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與搪瓷杯
這是一篇不清真的文字。
許久以前,家裡廚房灶邊,總有一隻不起眼的杯子,搪瓷製成,上書著數字180,是父親讀書時的編號。
大約記事起,這杯子就一直呆在那裡。縱使油鹽醬醋各自的瓶瓶罐罐換了一遍又一遍,這搪瓷杯始終穩坐中央。而這杯中之物,使用也並不頻繁。也許一周也不曾起來蓋來,然而總歸有它的用處。
那年月肉食尚不能每日都有,尋常仍以蔬菜為要。倘有客至,自然不能怠慢,一二件葷菜必不可少。其餘蔬菜炒制時,就有了杯中之物的用處。稍稍取豬油炸鍋,炒一盤白菜,也頗顯主人用心。待到客人走後第二天清晨,取出鍋中剩飯,又可以再取豬油炒制,這一餐早飯也顯得備增香氣了。
這豬油炒飯我是不能消受的,不知何故,總有油膩不能下咽的感覺,用土話說叫淖住了。其實非但豬油,但凡稍濃一些的牛羊湯雞湯,我都有本能的反胃,至於長輩奉為佳肴的肥肉,更是避之不及。直到十四五歲才逐漸適應,能夠吃下高脂肪食物,不知道諸位小夥伴有沒有類似經歷?
至於煉豬油,恐怕也是久遠的記憶了。自家所煉豬油,不過是為了彌補平日沒有肉可吃時的油脂。而如今,想要每天食肉早已不難,煉豬油就純粹多此一舉啦。
再說這搪瓷杯,如今各類超市瓷器不鏽鋼器皿玲琅滿目,但這搪瓷具恐怕難尋蹤跡。倒是早年間的搪瓷臉盆二三十年依然經久不壞。搪瓷說來也不複雜,就是在金屬件外面塗一層瓷釉,這樣使得搪瓷件有諸多優勢。比如,相比於金屬件,搪瓷家沒有上銹和腐蝕問題,鐵鍋炒菜很快就會爛底,鋁鍋做飯最終鋁被人吃掉了,搪瓷就耐用的多,也安全的多。相比於陶瓷具,搪瓷由於有金屬做底子,耐摔耐碰,更便於運輸攜帶和使用。於是,再圖畫勞動最光榮之類的標語標誌,自然也就成了社會主義的一個符號。
社會主義的搪瓷是要區別與資本主義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妖艷賤瓷的,於是我們把資本主義的瓷叫做資瓷。古人說的好,問你資瓷不資瓷?我是資瓷的。
改革開放以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人們的審美取向發生了變化。鄉村建築也追求洋氣,用起了羅馬柱,鋪起了資瓷磚。而帶有濃厚公家色彩的搪瓷具逐漸消亡,不鏽鋼工藝的發展,陶瓷製品的廣泛應用,擠掉了搪瓷品的國內市場。於是,廠家逐漸轉向出口,把搪瓷改頭換面,去海外與資瓷一爭高下。
豬油與搪瓷杯,是物質不豐富年代的普遍記憶,人們追求發展何富裕過程中的歷史符號。儘管今天也許用的不多了,但我仍然懷念它們。是它們見證了這個國家篳路藍縷,是它們幫助這個國家一步步成長,是它們至今仍在提醒大家不要忘記我們來的地方。
你問我資瓷不資瓷?我是搪瓷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