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人為什麼愛勸酒?喝死你算我的 | 浪潮工作室

出品 | 浪潮工作室

撰文 | 蒲黃魚

除了中國人一貫以來的好客古風,酒桌之下權力與服從的深刻隱喻,勸酒里的交易、凌辱、控制,無疑則暴露了中國人近乎野蠻的一面。

又是一年傳統佳節時,喜迎新年之際,親戚間總要互相走訪拜年,期間少不了飯桌上大魚大肉,交換口水、吹牛逼之餘,喝酒助興喝到吐。而每年的春節期間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新聞:過度飲酒送急救的醉漢、酒駕撞人的司機,甚至因勸酒致命連帶判刑的階下囚。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勸酒?除了中國人一貫以來的好客古風,酒桌之下權力與服從的深刻隱喻,勸酒里的交易、凌辱、控制,無疑則暴露了中國人近乎野蠻的一面。

乾杯是一種禮儀,勸酒是一種政治

在大多數熱愛酒桌的中國中年男性眼中,酒桌文化被美化成傳統美德,勸酒成了一種好客古風。但自古以來,中國酒桌上就沒有平等一說,長幼尊卑、等級森嚴全在這酒里。

  • 2009年8月9日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革家婦女在表演獨特的勸酒表演。/CFP

中國古代的酒,從來不是大眾食物,早期酒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酒之於世,禮天地,事鬼神」,祭祀之禮上的供奉酒水,是屬於皇家和當權者的上層文化。

白酒主要以糧食為原料釀造,而糧食又是古代農業社會的命根子,而釀酒的作坊主又獲利頗豐。因此,歷史上常常發生釀酒大戶大量採購糧食,與民爭食。為了管理這些釀酒大戶袋中財富,中國古代從夏商時期,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管理酒類的機構,被稱為「酒政」。周有酒正,漢有酒丞,隋唐宋有良釀署,通過禁酒、官府壟斷酒價,以及征專門酒稅等等,高度壟斷酒類的生產、銷售和流通。

至今,中國仍有「酒類專賣局」這樣的行政機構專門管理酒類流通,「茅台」依然是象徵著上層社會和權力的「特供」。

  • 2011年2月27日,上海首屆陳年茅台酒拍賣會舉行,一瓶1955年產、標價超過120萬元的茅台酒最終流拍。/CFP

社會等級的隱喻,在講究尊卑長幼的酒桌禮儀上也一覽無餘。酒桌上,主人必先進酒於賓,是為獻。客人飲畢需回敬主人,是為酢,亦稱報。然後,主人為勸客人多飲,必先飲以倡之,是為酬。

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

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著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嘗嘗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

  • 2016年9月24日,貴州省遵義仁懷市茅台鎮,釀酒廠里工人們揚撒高粱準備進行第一次發酵。/CFP

事實上,現在中國人勸酒時常說的「乾杯」其實來自歐美,從歐美傳入日本之後,日本翻譯做「乾杯(乾杯)」,而日本禮節也和西方相似。因此,日本人只有喝啤酒時才會說「乾杯」,一般都是用大杯。由一個人(長輩、上級)領頭說:「辛苦了,乾杯!」然後大家一起碰杯,喝一口,並不喝乾杯中的酒,只是注重慶祝的儀式。

而「乾杯」一詞傳到中國酒桌上就變味兒了,長輩領導、商業夥伴端起酒杯勸酒,必須得一口悶,甚至需要反扣酒杯於頭頂,以證明喝光了,不然就是不禮貌,準確地說,沒有順從勸酒人之意。

「都在酒里了,一定要喝到位」

中國古代的酒桌文化一直講究三杯為度,士大夫們熱衷的也是低度數的黃酒,而非現在酒桌上的高濃度烈性白酒。勸酒文化,也只是近幾十年才慢慢興起的。

  • 2010年5月23日,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鎮,眾人在當地舉辦的百家宴上互相敬酒。/CFP

