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筆記?杭州】2017.2.3

夢想小鎮

夢想小鎮是浙江規劃院規劃,南方設計院設計的,478路一直坐到倉前火車站。

下車後沿著倉興街走,感覺風貌和商店業態和普通的鄉鎮別無二致,四五層的住宅樓底下是商鋪而且多被OPPO佔領,唯一的不同就是店招統一做過了,藍色的廣告布很噁心,沒有招到商的就打上大大的四個字「夢想小鎮」,倉興街西段有很多店鋪都空著在招商。往東走建築立面開始有變化了,是後期設計過再改造的,店鋪的開業率也提高了。倉興街南邊平行的是餘杭塘河,河街之間是建築群,只不過沿街的是原有的建築,內部是仿古建築,這些仿古建築圍合出了一條創業大道,核心區有一個國保單位章太炎故居,其餘建築多為普通的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一看就是新的,衛星圖也佐證了我的看法,不過空間設計上還是很用心的,街道的對景、借景、對比、重複、韻律…都能看得出來,細節也耐看。不能理解的是,似乎我們每個地方政府對於古鎮老街的思路都是拆了重建,趕走原住民,變成商業街(只不過這裡是辦公為主),新建的仿古建築千篇一律,街道更寬,房子更大,街道只留一條,似乎只是在證明我這裡有個古街,抬頭一看,正南方的高層住宅正咄咄逼人。這似乎是個套路,不僅杭州的幾個歷史街區運用自如,全國很多地方都是,結果就是很多都死了。

倉興街西段的店招

倉興街東段立面開始有了變化

夢想小鎮創業大街

創業大街內

新建建築與農田的奇妙組合,逼死強迫症,似乎古時這才是常態吧?

夢想小鎮一期是新建的低層建築和改造的幾個倉庫。倉庫的改造很有意思,兩個相鄰倉庫之間上方用頂棚擋起來,圍合出一個公共空間,裡面成了展廳和報告廳。走了兩三個孵化器和公共場所,都能進去,很開放,也能看到很多勵志標語和企業文化,比較年輕有活力。今天初七,看了一下還是有一些人在工作的。

公共空間里的公告欄

公共空間

倉庫改造的孵化器

兩個倉庫中間的空間

懸掛的互聯網巨頭照片

夢想小鎮是未來科技城的一部分,未來科技城全國僅有四家。南邊是淘寶城,杭師大倉前校區。對於建築設計沒什麼可說的,設計的很好看,但是對於這種建築形式一直有疑問。互聯網小鎮選在這種離城市很遠的鄉鎮可以理解,畢竟互聯網消除了空間的距離,哪怕是在底下室車庫裡也能創業。但是為何要以小鎮的形式出現呢?倘若以高樓來承載,可以入駐更多的企業,節約用地。想來想去可能是傳統的寫字樓形式被厭倦了,杭州的互聯網人開始追求更高的工作環境了。在低密度的辦公樓里上晚班還能去河邊池塘邊喝個啤酒,想想也確實挺愜意的。

夢想小鎮的建築設計很現代,就像憑空把倉前鎮的一塊挖去換成了新的一樣,跟整個鎮的風貌有明顯的差別。大約有三個過渡階段:夢想小鎮一期(全現代風格)→二期(仿古建築與現代建築融合)和沿倉前街建築立面改造(加入現代風格)→倉前街西段(普通鄉鎮面貌)。或許是杭州政府特地把外溢的互聯網產業資源分流一部分到這個鄉鎮以求給它帶來現代的城市化吧。

現在看來,似乎各地的扶持創新創業的載體,不論是所謂孵化器車庫咖啡還是小鎮園區也好,都是一樣的配置,一些公共辦公區、某大學的孵化器、路演區、一些西餐店咖啡店、再請創業導師來演講,這樣的成效有多高我不知道,只知道這樣的套路被各地複製,泰州也是、西安也是;還知道政府打造這樣的小鎮應該花了不少錢,給了很大優惠,就怕引進來一些空殼公司騙補貼。不過聽說夢想小鎮很火,申請企業多到物業要進行篩選才能入駐了。

產業小鎮這東西看起來其實有些矛盾,因為對於很多產業來說真正適宜發展的地方其實是城市,城市才是資源要素最集中的地方,這是鄉鎮無法比擬的。所以現在能看到的既有的產業小鎮多是什麼生產襪子毛筆之類的小鎮,它們形成了自己的一條產業鏈。現在想來產業小鎮能做起來的可能一是這個城市的支柱產業,因為城市裡容納了很多,有能力外溢;二是互聯網和製造業等對與城市距離要求不太高的產業。想想夢想小鎮主打互聯網還算成功,那麼杭州其他的特色產業小鎮經營如何呢?是否真的如同政府的規劃在運轉呢?


推薦閱讀:

不經濟性與城市規模的關係是什麼?
如何理解梁思成「清除」過於密集建築,再產生永久空地的城市規劃理論?
巨構城市有實踐意義嗎?
要搬家去嘉興了,有什麼需要知道的嗎?

TAG:杭州 | 城市 | 城市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