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講人工智慧,跟羅振宇的畫風大不一樣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出現在昨天新上線的《奇葩大會》節目當中,宣講過去半年多里他見人就談的主題——人工智慧。這讓我想起2016年12月31日羅振宇在深圳衛視直播的跨年演講。那次演講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專門描述人工智慧,也在網上火熱討論了一陣子。
一個月內,兩位「意見領袖」相繼向最廣大的電視、網綜觀眾上了兩堂人工智慧的公開課。都是講AI,那他們倆講的到底有什麼區別?
我仔細的翻看了他們的節目視頻。我發現,雖然在普及AI基礎知識上共同點頗多,但兩個人的著眼點,希望傳達給觀眾的觀念,以及或樂觀或悲觀的情緒,實際上體現出了很大差別。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三個:
1. 羅振宇的重點是「演講」,李開復的重點是「人工智慧」
每天羅振宇都會拿出60秒錄製一段微信錄音。他和他的「羅輯思維」數年來持之以恆,向有心上進卻不知路在何方的青年,孜孜不倦地講述人生的基本道理,並且希望他們通過自有的書店、學習群、得到App等學習體系,付一點小小的費用,來收穫一點人生的經驗。
在很多「羅輯思維」粉絲看來,羅振宇是一個專業的內容輸出者,一位有豐富經驗的演講家。回到他並不陌生的電視舞台,羅振宇充分利用幾小時的時間窗口,講了利用碎片時間、知識更新換代、構建共同價值觀等諸多問題,一台演講包羅萬有。人工智慧篇幅不算短,但在紛繁複雜的內容中,還是有些被淹沒了。
相比之下,李開復的主業並不是做演講和知識傳播,而是投資。他一直在做AI相關的觀點輸出,幾乎已經把這些詞背了下來,因此脫口而出的那些內容,才能和他之前說過的觀點如出一轍。
算上這一次在《奇葩大會》的露臉,李開復向至少三種不同的聽眾做過關於人工智慧的公開發言。去年6月,他為「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做了題為《人工智慧的黃金時代》的演講,並整理為萬字長文。演講中,他大量涉及對普通人來說艱深難懂的專業術語和學術概念。此後他在36Kr的活動與正在瑞士達沃斯進行的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探討人工智慧的商業潛力,以及分享自己的相關投資經歷。所以,李開復分別針對從業者、投資者、吃瓜群眾三種群體輸出對於人工智慧的理解,講的內容也是由深到淺,因人而異。
在《奇葩大會》上,李開復的分享體現了他的三重親歷者身份——AI輔助投資的參與者,AI輔助醫療的受益者,AI企業的投資人。即使只能講些最簡單、最基本的常識,我們也能從他的親歷當中,體味人工智慧的真正魅力,價值以及邊界所在。說句實話,如果只是知識的分流者與販賣者,他能自己領會,以至於對他人闡述的部分,是難以與親歷者等量齊觀的。
可以說,單就人工智慧這個話題,李開復的分享比羅的「含金量」略高一些。不過考慮到羅胖講了相當多的東西,也就難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我認為普通觀眾如果看了羅胖的跨年演講,還想繼續對AI有點認識,就可以打開這期《奇葩大會》,直接把進度條拉過去看一眼。
2. 羅振宇給人當頭棒喝與危機感,李開復則提供光明前途和信心
跳出傳統媒體的羅振宇,還是把跨年演講選在衛視平台播出,力求達到最大的傳播效果,結果也如願以償。他傳遞的信息,可以說網路原住民早已無感,但後知後覺的電視觀眾仍可深受震撼。這形成了一場「降維打擊」,還在當晚11點左右創下了一個收視小高峰。
這種儘力填補信息和知識鴻溝,向大眾普及新知識、新觀念的做法是「叫好又叫座」的。所謂「叫座」自然就體現在商業利益上——依靠知識輸出盈利的羅胖必然要讓觀眾看完之後有所行動,成為他搭建的知識平台的用戶。
和其他內容一樣,羅振宇演講中的人工智慧部分瀰漫著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通過一定程度的危機預警以至於恐嚇,來喚起觀眾的不安全感和危機感,藉此將觀眾導向行動。
羅胖提到,人工智慧降低了參與門檻,導致對一些低技術含量工種的部分替代。他引申到,被替代的人在機器面前將完全沒有競爭力。他更將人工智慧比作一種人們創建出來的「新物種」,將人與AI的關係稱為是「跨物種合作」。他更警告,未來大量的人會被替代,大量的人際關係會被解體,每一個人原先的生存基礎都在動搖,「有些人類甚至連被剝削的價值都沒有了」。
