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學習:字法首先是把字寫對

打從開始學篆刻那天起,初學者就應當把入印文字的正確性放在首位,把字寫正確是所有篆刻技法里最基礎的一項,但這最基本的一項做起來並不那麼簡單。

拆開說一下,順帶提一提「六書」造字原則。

一、文字正確性是印章的天然屬性

把字刻正確是印章天生的屬性,也就是說,自打開始有印章這個東西,字的正確性就是最頂頂要緊的。

古時候,印章主要是實用,就是古代璽印,特別是官印,印章就是一個王、一個官賴以憑信的最主要憑證,有這個印章,你就是權威的,沒有這個章,你就不是正經的官。比如,關羽關二爺從許昌離開曹操時,第一件事就是把老曹給他的「漢壽亭侯」的印章掛在房樑上,意思就是說,這個官我不要了,儘管後來關羽還是不停地在他的旗幟上寫漢壽亭侯這樣的字樣,但他實際上從曹操那出走時,就打算不當這個侯了,因為他把印章留下了。

(掛印封金)

好吧,扯得夠遠。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古代官印上的字都完全正確,在各種情況下也會出現印章的文字錯誤,但主流印章文字一定是正確的。

要說古代實用印章的權威和憑信只是一個理由,那麼後期文人篆刻發展起來之後,文字的正確性就更重要了,它關涉到一個篆刻家的文字修養水平,甚至這一條,簡直就區別開了「印人」與「印匠」,字都寫不對的,就是「印匠」,文人們打從進入篆刻領域開始動刀刻印那天起,就開始比工匠們更講究印章文字的正確性,甚至還有一定的學術性。

篆刻者心裡自動會動自己有這樣一個要求,我得把字刻正確,否則別人會把我看成一個沒有水平的人,那就太丟人了。

因此,不管是古代的實用印章,還是後來的文人篆刻,文字的正確性都是天然屬性。

二、文字正確有利於篆刻創作

中國的漢字,大都符合造字規律,而符合造字規律出來的漢字,也更適合篆刻技法的呈現。

據周亮工的《印人傳》載,明代文人篆刻鼻祖文彭的弟子何震經常說:「六書不能精義入神,而能驅刀如筆,吾不信也。」,想把刀用好,造字方法不精通,我決相信,何大神被人稱為「主臣(他的字)印無一訛筆,蓋得之國博(文彭)居多」,何震從他老師哪裡學的最多的其實就是字法,是漢字的造字規律,文彭是專攻文字的大師,所以篆刻也就自然被大家認為很牛。

(文彭的印)

其實,我們在書法學習中也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一個字的筆順、結構不清楚時,這個字怎麼寫都寫不好,當弄清楚了正確的寫法,寫起來怎麼看怎麼順眼,這跟篆刻的字法同樣道理。

徐堅在他的《印戔說》里講:「愚以為作印必先明篆。明篆,即所謂識字也;篆既明,則斫輪削鐻,自有得心應手之妙。」啥也別說了,只要明白通曉篆書的寫法,刻起印來自然如有神助。

但其實通曉篆字很不易,太久遠,太龐雜,只能一路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小篆、繆篆……這樣的學下來。

(石鼓文)

三、篆刻初學者怎麼保證文字正確

篆刻要求初學者每次入印的每個字,都有出處,有所本,都根正苗紅,都來路清楚,真到了不得不造字的時候,也要有所依據。這裡就有些細節了,《說文解字》里總結出來的六書原則是字法的最高準則不假,但要理解正確。

有一種說法是《說文》里怎麼寫的,印稿就怎麼寫,不能更改,不能有絲毫變化,這顯然不靠譜。

1、《說文》里好多常用字也沒有,怎麼辦呢。

2、古璽印式、漢印印式的篆法跟《說文》有區別怎麼辦?

3、為了篆法、章法需要,需要變化時怎麼辦?