從勸酒的程度和方式看,各地有所不同,沿海地區、江南發達地區一帶要弱一些。而其他地方,尤其東北、西北、西南部分地區,勸酒就特別厲害。

例如東北人勸酒時喜歡說:「看得起,就幹了」,沒有多餘的話,說完後根本不看對方一眼,一口悶,這在東北人眼裡是一種「豪氣」。而假裝不能喝,拒絕敬酒人,就是「酒風不正」。

從酒品看人品,是一種非常幼稚的判別人的方式,正如人類學家莊思博(John Osburg)在他的著作《焦慮的財富:中國新富階層的金錢與道德》(Anxious Wealth: Money and Morality Among China』s New Rich)中,評價四川成都的富人群體的酒局的那樣:「中國中年男人的酒局,除了酒和女人,跟初中生派對沒什麼區別。」

  • 2013年11月5日消息,28歲的東北女子張海燕在陪3名男子喝酒唱歌時,因醉酒摔倒休克身亡。家屬索賠勸酒人賠償金額92萬餘元。/CFP

《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帕爾默(James Palmer)在山東一座小城的中式酒局上,就是受到了這樣的精神衝擊:山東當地一位市黨書記——一個五十多歲男子,一邊用他嬰兒般柔軟的手在宴會桌下輕輕撫弄著詹姆斯的大腿,長達45分鐘,以此來拉近親密關係,一邊還勸他喝酒,一種在這個外國人看來度數高到幾乎沒法喝的烈性白酒。飯局之後,官員和商人們又要請他一起去妓院,儘管賣淫在中國是非法的。

許多商人私下都向詹姆斯抱怨,整個過程通常勞心勞力,令人厭煩。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或村鎮上的娛樂場所,幾乎沒什麼特別的吸引力。實際上,裡面常見的是汗跡斑斑的臟床單,以及上世紀70年代風格的鮮花圖案牆紙,就像那些截取自三流醜聞視頻中的圖片所顯示的那樣。

但是他們前往這些地方, 並非一味是為了尋歡作樂。

  • 2014年2月10日,寧夏銀川,一輛私家車車主喝高,撞斷橋欄扎進愛伊河冰面。/CFP

像男同學相約一起做壞事一樣,中國酒桌上的劃酒拳、咸豬手、低俗段子,包括醉酒後的醜態,甚至共同嫖娼犯罪,都是一種建立信任的抵押物。在半公開性質的酒局上,酒桌上都是見證人,通過這種羞辱性的儀式,共同掌握對方的小把柄,在男性同胞之間形成一種牽絆,這能讓大家覺得那些潛在的生意夥伴跟自己是同一條道上的人。

而能不能一杯乾、喝到位,就是一場能否建立信任的測試。

「沒人喜歡過度飲酒,但我身不由己」

酒桌文化深嵌於社會的權力結構之中,勸酒本身體現了一種中國式的「征服遊戲」。

  • 2010年4月26日,濟南某酒店的勸酒員正展示自己的推薦技巧。在顧客就餐飲酒過程中,有專門訓練的服務人員,給賓客端酒、祝酒,祝酒詞還一套一套的。/CFP

與歐美酒吧里酗酒狂歡的年青男女不同,中國酒桌上放縱參與者往往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他們這麼做僅僅是為了在集體酗酒的官場上,保住自己的職位,而陪領導喝酒成了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2011年《衛報》記述了發生在中國遼寧的故事。來自東北遼寧的遲先生是當地一家中學的校長,幾乎每周都在白酒的熏味兒中度過,而他本人既不是酒鬼,也不喜歡聚會,年過40,受學生尊敬。

「喝,不能保證我升遷。但不喝,我的人緣就會變壞。所以我選擇喝,我不願意也沒辦法。」遲先生所認知的官場環境就是這樣:不遵照上司的意願接過酒杯,意味著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爽快地喝酒,是對權力的服從。

