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Costco真的要來大陸開實體店了,它的模式和商品能討好消費者嗎?

文 / 何承軒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天下網商》記者稱,美國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好市多)正籌備在上海開設中國大陸第一家倉儲式會員店。而另一位不願具名的相關人士也佐證了其開店計劃。

這家美國會員制連鎖倉儲超市以「不靠產品,靠會員賺錢」著稱,所有商品毛利率不超過14%,消費者進場消費之前,必須支付最低55美元的年費。由其獨特的模式,Costco一直備受國內零售從業者關注和效法。儘管它早就在台灣開店,但此次進入大陸市場,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仍舊是一個未知數。

電商試水後嘗到甜頭的Costco

Costco在大陸開店的想法,數年前就有顯露。2014年10月,Costco在天貓國際開設海外官方旗艦店,以食品和保健品等優勢品類切入,開始試水中國大陸市場。當時據路透社報道,此舉旨在了解其市場消費架構以規避阻礙。

不過,對Costco來說,從線上試水發展到開設實體店,勢必也得通過一般貿易方式來進口商品。一位進口商品法規諮詢師告訴記者,對於有旺盛需求的奶粉、保健品等進口產品,取得國內註冊認證非常繁瑣,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上架售賣,這一問題在Costco的獨家商品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這些也是Costco最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產品。Costco海外官方旗艦店最暢銷的便是自有品牌Kirkland(科克蘭)綜合堅果和Ocean Spray蔓越莓干,總銷量都在數十萬的數量級。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這家店每年雙11都處在天貓國際銷售額排名Top10的好成績,SKU數量從最初的幾十種擴展到了目前的400多種,大部分發自Costco台灣倉,也有部分從美國發貨。而覆蓋的品類,則發展到以零食、葡萄酒、保健品、母嬰用品和居家百貨為主,與目前主流跨境電商網站暢銷品類基本一致。

Costco的線下店可能會是什麼樣?

覬覦Costco的火熱,2016年1月,武漢一家名為佳市得的超市打著「國內第一家Costco實體店」的旗號開業。《天下網商》曾針對這家店進行求證,發現該店取得了Costco商品在中國大陸的進口銷售權,但並非其特許經營的門店,不過,僅憑著Costco的名頭,仍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此後,主營快時尚零售的「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則在2016年4月舉辦的一次會議上提到,希望將Costco商品引入門店。

經過這些波折,Costco將會以怎樣的形態進入中國大陸,變成了一個讓業界好奇的問題。

包括沃爾瑪、家樂福、歐尚等在內的國際零售商們,也都曾想方設法尋求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組合和店面設計,採用大量本地商品配合少部分進口產品的策略。

此外,同樣是採取會員制模式,山姆會員店售賣的商品中,日化用品、生鮮等不易標準化和運輸的商品,均採用國產商品,部分會貼上自有品牌「Member』s Mark」;而零食牛奶、酒水飲料、母嬰和美妝等品類則大部分採用進口商品。由於山姆會員店260元的年費門檻,自1996年進入中國後,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另外,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通過開設跨境電商體驗店的方式,來填補國際零售商不能滿足的空白。2016年底,一家名為「西狗茂」的跨境電商綜合體在杭州跨貿小鎮開業,採取的是電商加線下精品體驗的策略。

與此類似的,還有銀泰旗下跨境電商「Choice西選」超市,用戶可以在現場購買完稅商品,也可以掃一掃二維碼在線上購買郵寄的保稅商品。不過據記者了解,由於保稅商品壓貨壓力大,完稅商品貨源較亂,加上掃碼購物體驗一般等問題,2016年,這些跨境體驗店的客流實際已有所回落,但仍會是進口超市的競爭者。

此外,國內也出現了諸如「盒馬鮮生」(二代店名為「盒馬集市」)、永輝超市(新店名為「超級物種」)等餐飲+零售,線上外賣+線下體驗的商超新業態,以現場加工餐飲來拉動生鮮食材銷售,並直接將電商爆款拿到線下售賣,可即時配送也可上門退換貨,服務體驗或許更容易被年輕消費者所接受。

注重消費者體驗,可「無理由退貨」的Costco或許不會在這方面栽跟頭。不過,不同於山姆會員店在國內走的中高端路線,以「好物低價」著稱的Costco能否在會員制的門檻下,仍舊在大陸保持價格優勢,以及靠豐富的SKU吸引消費者,這些還都是問題。而在沃爾瑪增持京東,圖謀全渠道轉型的背景下,Costco將會如何應對,也值得期待。

(編輯 / 吳思凡,本文為食品公社原創,轉載須經授權)

推薦閱讀:

TAG: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