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藝術家: Steve McCurry | 異鄉的攝魂者

當2009年柯達停止生產Kodachrome時,他們給了攝影師Steve McCurry最後一卷膠片。

30年前,一張攝影作品《阿富汗女孩》讓他功成名就,以冷麵嚴苛為名的《國家地理雜誌》,唯獨對他開了從不斃稿的特權。

1979年,StevenMcCurry穿過巴基斯坦的邊境進入阿富汗,每天夜行30英里,靠茶和麵包為生。他把膠捲縫在衣服內側,偷偷從阿富汗帶回。這張被稱為「阿富汗戰火中的蒙娜麗莎」的照片攝於在巴基斯坦難民營的一間小教室里,照片里,一個有著綠眼睛的13歲阿富汗少女,刺骨地盯著鏡頭之外的每個人。她的表情像是一個謎,耐人尋味。

Steve McCurry早年像一個打雞血的文藝男青年一樣,為了走上探險之路而辭職,此後他一生都在異鄉遊歷。他並沒有像其他紀實攝影師那樣慣用黑白,而是偏愛濃艷飽滿的彩色,如同油畫。

一片油綠的草叢裡,暹羅少年和他的小象倚在石頭上休憩;一名盛裝的藝妓,穿著和服木屐走在地鐵里,和上班族一起下班;在洪水裡淌水的印度老裁縫,把縫紉機舉在頭頂,卻對著鏡頭露出微笑……

Steve McCurry-閱讀系列 世界各個角落裡,人們閱讀報紙、月刊、小說或是廣告的片刻。

看著Steve McCurry的作品,你無法想像他如何抓取了這意味奇妙的瞬間光影。如舞台上的戲劇,高潮到來前有著「蓄勢待發」的張力,充滿懸念,卻又真實。無論是死亡的悲痛,亂世中初生的喜悅,還是平凡人生的平淡瞬息,擷取無數生命痕迹與脈絡中的一條,詩意展現。

有人說Steve McCurry的手法有點「玄學」,三毛的遊記里記述道,一些古老的傳說里,鏡匣是攝取魂魄的器具。而Steve McCurry拍攝過的異國陌客,皆有「出神」之態,眼底的情緒涌動凝駐,彷彿攝魂。「僅僅注意到人們戴著的頭巾,並不會給你帶來好照片。」

McCurry說,「當你因陌生和好奇而按下快門,往往一無所獲。只有深入他們的生活,才真正能捕捉到你想要的風景。」

讓旁觀者體會到一種陌生的熟悉,一種溫柔的世態,彷彿此刻我也生活在他們的生活里,共享四季和悲歡。

文/ 鍾晚晚

圖/ Steve McCurry官方博客


推薦閱讀:

TAG:摄影 | 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