那怎麼辦呢?他希望人們做「知識的游牧民族」,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當然沒有錯——如果跟著羅輯思維的付費產品來學習那自然更好了。羅振宇推薦了一本《未來簡史》,認為該書可以有效回答「未來社會怎麼樣」的問題。他還適當地植入了「得到」平台,由此進一步推動觀眾向用戶的轉化。
相比之下,李開復在《奇葩大會》的十分鐘分享就溫和得多,講的都差不多,可是看完之後你不僅不會被嚇到,反而會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的,是光明的。
同樣是講人工智慧的應用,李開復更側重提搜索引擎、推薦引擎、語音助手、金融、醫療等方面。他引用自己患癌的經歷,提及人工智慧作為輔助人類決策的工具,幫助醫生想起了冷門藥方,增加了治癒可能性。李開復堅持人工智慧是工具,且只有有限效果的觀點。他認為人工智慧的引入是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完成單位工作的時間和人力,可以總體上改善,而不是降低人的生活質量。
同樣是講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李開復如近來一貫的說法,表示未來10年內有50%的現有人類工作會被替代,如交易員、助理、秘書、中介以及偏理工科的,需要大量重複勞動的,要求精準而不是要求創意的工作。
然而這並不是對觀眾的恐嚇——李開復強調了育兒和個人提升需要轉向文化、藝術、美學等創意領域,以及幽默、編劇、電影、遊戲等娛樂領域。這兩個後AI時代的人類就業方向,一是為了回答人的生存意義問題,一是為了滿足人的消費需求。
他說到,讓家長不要再給孩子都報理工科專業,是因為之前不管台灣還是大陸,家長和孩子都活得太艱苦了,在強大的生存壓力之下,哪怕有人擁有藝術細胞,也多是改了不喜歡的專業,抹殺了成才的另一種可能性。而如果AI將人類從繁雜勞動中解放出來,人類轉向創造力和休閑生活的領域,將會更大地解放天性,顯著提升幸福感。
這很能撫慰人心。這一切的基調都是更光明,而不是更陰暗的。
3. 在知識普及之外,李開復還有一份無可替代的悲憫
李開復並非盲目樂觀,他其實非常深刻地體會到了AI帶來的危機,並努力尋求出路。今年達沃斯論壇上,他參與《金融時報》圓桌,討論科技變革以及人類如何應變的問題,就指出了AI帶來的工作替代,會帶來社會治理的新挑戰。
他提出,家長要轉變觀念,不能指望孩子找穩定的工作,而要培養其隨機應變的能力;個人也不能淺嘗輒止,小富即安,應該儘可能向本專業的深度方向挖掘。然而,萬丈高樓平地起,深度專業人士都是從最基礎崗位做起的,而且不是模擬培訓——總有一天,新手也得上陣實習。當最基礎崗位都不存在的時候,怎麼培養人類的專業人才呢?
一部分有希望的人類,必須有意識的去做那些可能已經毫無意義的初級工作,並且從中篩選和培養。這種類似社會福利的培育工作到底該怎樣完成?此外,那些已經來不及轉型的中老年人,他們會遭遇新的,更嚴重的「中年危機」。也許他們唯一的選擇是進入服務業,可是他們會願意這樣聽從差遣嗎?……
這種對社會倫理的討論已經相當深入。不過在《奇葩大會》上,面對最廣大的普通觀眾,李開復依然主要講了AI的正面,樂觀的一面。大多數時候,他都像是一位和藹的長者在寬慰著觀眾們,還有門路,還能做事,不要那麼緊張。
我看到高曉松說起,他在李開復患癌治療期間拍過紀錄片,從而了解到了一些人類的情感,包括生命存在的意義等等。高曉松說這些也是人工智慧所不能理解的。整個對話當中瀰漫的溫暖基調,我覺得就是李開復在經歷癌症以後,對生命有了更深更多的反思和敬畏的結果。這使得他不再如早年那樣,有一點在高處俯瞰眾生的樣子,而是試圖悲憫的給所有人來找出路。
這並不是說羅振宇打醒那些略顯迷茫的青年就不對,他的貢獻也一樣重要。他著眼的可能是那些有著足夠的承受力和意志,有著足夠變革慾望的年輕人。羅振宇和李開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社會的獨特貢獻,他們的分享都是寶貴的財富。
這個社會需要強悍也需要溫柔,需要危機感也需要危機干預。如果你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去聽羅胖講故事,找到你的歸屬;如果你覺得前路充滿了陰影,就去聽李開復的話,先找一找信心。缺什麼就可以補什麼,在這個娛樂行業充分供給的時代,我們完全可以各取所需。
最後,我個人更喜歡哪個呢?我覺得,我喜歡李開復的更多一些。這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也覺得要樂觀點活著,也許是因為我個人的經歷也讓我不害怕人工智慧的來臨;這更可能是因為我這個85後已經老了。
虎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