  • 2009年6月24日,香港一名調酒師的上海白酒調酒展示。/CFP

據《紐約時報》2008年的報道,河南信陽當地的政府官員們每天都中午的午餐都是一場午宴,在當地餐廳提供的私人宴會包間,其中設有休息區、電視和浴室,酒桌上也擺上了紅酒、啤酒和白酒三種盛酒容器,酒精繚繞長達幾個小時,一切費用由政府支出。信陽當地的計程車司機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當地民政局的官員們,下午要麼打牌要麼睡午覺,常常空蕩蕩一個人都沒有。

「酒逢知己千杯少」,對來找官員們辦事的商人來說,勸酒的人更多是有共同利益目標的「知己」,能喝酒,簡直是一條迅速打通關係的捷徑。酒桌即戰場,穿腸過肚的高度數白酒則是最直接的武器,能不能爬上更高職位、做成交易,就看能不能喝。

  • 2010年2月11日,南京一家飯店酒宴上相互勸酒的食客。/CFP

同樣在中國北方的黑龍江省,哈爾濱有一家專門教人「敬酒術」的培訓學校「偉良人際溝通藝術學校」,學校創辦人修偉良掛在嘴邊的名言就是「一次宴請可以改變一生,掌握方寸圓桌的觥籌之法往往能解決很多問題。」

2013年《南方周末》報道了這位校長的一位學生,哈爾濱當地一位市政工程的承包商陳明(化名),經過修偉良一千多塊酒桌技巧速成班培訓後,設宴款待當地某書記和市長,酒過三巡,陳明成功獲得了一單價值3000多萬的基建大單,創造了他承接市政工程的最高紀錄。

湖南智科公共安全技術公司,一個提供監視和報警技術的公司,其人力資源部門就在其招聘業務經理的廣告上這樣寫到:「酒量大的優先。」這家招聘人員對此解釋到:「業務拓展中避免不了酒桌上的應酬,可以迅速拉近跟客戶的距離。」他認為,一個稱職的應聘人員必須能夠在短時間內喝下半斤至一斤白酒。

  • 2010年11月8日下午,重慶九龍坡區巴國城,三名喝醉的年輕人倒在廣場。據悉,他們是來參加某公司招聘銷售人員的複試,中午領導請吃飯,他們拚命喝酒爭表現醉了。/CFP

而這家公司一直是湖南消防協會、長沙市政府採購的主要企業之一,與政府官員打交道的業務經理,「酒量」無疑是一條硬指標。

在中國式酒局上,勸酒是一場「臣服」與「來朝」的權力遊戲,誰有求於人,誰想號令眾生,誰不想買誰的賬,誰想不給誰面子......用酒桌上的話說,就是「都在酒里了」。為什麼有的人明知不敵還要喝,因為誰都知道不喝的後果。

搜索微信公眾號 浪潮WelleStudio(微信號:WelleStudio163),查看更多。

同時歡迎關注浪潮工作室機構號@網易浪潮工作室

參考文獻:

1.徐興海, 2010, 《中國酒文化概論》,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James Palmer, 2015, Booze, Sex, and the Dark Art of Dealmaking in China, China File.

3.Tania Branigan, 2011, The rise of binge drinking in China, the guardian.

4.Michelle FlorCruz, 2013, Chinas Binge Drinking Business Culture: Learning to Be A Successful Drunk, ibtimes.

5.Nathan H. Gray, 2010, The Subtle Art of the Chinese Banquet, 「Gan Bei」: Business and ritualistic drinking in China.

6.Siyi Chen, 2016, The complete guide to business drinking in China, Quartz.

7.Mercury News,2008, Buzzkill: booze crackdown in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8.Trista Baldwin, 2012, How to survive a Chinese drinking frenzy, CNN.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酒品可以有多差?
誰能介紹下日本十四代清酒的眾多酒款?
如何看待中國酒桌上的勸酒文化?
对于一杯倒的人而言,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千杯不醉?现在

TAG:酒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