軍沉重打擊。在馬良山爭奪戰中,英二十八旅、二十九旅也被打垮(後被諾法克斯團、維爾曲團和從香港抽調的萊斯特團換下),這些部隊都同樣的遭到打擊,馬良山成了英國人的「傷心嶺」。

  在英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保守黨咄咄逼人的攻擊下,工黨內部發生了激烈爭執,最終導致工黨在外交、防務政策上的分裂。反對戰爭政策的人指責戰爭造成了沉重的國防開支,使得英國二戰的舊傷未好,又添新傷。而工黨大臣比萬更因反對政府用醫療保健經費支付軍費而憤然辭職。艾德禮內閣內外交困,不得不改變戰爭政策,在工黨向全國發布的競選綱領中宣布,工黨的「首要目標是挽救和平」。這表明了英國工黨政府將拋棄追隨美國的戰爭政策,也承認了在朝鮮的戰爭的失敗。但承諾已無濟於事了,1951年10月25日,工黨在大選中落敗,丘吉爾再次上台。保守黨執政後,開始積極推動朝鮮停戰,

  到了戰爭的後期,盟軍特別是英國變得非常不安,他們批評美國未能使停戰談判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和結束戰爭。1951年8月17日,在第七次聯大特別會議上,美國策划了一項15國提案,妄圖取消政治會議,使之不能成為解決朝鮮問題的依據。對此丘吉爾政府不但不予支持,反而同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共同提出一項「四國提案」,反對美國的提案,並就政治會議等問題與美國在聯合國公開爭吵。儘管如此,英國自身的實力因素限制了他對美國的影響力。

  即便1952年11月5日,與丘吉爾有著「特殊關係」的「老朋友」 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總統後,也不預示著英美分歧的結束。英國一直主張克制政策,美國人則是考慮進一步的行動,迫使北京屈服,所以丘吉爾和艾森豪威爾在華盛頓會談未能取得任何共識。1952年11月,英國,加拿大在聯合國大會上支持印度提出有關戰俘遣返問題的決議也引起了美國的惱怒,雖然英美再次達成妥協,但英美關係達到了最低點。

  由此,丘吉爾得出結論,英國需要重新審視英美的「特殊關係」,而這隻能通過減少對美國的財政依賴才能實現。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聯合國軍」發動金化以北的上甘嶺戰役,英軍千方百計拒絕參加地面進攻,但同意增派第1913空中聯絡中隊支援美軍。雙方在表面陣地上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多次反覆爭奪、皆死傷慘重。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情況遽增,不過阻止了美軍的攻擊,更使美軍傷亡情況劇增,環嶺遭擊斃美軍遺屍超過千具以上。 英軍飛行員們平均每天出動7架次,每名飛行員每月飛行45小時。由於自身防護能力極弱,結果南風飛機的戰損率極高,共有4架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喪生,另有1架南風飛機在執行觀測任務時因誤算高度墜入山谷,1913中隊幾乎全軍覆沒。美軍不能奪得上甘嶺後,就沒有能力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的進攻。

  當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一簽署,英國根本不管美國的態度,第一時間就開始撤退航空兵。倫敦很清楚,他們在這個該死的地方呆得太久了。

推薦閱讀:

TAG:英国 | 朝鲜战争19501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