因此,要以《說文解字》造字原則「六書」為準繩,而不是以《說文解字》里的字為死模板。

初學者保證字法正確的最好辦法就是查字典,不管是《繆篆分韻》《漢印文字徵》《璽文彙編》《金文編》《甲骨文字典》用到什麼樣的字,就去對應的字典里查。

(篆刻大字典)

四、關於「六書」原則的理解

六書是漢字的六種造字原則,我以前寫過文章,這裡揀重點複製過來,算是補課:

所謂的六書是指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種造字法。

指事: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大多數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比如:

(指事)

這就是指事字,頭兩個字好理解,短的在上面就是上,短的在下面就是下,那第三個字呢,對,就是指的一個人的胳肢窩,太特么形象了,第四個字不是日,日是象形字,後面有講,是曰,就是說話的意思,於是,就用這個樣子表示出來,像是伸舌頭吧,反正就是這樣,嘴唇子一動,就出來話了,於是就「曰」了,就是子曰那個「曰」,孔老二說的那個「曰」。

(孔子)

象形:這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全世界的聰明人都一個想法,是啥樣就畫啥樣,先畫出來再說。

(大家一起來畫字)

於是,大致大家的理解也基本一致,反正畫出來了,就當字用吧,這就是象形字,看,下面的字,就是這樣來的。

(象形)

會意:會意字,是指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這種造字法就叫作會意,注意,是指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成的。比如這個:

(休)

一邊一個「人」,一邊一個「木」,人在樹旁邊歇著不幹活,就是休息的「休」。

轉註:許老爺子(許慎)講得好簡單,「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也就是說,轉注字是一種完全同義詞,從語言的角度上來說,它增加了人們的負擔。如今天就只用「老」字而不用「考」字了,「考」的意義用法已經轉移。這個可能是方言里會有差異,比方,黃河邊上的人造了個字叫「考」,長江邊上有人造了字說「老」,而兩個字的意思一樣,後來,就合而為一了,於是出來了轉注字,大家理解的時候,當成同義字理解就好,咱又不是做學問,別那麼認真哈。

假借:這個許老爺子講得更簡單「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根本沒有這個字,為了把這個事表達出來,假借字都是同音字。但同音字並不一定是假借字。假借字是以不造新字來表達新義的用字法,即:舊字翻新。而這種借舊翻新的方法,卻往往是借而不還。比如,早,假借字是蚤《禮記.樂記》:發揚蹈厲之已蚤。「尿」寫成「溺」;《莊子》:道在屎溺。咋,不好理解,打個比方吧,你學英語時候,有沒有干過這樣的事兒,這個詞就是這樣讀的,這個音我不會寫,媽蛋,本大仙有招:

(假借)

嗯,假借大致就這個意思。

形聲:這個造字類型,現在的漢字里多得數不過來,小時候看書,一旦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根據他的一半先讀出來再說,形聲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由兩個文或字複合成體,由表示意義範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形式(像老鼠一樣一窩一窩的,最害人的造字方法)。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當,聲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充當。

(形聲)

你瞅瞅,氣人不,就是這樣,一堆字就出來了。跟說話有關的,就是請,請客,跟水有關的就是清,清水,跟太陽有關的就是晴,晴天,跟心事有關的就是情,感情,跟蟲子有關的就是蜻,蜻蜓。好玩吧,累死你!形聲字其實也很容易讀錯,不信你看下面,你真的能都讀對嗎?

(其實形聲字不好讀)

五、篆刻字法的實際處理與辨證理解

有時候,實在是找不到某個字,怎麼辦?

1、用相近文字系裡的字替代。比如用到某個字,是要刻甲骨文里的字,結果死活有個字找不到,那麼,可以到金文里借一借,但儘可能不去小篆里借。如果要刻繆篆的某個字,實在找不到,去小篆里借,卻不好到金文、甲骨里找。

2、組字、拆字。這個好理解,把某個部件拆下來,就成單獨的字,拆出來的字;把兩個相應的部件組在一起構成一個字,組起來的字。這是萬不得已時的辦法。

關於辨證理解這一塊,很多大師的印裡邊有一些字,嚴格考校起來,就用了「不正確」的字,新人卻不可以這樣想,大師都這樣做了,我也做。須知大師們婚外戀叫「愛情」,小人物婚外戀叫「包小三」,先別跟大師們比,等你是大師了,再生造字,到時自然會有人跟著喊:造得對,造得妙。

(【老李刻堂】之118,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關於印泥的一點小問題?
篆刻怎樣把字倒印在章子上?
篆刻學習:從技法角度的字法、篆法、章法看一方印的水平
篆刻章法里講的「分朱布白」指什麼?
篆刻學習:從技法角度的刀法、做印、邊款、鈐蓋看一方印的水平

TAG:篆刻 |