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不可告人的秘密

金庸先生的小說各位可能都讀過,沒讀過的改編的影視劇也肯定看過。那麼各位看官有沒有發現,幾乎在他的每部小說中,都有這位查先生對近現代中國時事的種種隱喻呢?有些朋友可能早已注意到了,因為小說里不但有,而且有的還十分露骨。至於查先生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就要先從他的出身背景講起了,而後在涉及到他的小說。

金庸是浙江海寧人,祖上也是詩書世家,出過許多名士大儒。時至近代,也是家資殷實,其父更是有一份不大不小的產業。年青時的金庸,據他自己後來說:「第一個理想是,少年和青年時期努力學習,得到相當的知識和技能。第二個理想便是,進入社會後辛勤發奮,做幾件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有利的事。」按照我們的常識推測,這幾件「對社會有利的事」應該也不是單指創作小說吧 ,恐怕是更大的理想,那就是投身政治。

這並不是筆者空穴來風,我們觀察其後來的行為也可窺見一二。從12歲到26歲,金庸一直在為踏上仕途作準備,從未偏離軌道。雖具備卓異的文學天賦,卻沒有小說創作,不寫詩,不編劇,散文也寥寥無幾。直到新中國成立,他也沒有跟隨國民政府退到台灣,也沒有跟隨朋友逃往香港,而是毅然決然的親赴北京,參與新中國的建設,這就清晰表明了他的態度。然而,隨著他投考人民大學時政審的嚴酷,新政權對他這樣國統區知識分子的排斥,以及他父親被當成反動地主被××,導致他的外交官夢破滅了,金庸投效新政權的路被徹底堵死,所以他才轉去香港,開始了我們熟悉的創作之路。

即便如此,金庸先生最初在香港的最主要工作,也不是寫武俠小說,而是辦報。寫小說只是為了給他創辦的《明報》增加些讀者而已,他最主要的精力還是撰寫當時《明報》的專欄,幾乎每一期都會出現這位報紙老闆關於政治時事的社論。

簡單介紹了一下金庸先生的現實狀況,再來看他筆下的人物和情節,真的會發現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時事隱喻,這裡只談文學,不談政治的孰是孰非。下面就帶大家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鹿鼎記》大家都很熟悉,裡面有個成員間說話「假、大、空」,動不動就歌頌偉大領袖「仙福永享,壽與天齊」的「神龍教」。裡面有個教主「洪安通」,教主還有個比自己小很多的教主夫人叫「蘇荃」。教里分設「五龍使」,各自都掌管自己的人馬和部署。

其實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內地時值「文ge」的高峰剛剛過去不久,而「文ge」也還在持續中,內地可謂一片火紅的景象。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部小說里的名字和情節:「洪安通」=紅安通?「仙福永享,壽與天齊「之類阿諛奉承的話也與內地「某某某萬歲」之類的言語一樣滿大街叫嚷;這位比教主年青很多,又同樣熱衷政治的教主夫人「蘇荃」,是不是也和後來「四人幫」中的某位女士很像呢,拆開就是「江、蘇、青、荃」,甚至連名字都感覺是一個人起的呢。

其中還有一個場景也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那就是小說中的「白龍使」對教主不滿,言道:「多年來教里只顧提拔青年教眾,卻忽略了我們這幫老兄弟,老兄弟們現在死的死、殺的殺,已經沒剩幾個了,我即便不反也遲早會被你和夫人除掉,所以只能鋌而走險」云云。

而在《笑傲江湖》里與魔教對立的「五嶽劍派」自詡正教,可這些劍派領袖私底下卻很多都齷齪不堪,互相征伐,只把對付魔教當成是內部攫取權力的幌子,最後被魔教各個擊破。這可能也多少映射了,內戰期間,國民黨各派系、軍閥間的離心離德吧

《天龍八部》中金庸立贊喬峰的義薄雲天,段譽、虛竹的淡泊名利,把一心想當皇帝的慕容復刻畫成反面人物,最終皇帝沒當成,卻發了瘋的結局。正和金庸在其他的諸多小說里的態度一樣,對大權在握的統治者和想成為統治者的人極力嘲諷轍。

總之,金庸的武俠小說不但描繪了一個波詭雲譎的武俠世界,也是金庸本人對時事態度的一種圓滑的表達。

羅崢明

乙未仲夏

推薦閱讀:

TAG:文学 | 武侠小说 |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